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云霓)-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周氏笑笑道:“恭喜大太太了。”

  一顿宴席吃的颇有些意味。

  老太太吃过饭忙着去看四小姐慧华的伤势,二太太领着陶敬瑭跟在老太太身后,要去给四小姐赔礼。

  慧华依靠在软塌上,脚上敷了冰凉的巾子,眼睛哭得红肿,叫骂那些丫鬟,“让你们做点事都做不好,冰块怎么还不拿来?一个个笨手笨脚的要疼死我吗?”

  慧华这番话虽然是冲着自己家的下人,里面真正的意思谁都能听明白,是冲着长房去的。

  老太太进了屋看到这般情景,脸上不动声色,一边安慰慧华一边吩咐下人,“快去看看怎么回事。”

  下人面有难色。

  刚才拿来的冰块明明够了,却被四小姐一叫踢翻了,捡起来的冰块四小姐又不准用,才会才这样的情形,冰窖里确实储存了冰块,可是要现分成块再拿上来,哪里有这么快,这四小姐明摆着是刁难人。

  她们长房什么时候被族人这样对待过。

  老太太不说什么,她们也只能忍下这口气,急忙下去忙活。

  老太太走上前去坐在锦杌上,拉起慧华的手,“可怜的孩子委屈你了,都怪伯祖母,早知道定不让他们摆弄这些东西。”

  慧华一听这话,总不能驳了长辈的面子,“祖母这是要折杀孙女了。”却又不说别的,只是垂下眼帘去看自己的伤脚。

  老太太道:“要说罪魁祸首还是你哥哥,他现在这会儿正站在外面,向你赔礼来了。”

  慧华惊讶地看了一眼老太太。

  丫鬟上来将慧华身上盖了毯子,二太太才领了陶敬塘上来。

  陶敬瑭进到屋子里来,二话不说深深地冲慧华鞠了一躬,“四妹妹,都是我对不住你,要打要罚都任妹妹发落。”

  二太太也在一旁道:“侄女看看怎么样罚他解气只管说出来,我定是不能轻饶了他的。”说着狠狠地瞪了陶敬瑭一眼。

  陶敬瑭弯腰站在那里,更是大气不敢出。

  慧华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陶周氏也进来看女儿,看到女儿眼睛红肿的模样不免伤心,可是现在陶敬瑭站在一旁她也不好不发话,只道:“小孩子都贪玩一些,何况塘哥儿也不是故意的。”

  听得这话,慧华看了一眼母亲,目光中流露出不甘心来。

  陶周氏道:“郎中刚才说了慧华也没有什么事,回去养几天就好了。都是自家孩子哪里有那么多事呢,倒是搅得老太太心里不舒坦!”

  慧华听得母亲这般委曲求全,眼睛不禁红了。

  陶周氏进侧室和老太太说了几句话,便要告辞。

  陶老太太忙让人备了车,又找来几个下人用肩舆将慧华抬着送上马车。

  马车徐徐往前走,离开了陶府,慧华才拉着陶周氏的手,“母亲怎么这样容易就算了。女儿这伤就算白得了吗?”

  陶周氏叹了口气,“我有什么法子,你的伤本来就不算重,老太太又这般劝说,人家的八小姐马上就要嫁去了侯府,总是同宗的族人,不能扯破脸皮。不过老太太发话了,老太太南城有一处庄子,过两日就要将庄子的地契送过来,是为了补偿你,将来你出嫁时给你做陪嫁。”

  慧华惊讶地“啊”了一声,她万万没想到大房会这样大手笔地解决这件事。

  陶周氏看了慧华一眼,笑了,“还不是怕咱们会赖上义承侯府,老太太将二房的塘哥抬出来,一句也不提她家的大姑爷,就料定咱们不会主动提出来。”顿了顿道:“义承侯府虽然好,可是嫁过去是要做妾的,我想来想去也不是好去处,这样压下来也是好的。”

  听到母亲说这拿,慧华的脸红了。

  ……

  淑华从宴席上下来,问身边的丫鬟妙彤,“在哪里?”

