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再次证明,耶律延禧就是一个幽默大师,他因为一个玩笑似地理由出兵攻打女真人,见着女真人却开玩笑似地撤军,等真打起来了又给众人留下了个玩笑。耶律延禧是跑了,辽军都统萧特末、萧元妃以及诸王被金军擒获,身边所有辎重丢得一干二净,不但损兵折将,更使他名誉扫地,不管在谁眼里,这都是一场丢人现眼的战斗。对于这种幽默,实在让人无话可说,他带给旁观者的是滑稽和搞笑,却对处于灭亡边缘的辽国是致命的伤害…
  这段历史没有什么问题,一直是在火车道上跑着的,可就在完颜哥俩儿发扬‘宜将余勇追穷寇’的精神,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作风追将下去的时候,火车却开上了卡桑德拉大桥。天就要黑了,他们追呀追,追了个码头街马尾,怕这老败家子转眼又钻进山里藏猫猫,跑的没了影。
  眼见前边山影朦胧,在跑一会儿进山就能摆脱女真人了,可还有一句话望山跑死马,耶律延禧身边的人越来越少,马也快跑不动了,正当他准备换马再跑时,突然号角连天前边出现了一队人马挡住了去路。
  “陛下勿惊,在下受我主之命特来护驾!”耶律延禧正想着怎么跑的时候,忽然前边亮起了苍猊战旗,为首之人下马行礼道。
  “快挡住女真人,朕必要重赏!”这真是真正的惊喜,原来是‘外甥’派人救自己来了,耶律延禧顾不得高兴指指后边说道。
  领兵的正是西夏大将李良辅,他前几天得到德州方面的通报,说辽皇现身让他前去救驾。李良辅虽然对这个情报还心存疑惑,但是自己来了好几个月了寻找不到,正准备回国呢,抱着撞大运的念头从东胜领兵北行寻找,没想到走到这真碰上了,听了吩咐立刻让开一条路放过耶律延禧挡住女真人。
  这下轮到女真人犯傻了,完颜翰离不也含糊了,这难道真是契丹人使的计,可又觉得不像,为了引诱自己这一千多人深入耶律延禧本钱下的太大了吧,不但抛儿弃女,还扔下了所有的辎重,但眼前突然出现的党项人又不由他不信。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完颜蒲家奴却深信不疑自己中计了。
  完颜翰离不本来还想再试探着攻击一下,可看看周围的将士都面露恐慌,他也没了底气。他们毕竟是连续追击了五六天了,又刚刚跟二万多人对砍了一仗,即便是铁人也累得够呛了,再说对面西夏人的队伍乌泱泱的看不到边,保守估计也有万人。哥俩儿对视一眼,都懂了,不能再追了,等大队人马到了再追不迟,于是结成队形缓缓后退,脱离了战场。
  夏军这边也没追,不是李良辅不想打,而是耶律延禧刚刚断了的那根线又搭上了,他知道金军后续大队人马肯定随后就到,如果纠缠在一起,自己这几天算是白跑了,便喝住了李良辅,收容逃出来的亲军,敛巴敛巴居然还剩下五千多人,两军合兵一处,向夹山方向退去。
  麻杆打狼两头怕,完颜哥俩儿趁着黑夜的掩护退了五十里才下马休息,第二天天亮后军却依然没有赶上来,两人想想昨天的事情太过诡异,心中不安便向来路退去。等他们走到昨日战场附近时大吃一惊,满眼的血红,遍地的死尸,而这些死却不是契丹人,而正是他们苦等不到的先锋军后队。
  经过仔细的搜素,还真找到了几个活的,从他们的口中,完颜哥俩儿得知昨夜他们在此宿营遭到了辽军的夜袭,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大部人马被歼,俘获的人口,缴获的物资悉数被劫走…(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各有算计

  ()    完颜翰离不哥俩儿不敢久留,快马加鞭回去见皇上,半路上就碰到跟进的阿骨打大军。听完两人的汇报,阿骨打的心情可想而知,不但没有擒拿到耶律延禧,还损失三千精骑,亲征头一仗就弄成这样,真是脸打的啪啪响。
