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斗在一个早晨便结束了,战斗的结果不言而喻,宋军以少胜多打败了金军舰队,而且自己几乎没有损失。金军舰队的失败是因为战船性能落后,作战武器落后,从此的海战将不再是两船互相撞击,发射弓箭,投掷标枪,石块,接舷短兵相接搏斗,而是远距离的火炮轰击,还要看谁的火炮威力大,射程远,这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经此一战,金军水军被打的魂飞魄散,实力大损,而更严重的是他们宋军截断了退回鸭渌江的海道,只能龟缩在狭窄的海峡中,要想回去只能绕行整个朝鲜半岛,或是弃舟登岸,把水军变成陆军走回去了。
  反观宋军登陆椴岛等岛屿后,便可控制这一带的海面,取得了立足点,对守在身弥岛港外的金水军后军呈包围之势。赤盏晖听闻中军大败,周围岛屿被夺回,想着凭着自己的几艘小船也无力与宋水军争夺港口,干脆趁着宋军还找上门来,他趁着黑夜领着舰队也溜了,取道岛西与主力会合,身弥岛之围顿解。
  次日,程僖绶的旗舰开进港口与守军会合,各舰轮番进港补充给养和弹药。身弥岛上储存着足够万人食用一个月的粮食,并囤积着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备征战,这正是赵柽设立此基地的原因之一,一旦战事爆发,援军即便空手而来,也能迅速被武装起来,而不用耗费大量的时间准备物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望眼欲穿

  西京被围接近一个月了,因为事起仓猝城中并没有充足的物资准备,又有大量从各地逃来的官兵百姓涌入城中加上金富轼带来的军士和召集的义勇,导致西京,一时间人口暴增,物资供应不免陷入紧张,以致守城的士兵军粮都发生短缺,而那些流民更是终日难得一餐。
  坐镇西京的金富轼此刻也陷入了一场危机之中,因为宋朝那么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众臣担心他守不住西京,朝中求和之声再起,让国主前往江华岛避难,遣使与金国和议,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王楷在劝说中态度也变得暧昧起来,自己虽然没有离开开京,但将妃子、太子们转送的西华岛暂住,同时派人和兀术接触。
  金富轼知道如果西京不守,开京必失,高丽又会重新沦为金的属国,继续被其压榨,而现在金军围城日久,且不知何时才能解围。他十分明白现在城中看似缺粮,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其实那些地方豪强家中都囤积着大量的粮食,想趁国难之机待价而沽,发国难财,因此造成粮食短缺。
  金富轼曾考虑让西京的贵族豪强们献粮保证军饷供应,赈济灾民,但是却被他们联合起来拒绝了,前边说过西京作为高丽的陪都,其政治建制与京城几乎无异,地方上拥有很大的权力。每当京城贵族气焰高涨之际,高丽王室总是试图将重心转移到西京平壤、以消弭其政治的影响。
  正是由于陪都制度的建制,平壤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常常与京城贵族针锋相对,金富轼作为京城势力的代表人物当然是他们潜在的敌人。他空降至此虽有圣旨。可西京的豪强贵族们并不买账,而是与他对着干。金富轼有着满腔的报国热情却被这些政治对手搞得焦头烂额,徒叹奈何!