  妙彤道:“在大奶奶的院子里呢。”

  淑华急忙向自己的院子走去,进了屋子一眼就看到赵宣桓坐在椅子上喝茶。

  淑华将妙彤遣下去看着,上前问赵宣桓,“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伤了四小姐?”

  赵宣桓放下茶杯,看向淑华,“瑭哥在旁边不小心碰了我。”

  淑华有些不能相信,“真的是这样?”

  赵宣桓冷笑一声,“这话你不该问我,若是我之前没看到你二妹妹在那边,硬是偏了方向,现在躺在床上的就是你二妹妹,今天这件事也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

  容华皱起了眉头,目光复杂地看向赵宣桓,“你是说,是瑶华故意让瑭哥帮忙?”

  赵宣桓温润地微微一笑,“既然今天回来给祖母拜寿,你怎么不亲自去问问你二妹妹?”

  第九十八章 成亲(一)

  淑华和赵宣桓两个人静静坐在一旁没有别的话。

  淑华半天才下了决心从屋子出来,不带任何人独自向瑶华院子里去。

  瑶华躺在床上休息,忽听湘竹道:“大小姐来了。”忙支撑着坐起来。

  湘竹一路跟着淑华进屋,“二小姐还没睡,一直在等着大小姐呢!”说着笑意盈盈地去搬锦杌到瑶华床边,待到淑华坐下,湘竹这才退了出去。

  瑶华看到淑华,弯起嘴唇微微一笑,“我还以为姐姐不来了,白天听说姐姐来了就一直等着,等得着急了,就让湘竹扶着我去前面看姐姐,谁知道走到了半截,就累得走不动了。”却没说被赵宣桓吓到这一节。

  淑华皱起眉头看亲切微笑的瑶华,瑶华却并没有察觉她的异样,还是热络地跟她说起话来,“姐姐身体感觉怎么样?”说着仔仔细细去看淑华,“姐姐气色看起来似乎比之前好多了。”说着伸手去拉淑华的手。

  瑶华的手冰凉,却还来关心她。

  几天没见瑶华似乎比以前瘦了不少,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盯着她看,满脸的憔悴惹人爱怜。

  淑华想了半天才拿定主意,从袖子里将香囊拿出扔在瑶华的床上,“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瑶华看着那个被丢来的香囊有些不解,抬起头来看淑华,“大姐,这个香囊怎么了?”

  淑华冷声道:“别以为我不知道,那些装神弄鬼的尼姑手里就有些香粉是专门害人的东西,你做的香囊里就有那些个东西。我听说前段时间母亲很听那个马道婆的话,差点就让马道婆在府里修家庵,这个马道婆经常到你房里去,你倒说说看,这些事和你有没有关系?”

  瑶华顿时瞪大了眼睛,半晌才算听明白淑华的意思,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姐的意思是我做这个香囊是故意害姐姐的?”整个人像是被一下子抽走所有的气力,软在引枕上,闭上嘴紧咬着嘴唇脸上委屈至极,不再说话。

  淑华道:“我仔细想起来,我小产那段时间果然是时常去闻这香囊的,我找来人去辨别,这里面就有让人堕胎的香料。”

  瑶华提起头道:“姐姐是因为这个香料才小产的吗?”

  淑华微微一愣,她找郎中问了,虽然是有堕胎的香料在里面,却也不是主要的原因。

  瑶华嘴唇哆嗦起来,“我为什么要害姐姐?我难道不愿意看到姐姐好?难道不想陶家好?”

