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你说没有王允,你早就饿死了,不过是个笑话而已。”郭嘉大笑了起来,然后从袖子中摸出了几卷文书扔在了貂禅面前,“你自己看看吧!”貂禅看向了那几卷文书,不自觉地拿起看了起来,不过才扫了几眼,她的一张俏脸就变得一片惨白,脸上的神色不住变换,嘴里喃喃道,“不会的,这不是真的,这不可能!”看着貂禅的表现,郭嘉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心中却是道,这些东西可是非了他不少心血才弄出来的,若是没有作用,他还不如撞墙去好了。

“我不信,这些不是真的。”貂禅踉跄地站了起来,将手上的文书扔在了地上,声音颤抖着道。“这是真是假,貂禅姑娘自然分辨得清,难道还要自欺欺人吗?”郭嘉却是冷笑,脸上表情波澜不动,“姑娘还是再静静地想一下吧,嘉明日再来,希望能得到姑娘的答复,若是姑娘仍旧不愿的话,那么明日嘉便送姑娘出驿站,还姑娘自由之身。”郭嘉说完,没有再做停留,大步地走了出去。只留下貂禅一个人对着地上的文书发呆,“怎么会?”貂禅喃喃道,她怎么也想不到王允竟是她的杀父仇人,王允杀了她的父母幼弟,又收养了她,她一直以来是在认贼作父,“不,不是真的。”貂禅抱着头,颓然地坐在了地上。

继曹操称帝以后,西凉的董卓也不甘寂寞,在大秦建立后的数月,也自立为帝,号称大凉朝,而孙坚却聪明得多了,他没有称帝,只是自立为王,称吴王,但其实和称帝没什么区别了,至此天下成了四国争霸之局,袁夏,曹秦,董凉,孙吴各自占据诸州,至于汉室已被彻底遗忘了,除了仍在益州隐忍的刘备之外。而自从袁绍弑帝,诛杀了朝中大臣之后,那些名士世家开始了一股外迁的潮流,当然和关中占据天下近六成的世家大户比,这仍旧是少数而已,而他们迁往的地方也分做了两处,董卓的西凉蛮荒之地自然是无人问津,所以迁徙的世家分做了两派,那些有钱的自然是去了扬州江东,而那些自负名声颇佳的则是就近去了大秦,毕竟当初留在大秦的世家并没有受到侵扰,反而有不少听说得到了重用,那些有才又无甚劣迹的世家自然是去投靠曹操,毕竟曹操和大秦的威名摆在那里的,对于这部分外逃的世家,袁绍是有心无力,他总不能将他们全部杀绝吧,那样的他的名声只会更差,还不如索性大方点,毕竟走的人还只是少数。

这外迁的世家人群,却是给曹操又带去了不少的人才,在曹操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就有陈群,毛玠,钟繇,刘晔几个,结果本来还在为着六部的人选头疼的曹操立刻让这几人去了六部,让这几家人惊喜不已。

再说徐州,自从陈登和糜竺有了决定以后,便暗中和陶谦秘密串联了起来,就在袁绍称帝以后,陶谦火速带着三万丹阳兵回了徐州,镇住了那些心怀二志的世家,然后在曹操称帝以后,天下纷乱之时,陶谦放出了想要投靠归顺曹操的消息,这下那些心向袁绍的世家再也无法安坐,他们暗中纷纷找到了徐州的第一名门世家,陈家,决定把陶谦这个外人赶下台去,决定徐州未来的应当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而不是一个乡巴老。

“各位的想法,老夫知道了。”陈登之父陈珪看着满堂的大族族长,慢条斯理地道,“不过老夫还是比较赞同陶州牧。”忽然间,这个老者的眼中爆发出了一股锐气,冷冷地扫视着厅堂中的诸人道。“陈珪,你。”那些人中聪明一些的已是猜到了陈珪的意思,竟是跳了起来,仿佛是印证他们所想一般的,厅堂外忽然想起了沉重的脚步和甲兵之声。

