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去。
  着这么多人的面插进南班,大皇子都不敢言声,排班的御史不敢管,让王仔昔很得意,可还没站稳当,又让人给拽了出来,他有点恼了。
  “该站哪儿站哪,大过年的别惹本王生气”赵柽的眼比他瞪的还大,咬着牙说道。
  “我二哥说了,让你走,听不到啊?”赵楷也站了出来,指着王仔昔的鼻子说道,赵柽乐了,都说上阵亲兄弟,前两天哥俩还打得你死我活,关键时刻还是得亲的,见两个大的带了头,小兄弟们也胆儿大了,连推带搡的将王仔昔‘请’出了自己的队伍。
  “二哥儿这样不好吧,他现在正得父皇恩宠,你当众羞辱他,恐怕他会报复的”赵桓见王仔昔恨恨地离开有点担心,小声地劝道,想着忍一时风平浪静。
  “大哥,咱们是皇子,他一个‘牛鼻子’敢骑在咱们脖子上拉屎撒尿,皇家的威严何在,以后谁还会把咱们当回事儿,你要记住,面子不是别人给的,要靠自己去挣”赵柽扫了眼对面的文武百官说道。
  赵柽说的声音很大,起码前边的人都听到了,几个执宰都把头扭过去了,装作没听见,可饶是他们脸皮厚却也红了,一些人更是羞愧,他们都号称皇室的维护者,见了这种挑战皇室权威的事情却不敢直言。蔡京却心肝一颤,这二皇子小小年纪就如此强势,对自己不知道是福是祸啊
  “皇上驾到”这时阁门催班高声喊道,立刻千官噤声,排列整齐,气氛凝重,朝仪整肃,好像刚才的插曲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喧声过后,乐官奏乐,赵佶转过玉屏风,头戴通天冠、身穿红袍,威严的在御座上就坐,加上殿中缭绕的香烟让人肃然起敬。百官在蔡京的率领下向皇上祝贺,行舞蹈之礼,多次跪拜,殿外的禁卫高声嵩呼,声震如雷。接着太尉高俅又代表百官祝福皇上万寿无疆。皇上答词后,众人又是跪拜。
  赵柽与众人一起行舞蹈之礼,这礼节让他十分新鲜,又感到滑稽,一群人在几个老头的带领下伴随着钟鼓齐鸣、箫管合奏、赋诗兴歌、佩玉铿锵,进退揖让、周行盘旋、送迎拜接,让他忽然想起前世曾经流行的‘忠’字舞,是不是也根据这个发展而来的。


