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一时感慨万千竟是在那楞住了,脸上的表情或而深邃,或而激昂,或而迷惑失落!看得他身旁的几人俱是一阵狐疑!但是他们亦不愿去打扰曹操,因为曹操显然是在悟,这种偶然而得的精神境界是十分不易的,当他醒来之时,也就是他想通一切的时候,到时候这个国家的未来就将被决定了。

一时之间,曹操心内千百万种的想法此起彼落,所有的思绪的目的只有一个,什么才是中国人的真正的魂,后世之时,四大文明古国惟有中国还在微弱地延续着他的传统,尽管那也即将消逝,但是他还是艰难地存在着,但是其他文明呢,他们早就灰飞湮灭了,为什么,为什么只有华夏之统还存在着!

终于一个声音,一句话在他脑海中轰然响起,那是昔日读史之时曾看到的一句话,“敢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那个时候的自己只是为着这句话的威严和气魄所摄,从此没来由地喜欢上了这句话,但是那个时候他并不明白那句话的真正涵义,但是现在他懂了,那代表了一个尊贵古老的民族绝对不可侵犯的尊严!

只是这句话在很多年后只是成为了一句摆设而已,因为这世上早就没了真正的汉人,五胡乱华之后,这世上再无真正的汉人,我们的血统早就污秽,所谓地民族大融合不过是对自身血脉传承中的杂驳无奈的承认而已。自己既在此世,那么所有的使命也许就是为了那句话,不过现在却该这样说,“敢犯我大秦天威者,虽远必诛!”

“长安,既然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臣等附议。”众人对于长安也是认同的,毕竟长安从先秦统一天下以后一直作为国都存在着,直到东汉才失去了帝都之位,从历史角度来看,长安的确极为适宜。“陛下,如果定都在长安的话,那么是否还要将关中之民迁移出去呢?”这时钟繇不禁问道。“当然要迁移,朕只是让关中的百姓去荆南耕种而已,至于帝都,日后一旦丝路重开,长安很快便会繁华起来。”曹操解释道,长安周边是可以发展成大型的商业区的,而非要完全开垦成农田,当然关中已经开发的良田可以继续保持下去,不过涉及到黄河的地区,必须退耕。

“陛下,如今北方兴盛,如果日后定都于长安,那么会否妨碍到北方诸地?”糜竺又是问道,在他看来,日后大秦定都长安,然后重开丝路,势必会吸引北方已经兴盛起来的商业家族向西南转移,那样的话对整个国家来讲并不是件好事。“这个,朕想过,朕决定在幽州的蓟县兴建大城,就叫做北都,以作为北方的中枢,日后南方朕也会建一大城,如此则可以让那些世家分驻两城,以治南北。”曹操笑着道,他的话让众人又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不过曹操显然不愿意再谈下去,今天这样已经够了,毕竟那些事要到天下一统以后才能真正地来实施!

天下裂,几人帝王! 第七十八章 阴谋

第七十八章  阴谋

(冰风是个傻蛋,编辑还没修改完数据,冰风以为他弄好了,结果就上传了,冰风实在是对不住大家,明天冰风自罚万字免费,再不会搞错了,另,昨天那章已经修改过,大家可以去看过!)

“陛下,益州的刘备动了。”郭嘉将一份文书放在了曹操的案上。“哦,他动了。”曹操拿起了那份文书,展开看了起来,过了良久他才放了下来,刘备的确是枭雄之姿,身边只有一个关云长,却照样被他在益州站住了脚,而且也让他招揽了不少人才,不过那些人比起大秦而言,不过中乘之姿罢了。

“张鲁去了成都,看来刘备想打汉中的主意了。”曹操放下了文书。“五斗米道在汉中势力很强,百姓皆多供奉,张鲁和刘备合谋的话,想要袭取汉中,倒的确是件容易事。”郭嘉也在一旁道。“刘备不怕袁绍的反噬吗,中原拥兵四十万,以人数而论,还多我大秦十万。”荀攸则是皱起了眉头。

