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作主-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却不同了。

“结盟之事,乃是当务之急。”公孙康断然道。

与初时的回答截然不同。

当初伊籍初见公孙康的时候,提出让辽东与现在盘踞在乌桓的袁尚,袁熙兄弟,互相依附,结为唇齿。

在平常的时候,出兵骚扰幽州。当曹操北上的时候,两方人马互相依附,抵抗曹操。

当时公孙康断然拒绝了。

可能也是因为底气不足,毕竟曹操太强大了。与袁尚,袁熙结盟,太冒险了。但现在不同了,刘封在江夏打败了曹仁。

无异于一个耳光打在了曹操的脸上,告诉天下人,曹操也不是不可侵犯,不可打败的。

给天下人立下了好榜样。

给了公孙康抵抗曹操,保持自主独立势力的野心。

看着公孙康眼睛内精光闪闪的摸样,伊籍心下一笑。

主公打败曹仁后,对于天下局势所带来的微妙影响已经开始了。

“嗯,现在就看我主从江夏出发从海上运送过来的辎重到达了。”伊籍微微一笑,举拳道。

“已经到了。”公孙康微微一笑道。

“到了?”伊籍双目大睁,惊喜道。

西平渡口,没有什么城池建筑,而是一座露天,也没有什么水寨保护的渡口。

也没有什么商船走海运的,只有公孙康的一支三千人的水军,驻扎在这里。

房稻的三十艘船只,也停泊在这里。二万八千石粮食,以及三千黄金。都卸在了陆地上,由这边的守将管理。

岸边上,房稻与一个中年人一起在散步。

海上的生涯,让房稻的皮肤黝黑了许多,脸上的风霜也更浓了。

这中年人就是这做渡口的守将,校尉严风,长得高高大大,很典型的辽东人。

严风转头对着房稻道:“房军侯能走到这里,真是奇迹啊。”

严风看着不远处,停泊在附近的房稻那三十艘商船。仍然忍不住赞叹,真是奇迹啊。三十艘走内陆,吃水较浅的商船,居然能横跨茫茫大海。走到辽东。

“呵呵。”房稻呵呵一笑,默认了。确实是奇迹啊。而且更大的奇迹,还是他们在海外发现了一块可以驻扎兵丁,作为军事渡口的大岛屿。

就在这时,有一个小卒策马而来。

来到二人身边后,小卒翻身下马,报道:“校尉大人,主公到了。”

“呵呵,走。”听着小卒的禀报,严风微微一笑,转头对着房稻道。

“嗯。”房稻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是个武夫,负责把物资运送到这里,而接下该怎么处理这批物资,还是要看伊籍。

把这批物资交到伊籍手上,就是完成任务了。

对了,还要告诉机伯先生,那座海外大岛屿的事情,要怎么经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用。

还得机伯先生做主啊。

房稻一边想,一边与严风来到了中军大帐。

进帐后,房稻看见了伊籍,也看见了公孙康。房稻先是随着严风拜见了一下公孙康,随即上前一步,对着伊籍深深的鞠躬道:“机伯先生。”

“房军侯。”伊籍起身还礼道。

二人互相行礼后,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他乡遇故人的喜悦。一个从陆地出发,穿越真个曹操领地。一个从海上出发,渡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都安全抵达了辽东,并且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真是天佑江夏啊。

第268章 曹操摆起歌舞;等曹仁凯旋而归

几人见过后,严风带着公孙康,伊籍等人去看了下那二万八千石的粮食,以及三千金。

还有乘载房稻等人而来的那三十艘商船。

公孙康虽然是太守,但是从小在辽东长大,辽东是靠海的地方,公孙康对大海的见识很深。

见房稻乘坐内河商船,就敢横跨大海,也忍不住赞叹道:“军侯真乃神勇。”

房稻摇头笑道:“非是神勇,而是主公所命,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会闯上一闯。”

