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作主-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人也都认为,若不是曹操亲自南下,刘封经营起来的铁桶江山肯定稳固如泰山。

但是这一次,却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小小司马懿,虽然名声不凡,但却初出茅庐,是个沙场雏儿。但却有能力使得刘封的铁桶江山,天翻地覆。

十万大军,三路伐刘。

蛮兵,郡兵,别部精锐。

这三路大军形成的杀机,到底能不能覆灭刘封?很多人都在心中猜测。

但是有些人并不认为一个小小的司马懿就能撼动刘封的三郡之地。比如说曹操。

与司马懿一样,曹操的性格冷静到了极点,知道司马懿这计策目的是为了拖刘封一年半载,并无消灭刘封的意思。

也没实力,没条件。

现在场面上看,三路十万大军讨伐刘封,看似气势汹汹。其实是外强中干,一个粮草的问题,就难倒了这十万大军。

另外,郡兵,蛮兵的战斗力,曹操也不敢有丝毫的侥幸。

反观刘封那边,粮草充足,兵将齐全。虽然暂时处在弱处,但是持久力极强。所以,越拖,这场战争就会越来越倒向刘封。

曹操虽然不认为司马懿能成功颠覆刘封,但是不代表他不高兴。相反,他很高兴。

眼见刘封越来越强盛,依靠天灾,甚至可以乘势攻打荆南三郡,让势力再次腾飞。

曹操感觉到的危机感就越来越大。所以,才有了司马懿的南下。

本来以为能拖住刘封一点脚步已经不错了,没想到司马懿做的居然这么好。呵呵,也不是,一是能力出众,二也是时机不错。

五溪蛮族入侵。

此二若是缺一,就不能造成这次的杀局了。

运气啊,运气。

老夫我运气不佳,北方宵小之患居然不能扫平,反而越来越大,不得已派遣张辽去镇守幽州。

你刘封的运气也不怎么样,正所谓天灾人祸。司马懿一个推手,就成了现在这副局面。

铁桶的江山,也能撼动。

此刻,丞相府大厅内,曹操举行小宴。

出息的不是谋臣就是宿将。刚接到消息,曹操就开始庆贺了。

与诸臣共醉,坐看刘封焦头烂额。

想着,曹操微微一笑,举杯饮酒。

曹操灿然的笑容,自然是引起了诸臣的注意。他们当然知道曹操为什么心情好。

“主公,如今刘封焦头烂额,江东孙权也是虚弱以极。而荆楚蔡瑁等人更是碌碌之辈。南方再无强敌。实在是可喜可贺。”陈群微微一笑,举杯道。

陈氏乃是士大夫世家,族人中不是名士就是名臣,乃是颍川俊杰。

此刻,举杯恭贺,大家风度尽显。这小小的拍马屁,从陈群的口中说出,却很是自然,得体。

曹操再次举杯,与陈群共饮了一杯。

青铜酒杯刚放下,那边程昱就笑道:“我说这次最让人欢喜的并不是南方无强敌。”

程昱性格虽然刚戾,但是面相不凡,很有气度。

“喔,还有何事,更加让人欢喜的?”陈群惊奇道。

“长文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强敌皆去,余者不过孙权,刘封可虑。如今孙权有大难,刘封扫平十万大军,起码一年。这一年内,必定也是筋疲力尽。只要明公养精蓄锐,待明年冬天出兵南下,既可以扫平南方,到时候,整兵备马,向西攻克雍凉,继而南下汉中,取益州,天下可定。还有何事比这件事更加让人欢喜的呢?”一旁,有人赞成陈群道。

“是极,是极。自黄巾之乱以后,天下群雄并起,割据称王者不计其数,如今明公以盖世雄姿,横扫八荒,使得天下一统,立不世功勋。还有何事,比此时更加让人欢喜?”又一个人赞同道。