  淑华看了一眼瑶华,说出自己的猜测道:“说不定你是想嫁去赵家。”

  瑶华起初不敢置信,之后一脸的失望地看着姐姐,“姐姐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话来轻贱我?这些年我果然是这样阴毒?我与姐姐十几年的姐妹情竟都是假的?我不知道姐姐是这样想的。我做了什么事让姐姐这样不相信我?”说着一时急切,不停地咳嗽起来。

  瑶华单薄的身体不停地耸动,喘不过气来,淑华习惯地伸出手去拍瑶华的后背。

  瑶华道:“从小姐姐就不喜欢我,后来有了落水那一节姐姐真正对我好起来,虽然这些年姐姐一直说亏欠我,我却没这样想,反而觉得这样更好,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情分,有父母姐妹这样的情分在,我已经知足了。”说着惨然一笑,“我如今是这个样子,还能图些什么?别人也就罢了,姐姐对我还有什么想法?那我真是白活这一遭了。”

  瑶华年龄不小了,却因为身上的病一直在家里,屋子里常年都有浓重的汤药味儿。

  “我用香不过是想盖住我身上的药味儿罢了,我只是怕到了外面被人嫌弃,至于姐姐……我又怎么懂?如果我懂就算死了也不肯给姐姐这种东西的。我知道这些年没少拖累家里和姐姐,姐姐不用担心,我以后……”说着眼泪留下来,“我也不会有多少时间在家里。”

  淑华皱起眉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谁又说了什么?”

  瑶华拿出绢子擦眼泪,“没什么,姐姐只要好好的就行了。”说着垂下手来躺在床上。

  湘竹端了药进来,眼泪也不停地往下掉。

  淑华问湘竹,“到底是怎么回事?”

  湘竹道:“小姐说了,要去嫁给那个叫顾瑛的。”说着将顾瑛的事向淑华说了一遍。

  淑华对顾瑛并不完全知道,今天听说这个顿时心里一惊。

  “家里这么多人,为什么就要将你嫁过去?我去问问母亲到底是为什么。”

  瑶华微微一笑,“我现在这个样子,如果能为家里做些事,那是最好不过,也是我的心愿,何苦去糟蹋别人,所以姐姐说我的那份心思,我是没有的,我也能用来证明,只希望姐姐不要再那样想我,我已经一无所有,只有想着祖母、母亲、姐姐才能撑下来,不然我何必受这样的罪,早些去了反而清净。”

  “我病在床上一辈子,最后落不下什么名声也就罢了,在姐姐心里再……我这辈子真的什么都没得到。”瑶华吃力地说完这些话,淑华看瑶华的样子心里顿时难过起来,之前对瑶华的怀疑和气愤顿时散去了一大半。

  “你先别说这种话,我去问问母亲。”说着起身让湘竹照顾好瑶华,从瑶华屋子里出来径直向大太太院子里去。

  淑华走了之后,瑶华起身将药喝了。

  湘竹一脸担忧地问,“小姐,你的身体这个样子,怎么办才好,”

  瑶华胸口窒闷,忍不住喘息,好半天才平复下来,冲湘竹摇摇手,“没什么。”

  湘竹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问,“小姐,那件事怎么办?”

  瑶华躺下来,轻轻道:“现在恐怕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只有等将来再想办法……”说着看向湘竹,“只是连累你们要跟我一起受罪……万一我真的要嫁过去,我会想办法让你留在府里。”

  湘竹鼻子一酸眼泪掉下来,“小姐这是哪里的话,无论小姐去了哪里,奴婢都会一直跟着。”

  ……

  淑华进到大太太屋子里,大太太正在和陈妈妈盘算容华的嫁妆,看到淑华过来,大太太笑着招手让她坐下,“你也帮忙算算,看看这些嫁妆够不够用。”

  淑华哪里有心情看这些,却跟大太太说起瑶华的事。

  大太太叹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只盼着你八妹妹先嫁过去,这边先拖着,日后再做打算。”

  淑华皱起眉头,“母亲就看着外府生养的嫁去侯府做夫人?”看那些嫁妆竟比她那时候还多一些。“却让一个庶女捡了便宜,你的亲生女儿去为陶家牺牲,这是什么道理。”

  大太太道:“那有什么办法,侯府看中了容华。今天,老太太那边还不是用你八妹妹的事才压下来的。你以为我愿意吗?我争这些年还不是为了你们姐妹两个,事已成定局,再想别的也没有用了。”

  淑华听得大太太这话,一心觉得是瑶华吃了大亏,再听大太太说,“瑶华这孩子从小就波折,没想到婚事上也是如此,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们陶家亏欠了她。”