公孙康闻言肃然起敬,心中对于那个素未谋面的刘封起了相当大的敬意。以弱兵大败曹仁,御下手段还如此高超。

此人必定是曹操大敌。也是辽东公孙氏能够安康的友人。

“这来时没办法也就算了,回去后如果还用这些船,就是我待客不周了。等你们启程返回江夏时,我送你三十艘可以航海的大船。供你们回去。”公孙康笑着道,随即顿了顿,又道:“刘江夏的这些辎重,我也不会白白要了。我另准备九百匹战马,你们带回去交给刘江夏。”

“多谢太守大人。”伊籍心中大喜,连忙抱拳道。

这九百匹战马可是重礼啊,虽然在辽东,这些战马的价值大幅度贬值。但是在长江以南的地方价值不下九千金。比刘封送出去的辎重,粮食都要值钱的多。

物依稀为贵嘛。

“呵呵,各取所需而已。”公孙康呵呵一笑,道,随即忍不住又望了那二万八千石的粮食一眼,心中忍不住火热。

辽东苦寒,人口不丰,粮食也缺少。这二万八千粮食,足以让十万大军开支一个月了。

这还只是一趟,若是两地交易的规模上升。

他的军队,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再与袁尚,袁熙联合。何愁不能保住公孙氏的基业啊。

不管是结盟,还是贸易往来,都已经有了一些定论。

伊籍再与公孙康谈了几句后,忽然接到房稻的一个眼色,心中一动,与公孙康告罪了一声,带着房稻,来到了一处营帐内。

一进入营长内,房稻立刻变得很激动,举拳道:“机伯先生,属下我在海外发现了一座大岛,面积不下一个郡。”

“你说什么?”伊籍大吃了一惊,失声道。

不过伊籍立刻反应了过来,低声问道:“在什么位置左右,距离海岸近吗?”

这可是大事一件,若是距离海岸近,只要经营数年,就可以作为一支秘密力量,攻击沿海。

伊籍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但眼光却不差。一个郡的地方啊。那得多大,样多少人。有多么大的作用啊。

“距离不远,大概十日就能到了。在吴郡附近。”房稻也跟着低声道。

“好,好啊。这以后要是再遇到周瑜来犯这种事情,我江夏就可以直接进攻吴郡,还以颜色了。”伊籍闻言连叫了两声好,喜形于色。

意义实在是非凡啊。有了这座岛屿,看以后孙权还敢不敢嚣张,若是嚣张一下,刘封的军队可以直接从九江出发,攻打豫章。

从长沙出发,攻打庐陵。从那座大岛屿出发,攻打吴郡,会稽。攻击范围几乎是整个江东六郡。

一支多么富有攻击性,隐秘性的力量啊。

见伊籍喜形于色,房稻接着又详细的解说了一下他所知道的岛屿。包括这座岛屿的部分地形,以及异族的情况。

最后还有留下的那一百兵丁,五艘大船,以及两千石粮食进行剿灭异族的情况。

“好,做的非常好。”伊籍闻言连声道,说着,伊籍的眼中闪着思索的光芒。

那座岛屿既然能够建立渡口,建造城池。还有自行附带的人口。只要花费几年时间,慢慢迁徙汉人,以及军队过去。

再剿灭异族,获得劳动力。就是一个郡啊。养几十万的人口,二三万的军队。

想着,想着伊籍有一种亲自去经营的心思。这是从无到有,万世之功业啊。

“房军侯先呆在这儿,我去向公孙康求些人口,以及能制造海船的工匠。”想着,伊籍起身道。

“人口?”房稻疑惑道。

“对,人口。”伊籍点了点头,随即微微一笑道:“前些日公孙康大破高句丽,破其都城,虏获三万人口。正没办法安置呢,我们去讨要一些。我想他不会不答应吧。”

“嗯,最好就从辽东运一些人口过去,要是从内陆运送,南面途径江东。风险太大。”房稻点了点头道。

二人都是行事果决的人,做了决定后。

伊籍立刻起身出了营帐,来到中军大帐找公孙康。

公孙康正在在中军大帐内,闭目修养。他也不再年轻了,一路上赶的急,很是疲劳。

忽然听营帐口护卫说伊籍去而复返。公孙康心中惊异了一下,随即,整理了一下衣衫。抬手道:“请先生进来。”

