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浮生沐烟雨-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宣绍在一旁的高椅上坐了,看着太子,淡声开口:“难道太子想让我当着临安百姓的面,审讯一番?想让御街上的事这么快就弄的人尽皆知?想让临安都传言,太子仗势欺人,纵奴当街打死无辜百姓?”

太子愤然拍响桌子,“什么叫太子仗势欺人?你究竟分不分是非黑白?明不明事理啊?我不是说了么?是那人先出言挑衅与我的!是他越说越难听,我才让身边人动手的,也没想打死他,就是想教训教训他,谁知他就死了?!”

宣绍点头,“太子之言,我自然会信。可百姓不会信,坊间最喜欢编排位尊者的各种丑事,德行败坏之事。便明知是一盆脏水,要往太子身上泼,当时那么多人亲眼瞧见,太子也是难堵悠悠之口。太子难道没有想过,那人为何无缘无故要来挑衅您?御街之上人那么多,那人为何偏要和太子您过不去?为何人三下两下就丧了命?为何人一死,就立即有人爆出您太子的身份?”

太子一头的怒火,闻言,像是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呆立当场。

“这……宣公子的意思是……有人故意陷害我?”

宣绍闻言没有作答,只问道:“太子今日微服出宫,所为何事?都有谁知晓?”

太子皱眉,向门外看去,犹疑的转过头来,看着宣绍道:“只有我身边伺候的几个人知道。宣公子你不知道,二弟向来最会讨父皇欢心,如今父皇迷恋道学炼丹之术,二弟小小年纪,竟也跟着悟道炼丹。父皇还几次在我面前夸赞二弟悟性好!这……这叫我……我心里烦闷,我身边伺候的人说,可以到临安城中转一转,体察一下民情,下次父皇问起什么,我也好说的有理有据。也……也算是散散心吧,东宫实在太闷了些。”

宣绍微微点了点头,“但如果太子当街纵奴杀人的罪名落实了,虽不至于真的会将您怎么样,但您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只怕是……”

宣绍话未说完,太子已经是一头冷汗。

他跌坐在身后的椅子上,心中这才浮起一阵阵的后怕。

如今父皇本就瞧着二皇子各种好,各种顺眼,本就显不出他的光芒来,自己再闹出这种丑事,无异于雪上加霜,“定然是二弟!是二弟和他的母妃谋划的!故意栽赃给我!”

“不管这件事究竟是谁在谋划,事已至此,太子还是好好肃清身边之人,看清楚自己身边都藏了些什么样的牛鬼蛇神才好。”宣绍淡声道。

太子呐呐点头,再不复一开始的嚣张气焰。

“那……那这件事,怎么办?”太子闷声问道。

“这件事,臣为会太子处理好。不过为防有心之人已经捅到皇上跟前,太子还是对皇上会问责此事,有所准备才好。”宣绍叮嘱道。

“嗯,我知道了。”太子起身,垂头丧气的向外走去。

“皇城司外有宣家的马车,太子还是乘坐宣家的马车入宫吧。”宣绍在他身后补充道。

太子点点头,没言语,出了宣绍的房间。

等在外面的太子身边的近侍立即上前,一面小心翼翼的搀着太子,一面小声嘀咕些什么。

太子主仆渐渐走远。

宣绍走进里间之时,瞧见烟雨还在凝神向外听。

“听什么呢?”宣绍上前轻扶住她的肩。

烟雨点了点头,并未说话,直到那说话声远的再也听不见,她才端正了脸色,“太子身边的太监有问题。”

宣绍在一旁坐下,抬眼看她。

“那太监的话,听起来像是句句在安慰太子。可实际却是句句挑唆,教着太子不学好。太子毕竟才十岁,便是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成熟些,心智也不如一个大人,身边有这般存了心将他往邪路上引的人,只怕……太子日后会走了歪路。”烟雨说的郑重其事。

宣绍长叹一声,倚在座椅上,“皇上如今一心都在修道成仙之上,玄机子也劝勉皇上要勤于政务,可皇上根本听不进。”

烟雨抬眼看着他。

只听他又是一声长叹,“也许……有些事,已经是时候了……”

被太子身边近侍打死那人的尸身在皇城司里放着。

那人的家人却是寻到衙门里,誓死要告状。

衙门里早有皇城司的人在守着,那家人却是引着一帮子的百姓前来的。这阵势,倘若不是有人授意,故意让太子在这件事情里没那么容易脱身,才奇怪了!

