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6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的炮手倒是死伤一片,现出了银样蜡枪头的本来面目。
  其实金军的火炮别说在赵柽眼中,就是那些略通常识的炮军新兵都会觉得是该回炉的废铁,远没有郑平等人想象中那么严重,他们只是出于谨慎而做出了过度反应。首先大宋的火炮在制造使用过程中也经历了用青铜铸造和用铁铸造两个阶段,用铜就是因为赵柽以为现在铁的质量太差,无法承受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压力,用铁铸炮还是等到他掌权之后,工坊炼出了优质钢铁之后的事情,且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大宋都如此,何况刚从原始社会步入奴隶社会的女真人,他们掌握的炼铁和铸造技术还是从契丹和大宋掳掠的工匠手中学来的。且又大步跨越直接以铁铸炮,遇到的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首先选择了工艺看似简单的前膛炮作为仿造样板。而为了让劣质铁能承受火药爆炸产生的压力而不得不增加炮身的厚度,使得造出的炮身管粗大。实际上口径很小,两厢根本不成比例。
  经过无数次试制,炮是勉强造出来了,可由于他们不了解火药的奥秘,无法制造出配比合适的火药,使得火炮的射程很短。便只能通过增加装药量来增加射程,如此一来炮声又无法承受增加的压力,又需要通过加大壁厚来保证火炮不会炸膛,因此最后得到的是一个傻大笨粗的家伙。它空长了副唬人的外表。其实威力有限的很,只能发射七斤实心弹,射程也仅有一百五十步左右,今天是占了高度上的优势,勉强达到了二百步,不过也因此唬住了宋军这些老油子们。
  金军对于火炮这种新式武器的使用是无先例可循,规程完全是瞎子摸象自己琢磨出来的,其中不仅有甘苦,更多的是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但由于他们装备的火炮个头儿太大了。一门炮就需要一队五十名士兵操作,当然主要是充当苦力的,在阵地上展开、调整炮位、改变射击角度都需要大家齐上阵,否则搬不动啊!
  说实在的金军装备的火炮真得不适于随军作战。当做固定火力支援平台才比较靠谱。而反观作为随军作战主力将属炮兵营装备的都是四、五百斤的轻型火炮,一般采用的是三三编制,一营辖三都。一都辖三队,一队辖三个伙。一个伙操作一门炮,一个炮兵营有各式火炮二十七门。几个人通过炮架上的机械机构就能完成调整炮位。改变射击方向和角度,比金军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
  过去在训练中金军炮军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也许还能容忍,但到了两军对垒之时便成了致命的死穴。前膛炮本来操作就比较繁琐,一次射击后要先清洗炮膛,以熄灭其中的火星和火药残渣,然后才能二次装药,依此装填火药和弹丸,一道工序都不能少。且经过几次连续发射后,还需要进行降温,否则便有炸膛的危险。而他们的火炮重量大,沙梁上土质疏松,在后坐力的作用下每次发射后都会发生移位,这就得重新调整炮位和射击角度,更加大了工作量。
  而宋军是采用速射炮对敌进行火力压制,这种炮采用事先填装完毕的弹筒,发射后只需退下旧的,换上新的就好,且炮身开有装填弹筒的天窗,通风散热良好,连续发射不需要长时间降温,这就使得在对射中射速上占据了优势。同时在换装新型火炮后,射程也有所增加,即使是仰射也能达到二百步以上。遗憾的是金军的火炮就像一个铁疙瘩,直接命中也难以将它摧毁,只能通过摧毁其炮架和阵地来对其进行压制。