这些都是马屁,也是事实。而且还是由一众士大夫说出来的事实。

曹操的心中更加的舒畅,脸上的笑容更甚。

在心中已经预见到,此战刘封必定元气大伤,一年后他亲自统领大军南下,横扫蔡瑁,刘封,孙权等宵小的气焰了。

所向披靡啊。

只是,曹操的心忽然痛了一下。曹仁啊,他最仰仗的族弟,却是被刘封给俘虏了去。

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曹操的笑容立刻有些僵硬,还好曹操的反应极快,立刻恢复了笑容。外人看不出,曹操心中痛了一下。

“呵呵,几位所言不错。天底下,又有什么比之横扫天下,一统纷乱的功勋呢?但是明公扫平天下,是仰仗何处?人才,明公求贤若渴,招募天下俊杰,才有如今盛况。而如今司马懿以一己之力,就能搅动南方风云,使得刘封陷入困境。此子,乃是大才啊。比之横扫六合,不是更加让人欣喜?”程昱微微一笑,道。

文臣,将才,江山。

这是争霸天下必须要存在的。没有人才,就没有江山。而没有江山,就没有文人。这两种,谁轻谁重,很难说的清楚。

程昱把司马懿这个大人才,与天下一统的功绩相提并论。并没有突兀之处。

表现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良好性格嘛。

“哈哈,仲德所言,倒真是有几分道理。”顿时,大厅内众人纷纷附和。

都觉得颜面有光,程昱说曹操重视人才,也就是等于说在座的都是贤才。没人会反对的。

“哈哈哈,仲德所言甚是。司马仲达此人有大能,孤得之心中欢喜。比之,江东,江夏乱,更加欢喜。”曹操哈哈一笑,道。

“当举杯痛饮,以贺我大汉又得以贤才。祝这位贤才让刘封焦头烂额。”曹操举杯,笑道。

“呵呵,该庆,该庆。”

“是极,是极。”在场众人纷纷附和,举杯与曹操痛饮。

已经没有人把刘封放在眼里了,曹操的本部精锐,那征战天下的精锐没动,但江夏四方却已经杀机四伏,刘封危在旦夕了。

若是司马懿计谋还没有用出的时候,那刘封还有几分分量。那么现在只能说是一团稀泥。

捏在手上成为圆的就是圆的,成方的就是方的。毫无威胁。

古人语,弹冠相庆。

不正是这个时候吗?

哈哈哈。

在场众人,除了荀攸,贾诩这两个或天生不会笑,木讷。以及喜怒不形于色,能做到不动声色以外。

包括程昱,陈群,荀彧,于禁等一系列重臣,重将都是面露笑容。

曹操统一天下,横扫黄巾之后的纷乱。其功可以与秦始皇,汉高祖相提并论了。到时候,在座的无一不是史书留名之辈。

这些人不是将军,就是侯爵。如今功成名就,要权势,有权势。要名声,有名声。世俗种种对他们的吸引力的都已经大减。

唯有那史书留名,还有着无上的吸引力。

因为那代表着不朽。就算数千年后,成了黄土一堆。他们的名字,还会记载在史书中,供后人瞻仰。

而要论史书留名,在座的恐怕还是以曹操首当其冲。

因此,在座之人,都是笑容满面,心中期待刘封是如何焦头烂额的。

……

新野。

刘备以徐庶,赵云,魏延换取粮食的事情,虽然做的很隐蔽。但是经过数月的遮掩后,还是有一些流言流语散播了出来。

再加上天灾之后,城池以东划给了许田,由许田以刘封的名义,在城外放量。使得新野的民心,有些偏向刘封。

重重打击,使得新野这一座城池,摇摇欲坠。

现在只靠着刘备残余的威望在支撑着,若是在发生什么意外,可能就分崩离即了。

本来一个欣欣向荣的势力,变成了死气沉沉。刘备心中已经不止是恨那么简单了。

要不是因为心中对于王霸之业还有一些期待,刘备恐怕已经被气死了。

但是峰回路转,本死气沉沉的新野,因为一道消息,变得有些波澜了。

至少刘备很高兴。

“十万大军讨伐江夏三郡,刘封必定势力大损,荆南的势力,兵力也会有所折损。越是混乱,消弱,主公越是有机可趁。”

书房中,廖立微微一笑道。

心下很是兴奋,机会,这是机会啊。只要刘封在这里摔一个跟头,刘备就能乘机而起。

拥有荆楚的希望大增。

现在徐庶走了,诸葛亮又比较沉寂。他不就成了荆楚第一臣了?