“诺。”帐外护卫应了一声,片刻后,伊籍走了进来。

“拜见太守大人。”进大帐后,伊籍朝着公孙康深深的一鞠躬道。

“呵呵,先生去而复返,必定是有要事相商,且说。”公孙康呵呵一笑道。

“在下是听说太守大人前日,攻打高句丽,破其都城,掳掠三万人口。于是厚颜向太守大人请求,能够把这些人口交予在下,带回江夏。”说到这里,伊籍微微一笑,举拳道:“除此之外,还请太守大人能够拨给在下一些能制造海船的工匠,让在下带回去。”

最后,伊籍又深鞠躬道:“等下次来的时候,必定奉上五万石粮食,以酬谢太守大人。”

虽然与公孙康接触时日短暂,但是伊籍知道公孙康这人,有些不肯吃亏。

等价交换没问题,但要是一味索取,那就太不智了。会影响结盟,所以伊籍给出了五万石粮食的价钱。

公孙康的眉目,本来已经深锁了。但是随着伊籍最后一句话出口,他脸上的表情要轻松了许多。

笑着点头道:“好,那三万人就交给刘江夏了,我另外再送三十艘海船,五十名工匠。”

看似很慷慨,其实五万石粮食,在公孙康看来更加重要一些。那三万人口,大部分都是高句丽人。

一,不怎么听话,二,现在是秋天,也就是他们要干吃一年的粮食,才能自行耕种。

这中间的粮食损失,以及刘封所给出的五万石粮食的价钱。公孙康觉得小小的占了一些便宜。

其实,伊籍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呢。五万石粮食,就买三万人口。扩充那座大岛屿。将来的回报是巨大的。

“多谢太守大人。”伊籍再一次抱拳行礼道。

“呵呵。”公孙康呵呵一笑,抬手道:“先生多礼了。”

伊籍这才抬起头与公孙康相视了一眼,皆是微微一笑。

双方互利互惠啊。

……

许都,曹操的丞相府,大厅内。曹操正在会宴群臣。

曹操坐在主位上,身着绿色锦服,腰悬佩剑。意气风发。

厅内,文武分坐两旁。

其中左边有曹洪,曹纯,徐晃,张辽,张颌,高览等等。右边则是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郭嘉,陈群等等。

大厅一角,数十名乐师正奏起美妙的音乐。大厅中,十数名歌姬,在音乐中翩翩起舞。

引得群臣侧目,露出欣赏。

一派歌舞升平。

“这都是第三天了,天天宴会,就像是等着子孝(曹仁)大胜的消息一般。”张辽叹了一口气,对着旁边的徐晃道。

张辽三十多岁,四十不到。与厅内大部分将军不同,他生得一副文士相,面色很白净,留有一撮胡须。

很是俊秀。

徐晃也张辽差不多年纪,但是生得一副猛将相,虎背熊腰,双目很大,很有神。

“呵呵,文远多虑了。子孝一生征战,未尝一败。手下将兵又都是精锐,伐江夏乃是十拿九稳,明公如此轻松,也是常理。”徐晃闻言微微一笑,道。

随即,又举杯对张辽道:“沙场之上,领兵作战就该谨慎,但如今身处后方,能饮乐,还是多饮乐。”

“呵呵,公明说的是,在后方嘛,多虑也没用。”张辽闻言觉得心情轻松了许多,呵呵一笑,抬起酒杯与徐晃轻轻的碰了一下。

清脆声响中,二人一饮而尽。

二人本是私底下的小碰杯,却被主位上的曹操发现了。

曹操微微一笑,对着二人道:“你们二人私底下畅快些什么,说出来,让大家都开心开心。”

二人都小吃了一惊,不过这个事情,也不是见不得人。

于是,张辽举拳对着曹操说了一下,刚才二人的谈话。

“哈哈哈,公明说的好,这打仗是前方的事情,该是子孝受苦受累,我们嘛,一边畅饮,一边等待子孝的好消息,再向天子为子孝请赏就行了。”曹操闻言哈哈大笑道。

对于徐晃的话,很是赞同。

将军在外,当尽职尽责。但是在内,该享受的还是要享受。

要不然血染沙场,博得一身富贵,干什么?

