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佞幸的重生 作者:鸡鸭鱼肉 完结-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虽然早已经获罪被斩杀,不过他们的后人都在,济南知府杨大人的女儿,现在是吏部尚书顾渔大人二儿子的妾侍,布政使参议柳大人的遗腹子,现在是顾长华大人的贴身小厮。”
  
  随即,连同康泽明在内的人,他们的视线都聚积在顾长华的身上。
  


56、喜事?
 
  在昨天,顾长华对今天大理寺衙门的情势发展,有过料想,他料到康泽明在时隔二十三年之后,敢翻起旧案,能翻起旧案,或者在知道留影,就是二十三年前山东布政使之子,他就可以猜测,康泽明的手里,必然有证据或者线索——要不是企图翻案,有翻案的希望,他怎么能生不如死的,在太康坊苟活着二十三年。
  
  康泽明手中有证据的可能性,高达□成。
  
  而就像顾长华告诉白氏的,这件案子牵扯到杨氏姨娘的几率,实在是低的微乎其微,尽管几率小,顾长华也做了一点心理准备。
  
  但是对于青随,却真的是没有想到,并且吓了一跳。
  
  顾长华记得,青随的父亲,是一个镖师而已,正因为如此,初入顾府的青随因为会一点武艺,就被白氏放到了他的身边。
  
  “康公子,你怎么能确定我的小厮青随,就是前布政使参议柳大人的遗腹子?”顾长华温声问道,毕竟是遗腹子嘛,既然是遗腹子,出事的时候肯定还在娘胎的肚子里呢,和康泽明肯定是没见过,再说,是个二十三年,青随今年二十三岁,就是隐瞒了年龄,再加上两岁,一个两岁的幼儿,长了二十三岁,仅凭容貌怎么可能认得出来?
  
  青随又改名换姓,或者是被人收养,不像杨氏一样,出身是明摆着的,康泽明是怎么认出青随的。
  
  顾长华这一句话,可谓是替所有人问的。
  
  康泽明道:“和公子初见的时候,也是机缘巧合,老天庇佑,我恰好看见了青随身上的长命锁,虽然只是乍现,但是绝对错不了。”
  
  顾长华深深的看着始终挺直腰跪在堂下的康泽明一眼,康泽明和青随只不过在太康坊,见过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从始至终,他根本就没有看见,青随被康泽明看见什么长命锁,而且,青随这么大的一个老爷们,身上怎么会随身带着长命锁?
  
  康泽明这么说,无非就是还顾长华一点情分,毕竟青随身上有着长命锁不假,但是长命锁是一个死物。一个死物,愿意的时候,就可以证明青随是前布政使参议柳大人的遗腹子,不愿意的时候,一个可以从任何渠道,得到的长命锁,算什么啊,他可以说长命锁就是捡来的,买来的,有人送的。
  
  青随到底是不是前布政使参议柳大人的遗腹子,要看这场案子,能不能翻案?罪臣之子,镖师之子,蒙受冤屈忠臣之子,看情况而定,主动权在他们手里。
  
  康泽明的情,顾长华领了。
  
  三位主审(?)不在乎青随到底是什么身份,重点是青随的手里是不是有那块三分之一的长命锁。
  
  大理寺卿不发一言,像一个木桩似的。
  刑部尚书愉快的接受控制权,压抑住兴奋立刻吩咐人分别去顾府和顾宅,去请杨氏和青随,然后笑眯眯的对着康泽明,从康泽明变成了康公子,“不知康公子的那只长命锁,可否带在身上?”
  
