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去吧!”赵构皱了皱眉说道,“二哥儿不要生气,这些奴才都是从东宫调来的,不认识你。可二哥儿的火气也要压着点,少惹些麻烦,这些人自以为熬出了头,总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
  “哼,管他是谁,当年梁师成他也不敢如此跟我讲话,我就看不惯这些小人得势的样子!”赵柽冷哼一声说道。
  “呵呵,二哥还是过去的脾气,一点没改,我听说二哥在太原大败金军,斩首万余,高兴的紧,真想与你一起纵横沙场,并肩杀敌!”赵构兴奋地说道。
  “九哥儿也不错,我听说你出质金营,临危不惧,还与翰离不比箭,真是英雄,当哥哥的听了也为你自豪啊!”赵柽拉着赵构的手一起坐下说道。
  “唉,今日与二哥一见也许就是永别了!”刚刚还高高兴兴的赵构脸上突变黯然说道。
  “九哥儿,此话怎讲?”赵柽听了一惊道。
  “二哥儿,皇兄已经决定与金国议和,要我们以亲王为质,皇兄下旨让我准备前往金营,现在只因冠服礼物未准备好,所以还需等待几天,本想向太上皇辞行,却被挡了,不准觐见,听说二哥在此,便赶来看看,也是和二哥告个别!”赵构说道。
  “和议达成就回来了,九哥怎么会如此?”赵柽好奇地问道,想当初豪情万丈,现在却泄了气,是不是被吓住了。
  “二哥儿,可曾听闻京中流传的《九不管》?”赵构附耳小声问道。
  “我昨日才进京,未曾听闻!”赵柽摇摇头说道。
  “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防秋,却管《春秋》;不管炮石,却管安石;不管肃王,却管舒王;不管燕山,却管聂山;不管东京,却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却管举人免解;不管河东,却管陈东;不管二太子,却管立太子。”赵构小声说道,“这不管肃王,却管舒王,就是说得四哥儿作为人质随金军北返,女真人说半路四哥儿逃走了,下落不明,皇兄却不闻不问,没有一点悲伤!”
  “四哥儿一向憨厚,他怎么会逃呢,再说他一个人能逃到哪里去?这要抓紧寻找啊!”赵柽满脸焦急地说道,赵枢早让自己接走了,正在无名岛上吃海鲜呢,可他却不能说。
  “二哥说得是,四哥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可能从前军万马中逃走,想是早被他们害了!”赵构悲戚地说道。
  “九哥儿别怕,如果必去,我就替你走一趟!”赵柽拍拍赵构的肩膀说道…(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和议使

  兄弟俩说到午膳的功夫,皇上才姗姗来迟,赵柽本想着哥俩没有那么客气,自己一作势,大哥伸手一扶就算过去了,过去都是这样的,可今天却让他失望了。赵桓正襟危坐受了赵柽三叩九拜的大礼,看他的样子是很满足这种感觉,你燕王不是张扬,桀骜不驯吗,可现在不还是跪在了自己的脚下啊!
  赵柽算是看出来了,这不是当年被林灵素和赵楷欺负的那个窝囊太子了,而是君临天下的一国之主啦,过去的压抑、忍受的屈辱都化作了他报复任何人的动力,哪怕曾经帮助过他的兄弟,这种扭曲的心灵让在每一个机会都要显示自己的权威,享受这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有的臣子懂得这一点,并利用这一点从皇帝那里获得利益,不懂这一点的人,越是才能出众、功勋卓著,就越是为皇帝所忌。偏偏赵柽不是这种脾气的人,他是个吃软不吃硬的货色,你让我不爽我就不让你痛快,赵桓想听几句恭维表示臣服的话,可他就是不说,三句两句说到赵佶身上,他要去给父母请安。
  赵桓本就忌讳别人接触老皇帝,当然对兄弟们防范更严,自然不高兴,于是饭也不管了,让他去拜见皇后,然后接自个媳妇回家,明天一早到枢密院报道,连假也别歇了,马上正式上班吧!