  与此同时,宋军的臼炮也开始射击,其虽然也属于前膛火炮的一种,但其口径大身管短,操作比之金军的长身管火炮操作简便,射速也不输于它,而且可以发射多种炮弹。现在发射的开花弹采用新型火药后威力更大,一炸一大片,能极大的杀伤战斗人员,速度慢点也可以原谅……
  双方炮军的炮战经过几轮交火,金军炮兵们已经感到不支,几门炮的炮架被摧毁,一头扎在地上不肯起身,而操炮的士兵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导致火力密度大为减少,而宋军却越战越勇,炮弹铺天盖地的砸他们的阵地上,这让初次上阵的金炮兵们无不胆寒,但在军官们的严令下只能继续操炮射击,只是速度越来越慢。
  “炮火怎么停了?”完颜彀英本指望能依靠自己的炮军给宋军以沉重打击,却不想同样不堪,可听着己方炮声逐渐稀疏,大声问道。
  “都统军,我们的火炮不能连续不断发射,需要停歇片刻降温才能再次发射。”徙三单图急忙解释道。
  “那么说就只能摆在那里等敌人冲上来吗,不准停,向敌步军射击!”眼见宋军步军已经展开冲击,漫坡上的弓弩手们无力阻挡宋军机枪和连珠枪发射的密集弹雨,不等敌人进入弓箭的射程便死伤惨重,他大怒道,心中却暗骂自己的大炮打不过对方的炮兵,打步军总没有问题吧。可完颜彀英忘了自己正走背字儿呢,他刚一转身,脚下的炮兵阵地就发生了大爆炸。
  要不说外行指挥不了内行,完颜彀英不顾炮身过热严令继续炮击,结果火药刚装进炮膛便被炙热的炮身引燃,发生了炸膛事故。剧烈的爆炸不仅使火炮被毁,还殃及操炮的炮手,引燃了摆放在一旁的火药,将相邻阵地的火炮都掀翻了,一队士兵非死即伤,几乎全部葬身于爆炸中。
  “一堆废物……”完颜彀英看着炮阵地上七扭八歪的火炮,四散逃窜的炮手,烧成一片火海的阵地,脸色苍白地骂道。
  眼看炮兵指不上了,而宋军的步军已经突破前沿阵地,正向梁顶进展,打开了一条宽有百步的突破口,他急令待命的骑军发起反冲击将宋军步军压下去。可宋军的火炮却不答应了,他们炮火向前延伸,集中火力向冲击面上射击,打出一道弹幕,将试图突破的金骑军炸的血肉横飞,掩护自己的步兵继续冲击。
  得到火力支援的宋军步兵迅速向前发展突入了敌炮兵阵地,已经被炸膛弄得神经兮兮的炮兵们眼见宋军杀到他们却毫无反抗之力,而他们在阵地上又没有布置警卫力量。宋军士兵们可清楚的知道,炮好造,兵难训,因为大宋的炮手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但机灵,还得识字,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所以他们是对炮手们大开杀戒,金炮兵们除了手里刷炮管的通条别无长物,只能弃炮而逃。
  “骠骑进攻!”郑平看到腾空而起的信号弹,便知敌炮阵地已落入己手,下令道。
  “大宋,威武!”
  “陛下,威武!”骠骑们终于等到了进攻的命令,他们迅速向前排开阵势,炮兵抓紧时间打出最后一轮炮火,打乱敌人的阵型,然后迅速收炮撤离给骑军让开道路,两兵种之间的配合如同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显然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如此。而这一切幸亏没被完颜彀英看到,否则也得被己方乱作一团的炮兵气个半死。
  随着骠骑投入战斗,他们排山倒海般的冲锋让失去炮火掩护的金军阵线不堪一击,滚滚的铁蹄踏碎了完颜彀英的美梦,长长的骑枪刺穿了金军最后的信心。当骠骑们冲上梁顶又如洪流一样自上向河滩倾泻而下时,等待过河的金军大队人马顿时陷入慌乱之中,再无法保持镇定,靠近渡口的涌上浮桥,离着远的再也顾不上那些舍不得丢弃的粮草辎重,甚至连身上的盔甲,手中的刀枪都抛弃了,纵马冲入江中奋力向对岸游去。