  康泽明摇了摇头,遗憾的说:“我的那只长命锁在二十三年前,就已经毁了。”想想也知道,富贵人家的长命锁自然是金的,要是银的或者铜的,不是摆明着告诉人这东西有问题嘛,既然是金的,康家,经历抄家,康泽明被贬为军奴,一个金质的长命锁自然是留不住的。
  
  刑部尚书,尽管很想要大理寺卿难看,但是听康泽明这么一说,也无噪色,就这么平静的等待康泽明说下文。
  
  康泽明伸出一根手指头,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虽然长命锁已经被毁了,但是该记得我都记在了脑子里。”
  
  “好。”刑部尚书含蓄的一笑,不着痕迹的看着大理寺卿一眼,心里得意非凡,“那就等两块长命锁了。”
  
  顾长华暗中摇了摇头,事情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的,恐怕好事多磨吧?
  想想,对比起康,柳两家,一家唯一的后人进了太康坊,一家隐姓埋名或者逃命,成了镖师之子,一家光明正大的生活在京城,虽然是贱籍,又加上了顾家的庇护,但是康泽明连被发卖为奴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贬为军奴。
  杨家比起其他的两家,好的有点太幸运了和得天独厚了吧?
  
  不管能不能顺利进行,顾长华也要避嫌,一个是他的小厮,一个是他父亲的妾侍,于情于理他都要回避 ,青随还好,最重要的是杨氏,是顾泰的妾侍,是长辈,是庶母,难道一会儿让嫡子来审庶母,庶母跪着,他坐着?
  
  顾长华起身就要行礼回避。
  
  大理寺卿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有些为难,不让顾长华走吧,人家的要求再正当不过,他们拦着,都是惹人非议,让顾长华走吧,一会儿长命锁送到,恐怕就要毫不迟疑的交到这位陛下钦点的监审的手里。
  
  长命锁他们绝对不能经手,藏要重要的物证的证据肯定是远在山东,路途遥远,这万一中途出了什么岔子,导致消息外露,有人捷足先登,他们就是怀疑的对象。
  
  现在案子,他们能搞定的已经搞定了,只等长命锁一到,就把两把死的长命锁和一把活的长命锁康泽明,往陛下跟前这么一递,他们的差事,就完了。
  
  这个时候,相当于替陛下监审的顾长华怎么能走呢,更可况,昨天就宫中就传来了消息,顾长华被赐给一块玉佩,玉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玉佩是带着明黄色的流苏被陛下赐下来的。
  
  那是玉佩吗?那是可以代表陛下亲临的信物。
  顾长华蒙受多大的隆恩,就可见一斑。
  
  刑部尚书快速的扫视顾长华上下,那块玉佩,应该没有带在身上吧。
  
  顾长华要有,刑部尚书没有理由拦,也没有胆量拦。
  三位主审,商量了一下,决定干脆“中场休息”,在等人把青随和杨氏传来的时间里,去后堂喝盏茶,休息一下,顺道留下顾长华。
  
  对于二十三年前,改变了自己一生的那场震惊一时的贪污大案,即将重审,可能被翻案,在顾府的杨氏,喜忧参半。
  
  在白氏走好,杨氏并不好过。
  
  对于她来说,白氏的存在对她没有任何的影响,无非就是占住了正妻之位,不是白氏,还有别人。任何站在顾泰正妻的位子上,都不会像白氏那样平和。
  
  杨氏得承认,白氏没有给过她苦头吃,比高门里动辄作践妾侍,苛刻或者捧杀庶子的正妻要好的多,某一方面来说,是杨氏的幸运。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要是杨氏的不幸,如果白氏不是那么的面面俱到,大度到她连下绊子上眼药的余地都没有,顾渔怎么会越来越喜欢白氏,杨氏又怎么的此消彼长,厌恶于顾渔。
  
  如果白氏恶毒,凉薄,不识大体,杨氏早就把她挤兑成一个隐形人。
  这是杨氏的幸,也是杨氏的不幸。
  
  她对白氏有过同情和愧疚的时候,每逢白氏独守空房,每逢顾泰对白氏视如无睹,她就会愧疚,又夹杂着快意,正妻又如何啊。
  但是这一切在白氏生下了,顾家唯一的嫡孙顾长华的时候,就全变成了怨恨。
  她为什么生的是儿子?她为什么生的是嫡子?为什么就要一辈子压在自己儿子头上?
  所以她怨,她恨。
  