廖立很兴奋。

第385章 孙权;刘备无力参战

廖立心下兴奋,刘备则是很高兴。

自从吃了刘封这么多次亏以后,刘备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刘封吃瘪。

这固然有私心作祟,但也有雄心。

只有刘封这个势力弱小了,覆灭了,他才有几分机会据有荆州啊。

现在司马懿弄出了一个十万大军讨伐江夏的杀局,刘备岂能不欢喜?

不管是于公于私,都要欢喜啊。

只是经过无数次风浪以后,刘备的城府更深了,越发的喜怒不形于色。心中欢喜,但是脸上却是古井无波。

“江夏危难,我心甚佳。”刘备只是微微一笑,回应了廖立一句。

随即,刘备把目光投向了诸葛亮。

书房中,除了刘备,以及廖立以外,就只有诸葛亮了。

与廖立的活跃不同,最近诸葛亮有一些沉寂,似乎雄心不在了。

这让刘备感到有一些不安,因为他的计划都是诸葛亮制定的,当初因为鼎足论,刘备才下定决心赶走刘封,疏远徐庶。

而现在诸葛亮却似乎已经离心了。

刘备觉得,应该唤醒诸葛亮的雄心,一起并肩作战,立下王霸之业。

“如今南方皆弱,局势诡秘。不知孔明意下如何?”刘备开口道。

见刘备开口问诸葛亮,廖立心下有些不悦,但是强忍住了,没有出口,只是冷笑着看着诸葛亮。

他本以为徐庶一去,剩下的大敌只有诸葛亮一人。没想到诸葛亮还比较重情义,居然沉寂了。

有些疏远刘备。

现如今,与刘备的关系很差了。再无威胁可言。他能说出什么好话?

似乎是察觉到了廖立的目光,诸葛亮抬起头看了一眼,眼中深处怒火一闪而逝。

诸葛亮会愤怒,这是很少的事情。诸葛亮天生冷静,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当他愤怒的时候,可想而知是发生了何等的事情。

徐庶,赵云,魏延刚离开,粮食就到了。再加上最近的流言,诸葛亮怎么会猜不出来,刘备是卖掉了臣下啊。

不管徐庶有什么不对,赵云是不是忠心,魏延是不是无能。这三个人始终都没有离去。

而刘备把他们卖了,就是不对。

而且诸葛亮敢肯定,唆使刘备这么干的,肯定是廖立。

这个小人。以诸葛亮的涵养,也忍不住在心中大骂了一声。

“主簿大人所言甚是。此战刘封必定元气大伤。南方一带,再无强者,主公可以乘势而起。”本来不想说话,但是见廖立这个眼神,诸葛亮开口了。

也是吉利话。

“呵呵,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明了,刘封等必然衰败。”廖立不想诸葛亮居然开口了,说的还是正面话。

心中很是惊讶,这家伙往日的时候不是很喜欢谏言吗。

惊讶的同时,廖立觉得诸葛亮还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必须铲除,于是假笑道。

暗讽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结局,诸葛亮的话是废话。

“局势虽然明了,但是乘胜而起的,只能是盖世强者,非是人雄不能成势。正因为局势明了,主公成势才显珍贵。”诸葛亮微微一笑道。

这些年,刘备因为处处打击,有些喜欢听软话。廖立这个人又有能力,刘备才留下来的。

但是现在,诸葛亮与廖立针锋相对,都报喜不报忧。刘备心下一沉,有些不好的预感。

要是左右谋臣互相斗,他还能成事吗?