有众多百姓围观,便是皇城司也不能强行将人带走。

天下最难防的便是悠悠之口,倘若太子登基以前,有这样的污点,这储君之位,他怕是也坐不稳了。

皇子可以招摇,王爷可以潇洒,唯独太子不能不在乎名声。

死者的家属往衙门里的地上一跪,就开始哭天喊地起来。

等在这儿的上官海澜在一旁站着,看着那死者家属道:“今日死的是你什么人?”

那中年男人道:“是我儿子,我家困难,好不容易拉扯大这么一孩子不容易呀!眼瞅着养大了,谁知道……谁知道竟给恶人打死了!这!这可让人怎么活啊?求青天大老爷给我们做主啊!若是那恶人不能伏法,我……我也不活了呀!”

顶上坐的大老爷拿惊堂木狠狠一拍,“休要咆哮公堂!”

外面百姓“真可怜,真可怜……”的议论之声已经传进了公堂里。

上官海澜本是一张嬉笑的脸儿,此时众人看着,倒也不好太过没个正行,他板着脸,在一旁道:“这件案子,乃是皇城司受理,你要讨公道,就往皇城司去就成,为何还要到公堂来告?”

“这……咱们平头老百姓,不懂这个,只知道有冤屈,要到衙门来,皇城司没登闻鼓,没公堂的,咱们不知道上哪儿告呀?”那男人苦着脸说道。

他那黑黝黝满是皱纹的脸上,到颇有中年丧子的悲戚哀苦。

“皇城司没有公堂,却也不会判错了案子,你儿子的尸身还在皇城司里放着,你若是真心担心儿子,如今就该赶紧撤了状子,到皇城司去寻个公道。”上官海澜轻声说道。

那男人侧脸向上官海澜看了过来,心下犹豫,“这……我已经来了公堂,便是告到公堂也是一样的吧?”

第135章 是皇上的命令

上官海澜看着外面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的百姓,第一次觉得,百姓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可亲可爱,当受人愚弄。成为旁人手中利用的工具之时,也是愚昧的让人无奈。

“因案子是皇城司受理了,衙门便无权过问,所以你若真是想为你儿子讨个公道,这时候,就不该在这儿耽搁时间。”上官海澜冷冷看着他说道。

“这……”那男人还在犹豫。

外面围观的却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点快点去皇城司看看,别不是你亲儿子,你在这儿装蒜吧?”

男人一听,就是一头的冷汗,扭头往外看,却是瞧不见是谁喊得。那人喊完就消失在人群里。

“就是就是,不去找自己儿子,在这儿耽误工夫……”

议论之声压在男人背上,男人只好起身,“那。那皇城司在哪儿?”

上官海澜咧嘴一笑,“走吧,我带你去。”

自称是死者爹的男人被带到了皇城司。

皇城司不许闲杂人等靠近,百姓见无热闹可看,便渐渐散了开去。

那男人被一路引着,直接领进了牢房,关了起来。

他原想着皇城司的侍卫是待他去认领尸首,可当沉重的牢门锁上之时,他才发觉不对。

“你,你们怎么把我关在这儿?还有没有天理了?有没有王法了?我是来告状的!”男人大喊起来。像是怕人听不到一般,“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不知道那杀人的是不是太子,但我儿子好好一条命,不说让他赔一条命了,怎么着也得给我个说法呀?这把我关起来,算怎么回事儿?”