“公达还不知道吧,袁绍已经向青冀二州秘密增派兵力了。”郭嘉回答了荀攸的问题。“袁绍增兵,难怪他有恃无恐。”荀攸点了点头,然后又猛地抬起了头,看向了郭嘉,“奉孝是讲,中原是秘密增兵?”“不错,他们在边境上增加的兵力极其隐蔽,花了不少力气才弄到这消息的。”郭嘉点了点头。“那岂不是?”荀攸的脸上浮现了不可思议地表情。

“刘备在中原有内线,不然的话。他是不可能知道袁绍调兵集结在与我们的边境上的。”曹操很肯定地道。“我明白了,陛下。”荀攸很快就想通了,“袁绍一直以来,都是重用河南和河北势力,虽然他曾经扫除了洛阳以及附近违抗他的世家,但是关中门阀众多,他也不能得罪太多。不过袁绍屠戮了近畿门阀,终究是与关中世家有了菹唔。有人肯与刘备暗通款曲并不是件稀奇事,不过此人能知晓这等机密之事,显然应当是袁绍身边比较亲密的人,这到是有点叫人难以捉摸了。”

“公达莫忘了,中原那边尊汉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地,当初跟随袁绍的人中有不少可以希望借他之手复兴汉室地。”曹操沉吟着道,“而且袁绍始终是轼杀了汉帝。这一点上就足以让他身边那些人离心离德了。”“陛下所言极是。”荀攸对于皇帝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力是佩服极了。“公达,奉孝,你们说此次我大秦当如何以对?”曹操看向了两个臣子。

“那刘备到的确选了个好时机,董卓已经被我们逼得只能严守西凉,他若真地取了汉中,董卓也不敢跟他去抢。”郭嘉对道,“对我大秦而言,袁绍如今的图谋已经被我们知道。想要防住他的进攻却也是轻而易举,以嘉看来,我们应该让袁绍和刘备打起来,这坐收渔利的怎么也该得是我们大秦啊!”“那以奉孝而观,当如何?”曹操看着郭嘉问道。

“陛下,我想公达应该有对策了。”郭嘉却是把曹操的提问绕到了荀攸身上。“公达。你怎么讲?”“陛下,如今有两策可用。”荀攸自信地道,这个谋主又恢复了本色,门下省繁重地工作并没有让他失去一个谋士的决策力,“第一策是我们将消息透露给袁绍,让袁绍先行攻打益州,和刘备厮杀。”“益州乃天险之地,易守难攻,袁绍想要攻破刘备,并不是件轻易的事情。而且刘备乃是袁绍内部之疾患。他必定会先除刘备而放弃与我大秦之战。”

“那第二策呢?”曹操不置可否地道。“第二策则是让刘备取了汉中,我们再与袁绍停手。让袁绍回去收拾乱局。”荀右答道。“此策何解?”“得益州者,若无汉中也终是困守蜀中,不能出击中原,刘备必不能守得长久。”荀攸自答道,“而刘备得了汉中,则可以固守益州,窥视中原,袁绍必然要与他一决生死,我大秦日后的阻力也会变小不少。”

“奉孝,你觉得如何?”曹操仍旧问向了郭嘉。“陛下,公达二策,皆可称善,不过最佳的还是第二策,刘备占据汉中以后,袁绍的司隶雍州将永无宁日,刘备在汉中可以随时威胁到长安等重镇,袁绍的军力恐怕要多半落在汉中去,这仗恐怕得打上一阵子,公达定是觉得战火会祸及百姓,才献了二策的。”郭嘉说出了自己地看法。

“奉孝,刘备如今的名声如何?”曹操没有说什么,而是又问道。“刘备素有仁义之称,这也是当初袁绍称帝后没有动他的缘故,陛下!”郭嘉答道。“那么如果战火波及雍州,关中,百姓逃荒,多半会向谁?”“应当是刘备多点吧!”郭嘉和荀攸都楞住了,他们不明白皇帝突然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你们对关中司隶的土地如何看?”就在两人还未想出个端详来,曹操的问题又让他们楞住了。“中原人口甚众,与我大秦相当,这土地多有拥挤。”荀攸答道,中原诸地加起来怕都没有檀州一处地方大,但是人口统共却有近两千万之多,中原又多世家,这土地的确不够。“那么荆州,你们如何看?”曹操依旧没有做出解答,仍旧只是问道。