  “完了,一切都完了!”完颜彀英在最后一刻被几个亲信将领扶上马,杀开一条血路上了浮桥,他回首看看火光下自己狼奔豚逃的大军仰面大哭道……(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局已定

  七月十二日,赵柽接到赵礼的战报,西路军分兵两路,他趁完颜彀英将江防部队调至肇州之机,成功渡过混同江袭取了宜春城。同时郑平率三将在肇州会战中猛击渡江撤退的金军,击杀第万夫长石家奴、蒲察以下大小官员一百余人,毙敌万余,俘虏二万六千余人,完颜彀英率残部退回江南,缴获敌军营帐、衣甲、兵器堆积如山。现在郑平正与辎重船队赶往宜春准备渡江会合。
  “这个赵礼仗打得聪明,一正一奇,一明一暗,将大金国年轻的战神给耍了个团团转。”赵柽放下战报笑着说道。
  “是啊,不过赵礼也是在行险,若是真丢了长春城毁掉了辎重,西路军将面临断粮的威胁,害得我们日夜兼程的北进。”赵勇不住的摇头道,他没想到做事一向谨慎的赵礼此次用兵竟如此大胆。
  “呵呵,礼哥儿是算准了陛下不会见死不救,眼瞅着自己挨饿,所以才敢如此用兵,可若不如此又如何能骗过完颜彀英这小狐狸啊!”赵廉笑着说道。
  “现在赵礼已经孤军深入会宁府必会招致敌军围攻,他背河而战随时可能会有危险,我们也要抓紧时间攻克黄龙府与其会合。”赵柽说道。
  “陛下,高帅已经攻克信州,正兵进威州,不日便可到达黄龙府城下。”赵勇摊开地图说道。
  “登州水军现在到达何处了?”赵柽问道。
  “陛下,水师沿西辽河北上,已到达韩州附近水域。”赵勇在地图上找到韩州说道。
  “嗯。赵礼部背水而战,纵深狭小。且那里是完颜部的老窝抵抗必然愈加激烈,让马威迅速北上攻打祥州。然后自此进入混同江,则打通了我们两军的水上通路,也可以让他们得到支援,免于腹背受敌。”赵柽说道。
  “是,陛下!我即刻传令,让他们出发。”赵勇答道。
  “赵智,攻下祥州后,便打通了辽河与混同江之间的水道,还有一个多月混同江上游就要结冰了。你要抓紧这段时间迅速调集物资,尤其是过冬所需衣物,否则江河封冻就要征调大批民夫从陆路运输,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赵柽转向后勤总管赵智道。
  “是,属下已令将囤积在平州的物资装船入海,由海州水师护送进入了辽河,不日可到辽阳府。”赵智赶紧施礼答道。
  “嗯,很好,你要会同辎重司在黄龙府地区建立后勤补给基地。为攻打会宁府做好物资上的准备,不要因为物资短缺而耽误了军事行动。同时要考虑如果战事延长如何能保证冬季作战所需。”赵柽又叮嘱道。
  “是,陛下,属下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会因为后勤而耽误战事的进展。但为防万一,属下请陛下允许将河北路、河东路、大定路及京畿路秋税的半数留作军用,屯于大定和平州两地以备所需。”赵智言道。
  “陛下。臣以为赵大人言之有理,现在金军后撤途中将田地将熟的庄稼尽数会去。州府仓廪、百姓家中存粮全部收缴,却将众多老弱妇孺弃于荒野。臣初步统计人数不少于数十万人。而一路新收之地歉收已成定局,今冬明春所需赈济的百姓超过我们事先预计,应早作准备。”户部侍郎胡铨也奏道。
  “准奏,你们相商,令各地所收取的税赋运转至两地即可。”赵柽略一思索点头道。
  “谢陛下体恤!”两人齐齐施礼道,也都松了口气。
  “陛下,我军高歌猛进,捷报连传。可辽东各处也是烽烟四起,契丹人,渤海人和奚族人趁机占据州府自立为王,臣以为应趁其羽翼未丰招抚进剿,否则待其坐大再行征讨将耗费巨大。”右相陈遘这时进言道。
  “嗯,陈相所言极是,我们大军虽占据了州府大城,但些偏远州县无暇顾及,而随后驻守的州军兵力有限,只能保证大城周边安全,以致被那些反叛聚众占据,少者数千,多者数万,时常骚扰我们新收州县,扰乱民心。此时若不能收服,待冬季到来更难以用兵,陛下还应早作打算。”兵部尚书张所也附议道。