‘砰’,厅堂的大门一把被撞开了,一队身着铠甲,手持利刃的士兵闯了进来,仔细看时,却正是陶谦的丹阳兵,突然那些士兵让开了一条道路,一身黑衣的陶谦走了进来,“各位可好啊!”他戏谑地道,手中把玩着腰间的配剑,对于这些极端排外的徐州世家,他早就恨得牙痒痒的,如今陈家,糜家摆明跟他同一阵线,他如何能放过这好机会。

“陶谦,你?”见到那么多明晃晃批甲执锐的士兵,傻子都知道怎么回事了。“陈公此番立下大功,少不得皇上要大大地封赏了。”不过陶谦却并未理会那些人,只是朝着陈珪抱拳笑道。“哪里,哪里,州牧大人的功劳岂不更大,老夫不过是配合一二,配合一二而已罢了。”陈珪亦是笑道,两人浑然没将那些人放在眼里。

“陶谦,陈珪,你们这两个”人群中,有人待要骂,却被那些丹阳兵给狠狠地拿住,给了一巴掌,顿时吓得那些人再也不敢做声,只是惊恐地看着那些凶恶的士兵。“陶大人,老夫最近身体不太妥当,这里就交给您处置了。”陈珪忽然拱了拱手道,然后走向了内堂,不再理会那一屋子的人。“全部给我带走。”陶谦看着陈珪的身影消失够,立刻冷声道,顿时厅堂里沸腾了起来,那些不甘引劲就戮的人反抗了起来,只是他们如何是那些丹阳兵的对手,不过片刻,便被全部带走了,厅堂里留下了斑斑血迹。

“陶谦这老匹夫,也不是什么好人。”回到内堂,听着外面那嘈杂的声音,陈珪不由骂道,陶谦那几句话分明就是让他和徐州的世家结下了死仇,为求稳妥,今日堂上,还有几家是与他交好的世家,他也未曾通传他们,这几家将来算是断交了。“父亲有什么好埋怨的,陶谦本来就不是什么善茬,父亲又不是不知道,没什么好生气的。”见到老父怒容,陈登却是笑了起来。“元龙,你说曹公将让我们做大秦的一品大员?”看到儿子,陈珪还是忍不住问道。“父亲,您应该改口了,陛下的圣旨我想很快就会到了。”陈登笑了起来,徐州的政变如果没有大秦的支持,是很难保证的,不过徐州易帜,得到最大好处的就是他们陈家和糜家,大秦六部,糜家入主户部,他们陈家入主吏部,全都是一品大员,有资格进入大秦的核心内阁省,曹操算是对他们极为优厚了。

(大秦六部尚书名单,吏部尚书陈珪,户部尚书糜竺,宪部尚书钟繇,军部尚书刘晔:做投石车的那个人,工部尚书陈群,刑部尚书程瑜,此外毛玠,徐州王郎等名士皆为各部侍郎,荀攸为门下省宰相,荀彧是尚书省宰相,至于内阁省五学士,有陈登等人,郭嘉和戏志才归如大秦参谋部,而监察府由郭嘉兼领,至于军制名单,以后再详细奉上。)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四十七章 周瑜归来

徐州的易帜,给了袁绍重重的一击,但是同时也让董卓和孙坚意识到谁才是这个天下间最恐怖的敌人,袁绍派出了特使,他不想在南方和西面被牵扯太多的精力,他手上现在全部的力量应该用来对付曹操,因为他不知道曹操的铁骑何时会突然突破衮州和司隶的防线,直接攻陷中原,袁绍相信曹操绝对有那个实力,自从那夜曹操派出的死士将王允和一干重臣射杀之后,他就陷入了沉思,那一夜,那些死士明明可以连他一起射杀,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做,他可不认为曹操是念及过去的朋友之义而没有对他下杀手,袁绍最后得出的推断是曹操需要他稳定中原的势力,然后再将他一举消灭。可以说是狂妄到了极点,不过曹操的确有狂妄的资格,大秦的军队素质和后勤水准不是他们所能比拟的,尤其是大秦骑兵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更是强悍,而且秦风中的正牌铁骑,都是一人三马,每个士兵所能携带的粮草就极其可观,更不用说大秦那堪比他们中原普通正规军的民兵,曹操随时可以征召一批不用他出粮饷的义务民兵去运送粮草。这样的军队作战能力只能用恐怖两个字来形容,但是曹操和大秦也不是没有弱点,大秦现在的疆域和他们三大势力都互相接壤,如果他能够建立一个会盟的话,就可以联合西凉,孙吴三路大军共同讨伐秦国,但是这个会盟的主动权却不在他手上,一切都要看董卓和孙坚怎么办?