“陛下,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乃是兵家必争之地。”郭嘉回道,不过他不明白怎么又扯到荆州上去了,于是他又问了一句道,“陛下,荆州不是在孙坚手上,这和汉中有关系吗?”不过曹操依旧没有回答,仍是问他们道,“荆州有几郡?”“荆州八郡乃南阳,章陵。南郡,江夏,武陵、长沙、零陵、桂阳此八郡。”“荆州土地如何?”“荆州八郡沃野万里,极其适宜耕种。”比郭嘉更熟悉一点政事地荀攸答道。

“那么如今荆州人口分布如何?”曹操还是问。“荆州虽有人丁五百万,但大多在南郡,江夏等地,如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等荆南之地。人烟稀少。”专责情报之职地郭嘉道。“关中土地诚然肥沃,然历代以来。也是开垦最为严重之地,依照史书所载,原本关中一带多林木,黄河水流清澈见底,从未有过水患,但是这百年以来,黄河水患渐多。若是长久下去,日后必然为祸天下。”曹操展开了地图,指向了荆州,“荆南沃野万里,土地大都未经开发,正适宜大规模的开荒,若是能够将关中之民引如其中,以我大秦精农之术。不出二十年,当为天下之粮仓,而且关中亦可多种林木,以复旧貌。”

“先秦之时,战马出自关中,关中马烈。六国莫能望其顶,而我大秦以骑立国,这马政也是国策,既然关中古时是养马之地,朕自然也要他恢复原样。”曹操解说道,其实他考虑的最深一点就是,现在的黄河还不像后世那般水患频发,但是如果不对关中耕种加以控制,那么这条哺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就会变成后世那般,而这些是曹操不愿意看到的。

荀攸和郭嘉顺着曹操所指。看着地图。慢慢地两人猜到了曹操的用意,而这时曹操也开始讲起了他地所思。“关中之民甚众,当迁以大部至荆南耕种,这将是日后天下一统后,我大秦要做的头等之事,如今既然有机会能少些周折,朕又岂能放过。”曹操地意图,郭嘉和荀攸完全明白了,荆南西通巴蜀,和益州较为接近,从那里迁移百姓要近得多了,而且让刘备占据汉中与袁绍混战,以现在中原之储粮,必然不支,届时百姓无有生路之下,定然西奔汉中益州,日后只要大秦以雷霆之势扫灭中原,平定汉中益州,那么就可以乘势将这些外逃地百姓全部前夕至荆南,而不是将他们遣送回中原,要知道中原不比大秦现在所管辖之地,民风开放,并不介意迁徙,那里的百姓多半恋旧土,日后安定下来再要他们迁去荆南,定然麻烦,如果可以利用这汉中之战,来达到移民地目的也的确是能省不少事,想通以后。两人对于曹操的大局观有了更深程度地认识,皇帝陛下的眼光还真不是一般地长远啊!其实曹操是因为后世黄河肆虐才想到了移民,然后推算到了如此的地步,不然的话,他也是想不到那么远的。“所以,朕要让袁绍和刘备相争,让关中之民流出一部分去往汉中和益州。”曹操最后道。

“陛下,若如此的话,少不得我们也要示敌以弱,不然的话我大秦一家独大,袁绍与刘备或许会和谈也说不定。”郭嘉立刻想到了这个战略实施上的漏洞。“不错对袁绍来讲,我大秦地压力若是太大,而刘备只要不出击中原,他或许会隐忍下来。”荀攸也是点头道。“所以朕要全力营造出一个假象,就是大秦的兵力被分散了,无暇抽身东顾。”曹操然后看向了地图。“陛下说得是,北方的丁零,扶余和檀州的乌桓残部反了啊!”荀攸看着地图笑了起来。“那么,这个岛上也反了吧,辽东军抽不出人手了。”郭嘉也是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恩,或许我们大秦又打到了西域,和楼兰,龟兹等国也打了个热闹啊!”曹操自己也大笑了起来,这一年里面,连接大秦和西羌的路已经修建好了,去西域到不算是开玩笑。