  但是总的来说,杨氏和白氏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他们相处的很有默契。
  杨氏也没有想过,让白氏从顾泰的正妻的位子上下来,因为白氏下来,她也不可能上去,而且只要有顾渔在,总会有人上去,换一个人,也不会比白氏更好。
  
  杨氏看的很透,在白氏离开之后,她就知道顾家的二夫人早晚会有人坐上去,但是她没有想到,顾渔会那么的迫不及待,一刻都不愿意多等,在白氏离开的当天,就已经让大夫人去寻找合适的人选,等到了第二天,已经找准了人家,只差下聘了。
  
  而在此时,她知道她的父亲可能没有贪污,她不是罪臣之女,不是贱籍。
  
  顾泰在屋里踱着脚步,兴奋非凡的说道:“老杨那边怎么还不见话?也不知道大理寺那边怎么样了?”
  不怪顾泰如此的高兴,这不,连顾渔知道杨家可能翻身,也暂时撂下了为他另聘一妻的念头,只等案子尘埃落地再谈。只要杨家能翻身,杨父是清白的,杨氏虽然不能以妾为妻,但是抬做二房绰绰有余,不立正妻,反而会给顾家赢来赞誉。杨氏没有正妻名,却又正妻的实。
  
  顾泰等了半辈子,才等来了这可能一丝的曙光,叫他怎么能不欣喜若狂,他一夜未眠,大清早的就派人去了大理寺的衙门口等着,让人随时汇报案子的进度。
  
  顾泰看着杨氏不在鲜嫩的容颜,不禁有些怨恨那个康泽明,他为什么不早点来着,只要早上几年,哪怕是一年,杨氏都可能逼得白氏有名无实,长亭可以名正言顺,有名有义的记在白氏的名下,成为嫡子。
  
  和顾泰有些不同,杨氏始终不言不语,甚至有些恍惚。
  
  “不要担心。”顾泰抚摸杨氏的手背,“再坏也不会比现在更坏的。”
  杨父能顺势翻案最好了,就不是不能,也不过是现在的情景,也没有把一个人用同一个罪名定两次罪的。
  
  杨氏嗫嚅半天,没有说出话来,只能扯出一抹苦笑。
  顾泰只当她忧心忡忡,建议道:“要不然我去看看吧?”
  
  杨氏正要说话,一个仆妇快步走了进来,行礼道:“恭喜二夫人,贺喜二夫人,您的父亲马上沉冤得雪了。”
  
  顾泰大喜过望,直接站起来说:“快说说怎么回事,案子判了?”
  
  老杨家满脸堆笑,这是喜事啊,估计今天过后,现在的杨姨娘,就从二房的半个主子,变成二房真正的主子了,“虽然没有判,也和判了差不多,我家那口子差人来报,说只要集齐前布政使遗留下来的什么三块长命锁,就能证明二夫人父亲的清白。”
  
  “长命锁,你没有听错?”杨氏猛然的站起来,面色惨白。
  
  “什么长命锁快说啊?”顾泰同时说道。
  
  “瞧,奴才都高兴糊涂了。”老杨家的一拍额头,“说是前布政使在临死之前,留下了三块长命锁,里面有洗清冤屈的证据,其中一块就交给了二夫人的父亲,大理寺那边已经差人来拿了。”
  
  “好。”顾泰转头就看见应该高兴的杨氏,一脸惨白,摇摇欲坠。
   


57、对策
 
  此时,顾泰因为夙愿就要成为现实,温热的脑子里面一片欢喜,他以为他如此高兴,身为当事人的杨氏应该更加高兴才对,没想到,杨氏不但没有高兴的神色,相反,似哭非哭,似笑非笑,面无血色,嘴唇颤抖,不像是大喜过望,而是有些绝望,无助。
  
  站立在一旁的仆妇,虽然状似低头,但是杨氏的不对劲,她也看在眼里,按理说,杨氏现在只有高兴,欢喜——只要把长命锁拿出来,不但能证明杨家的清白,甚至能得到皇家的嘉奖,毕竟蒙冤二十三年,有取得了五十万白银啊,杨氏可能会得到个诰命也说不定?
  