那侍卫冷冷往里看了一眼,轻哼道:“你想让人听见。那就再大点儿声,这是地牢,声太小了站你头顶上都听不见。”

那人这才害怕起来,呐呐看着牢房外的侍卫。不知该说什么。

那侍卫冷哼一声,出了地牢。

“已经查到了,死的人是临安城北的地痞无赖,以敲诈街边小贩为生,牢里的男人确实是他爹,父子两人都好赌,欠下了一大笔赌债。前几日父子两人像是发了大财,还了赌债,还一连好几日都没有去赌。昨日晚间死者曾经去赌了一把,还说过了今天,他们父子就翻身了。”路明阳在宣绍的房间里回禀道,“不过旁人闻到他身上有酒味,以为他说的醉话,谁也没有当真。”

宣绍微微点了点头。

看来是有人提前了几日就布好了局,在等着太子。

“死者死因查明白了么?”宣绍吹了吹茶叶,轻啜了一口茶。

“死者没有中毒,是被猛力击中要害致命。”路明阳躬身说道。

“去查前几日和这父子两人接触过的都是什么人,背后是谁在指使。”宣绍放下茶盏。

“是。”路明阳躬身退了出去。

烟雨一直没有回宣府。

宣家的马车前往宫中去送太子了,且宣绍的伤势还未痊愈,她想等着宣绍忙完,两人一道回去。

宣绍待路明阳退出房间,起身到里间预备叫她一起回府之时,却瞧见她坐在桌边奋笔疾书。

“在写什么?”宣绍上前问道。

烟雨没有抬头,只问了一句,“那死者为何真的是被打死的?”

“太子身边近侍怕是被人收买了,下得狠手,不过是太子没瞧出来罢了。皇后并非心思单纯之人,太子却被教的这般轻信于人,真是……”

宣绍摇了摇头,真是怎样,他没有说下去。

他一手支在桌案上,侧脸向烟雨正书写的东西看去。

“哟,你真是话本看了不少,竟自己编起话本来了?”宣绍将她鬓边碎发别至耳后。

烟雨抬头冲他轻笑,“闲着也是闲着,算是帮你吧。”

待烟雨写完,搁下笔,吹干了墨迹。宣绍将烟雨写好的“话本”交给上官海澜,两人便回了宣府。

第二日坊间便有了关于前一日,御街上太子纵奴打死人之事的说法。

茶楼里的说书人讲的有板有眼,有前因有后果,一时间,引得茶楼的生意也是暴涨。

话说,前一日,乃是太子微服出巡,体察民情,行至御街。瞧见一宵小尾随在一妙龄女子身后,欲行不轨。太子义愤难忍,当即呵斥。那宵小有眼不识泰山,竟对太子出言不逊。还大言不惭,自己在城北这霸占民女之事干的多了,也不见谁敢将他怎样?言下颇有些嘲笑当今朝廷之意。是可忍孰不可忍,太子当即命人将他抓捕交给衙门。那人百般抵抗,太子近侍失手将人打死。与那宵小同行之人见同伴死了,立时扑上前去,抓住太子,想要讹钱。太子身边近侍说漏嘴,叫那群宵小听见,更是觉得有利可图,不肯收手。

此时皇城司宣公子恰好路过此地,听闻此事,虽认出太子,却本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理,将太子和一干人等全部压入天牢。

那宵小的爹不知皇城司已查出他们身份真相,还要聚众闹事,结果被皇城司收押。城北百姓听闻此父子恶霸具被收拾,甚是欢欣鼓舞。甚至有那曾经被此恶霸欺压过的良家女子,忍不住喜极而泣,等等。

不过几日时间,诸多版本在坊间流传。

大意皆是太子惩治恶霸,百信欢欣鼓舞,中间虽有误会,但最终恶人收到惩罚的完美结局。

一时间,太子在临安的口碑竟越发好了起来。

茶余饭后,百姓皆赞太子是微服出巡,为民除害的贤德储君。

这话传扬的连东宫,连凤仪宫都有所耳闻了。

太子暗自在心中感叹,宣绍虽辞了太傅之职,想来心中还是偏袒他的,这事儿办的多敞亮!不让旁人污了他的名声。

虽说偷偷出宫的事儿在皇后那儿,又挨了骂,但太子心中还是美滋滋的。

烟雨和宣绍一直静静的在宣府里呆着,一个好好养伤,一个安心养胎。似乎外面的事儿,两人皆没有关注一般。

今日阳光正好,院子一角的红梅开的正好。

宣绍本想亲自为烟雨折一直红梅来插在瓶子里。

却被临窗而望的烟雨叫住,让人摆了画布,支了架子在院中。

“你与红梅比邻而立,甚是好看,自是一番风流姿态,比那开的妖艳的红梅还叫人移不开视线。”烟雨说着,就在画布前坐下,“正好,我不是欠着你一副画么?此情此景倒是好得很。”

宣绍无奈一笑,“我是不累,你不怕冷么?”