  淑华别的话如何还能说得出口,只在大太太屋里坐了一会儿回到自己院子里。淑华考虑再三,觉得自己八成是误会了瑶华,却不知要如何向赵宣桓解释,想了又想只能日后再慢慢澄请这个误会。

  赵宣桓看淑华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淑华又被自己妹妹左右,淑华心内深处虽是有一点的善良,却都用在了愚蠢上,也懒得再和淑华提起这件事,夫妇两个一起回侯府不提。

  因有研华、秀华偷偷跑去看射箭在先,陶府对几个嫁期将近的女儿管得更严起来。但凡宴会只是匆匆尽到礼数就被送回屋子,不能和其他兄弟姐妹玩在一起,好在日子不长。

  过了年,转眼就到了研华出嫁的日子。

  大清早,大太太请了全人来给研华梳头,梳妆完毕,门口已经响起了爆竹声响,孟家上门迎娶来了。

  研华心里一紧张,顿时坐不住了,还是二太太看出些端倪,陪着研华去更衣,研华一脸尴尬,二太太路上还连连劝说,“谁都是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嫁给你二叔的时候,也是叫更衣叫了几次呢。”

  研华红着脸小声问,“我现在还没准备好,会不会误了时辰?”

  二太太笑道:“哪里有这么快,新郎官还要去拜祖先、叩拜父母,还要吃腰食,有一阵子呢!”

  研华心里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孟家到底怎么样。将来她嫁过去又会是什么情况,万一孟春之秋闱不能高中,自己不知道要盼到哪一年才能出头。

  研华心里惴惴不安,容华边听着锦秀说前面的热闹。

  “六小姐和姑爷吃了合婚饼,现在六小姐已经上了轿,小姐听外面的声音就是迎娶新娘子的礼乐呢。”

  容华听着入了神,想到过几日就要轮到自己,到时候不知道又是如何,这样想着,心里不禁一阵慌张。

  第二日陶府派人去孟家打探,陈妈妈笑着道:“太太大喜了。孟家正大宴宾客呢,看样子没有问题,一会儿孟府就会送礼过来。”

  大太太笑着点头,“就等着明日回门了。”嫁女儿的就是要等到新婚之夜过了夫家确认新娘闺誉无损,夫家才算是承认了这个儿媳,娘家这边叫大喜也就能放下心来。

  第二天研华和孟春之回门,先去叩拜祖先,然后叩拜父母和亲戚,新郎官到前院说话,研华到花厅里与姐妹们聚在一起。

  与几位姐妹说了话,研华又去容华院子里看容华。

  容华见研华来了,急忙将她让进来坐下。

  研华穿着红色的妆花凤穿牡丹褙子,脸色红润比成亲前还要娇艳许多,笑着坐在容华身边。

  容华问道:“六姐夫呢?”

  研华笑道:“在前面和爹说话呢,我本来想听几句,说的却是我听不懂的,于是觉得没意思就过来看妹妹们。”

  香巧在旁边插嘴,“姑爷是怕奶奶听这些没意思,才让奶奶过来和小姐们说话的。”

  研华抿嘴笑起来,还特意翘起眼角去看容华。

  研华是觉得侯爷是个冷冰冰的人,不比六姐夫体贴,便说出这样的话来。

  香巧和木槿到一边去说话,嘴里也都是孟家的事。

  “姑爷家果然是孟子的后代。”

  “不比外面的官宦之家,族里也没有几个纳妾的,这样的人家很讲究这个呢。”

  句句是炫耀的意思。

  研华亲切地问容华,“都准备的怎么样了?要不要我帮忙?反正现在我也是闲着。”

  容华笑着道:“我也没什么事可做,不过有几件女红,也是消磨时间。”

  回门的媳妇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去,研华又坐了一会儿就跟着孟春之回去了孟家。

  送走了研华,木槿回去冷笑道:“听听六小姐说的话,敢情还要看我们小姐的笑话呢。句句夸自已的夫婿也不嫌脸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