  西京中的另一股势力就是他金富轼的死敌。欲杀之而后快,别说见死不救,他们还想落井下石借此机会将他除掉,而这些人就是慈悲为怀,口中常念‘阿弥陀佛’的僧人们。可这些出家无家,本应是化外之人的特殊群体怎么就有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实力呢?说起来这和高丽的王室皇朝开国之主王建有着莫大的关系。
  传说,曾有有一位高僧道诜对王建的父亲透露:王氏宅邸是风水宝地,将来必出圣人。这位和尚进一步建议,将来如果生育男孩。应该将他命名为“建”。王建的父亲对此深信不疑、一一照办,从此家运兴旺。附会之说不足采信,不过由此可知,王建有崇信佛教的家庭传统。
  当王建君临一方之后,这种对神佛的敬畏之心不再只是个人信仰,他为祈求王氏宗庙社稷的安泰,任用僧侣为国师、积极支持各种佛教活动。在官方的大力支持下,佛教开始对国家政治产生莫大的影响。王室施舍土地与奴婢给寺社,上层僧侣得以过问国家政务。
  由于佛教势力过于庞大。高丽王朝的文化由始至终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国家对佛教过分的推崇在后来终于显露其恶果,寺社卷入世俗的纷乱中,高级僧侣步入政坛。在某些场合,他们已经与权门豪族没有分别。经营高利贷、私养僧兵参与政治斗争也成了寺院僧侣的重要业务之一,而且与权贵们相互抗争。
  高丽第十七代国王王楷宠信僧侣妙清,妙清的权势很大。有的说法认为这是他使用旁门左道趋炎附势的结果。当时,开京贵族李资谦势力坐大。对王室形成极大的威胁,不但拥有崇高的爵禄。并且有武将拓俊京是李资谦的坚强后盾。因为种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李资谦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甚至认为“十八子(李)为王”,企图废黜王楷自立。
  王楷不甘坐以待毙,暗中与近臣密谋铲除李资谦,但是遭到拓俊京的武力镇压,王楷本人也被幽禁。但是不久王楷拉拢拓俊京清除了李资谦及其党羽,又借巡游西京之际,借助西京两班与僧侣之力又除去了拓俊京。仁州李氏没落后,以妙清、郑知常为首的西京两班一度得势,权力真空也令开京与西京两班的矛盾日益激化。
  当时人们对开京贵族的所作所为极度不满,朝野的有识之士要求革新朝政的呼声日益高涨,妙清因应世俗的要求,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他认为若要革新朝廷政治,必须彻底脱离开京权门的影响。因此,头等要务乃是将京城迁移到西京平壤。这是老生常谈,不过倒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但妙清迁都西京的提议却遭到开京两班的坚决反对,在金富轼力谏下,王楷最终打消了前往西京的想法,以其为代表的开京两班与以郑知常为代表的西京两班斗争也因此最终激化,妙清一党聚众叛乱,自称大为国,定年号为天开元年,并组织所谓“天遣忠义军”占领了西京与开京之间的要冲岊岭。
  成为平叛军元帅的金富轼于出兵之前果断地诛杀了位于开京的西京两班郑知常、金安、白寿翰等人,于天福殿接受了王楷亲授的斧钺,取得平叛的专权。翌年在其主持下乱平,妙清等皆伏诛,西京佛门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再者金富轼虽然是个佛教徒,但他却认为用儒家思想管理国家要优于佛教,因此他总揽朝政后,对佛教进行了打压,双方也因此结下了死仇,此时当然不会出手相帮。
  在平叛其间,金富轼采用长期困城的办法攻取了西京,城中百姓虽免遭刀兵却被饿的半死,这个时候轮到他老金挨饿了,百姓们对他的态度也可想而知,没有人肯伸手帮他也算情理之中了。外有强敌压境,朝中有人擎肘,地方上不配合,连老百姓都看自己的笑话,将士无粮没有战心,这让金富轼陷入了绝境。
  金富轼知道现在他里外不是人,如此形势下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如果金兵不退,城中就可能爆发动乱,引金兵入城,虽然他有必死之心,可终避免不了城破国亡的命运。