烟雨接过浮萍递来的暖炉,踹在怀里,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我不冷。”

她很久以前,就想好好画一副他的画,送给他。记得他书房博古架上最是显眼的位置还放着一个匣子,匣子里是她那日随手画的他的几张小相。那不过随意之作,哪里能放在那么显眼的位置,如今也好重新绘上一副,将那些拿不出手的画像换下来。

宣绍站在红梅边上,远远看着烟雨。

烟雨一面看他,一面在画布上落笔,专注非常。

她未提前调好颜料,今日便只细细勾出轮廓,便收了画布,待调好了颜料,再来填色。

宣绍终是可以动了,折了几只红梅,插在窗口的细口大肚瓷瓶里。

“待我画好了这幅画,你便可以挂在书房里了,瞧见画,便能想起我。”烟雨笑说。

宣绍轻笑,“瞧不见画,我也无时无刻不敢不想着你。”

烟雨掩口而笑,“你说的我好像河东狮一般。”

“怎么,你不是么?坊间才多久不议论宣家少夫人是河东狮了,你就忘了?”宣绍挑眉。

烟雨闻言,倒是将话岔向了别处,“我的‘话本’效果可好?”

宣绍点头,“夫人出马,自是所向披靡。”

“这么说……你是打算支持太子的了?”烟雨小心翼翼的卷起画布,低声问道。

记得曾经,无论是宣绍,还是宣夫人,都一再向她强调。宣家是忠于皇上的,绝无自己的私心,更不会结党营私。

可如今皇上无心政务,一心求道升仙,宣家作为肱骨重臣,劝诫皇帝不能,也是时候重新抉择了。

宣绍闻言,深深的看了烟雨一眼,“不是我打算支持太子。此时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只是路明阳已经寻到当初给了那对市井无赖的父子银钱,让他们还了赌债之人。顺藤摸瓜,查到了宫里,查到了二皇子身上。”

宣绍轻叹一声,“二皇子年幼,却有这般心思。倘若天下皆被交到这般心术不正之人的手中,乃是百姓之苦,天朝之不幸。”

烟雨闻言,反问道:“那日你还说太子心思太过单纯,如今又嫌二皇子太过有城府,在你看来,岂不是怎么样都不对?”

宣绍摇头,“有城府不是坏事,但是要看心思用在何处。就好比一把刀,握在善人手中,便是杨善除恶的利器,握在恶人手中,便是行凶杀人的凶器。不在刀尔,在人心也。太子单纯,只要将其往正路上引,便是将利器交于善人手中。二皇子虽年幼,但却歹毒的心思已经成形,只怕……不过究竟如何,还是要看皇上的心思。”

屋里只有烟雨和宣绍两人,本事不该议论的皇家之事,两人倒也说得无甚拘谨。好在有烟雨在,也不怕会让旁人偷听了去。

宣绍没有继续往下说,烟雨却是知道,他定然是已经有了安排。

这日皇帝守在丹炉房,眼瞧着玄机子又成功炼出一炉泛着莹莹光华的丹药来。

已有皱纹的龙颜之上,顿时一片喜色。

“皇上,”玄机子一面双手捧着托盘,献上丹药,一面觑着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道:“不知皇上发现没有,近日出丹率很高。”

皇上笑着点头,亲手捏起一颗丹药来,放入口中,一脸享受的模样,“这是好事儿啊!”

“是,是好事。以前贫道在山中灵气充裕之地,炼丹,也不曾有过如此高的成功几率,更不会有这么高的出丹率。皇宫虽紫气充裕,但贫道觉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