  可阿骨打到底是久经考验的战士,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所以很快平复下情绪,他判断此次失利是西夏人的突然加入,且兵力远胜于己,而耶律延禧在自己眼皮底下露了一小脸,咬了自己一口就跑了,让阿骨打心有不甘,他判断耶律延禧虽然跑了,可也应该跑不远,快点再去追击应该还能赶上。
  于是,阿骨打命令完颜翰离不戴罪立功领兵三千再次出击,他自领大军随后接应,而完颜蒲家奴却以旧伤复发不能上阵为由请了病假,跟随大军行动。命令一下全军立刻行动,兵行两日,阿骨打留辎重于草泺,派完颜昌和牙卯守护,他屯兵白水泺接应各部,兵锋直指西京。
  。 。
  阿骨打知道夏国是辽国的传统盟友、姻亲,关系极为笃厚,由于辽国的阻隔,与女真却素无来往,更谈不上什么感情,而夏对濒临灭亡的辽国仍然一往情深,集结军队屯兵于边境,假辽帝之命侵占辽国土地,诱骗人口,欲将势力扩展到黄河以东。而金军对西夏的不明智一直采用谨慎的策略,尽量不与夏军兵锋相接,自己主动后撤以图后计,同时开展外交斡旋。
  对于这次西夏不顾警告参战,屡屡冒犯金**威。阿骨打很是愤怒,可现在辽帝未获。西京未平,各地动乱不断。此时与西夏翻脸惹上一个强敌不是明智之举,只能暂时忍了,但又得想办法阻止西夏的介入。
  于是阿骨打采取一面坚决打击阻止其派往辽国的军队,希望其知难而退;另一面向西夏派出使者与西夏谈判,因为他明白辽国出兵不仅是因为两国良好的关系,西夏想在战争中取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他想以割让辽国部分领土为饵让其罢兵,对金称臣…
  耶律延禧此刻对金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还不知情,只知道现在自己安全了。他在李良辅的护送下跑到云中才安定下来,身边人马所剩不多,这时接到李良辅报告的李乾顺马上派来使者,表示慰问的同时,热情邀请他前去西夏避难,这让耶律延禧大喜过望,立刻应允下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耶律延禧当然不能白拿这个好处。未曾动身先派了使者过去册封李乾顺为大夏国皇帝,这正是西夏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当皇帝了,但在加印的时候。耶律延禧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御玺不知道啥时候跑丢了,只能以一个兔钮印玺加盖,让这份圣旨略显不足。
  对于皇上移驾夏国这件事他的手下们却都持反对态度。认为:“咱们跟西夏虽然有过盟约,但两国间的事情靠不住。万一金国许给西夏好处,保不准李乾顺就会把咱们抓起来做交易。到时候再想跑出来可就难了。”这种看法确实很有道理,可耶律延禧正在兴头上,自然不肯听从,也不再跟手下大臣商量,立刻传命起驾开拔。
  磨磨蹭蹭间就到了九月,耶律延禧兴冲冲地动身了,李良辅受命领五千兵马护送,因为西夏原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归宋,而这次‘护送’的是辽国皇帝,当然不能借道宋境,要绕行天德回夏,所以道路显得漫长无比,无法打发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人在闲暇的时候都喜欢思考,耶律延禧也开始琢磨了,越琢磨越不是味儿,走到天德时西夏再遣使迎接,他‘无意间’说到女真人也遣使到了夏国,这话让耶律延禧‘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李乾顺这小子是想拿自己与女真人做生意,这一去就是肉包子打狗啊!