 第二十一章 应战

  群臣给皇拜完年,皇按例赐给幡胜一种用金箔或是绢做成的簪花,满朝文武立时不论老幼都把彩花戴于头,可以想象那些整日板着脸摆出副卫道士样子的士大夫们头戴簪花,交头接耳是副什么样子,看着就可笑。
  接下来就是各国使节去朝贺,辽国大使顶金冠、穿紫窄袍,腰系金碟踱,参拜用契丹人礼节,单腿跪,不叩首;按往年的规矩夏国也应遣使,但是去年两国又起刀兵,当然不会来了;接着就是回纥、于阗使者,南蛮五姓番人,另外还有真腊、大理、大食等国也都派人来了。皇立即赐汉装、锦袄之类的衣服,可能如同现在‘八国峰会’似的,东道主得给身最具本国特色的服装差不多
  朝贺仪式结束,皇帝摆国宴招待群臣。今日参加朝会的有万人,大庆殿在大也摆不下,这就分出三六九等来了,屁股下的座位都不同。亲王、品位高的官员,三师、三公,升殿入席,坐的是绣墩;参知政事以下都指挥使以坐于殿,坐的是蒲墩;都虞候以坐于朵殿,其余分坐两廊,他们就没凳子坐了,都是像工地开饭一样席地而坐,不过皇心疼他们,怕着凉拉肚子给铺了毡子。
  每个人的座位前陈列着不能吃的食物,看盘也有等级的差别,一般人面前陈列的看盘有环饼、油饼、枣塔,辽国使节面前还要增加猪、羊、鸡、鹅、兔、连骨肉等看盘。
  宴会宣布开始之后,先是斟御酒。斟酒期间,有一系列的表演节目,口技、奏乐、舞蹈,花样挺多。开始饮酒之后,也是每饮一盏酒都要有一番音乐、舞蹈、杂技的表演。参加表演的男女,一律以红巾彩衣装束。宋朝规矩,整个宴会,一般是行酒九盏。
  下酒的菜肴,并非一开始就摆出来的,要等到饮第三盏时才开始提供。提供什么下酒菜肴点心,第三盏时的下酒物有:肉、咸豉、爆肉,还有双下驼峰角子。第四盏时的菜肴点心有: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第五盏酒时提供的菜肴点心有: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丝羹、莲花肉饼。第六盏酒时提供假鼋鱼、蜜浮酥捺花。第七盏时提供排炊羊、胡饼、炙金肠。第八盏酒时提供假沙鱼、独下馒头、肚羹。第九盏时提供水饭、簇饤下饭。
  这顿饭赵柽吃的窝火,从早晨九点多一直吃到下午天黑,虽然面前的小桌子菜换了一桌又一桌,可他的肚子还是半下子。他还是头一次参加国宴,不知道其中的奥妙,看着边一帮老头,连着自己的兄弟都是看着节目喝着酒,就是很少动筷子,他怕失礼,也不敢动。按照前世的思维,他琢磨着大菜都是最后才,想着这些人们可能都等着后边的好吃的呢可等到最后一桌菜来,他才知道自己何其傻,就剩下一碗水饭和几碟小咸菜了
  “娘的,这叫狗屁国宴啊,谁也不提醒我一句”赵柽吃口小咸菜喝口粥,心里就骂一句,这筵席都结束了,别提大清朝的满汉全席了,就是现在普通酒席的大虾、肘子、烧鸡、烤鸭都没有,鱼虾水产压根就没见面,更别说燕窝、熊掌、鱼唇、驼峰、猴脑这些山珍海味了,估计万人吃的这顿国宴,也不及‘煤老板’的嫁女的筵席花的多。
  ......
  初二,赵柽在家补了一天的觉,府里也放了假,发了红包让他们自由活动,愿意下馆子就下馆子,愿意买东西就去买东西,今年他收成不错,又有三百万贯入账,不差钱,现在这些跟他入京的‘土包子’们也得开开眼,将来回家也能有的吹。
  初三赵柽一早奉诏入宫,今天要到南御苑陪皇看与辽国使臣的射箭比赛。这项活动已经从举行了好多年了,已成年年春节演的必备节目。两国多年为交兵,但是大宋朝与辽国打仗是胜少负多,割地赔款,就想着在体育比赛中找找胜利者的感觉,挽回点颜面。辽国的意思是显示自己的武力,让大宋时时记得辽国骑射无双,你给我老实点,我要什么你得给我什么,不要生什么歪心思,所以比赛成了两国的暗战,也变成了汴梁城中每年的盛事,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观看。
  到了南御苑,禁军早就做好了准备,打开了场子,用黄幔围住,将看热闹的人群分开。赵佶带领群臣与诸皇子及宗室封爵者百十号人进了场,他座中间宝座,两国朝臣相对而坐。鼓响三通,比赛开始,殿前司的诸班直箭班设立箭垛,五十步外两国选手出场。按说是辽国人擅长用弓,宋人擅长使弩,可辽国派出的人却选了弩,这边就只能用弓了。
  那辽国下场的人,头裹无脚小幞头,穿锦袄,用脚将弩弓踏开,盘旋舞蹈一番。赵柽看着纳闷,不知道这是炫耀还是祈求,然后才搭箭,瞄准靶子,辽国的使臣又下场校正,然后才发箭。‘咚咚...’鼓响三通,正中红心。
  接下来轮到伴射的宋国武将了,他也不含糊,前腿弓后腿绷,拉弓放箭也中红心,他们都是御前诸班直的,乃是皇最亲近的扈从者,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卫团,功夫当然不差。
  两个人,射完靶子,射盘子,射完盘子射鸡蛋,三通箭射完,双方不分胜负,按说是和局,大过年的皆大欢喜的好事,赵佶便将赏赐给胜者的利物准备一分为二,分赏二人。
  “启奏圣,辽国使者有话,说射箭未分胜负,他国两位皇子想与我朝再较高低”这功夫,鸿胪寺的一位官员前说道。
  “哦”赵佶有点意外,可人家出招了自己也不能不接,否则多栽面啊,转念又想,对方是两个皇子挑战,可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们行不行?
  “大宋皇帝,如果你们派不出人来,就算输了,请将赏赐之物给了我们”正当赵柽犹豫的时候,一个头戴金冠的,身穿白色裘服的少年出列说道,不用问就是辽国皇子中的一位。
  “哼,小儿无礼,我泱泱大国,岂能无人”输人不能输阵,赵佶哪能让个小孩子给吓住喽,声色俱厉的训斥道。
  “五弟不得无礼,大宋皇诸多皇子中怎么会没有勇士?”辽国那边又出来一个说是劝解,不如说火浇油,弄的场中火药味更浓。
  “哪位皇儿应战啊?”赵佶看看自己右手边坐的一溜儿子说道,这些都是自己这么多年辛苦的结果,儿子他已经有了二十五个,死了五个还有二十个,今天能走回跑的来看热闹的来了十二个,封王的就七个,其余的不是郡王就是国公,现在是六比一,再说还有二十多个宗亲呢,他们也算自己的子侄,怎么也能挑出两个来,他对胜利还是有信心的
  皇这一发话,把场中陪驾的群臣给吓了一跳,他们比皇还了解他的儿子呢,要说比不说话,老大赵桓绝对行,那就是个没嘴的葫芦,在朝中就没听他说过话;老三赵楷比吟诗作画行,一把刷子就能把他们都灭喽;老四死了不提;老五、老六除了能吃会玩,没看出什么本事;老七、老八、老九还不到十岁,估计弓都拉不开;剩下的都是刚不吃奶更不顶用,至于那些宗室虽说都封的是武官,可就没见他们干过武将的活儿;至于老2赵柽他们直接无视,虽号称‘英武’,也就见他耍过两次王八拳把王黼和‘关羽’给打了一顿,没听说过他会射箭。那辽国是骑射起家,听说当今的辽国皇耶律延禧更是骑射无双,他儿子肯定也差不了哪去,要不怎敢当众挑战,可皇已经把话说满了,自己也没法解忧啊
  “哪位皇儿如能胜了他们,封将军,赐金带,御马”赵佶见自己的儿子们面对胆怯,躲躲闪闪,连迎战的胆气都没有就有点急了,开了赏格,话音也严厉起来。
  “儿臣愿以辽国皇子一战”赵柽开始是不想下场,他觉得自己的兄弟们都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射乃是君子六艺之一,肯定不会太差,比自己的野狐禅强得多,可一看他们都眼观鼻,鼻观心不吭声,知道不妙。这事儿往小了说是把老爹给晾在那了,丢了皇家的脸面,往大里说那就是大宋无人,丢了国家的脸,这让他这个曾经的热血军人受得了,起身出列高声说道。
  “还有谁愿意迎战”赵佶心中一暖,也松了口气,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二小子给自己长脸,可对方是两个人,还差一个呢?
  赵柽的目光扫过自己的兄弟们,几个大的他们脸色都不大好,如果大家都不行,自己也没神马事,丢人大家丢,可他一站出来那性质就严重了,自己的行为就是怯懦,不能为父皇分忧,就是不孝。
  “九哥儿可愿一试?”当他看到赵构时心中一动,赵构小脸通红,双拳紧握,正在人神交战之中,赵柽明白他一直在等待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机会临头,又胆怯了,差的是有人推他一把,前拉着他的手轻声问道。