  赵柽领命去拜见皇嫂,都说大宋昏君出了几个,但是皇后都是好人,这话还真不假。朱皇后对这个二弟十分亲热。不但留他用饭,还说起了当年的事情。回忆了对他们的帮助,两府间曾经一同共抗嘉王府的事情。这让赵柽的心情大好。可饭是不敢吃的,领了媳妇儿回家。
  一别数年,朱淑真退去了青涩,身上多了为人妇的风韵。这桩婚事赵柽虽然不满,但是以他们家怎敢违抗君命,一个女子又有何辜,自己将她冷落数年,还在外边找了小老婆,现在却因为自己被当成了人质。虽然她还浑然不知。这让赵柽心中十分愧疚,看向朱淑真的眼神也温柔了许多。
  由于来时赵柽没想到大哥能这么轻易放人,所以也没有命人备轿备车,匆忙间哪里找得到,见喜要派人回府去弄,赵柽觉得一来一去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命人将皇后赏赐之物缚在马背上,将媳妇抱上自己的马背,他飞身上马。两人共乘一骑打马回家。
  “王爷,快将臣妾放下,否则明日必被御史弹劾!”朱淑真窝在王爷的怀里,羞得抬不起头。小声说道。
  “你不喜欢和我共乘一骑吗?”赵柽一手持缰,一手搂着老婆的腰在她耳边轻声问道。
  “喜…喜欢!”朱淑真双手紧紧的抓住王爷的衣襟,靠在他的怀里。这甜蜜浪漫的情景曾无数次的出现在她的梦境中。
  “哈哈,既然喜欢怕什么。我与自己的媳妇骑一匹马,怕他们呱噪。有本事他们也学啊!”赵柽大笑着说道。
  “臣妾怕是在做梦,醒来又是一场空,怕有一日王爷弃我而去,再难相见!”朱淑真又往王爷怀里缩了缩轻声抽泣着说道。
  “放心吧,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决不会丢下你!”赵柽使劲搂了搂怀中的丽人郑重地说道,朱淑真看向王爷使劲点点头笑了。
  赵柽骑着马怀着搂着个美人,后边随从们的马上绑着箱笼包裹,纵马京城的街衢之上,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要不是金军已退,他们一定会被当做进城劫掠的女真人,大家很快认出了这个‘放荡不羁’的狂人正是刚刚创造了太原大捷的燕亲王,一下他们又成了围观追逐的对象。
  赵柽的形象立刻成为京中那些喜欢推陈出新的纨绔和追赶潮流的‘雅皮士’们模仿的对象,而燕亲王则成了无数怀春少女和阁中待嫁的闺秀们的梦中情人,她们**又充满嫉妒的眼神几乎让赵柽无法招架。没几天京中黑马的价格大涨,就连一匹牙都快掉光的黑马都卖到了二百贯,而且是有价无市。赵柽再次以他独特立行的方式名震京师!
  ………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一夜欢愉的赵柽被朱淑真请出了被窝,更衣洗漱用膳准备上班了,他看看脸上潮红未退的王妃,又看看桌上预备好的早饭,心中感慨,这就是前世他追求的幸福,过上了朝六晚五的高级白领的生活。
  寅时刚过,赵柽就出门准备上班,到枢密院走马上任。枢密院,宋沿五代旧制设置,侵夺原兵部职权,为最高军事机构,习称枢府、西府,与中书合称二府。长官为枢密使、副使,后改知枢密院事为正长官,同知枢密院事为副长官。
  枢密使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枢密直学士,佐天子执兵政。
  其中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为之贰,宋初,官无定制,有使则置副,有知院则置同知院,资浅则用直学士签书院事,置知院、同知院二人。宋初枢密院下设四房:兵、吏、户、礼。神宗元丰五年增至十房,后又加两房,总计十二房。每房设副承旨、主事、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等职。
  宋有“宰执”这一提法,是宰相和执政的合称。宰指宰相,只限于同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京调整官制后,称太宰和少宰。副相包括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与枢密院正副长官,合称“执政”。
  赵柽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算是枢密院的二把手,踏入了执政之列,放到前世就是进了政治局了,已是国家高层领导人。但原枢密院使李纲被贬出京后,其枢密院事一职由冯澥接任,随后许翰也被贬了,聂昌被任命为同知,合算现在枢密院有两个副头。
  今日正赶上五日一次的朝会,这相当于皇上主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不仅宰执们去,各司各部的头头脑脑的都要参加。卯时正点赵柽排班进了垂拱殿议政,此次的议题是派谁去出使金国议和,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大家很久了!