为了达成对大秦发动战争的突然性,袁绍地增兵整整用了半年时间,才将十万人马送到了与大秦接壤的边境上,而现在他潜伏在大秦的探子也传回了对他有利的消息,大秦北面的丁零又反叛了,而且他们去年收服的那个岛国似乎也闹腾了起来,大秦的辽东军团和檀州军团被牵制住了,而曹操手上最精锐的中央军则在不久前被派去了西域作战,现在大秦除了徐州和并州军以外,就只有冀州边境上曹仁和张颌统率的那支不过两万人地军团而已。

“陛下。这绝对是我们出兵地最好时机,秦国地重兵集团只有徐州那十万人的步兵,至于并州地骑兵,有董卓在那里牵制,曹逆是无法调到中原来的。”审配缓缓道,皇帝的书房内,现在只有他们几个核心地重臣在。为了这次突袭,他们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陛下。这似乎太巧合了,如今秦国地局势实在是太有利于我们了,微臣觉得不妥。”沮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曹逆好大喜功,逆秦开朝不过三年,就已经灭国者四,屠戮无数,如今那些蛮夷不服。起来造反,有何不妥。”郭图在一旁和沮授对上了。“元皓,你怎么看?”袁绍看向了田丰。“陛下,微臣觉得难以判断,自从去年秦国将南匈奴覆灭以后,一直就在修筑道路,以连接并州和西域,而按照曹逆的脾性来看。对外征伐一直是大秦的国策,按照我们的探子回报,秦国的中央兵团的确是向西出击,人数不下十万,这应当是千真万确地。”田丰冷静地分析着,然后停顿了一下。“不过秦国的细作极为厉害,难保我们的增兵计划不会以被秦国所知,故意做出这副态势来来yin*我们出击。”田丰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这不可能,知道此次全部增兵的只有我们与陛下,田丰你的意思是我们中有人被秦国收买了?”许攸在一旁冷声道。“够了,朕要你们来是互相猜疑得吗?”终于,袁绍开口了,他一说话,所有的人都闭住了嘴巴。

“此次增兵之举,进行得极为隐秘。朕相信在座诸公是不会泄露出去的。”袁绍眼神冰冷地扫视着众人。然后仍旧静静地道,“所以秦国最近的局势。朕认为不是假象,只是巧合罢了,可以说老天助我大夏,所以这次大举攻秦势在必行。”袁绍的语气带着不容反对的威压。“不过在攻势发动前,朕希望诸公能将这次进攻做到万无一失,无懈可击。”不过,袁绍语气一转,又是对着田丰沮授道。

“陛下,如果要使这次攻势做到万无一失的话,我们必须牵制住秦国在徐州的十万精锐步兵,微臣以为若是能让孙坚出兵替我们攻打徐州那就是最好地了。”田丰很快便投入到了这个计划中去。“让孙坚出兵。”袁绍不置可否地笑了起来,然后看向了郭图,“国图,你觉得可能吗?”“陛下,上次我们发出的盟约,孙坚并没有理睬,想要让这只老狐狸出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郭图沉声道。

“陛下,其实我们要孙坚出兵,并不是让他和秦国拼命,只要他从水路和陆路两面同时骚扰徐州,牵制一下那十万人便行了,只要我们举以厚利,动之以理,微臣想,孙坚是不会拒绝我们的要求的。”许攸忽然在一旁道。“陛下,如今我军大部精锐集结在了冀州边界上,只要孙坚能够拖延住徐州的秦国步军,再加上我们在徐州发动的攻势,我想这十万人马休想离开徐州。”沮授亦是认为可以说动孙坚。“主公,如今曹逆身在邺县,如果我军对冀州发动攻势,他必然会亲临前线,只要我们能够一战将曹逆除去,则秦国必然四分五裂,届时只要北方平定,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啊!”审配更是做起了春秋大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