“阿瑜。”当看到独自一人穿越了半个中国,投奔自己的周瑜,曹操心中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的心情,“你长高了,变黑了。”“陛下,瑜来了。”周瑜看着那与记忆中浑然没有变样的大哥,心中亦是激动道。“哎,大丈夫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上马。”曹操一把拉住了周瑜,在大秦,双膝下跪之礼早就被废,只有祭祀和崇奉祖先或是庆典之时,大秦的人才会下跪。

要说周瑜运气也是不错,坐船到了青州以后,他就徒步从青州到了冀州,刚到邺县就遇上了出巡的皇帝马队,大秦宪部根据曹操的要求为皇帝制定的出巡礼节定得很简单,但是也很大气,皇帝五十岁前,不论去那里,都必须自己骑马,五十岁后,只有长途跋涉,才可以偶尔坐车;出巡随行必须全为禁军黑骑营,人数封顶三千。

“陛下,您这样不怕以后。”听到曹操为自己解说的这皇帝的出巡制度,周瑜不禁疑惑道。“阿瑜,如果朕的子孙只是一群无用之人,他们怎么配成为这天下之主,作为帝皇,他们注定要比普通人背负更多的责任和牺牲,他们的权利是为了他们的责任而存在的,而不是用来供他们享乐的。”曹操看着周瑜道,中国皇权中最糟粕的就是在宫廷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无能之人,来祸害这个天下。

“我家的昂儿可是一直都很想你这个没见过的叔叔啊!”突然,曹操大笑道,他以前常在他儿子面前夸奖周瑜,弄得曹昂老是跟他说想见一见这能被他夸奖的少年。“陛下,我只是比太子殿下年长一二而已,怎么可以?”“阿瑜,你叫我陛下,是我大秦的律令,但是朕永远都是洛阳那个大哥,所以从辈分上讲,你就是太子的叔叔,以后你可要替我好好管教那小子啊!”曹操拍了拍周瑜的肩膀,为了未来,他早就开始做准备了,张辽被他留在了曹昂身边,现在周瑜也可以和他们一同学习,大秦未来的皇帝绝对不能是个无能的人。

“好了,我们到家了。”一行人就这样进了城,进城的时候,随曹操一同进城的只有三百人,而且进城的时候,那些街上的那些百姓也并未下跪,只是当曹操他们经过的时候,他们会用崇敬的目光目送着他们的皇帝。

看着面前只是一处大大的宅院,周瑜再次惊讶了,他想不到大秦的皇宫竟然就是这样的地方,这不过就是一处富豪的大宅而已。随着曹操一同进去,只见那些驻守的士兵并没有行礼,他们只是将身子站得更直,崇敬地看着他们的皇帝。“阿瑜,虚伪的礼节和真诚的尊敬,你喜欢哪个?”看到周瑜眼中划过的惊讶,曹操笑问道。“陛下,我明白了。”周瑜抬起头郑重地答道。

“陛下,为何这里看不到宦官?”忽然周瑜奇怪地问道,在这里他看到的只有最精锐的战士和一些侍女。“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曹操笑了起来,“阿瑜,朕是那种因循守旧的人吗,大秦不会有宦官,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有。”当下曹操到是为周瑜解说了一下大秦的皇宫制度,大秦的皇宫中只有最忠诚的精锐战士和女官侍女,而且那些侍女都是从十六岁以上的女子中选出,在宫中做到二十岁便可以出宫,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嫁给守卫皇宫的战士,成为女官,继续在宫中做事,同时曹操为他的子孙定下了一条铁律,那就是身为皇帝,也只能一共拥有七个妻子,随意碰宫女,那绝对是不被容许的,没有自制力的皇帝,大秦不需要。