这么一想,刘备对于南方传出,十万大军讨伐江夏这件事的欣喜也暗淡了下来。看着这左右重臣,头疼不已。

真是怀念昔日君臣和睦的时候啊,可惜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刘备的眼中少有的黯然一闪而逝。或许,他真的做错了?不应该把徐庶,赵云,魏延个卖掉。

这一刻,刘备心中升起了后悔。

一丝喜悦都没了。

……

天灾的时候,洪涝几乎淹没了整个江东,大地成了大海,山脉成了小岛。如今洪水退走。

但是却留下了满目疮痍。

曾经暴发过小范围的瘟疫。还有就是粮食派送极为困难,赈灾的时候,只能用以米粥。

百姓们一个个面色蜡黄,有营养不良之色。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痛苦的事情。江东的子弟兵们,又一次出征山越了。

这一次不是山越暴乱,前去平叛。而是主动找那些深山老林里边的山越人麻烦。

这是让所有江东人心痛的事情。

六十万的山越人,换取粮食。如今只交给了江夏四十余万,还有十余万的山越人需要靠征战,靠子弟兵流血征战,才能凑齐。

胜利的果实让别人给摘取就已经够让人辛酸的了。孙权还得主动把果实交给刘封。这是更让人辛酸的事情。

这些日子,孙权每日看的公文都是,哪地的百姓吃不饱,县令求粮食支援。就是江东诸将,在山林中遭遇了山越人的顽强阻击。

兵丁损失不小。

从旱灾开始,洪灾,瘟疫,饥荒,精兵的不断死亡。

就像是一系列的诅咒,让孙权整个人憔悴了许多。

但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孙权看到了,看到了五溪蛮族五万雄兵,以及三郡三万大军讨伐刘封的消息。

“哈哈哈哈。”书房中,传出了孙权极为畅快的笑容。

声音中充满了畅快,愉悦。那是压仰已久,忽然高潮了的畅快感。从侧面证明,这一段日子,孙权过的日子是如何的压仰,如何的惨不忍睹。

书房中,除了畅快大笑的孙权以外。还有鲁肃,以及张昭。

鲁肃与孙权一样,整日帮忙处理各地事务,心情奇差,几乎与孙权有的一拼。今日听到刘封遭遇困境的消息后,也是展露了笑容。

三次出使江夏,让鲁肃对江夏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感了。这笑容中的幸灾乐祸虽然不像孙权一般露骨,但也显示了出来。

从幸灾乐祸的笑容看,可见鲁肃的心情可见一二了。

相比起鲁肃来,张昭就要矜持许多了。

张昭乃是江东的大总管,各种事务,都要直接或间接经过张昭的手。对于江东的灾难,张昭也是焦头烂额。

但是从私人感情上,张昭对于刘封却是没什么好感,也没什么恶感。

因此,张昭只是微微一笑,附和孙权的喜悦。

孙权的笑声,如同高潮之后的一泄如注。响了不少的时间。许久后,才缓缓的收起了笑声。

恢复了一些冷静之后,孙权迫不及待的问道:“子敬,如今刘封的根基已经稳固,这么多的兵马讨伐江夏,恐怕也只能给刘封造成麻烦,而不能撼动根基。若此刻我等出兵,如何?”

孙权是一个有眼光的人,江夏三郡已经成了铁通一块。民心向着刘封,群臣用谋,群将用命。

已经自成一方了。蛮兵,三郡的人来势汹汹,终归会成为一场空。

孙权觉得若是在这个时候,推波助燃一下。撼动刘封的根基,或许能够成功。但一边,又担心目前虚弱的江东能否承受,因此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不可。”几乎是同事,鲁肃与张昭脱口而出。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骇。

“主公,如今江东,一方面要靠刘封的粮食解救百姓,另一方面也要靠刘封的粮食支持军队对山越人用兵。还有各方面都虚弱的厉害,不宜动兵啊。”张昭急忙劝说道。

张昭知道孙权很痛恨刘封,几乎要咬牙切齿了。但是现在不是报私仇的时候,江东根本没什么实力。

“子布先生所言甚是。”旁边的鲁肃也是骇了一跳,急忙道:“不仅是江东虚弱,而且九江被黄忠,马良经营的固若金汤。民心依附,城池高大,兵将一万五。就算是公瑾出征,也未必能在半年之内拿下九江。若是拿不下九江,反而刘封平定了三郡,到时候,以精兵讨伐江东,江东危矣。”

要是在正常情况下,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