  前些日子,陈过廷推荐宗泽前去议和。这宗泽大家都熟悉,他历任地方官,勤政爱民,政绩斐然,赵桓便同意了。可他不知道的是宗泽秉性刚正不屈,与世不谐,屡次顶撞上级,不容于同僚,因此只在地方为官,而且这人很‘坏’!
  前几年赵佶令全国各地都要建神霄万寿宫,但他又不出钱,全让地方自筹,宗泽公然上书抗议,最后当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抗议无效,于是他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偷工减料建了座豆腐渣神霄万寿宫,遭到除名编管的处罚,从此退隐东阳,结庐山间。要说陈过廷也够坏的,把这么个人推荐给皇上去当和议使。
  结果不用说,宗泽到了东京后,耿南仲等大臣召见宗泽,这个老头泛起了倔脾气,马上就与耿南仲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坚决反对用“和议使”这个名字,认为这是在向金国示怯,必须要改为“计议使”。他也不管你耿南仲是执政官、还是皇帝的宠臣,寸步不让地他和争得面红耳赤。
  赵桓一看坏了,宗泽这人去议和不大合适,他脾气太坏了,去了跟女真人再犯起倔来,十有**得谈崩喽,可人已经召到东京了,总得安排个差事,于是命他去磁州当知府。可赵桓也不是个好东西,现在朝里官员一听要到黄河以北当官都吓得要命,打死也不去,结果宗泽走到半路上连护兵随从都跑没了,他也够哏的——单骑赴任!
  接着选中殿中侍御史秦桧去当副使,可他现在是主战派,认为“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于是连上三章,终于推辞掉这个屈辱的差事。可这事儿得有人去啊,于是赵桓派尚书左丞王寓、康王赵构作为议和使,去金营谈判如何“以三镇换和平”。
  王寓也不肯干这卖国的勾当,以辞官拒绝受命,赵桓就将他贬了官,而这一次康王赵构也因为大哥的薄情寡义,没有了上回那样慷慨请命的激愤之情,他极不情愿再去做人质。赵桓虽然给了他很厚的赏赐,他虽不敢公然抗拒命令,但借口要做准备,磨磨蹭蹭地就是不肯出门。
  挑选和议使几次流产,而现在金军已经攻破了雄州和广信军,逼近中山和真定两镇,赵桓是情急如火,再次召开会议,一定要选出个代表来!他扫了一眼殿上的群臣,看谁谁低头,只有自己的御弟燕亲王在东张西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燕王,你认为派谁去议和为好啊?”赵桓想了想,谁都不说话,那这得罪人的事情就你来吧…(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捣乱

  赵柽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可在外都是他主持会议,在京中只参加过朔望大朝会,也不用说话去站会儿充充场面就得了,想着今天比他官大的人多了去了,情况肯定也差不多,闲着无聊他正东张西望的寻找传说中的大奸臣秦桧,想看看他跟岳王坟前跪着的那个长得像不像呢!
  “臣弟以为…”赵柽没想到今天是头一次开这种常委会就让他发言,突然被点名吓了一跳,毫无思想准备的他也不知道选谁好。瞅了瞅殿上的人,变化太大了,秦桧没找着,脸熟的都不多,能叫上名字的一把手就够了,还得加上自己。
  赵柽前后左右的看着,他妈的你们也不来个自我介绍,老子也没查过你们的档案,谁知道你们都是干啥的!他一边暗骂着,一边踅摸,陈过廷这个熟,跟着自己好几年,办事有原则,有能力,可自己不能熟而害他啊!