“我们到了。”突然,曹操领着周瑜到了一处地方,然后周瑜的眼睛睁圆了,那是一处宽广的院子,两旁的架子上放着的全是兵器,几个壮硕的军汉正在教导着几十个和他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习练武艺。看到曹操他们走来,那些人停了下来,向他们行了军礼,一众孩子看向曹操的目光更是充满崇拜。

“儿臣参见父皇。”曹昂大步地走上前去,拜见道,曹操为他定下的严苛训练,让这十二岁的孩子看上去如同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般,曹昂好奇地看向了周瑜。见到儿子好奇的目光,曹操轻声笑了笑,“他就是周瑜,还不叫叔叔。”“周叔叔。”曹昂没有丝毫地犹豫,对着周瑜行礼道。“太子殿下不必多礼。”周瑜一把扶住了曹昂。

“从今天起,他会和你们一起练武,你们也可以向他请教兵学上的问题。”周瑜对于兵学上的天分,曹操从来都不怀疑,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周瑜就已经胜过一般将领了。“诺。”那些孩子齐声道也颇有气势,周瑜到后来才了解,这些孩子一大半是曹家和夏侯家两家所挑选出来的优秀子弟,还有一批就是像张辽这样的各地极其优秀的子弟。

就这样,周瑜和那些孩子一样,算是住在了东宫,每日里与那些孩子一同习武,教授他们武艺的不是别人,真是大秦最悍勇最不知所畏的曹陀,而曹陀对他们的要求也极其严格,可以说这群孩子的武艺也有着相当的水准,就连一向自负的周瑜也不禁感到惊讶,尤其是对曹昂,这个东宫太子,周瑜就只能用震惊来形容,曹昂的武艺极强,一众孩子中只有张辽才是他的对手,而且在军政谋略上也极有见识,更难得的是曹昂为人谦逊有礼,能吃苦,一众孩子中,他的训练量最高,也只有张辽和另外一个叫曹真的孩子能和他相同,现在勉强算上他一个。

“叔叔。”“太子殿下。”见到曹昂找自己,周瑜站了起来,原来曹昂因着曹操的话,每天晚上吃过饭便不时会去找周瑜请教水战之事,要说水战,目前曹操麾下也只有曾经在江东住了年多的周瑜最为精通了,好在周瑜在江东时也经常去江边精研水战之术也颇有心得,心中虽有想法,但是奈何没有知音,如今有曹昂这等天资聪颖之人向他请教,他也乐得倾囊相授,同时也与曹昂一同讨论这水战之法,到后来张辽也加入了进来,三个年纪相仿的少年就在这样的讨论中感情与日俱增,至于另一个周瑜注意的少年曹真,一向沉默寡言,除了曹昂之外,与其他人相处,也只是点到为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

就这样,时间匆匆到了大秦二年(公元188年)春,曹操和内阁众人终于将大秦的皇宪给制定了出来,开始编入蒙学,发于各地,律法要从小就灌输给那些孩子,对于已成年的人,曹操无法去过多的改变他们,但是那些少年却是有着太高的可塑性,曹操是绝对不会放弃的,他要用他的力量为大秦制造一个阶级,一个可以对抗皇权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维护皇权的阶层,大秦的皇宪将凌驾于皇帝之上,里面详细地规定了有关皇帝和帝国的政体制度以及帝皇的废立和各种不可违反的原则,将来那些少年军中出来的少年就将是皇宪最坚定的拥护者,他们会为了心中的理想拼命守护皇宪的。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四十八章 曹昂入边

(不管了,明天找编辑,把新书名字定下来就上传,到时候第一速度通知!)

自从糜家入主户部,曹操在北庭和青州发展工商业之后,越来越多的世家加入到了这一获利颇为丰厚的行业中去了,而且在大秦,商人的名声也不差,至少现在商人交纳的赋税占得比重极高,曹操当年的三年不收农人赋税的命令依然有效。在皇帝本人,以及占了主流的太学院的倡导下,原有的四民说轰然倒塌,在大秦每个人争取的就是公民权,而先阶段在大秦想要获得公民权和贵族荣耀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参军,另一条就是为帝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这里面有一项就是交纳超额的赋税,那些经商赚到了钱的世家自然是大把大把的钱捐了出去,先行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