  绝境之中,金富轼还抱着一丝希望坚持着,他主政其间主张与宋结好,向宋称臣以对抗女真,免除兵火,而战争爆发后又提出联宋抗金,所以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宋朝能恪守盟约出兵来援,在派出使臣后就对宋军是望眼欲穿,盼望天兵早日来临……
  …………
  高丽的西南海区的自然地理有两大特点:一是地形复杂,岛屿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错,便于水军依托岛岸,隐蔽机动地打击敌人;二是潮差大,平均可达三丈之巨,为这一地区所罕见。涨潮时水势汹涌,退潮时,水位猛降,大片浅滩迅速露出水面。舰船如不迅速驶离,便有搁浅的危险。
  宋军的战舰因为载有火炮,吃水较深,而金军的战船这时便有了优势,得以逃进海峡,宋军情况不明不敢追击,但是现在宋军陆战旅登陆成功,夺取了身弥岛、椴岛、大、小和岛几个较大岛屿,并以它们为核心建立炮阵地配合外海的舰队封锁了主要海道,只以一镇水师的力量便封锁了大片海面,使金水军只能龟缩其中,再无法出来兴风作浪。
  程僖绶这边得手后,立刻将金军被击溃的消息传给在朝鲜湾外待机的第二梯队,赵勇马上指挥船队向南浦进发,准备由大同江溯流而上进入高丽的西京……(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入城

  这日正是海文大潮,晨雾刚刚散去,江口的水位跟着潮水的到来迅速上涨,为了防止高丽水军从海路增援而设置在连浦的金军寻江哨船突然发现汹涌的波涛中突然闪现出点点帆影,跟着潮水向江口涌来,金军哨船仍想上前看个究竟,但是倒灌入江的海水使他们的小舟根本无法向前,反而推着他们向江中飘去,
  “是南朝水军!”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巡哨的金军士兵终于看清了来船桅杆上高高飘扬的大宋龙旗。
  ‘啾啾…’接连三支鸣镝发出凄厉的啸音射向空中,巡哨的金军看着海面上涌现出的百多艘战舰大惊失色,他们脑子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水军战败了,南朝水军突破了他们设在海上的防线。
  “全军戒备!”望着江岸上的烽火台一个接一个被点燃,赵勇放下望远镜下令道,十月初一,在金国入侵高丽月余后,他率宋朝援军到达大同江入海口,因为潮汐的关系他们无法采用惯用的快速突袭战术,不得不在白日发起登陆作战。
  “降主帆,缓行,命前锋舰队进入江口,清理金军拦江船索,摧毁岸防石砲、弩车,掩护大队入江!”站在赵勇身边的海州水军统制翟成下令道,他是当年从近卫营选送到盛中堂的人员之一,到了那边弃马登舟学习航海,成了北府学兵中为数不多的水军将领之一。
  观通手迅速用旗语将命令下达给前军,舰队也都降下主帆在江口海面编队准备进入大同江,前军的勇字号三舰。威字号战舰十艘编为前锋,排成纵队依此进入江口。向江中冲去。
  “咱们的旗舰能行吗?不会搁浅吧!”前锋进入江口后,发出平安的信号。中军开始准备进入,赵勇的旗舰正是当年皇帝登陆营州的座舰‘神威’号,是现役水军最大的战舰,他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大帅放心吧,在陆地上我不如你,可是到了水中我比你们在行!”翟成笑嘻嘻地说道,在北府时赵勇还当过他的伙长,彼此间十分熟悉,说话也自然随便了许多。
  “看能得你。若是当年皇帝派我去,还轮到你在这显摆!”赵勇翻了个白眼冷哼一声道,这一路上他晕船晕的厉害,吐得脸都绿了,没少受这小子取笑。
  “是、是,您是大将之才,怎么能做这种操舟弄水的苦差,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还是您的属下吗!”翟成笑着说道,可眼睛没有离开海面。
  “知道就好。出了错,小心我像过去一样揍你!”赵勇晃了晃拳头说道。
  “这条水路早些年我们常走,哪里有暗礁,哪里有暗流。我清楚的很!”翟成说着话,一边变幻着手势,指挥战舰驶入江口。