  想明白了怎么回事,耶律延禧说什么也不走了,要回驾夹山。李良辅懵了,这说得好好的,怎么到了家门口又变卦了?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暂时停下一边给耶律延禧做工作,一边向国内请示如何处置,可现在他们还为出国,依然处于女真人的威胁之下,警卫工作当然要加强,没想到这又把耶律延禧吓坏了,以为软的不行要来硬的,要把他‘劫持‘到西夏,一胆小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悄悄的溜了…
  耶律延禧跑了,李良辅傻了,他当然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现在西夏国内看似一片平静,其实李乾顺和察哥已经势同水火,李乾顺是想通过辽国的关系压制察哥,虽说这是一只半死的老虎,可西夏毕竟名义上还是辽国的属国。控制了耶律延禧,李乾顺就不仅可以从道义的制高点上踩察哥一头,还能从中渔利。
  李良辅想想皇上满是期盼信任的眼神,再想想晋王阴冷的目光他就是一身冷汗,如果自己这么空手而回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下场将不言自明。他当机立断马上回头去找,可行不过百里便遇上了也在寻找耶律延禧的完颜翰离不,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虽然两国都是游牧民族出身,但夏军战斗力还比不上金军,这次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被金军完虐。李良辅率一千残军突围而出,国是回不去了,好在东胜州还有块立足之地,有两万多军队,自己只能也回去再做打算了,他希望能通过公主从中斡旋把事情解释清楚…
  ………
  赵柽又回到了德州的城主府,不过他的邻居已经不是那两个老头,而是赵勇送来的战利品,一个院里住的是辽国赵王耶律习泥烈;另一个院子里却是四位公主,而他还是那个神秘的赵二公子。
  “老大,耶律延禧半路溜了,李良辅寻找的路上与女真人打了一仗,败回了东胜!”赵勇进来后报告道。
  “哼,这个不着调的家伙还没傻的没边,到了那边恐怕下场更惨!”赵柽轻笑道,耶律延禧遇险是他给李良辅送的信,目的就是让他们彼此再加深下感情,和女真人多点仇恨,跟着李良辅去西夏倒不在他的计划之内,这样耶律延禧只要留在辽国一天,女真人就头疼一天。
  “可这事儿把李良辅吓坏了,正求阿蛮公主让他说好话呢!”赵勇舒了口气道,李良辅不知道从哪得知王爷和阿蛮公主交好,求他在老大面前说点好话。
  “别跟我提公主,烦着呢!”
  “老大这是怎么啦,阿蛮公主得罪您了?”赵勇刚松口气,王爷忽然翻脸了。
  “你把那几个狗屁公主放到城主府里,她们每天在那花园里溜达,我连门都出不去了,只能窝在屋里!”赵柽指着赵勇的鼻子说道。
  “呵呵,老大那几个公主我见过个个都如花似玉的,每天能跟她们说说话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一听是这事儿,赵勇乐了。
  “胡说,公主是随便调笑的吗,弄不好我还得惹身骚你赶紧把她们弄走!”赵柽板着脸说道,他可是个正直的人,怎么能随便和女孩子搭讪。
  “您还怕她们啊,我记着您在征西夏的时候不是老说要抓几个公主当老婆的吗,现在愿望实现了,怎么还怪我啊!”见王爷恼了,赵勇摆一副委屈的样子说道。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混话,赶紧把她们弄走吧,免得惹人口舌!”对此赵柽当然是一口否定,这话绝对有损领导的形象。
  “老大,不是我不想送走,而实在是没地方送,要不把她们弄回国内去吧,随便找个地方圈起来得了!”赵勇也是为难,德州就这么大的地方,而这几个‘俘虏’身份高贵,出了事情才有损形象呢!