  “陛下,现在国内禁军基本都已征调用以北伐,国内兵力已经不足;州军也有四成随军出征,难以再行抽调。而现在战事正急,会宁府近在咫尺,冬季也将来临,还是应以北伐为重,维护新收之地暂缓为上。”赵勇见皇帝低头沉思,担心他为此放弃继续进攻,急忙进言道。
  “朕晓得轻重,但新收之地也需迅速平定。现在我们还有一支大军尚可利用,就让他们前往吧。”赵柽轻笑道。
  “陛下是指辽阳和锦州降军?”赵勇惊问道。
  “不错,他们拥军数万,以其去攻打昔日袍泽定然不愿,可去平定地方却无不可。”赵柽点头道。
  “陛下,他们归附未久,恐还有二心,若是一去不归,无异于纵虎归山放龙人海啊!”陈遘有些担心地说道。
  “这个虽有可能,但几同无。一者他们已无退路,以完颜亶的性情绝容不下背叛之人;二者只要我们不败,他们就不敢再叛,否则天地虽大也再无他们的存身之地;再者我们也应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否则他们难以归心。”赵柽轻笑着说道,“再有五国部军早有归顺之意,张大人可派人接洽,将他们编入禁军序列予以整编,作为留守后方的机动兵力使用,已解燃眉之急。”
  “陛下,五国部军乃是女真人组成,臣担心他们会有二心,若是留于后方会不会……”虽然五国部军一直作为协同军配合宋军作战,但是其毕竟是出身于女真,张所有些担心地说道。
  “张大人尽可放心,五国部军首领乃是与我等一样的潜邸之臣,乃是陛下早就埋下的奇兵,就是阿疏也早在阿骨打西征之时被陛下解救、收服,否则你以为他们这么多年会如此恭顺。”赵勇接过话说道,如今大局已定,现在这些人的身份已经可以大白天下了。
  “这……恕臣愚昧,原来陛下早已有所安排,臣多心了。”张所脸一红施礼道,心中却又是一番感概,陛下真是奇人,当时宋金还是友邦,可皇帝就已想到后日两国必然有此一战,早早做了安排,多年来五国部可以说是女真人的心腹之患,屡次征讨皆不能收服,反而越战越强,极大的牵制了金国的精力,使其辽东地区无安宁之日,原来一切皆出于皇帝之手。
  “现在诸事议定,朕准备后日移驾信州,诸位爱卿也早作准备吧!”赵柽看看众人说道,他是不能错过攻打黄龙府这场大戏的,那也是他前世的一个愿望,今生有了机会当然不会放弃的……
  赵柽回到后院并没有休息,在见喜的引领下来到书房,情报署李峻早在那里恭候多时了。见礼赐座后赵柽摆摆手,见喜知道陛下有要事相商,他识趣的出去将门带好,令近卫们远离十丈之外,没有召唤不得入内。
  “京中情形如何?”赵柽在李峻面前不必在保持一副正姿,慵懒的靠在软榻上问道。
  “陛下,京中一切如常。太后和皇后在左相和李纲的辅佐下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周边各国得知陛下北伐一路攻城掠地进展顺利也不敢有丝毫妄动,反而纷纷遣使祝贺。太上皇和诸位亲王也多次上表称贺,也无异动。倒是国子监的那些儒生们几次上街要求从军,上阵杀敌要以死报国,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李峻笑笑说道。
  “呵呵,书生从军这也算是段佳话了,由他们折腾去吧!”赵柽也笑了,当初为了提高军队素质,他曾下旨号召书生们从军却被嗤之以鼻,称他有辱斯文,现在情况发生了大逆转,也算是件好事。
  “这都是陛下治国有方,历朝历代哪有儒生们主动要求从军的。”李峻也附和着道。
  “大皇子那边的事情办妥了吗?”赵柽摆手拒绝了他的马屁,面色一沉问道。
  “陛下,陈东大人在六月已从西北归来就任西京留守之职。大殿下也一同归来,由兵部下令到豹将补充旅任指挥使,先也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