  但是现在,就是老杨家的眼睛花了,也断不会把把杨氏的表情看成欢喜疯了,顿时,老杨家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屋里的空气有些压抑。
  
  “表妹,你怎么了?我是你夫君,有什么事你跟我说吧?”顾泰柔声说道,自顾益慧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之后,不知道是不是顾泰自己骗自己,还是他真的这么以为,他始终认为顾益慧的失踪的始作俑者就是顾长华,说不定益慧已经死了,杨氏日夜以泪洗面,顾长华是顾泰的儿子,顾泰又不能惩处顾长华,只能把越来越多的内疚,补偿到了白氏母子身上,做小伏低,小意温柔。
  
  杨氏绞紧自己的手帕,眼眶有些发热,她忍住了,“老杨家的你退下吧。”
  
  待屋里只剩下两个人,窗户,屋门都打开——这样有什么人靠近都能知道,杨氏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无声的哭泣,揪的顾泰的心直抽抽。
  
  顾泰抓住杨氏的手,“表妹,你相信我,不管出了什么事,我都会护着你的。”
  这句话,顾泰绝对的发自肺腑,对于杨氏自始至终,他都是护着的。为了杨氏,他对父亲顾渔阳奉阴违,兄长对他也多次失望,对白氏,除了给她少许的正室体面,也多有算计,对子唯一的嫡子,更是剥夺了他诸多的体面。唯有杨氏,在她颜色鲜艳,在年老色衰,顾泰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
  
  杨氏抬起头,睫毛上沾着泪珠的,一双眼睛红红的,之前的哭泣有几分博得顾泰怜爱的意思,其实哪怕顾泰为她付出了很多,她也一直不相信他的,顾泰那虚无缥缈的爱意,随时可是收回,给任何一个女人,顾泰给不了她正室之位带来的安全感,这么多年,她随时活在被顾泰抛弃的恐慌里。
  
  但是今天——
  也许她失去过一切,但是老天爷还是待自己不错的,它给了自己全天下女人都可遇不可求的郎君,就是死了,她也不枉此生了。
  
  杨氏擦干眼泪,“今生能遇见表哥,我不枉此生了。”
  
  “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顾泰认真的说道,“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你家那块长命锁出问题了?”
  
  听顾泰的话,杨氏的呼吸一窒,苦笑,“表哥怎么猜到的?”
  继而杨氏摇了摇头,她怎么忘记了,顾泰年长也有才名,又为官二十载,做到了两任知州,自己的神色如此的可疑,以顾泰的精明,他怎么会猜不到?
  之前,她多次给白氏母子下绊子,顾泰不是被他骗过了,而是愿意被她骗过去。
  
  现在,杨氏是真的相信,顾泰是爱她的,不是爱女人,而是爱‘她’这一个女人。
  明知道不是时机,杨氏的心里还是有些甜滋滋的。
  
  “快告诉我怎么回事,看看有没有补救的办法,咱们时间不多,估计一会儿大理寺的衙役们就要上门了。”顾泰捏捏杨氏的手,催促提醒。
  
  杨氏顿时打了一个激灵,“表哥,我长话短说,二十三年,我父亲在我们家被抄家之前,确实交给了我的母亲,一块长命锁,没有告诉我们有什么用处,只是说这对我们家非常的重要,能让杨家翻身,等到了时候,就有人来拿着一块差不多的长命锁来取。”
  
  陷入回忆,杨氏的面容有些哀戚之色,口里却很流畅的横盘脱出,现在顾泰只有知道了全部的事实,才有可能想出对策,“之后,表哥应该猜到了,贪污之案爆发,我父亲被牵连进去,然后突然有一天,有个神秘人来到了关押我们的牢里,索要父亲的遗物,我们给了。”
  
  杨氏面容平静却没有后悔,虽然他们违背了父亲的遗愿,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交出那块长命锁,她现在有没有命在还是两说呢,就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活的生不如死,她的母亲不可能寿终正寝,她亲人的生活不可能除了贱籍,都有滋有味的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