  “把她们送到耶律余覩那去,这次他便宜占大了,不能不卖点力气!”赵柽想了想说道,送到国内那是下策,再说耶律延禧能把闺女儿子抛下不管,说明他并不在意这几个孩子的死活,以此威胁他意义不大,但是又不能不管,自己拿他们当草,有人会拿他们当宝。
  “嗯,耶律余覩现在嘴都乐的合不上了,女真人杀了没多少,可分到的东西却不少,被女真人俘获的一万多契丹人全送给他了,咱们就分了四个公主、一个皇子,再就是那个盒子!”赵勇深以为然地说道,石辇驿夜袭是他带领一旅和耶律余覩的亲军干的,这也是让他交个投名状,再难走回头路,“老大,耶律余覩可是与他们皇上有仇的,把他们送去会不会是羊入虎口啊?”赵勇猛然想到他们两家可是不共戴天之仇。
  “不会,他们是亲戚套亲戚,蜀国公主是萧瑟瑟所生,还应该叫他声姨丈,要是他不顾亲情杀了他们,那他将无法在契丹人中容身!”赵柽笑笑说道,眼睛看了看那个锦盒摇头道,那个可比一万辽军降兵可值钱多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传国玺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
  自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宝玺制度后,这套制度被历代王朝沿用,一直到清末。玉玺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传国玉玺从此成为承天受命的象征,历代帝王无不把传国玉玺当作权力的重要象征,当作一统天下的象征。
  得到玉玺的人将玉玺解释成自己“受命于天”的表现;而一旦失去玉玺则悲视作王朝“气数已尽”的表现。如果有哪个皇帝登基的时候没有传国玉玺捧在手里,就被讥为“白版皇帝”。意思是说你这个皇帝是自己封的,根本没有办法证明。他们发出去的没有玉玺印章的诏书自然也不那么令人信服了。
  玺是皇帝行使权力的信物,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宝玺甚至比皇帝本人更重要,因为失去了宝玺,皇帝就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因此传国玉玺不仅成为了野心家觊觎和割据君王争夺的目标,也是中央王朝后宫的珍宝,国之重器。。 。
  所以自诞生之日起笼罩在它身边的,就是重重的刀光剑影,低沉的鼓角铮鸣,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在血腥和杀戮中不断易手,无数次的消失和神奇的再现…
  “赵勇,那个盒子你是在哪里得到的?”赵柽把那个盒子拿过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道。被赵勇称作没用的锦盒里装的是一方玉玺。从形制上与传说中的传国玺相似,可赵柽无法判断真假。他想从赵勇口中套出点东西,看看它的来历。
  “在战场上捡的。可能是耶律延禧或是哪个当官的印信,也可能是女真人的,上面的字我也不认识,看不出是哪国的字!”赵勇搔搔头皮说道。
  “哦,这是契丹文,应该是辽国人哪个死鬼的,就是不知道是谁倒霉,跑的连大印都丢了!”赵柽装模作样的捧着那印信看了看说道,传说那玺文是李斯用大篆题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他也看不明白,但数数不成问题,字数也是八个,而赵勇明显不知道这方印意味着什么,他也是个有眼不识金镶玉的主。
  “老大,要不我找个认识契丹文的人看看写的什么?”赵勇看王爷似乎有点兴趣,笑着说道。
  “不用了,我是看这块玉不错。等哪天找府里的玉匠把字磨了,重新刻上字!”赵柽摆摆手道,把玉玺重新放到盒子中,他可不敢接受赵勇的好心。这要是漏了馅可要惹出大麻烦的,所以他也不想让赵勇搀和其中,更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老大。那就赏给我吧!”赵勇笑着说道,心中却暗自腹诽。“切,抠门。这点钱也想省下。”
  “行,我就让他们刻上‘克虏军都统帅之印’送给你,省的整天拿个木头戳糊弄人!”赵柽随手合上盖,漫不经心的将盒子推到一边说道。
  “那就谢王爷了!”赵勇拱拱手说道,心中却暗恨自己多嘴,弄了个二手货。
  “你赶紧把那几个公主都弄走,我谢谢你!”赵柽白了他一眼说道。
  “好好,我马上去找耶律余覩,让他们亲人团聚!”赵勇忙不迭地答应着,王爷看样子是腻歪坏了,他得赶紧去办否则又得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