  聂昌也不生,他还看自己不对眼,不过后来两人在河东那一段配合的还算不错!看到王爷瞅着自己,聂昌心里一哆嗦,这小子记仇,是不是还想着当年自己知开封府的时候没有帮他找人的事儿啊?其他的人却更紧张,燕王他刚回朝,不了解情况,可别乱点鸳鸯谱…
  “门下侍郎耿大人可担此重任!”正当殿上的人七上八下的时候,赵柽启奏道。选他不仅因为其是自己叫上名的那几个人之一,还因为耿南仲任执政后最重要的政绩,一是排除异己。打击政敌。二是主和议,破坏抗金。他怯于公战。勇于私斗,治国和救国全然无方。而精于勾心斗角,玩弄机谋权术,典型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搅屎棍子!
  “哦,众爱卿以为如何?”赵桓听了愣了下问道,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会推荐自己的师傅,心中不禁犯疑看向赵柽,只见他依然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东瞅西望。
  “陛下,臣愿为国出力。可臣如今年老体衰,实是难以远行,望陛下体谅!”耿南仲知道自己的人缘怎么样,他凭借着自己是帝师,飞扬跋扈树敌不少,尤其是那些主战的,接着这茬就把自己‘捧’上去了,自己还是先下手为强吧!
  “爱卿…”
  “诶,耿大人正是虎狼之年。昨夜还在阅红楼连御三女,哪里是体衰,简直是龙精虎猛啊!”赵桓刚张嘴就被打断了,只听二弟在底下自言自语道。
  “臣愚钝。学识浅薄,恐有辱使命,还请陛下另选他人!”耿南仲老脸一红。心道我的事情他怎么会知道,可他也赶紧换了个说辞。
  “唉。自知愚钝,还敢为人师。岂不…唉!”这次殿上的人都听到了燕亲王深深的叹息,抬眼看看皇上,脸色铁青瞪着耿南仲,显然被气坏了!
  “陛下赎罪,臣失言了!”耿南仲马上回过味儿来了,自己笨那教出来的学生不也成了笨蛋了吗,可偏偏自己的学生是皇上,那不是变相骂皇上啦!
  “哦,耿大人如此机敏,添为和议使必不会有辱使命!”赵柽不禁拍手赞道。
  “你…”耿南仲气急,这孩子怎么刚回来就找自己的麻烦,我招他惹他了。
  “你是帝师,更改为陛下分忧啊!”赵柽说道。
  “你…”
  “你是国家重臣,怎能畏惧艰险啊!”
  “你…”
  “你能言善辩,阅历丰富,定能舌战群贼,灭了他们索要三镇之心!”
  “好、好、好!”耿南仲被赵柽噎得直翻白眼,抬手哆哆索索的指着他道。
  “陛下,耿大人答应了!”赵柽欣喜地说道,“我就说大人是国之栋梁,大宋的忠臣,怎么会推辞呢?大人不要激动,你的心情大家都很理解,为国尽忠也要保重身体啊!”他看耿南仲脸色黑白不定,青筋暴起,话都说不出来了,急忙扶住他抚胸‘安慰’道。
  “燕亲王,你好…”在赵柽的安抚下,耿南仲顺过来气,说道。
  “谢大人夸奖,咱们同殿为臣,理应相互照护,区区小事不足言谢!”赵柽拱手谢道。‘哄…’殿上群臣再也憋不住了,这燕亲王太有意思了,也太毒了,三言两语就把耿南仲快给气死了。
  “燕王,大殿之上不得乱语!”赵桓真心看不下去了,自己的师傅怎么这么笨啊,他不得不出言解围。
  “臣知道了!”赵柽高声道,陈过廷看着王爷装疯卖傻地表演,摇头轻笑,王爷他是不同意和议,也知道皇上不可能派自己的老师去谈判,他这是存心捣乱呢!
  “陛下,燕亲王机智百变,又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