曹操的年岁有些大了,这些年打败了袁绍,袁谭等人后,心也跟着松懈了一些。对于徐晃的话,觉得很在理。

现在,就等曹仁大胜的消息来了。

想着,曹操心中忍不住考虑为曹仁讨什么样的封赏了。

曹仁是他的从弟,两个人同一个曾祖父。从小一起长大,曹仁也是最早投奔他的人。

在外边打了很多仗,负过伤。受过苦,等回来该好好的表示表示。

曹操心中想着。

第269章 曹操震惊了

大厅内,其余人闻言也都是微微一笑,一片轻松。

是啊,如今都一统北方了,只要顺势南下,横扫荆楚,平定吴越,就可以结束自黄巾之乱后,群雄迭起的乱世,不远了。

有一种东西,是计谋难以弥补的。那就是实力。

大厅内只有几个智者,还保持着理智。

一个中年人就是其中佼佼者,他身材高大,面相雄伟,眉目间隐藏着一丝刚戾。这就是曹操统一北方,所仰仗的五大谋臣之一,程昱。

听着曹操有些自得意满的言语,以及群臣一派轻松笑语。

程昱觉得忧心忡忡。随即心下一横,就想起身说一些现实的话。

但却被旁边的荀攸一把拉住。

荀攸的年纪与张辽也差不多,三四十岁,面相宽厚,眼神木讷,但却没有人敢小视这个人。

所谓大智若愚,就是荀攸了。

“如今大势所趋,明公在兴头上,何必出言让明公心中添不愉快呢?”荀攸一边拉住程昱,一边低声道。

其实荀攸也认为现在的曹操势力,都太轻松,太没戒备心了。但却也是人之常情。

平生大敌为袁绍,吕布,袁术,刘表尔,如今以去十之八九。曹操忍受,刻苦奋进了这么多年,也是该宽宽心的时候了。

“可是。”程昱待想反驳,却被荀攸一把按在了座位上。并且,荀攸也举起酒杯,笑道:“饮。”

程昱无奈,只好举起酒杯,与荀攸碰杯,随后一饮而尽。

就在这种多少人宽松,少数人忧心的气氛中,宴会渐渐达到了高潮。

音乐淫靡,歌舞醉人。

曹操举着酒杯,小饮了一口,眼前变得有些朦胧了起来。

想当年,他坐镇豫州,迫于袁绍的压力,几乎要遣家小去河北以做质子,兢兢业业,深怕袁绍一怒,而南下中原。

如今,袁绍在何?黄土一堆罢了。

天下群雄已去其八,只余碌碌,一战可平矣。

曹操更醉。

就在这时,府中主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卷竹简,脸上冷汗盈盈。

“明公,曹将军败了。宛城易手。”进来后,主簿大声道了一声,随即立刻弯腰,把头低的低低的,不敢抬头。

主簿一句话,就像使时间定格了一般。

曹操的手,还保持着把酒水送进口中的姿势。程昱的脸上还是忧心忡忡,但是被荀攸硬拉着喝酒。

张辽,徐晃还在畅快对饮。

其余,于禁,张颌,高览等等或在饮酒,或专心欣赏歌舞。

而那些歌姬们的柔软身体,这一刻也完全的僵硬了下来。而那些乐师们也张大了嘴巴,吹奏不出优美的音乐了。

定格,时间完全的定格住了。

直到曹操手中的酒杯,“碰。”的一声,跌落在了地上。

时间这才又运转了起来,那些歌姬们最是懂得察言观色,迅速对着曹操行礼,随即一一退下。

次之的则是那些乐师。走的干干净净,生怕一个不小心,就遭到了曹操的雷霆之怒。

其余人就要镇定许多了,在场的无一不是重臣,经历的大风大浪不少,这一会儿还能保持镇定。

只有曹操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手还保持着那姿势,但是酒杯已经跌落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