  平壤是高丽重要的贸易中心。大同江水深江阔,勾连大海。自然成了最为繁忙的水道,盛中堂是做海外贸易的。起家也是通过与高丽和扶桑的交易,这里常来常往,当然对水文十分熟悉。翟成知道平时江中也可行万斛大船,现在赶上大潮,神威号船高吃水虽深,在江中航行只要不偏离中间水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潮海水灌入江中,水流川急,风高浪大,他说得轻松却丝毫也不敢马虎。
  ‘轰、轰…’前锋舰队两侧舷炮开始射击,赵勇用望远镜看着前方,炮弹在江两岸金军设置的城寨中爆炸,寨子里的金军士兵被炸的东躲西藏,抱头鼠窜,在猛烈的炮火下抛石机、弩车都被轰成了碎片,化作漫天飞舞的木屑。
  而今日是大潮,为了防止锁江的船索被潮水冲断卷走,所以金军昨日就已经被撤掉了,谁想到宋军恰恰就来了,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宋军舰队毫无阻碍的顺利的进入大同江。
  “令陆战二旅准备登陆,夺取金军水寨,后军护航舰队配合陆战旅,大队不停!”赵勇看了下战场上的形势下令道。金军在舰炮密集的轰击下损失惨重纷纷逃离,因为海州水师在完成输送登陆部队后还要配合登州水师围歼金水军,不能不给自己留条后路,所以必须控制两岸的要地,在金军被击退前防止归路被断。
  按照预先的作战计划,陆战二旅负责夺取并守住南浦港,其余的两个旅也将在大同江沿岸要地登陆留兵驻守,待援军到达西京后,将随舰队返航再次在鸭渌江口登岸断敌后路,因此他们的任务最为艰巨。随着命令的下达,前军和中军不停,运送豹将和狮将的运输船队则编入中军继续借着大潮迅速向西京进发,而后军护航舰接替前军的位置以舷炮支援陆战队登陆。
  “陆战旅的战斗力不亚于京畿五将啊!”陆战旅在后军战舰的掩护下,迅速转乘系于船尾的小船,每队一舟向岸边靠拢,动作迅捷勇猛,没有一丝拖泥带水,赵勇这个‘老将’如何看不出其中的‘奥妙’,感叹地说道。
  “是啊,陆战队的老底子都是咱们北府培养出来的那批人,说起来和京畿五将都是一脉相承!”翟成点头道。中军继续向前,后军舰队驻泊江面不停的向金军控制的水寨射击,十几艘搭载的陆战队的小舟呈扇形展开,已然开始向滩头冲击,架在船头的机枪喷吐着火舌扫射着岸上试图阻止他们的金军。
  “唉,皇帝当年领着咱们这帮旱鸭子在庄子的水坝里操舟弄桨,在水里扑腾,谁知道现在竟扑腾出这么一支能跨海渡江,所向披靡的水军啊!”赵勇不无感慨的说道,说话间第一波登陆部队已经抢滩成功,冒着硝烟涉水登岸,舰炮也抬高炮口延伸射击,继续支援登岸的陆战队,而第二波部队已经转载完毕下水冲击。
  “想想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北府的时光仿佛还在眼前,恐怕那时皇帝心中早就有了建设水军的想法,而咱们还只是抱怨水凉坑深,担心被淹死呢!”翟成也忆起往事叹道,说起来皇帝比他们还要小上几岁,可那时打死他也想不到自己会指挥这么一支庞大的水师。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我看最怕是跟错了人,没有皇帝咱们这些人撑死也就能凭着把力气挣碗饭吃,养家糊口而已,哪里会有今日!”着陆战队一个指挥已经登陆上岸,攻取了敌军设置的桥头堡,建立滩头阵地,后续部队也陆续上岸,发起了对港口的冲击,表明胜局已定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赵勇松了口气放下望远镜说道。
  “大帅这句话说到我的心里去了,当年我们行走高丽都是打着商队的旗号,忍受着他们的盘剥和白眼,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指挥着战舰在高丽横冲直撞,谁承想皇帝帮我实现了,如今他们俯首帖耳的求我们出兵相助,这是何等的解气!”战舰越行越远,战场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只有隆隆的炮声告诉他们战斗还在进行,“没有皇帝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也没有今日可纵横四海的新宋,不管别人如何,谁若是敢对皇帝不敬,我翟成第一个不答应,即便远在天边也要率兵勤王!”
  “你之所想,也正是众兄弟们所想,恐怕也是我们亿万大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