 第二十二章 看谁心眼多

  “好的!”。赵构点点头,站起身站在了二哥的身边。
  
  “好样的,不用怕,让这些蛮子也看看我大宋皇子的英武!…”赵柽拍拍比自己矮了一头的小兄弟笑笑说。
  “二哥儿,放心,我不会给父皇,给大宋丢脸的!”。赵构仰脸看看哥哥自信的笑容,心中仿佛责了依靠,使劲的点头说道。
  赵构过了年才十岁,他心中也有个梦,母亲出身低微,生了自己才得个了淑姨的封号,在他有记忆以来,只见父亲到母亲的宫中来过一次,就为了看看他们园子里刚开的荆花,母亲边精心照料这棵花树,每到荆花开放的时候边盛装打扮,等待父亲的到来,可等到的只有失望。赵构从小就体会到了宫中的冷漠,他每日习文练武,不惧寒暑,就为了有一天能够引起父亲的注意,今天终于等到了机会。
  “希望他长大以后还能记住今天的话!”。赵柽心中默念道,自己如果不能改变历史,这孩子还可能挑起光复故土,抵御外寇的重担,不要再做那个被后人骂的体无完肤的窝囊皇帝。
  “禀父皇,儿臣与康王愿意迎战,扬我大宋国威!”。赵柽与赵构并肩来到御座前施礼说道。
  “准,赐锦袄!…”赵佶见两个儿子站了出来,龙颜大悦,总算没把人丢到姥姥家去,先赏啦!
  箭班重新摆好了箭垛,重新布置好了赛场,赵柽哥俩儿也换掉了儒衫,穿了劲装,摘掉了头的梁冠,用杏黄包巾挽住发髻,大红的锦袄,紧束的袖口扎着鹿皮护腕,腰系巴掌宽的犀牛皮带,皂色的长裤”脚下牛皮薄底快靴,配两人俊美的脸蛋,哥俩儿一亮相,立刻引起场外观众的欢呼。
  “哼,希望两位皇子不要让我们失望啊!”。辽国的那位年长的那位穿白色裘服的王子下打量了下赵构面带讥笑的说道,心道宋朝真是无人了,这小个儿的也就岁,他都怀疑能不能拉开弓啊!
  “呵呵,我们家的马夫常说”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比完咱们再说,二位皇子请!”。赵柽拱拱手笑道,这两人的身份他刚才趁更衣的功夫已经打听清楚了,大的是辽国皇帝耶律延禧的二子梁王耶律雅里”小的是三子燕王耶律达鲁,他们随使团来的,年龄和自己相仿。
  “哼,%%%……”那小的耶律达鲁不满的冲赵柽叨咕了几句,赵柽就听懂了一个字“哼”其他的都没明白,看样子他也听不懂自己说的什么,可看号哥的脸色不好,定是感觉到赵柽说的也不好听,在向他发泄不满。
  “二哥”他说什么?”。赵构也看出对方语气不善,可也听不懂,绷着脸问道。
  “不知道,反正不是好话,你就当狗放屁得了!”。赵柽笑着说。
  “呵呵,狗放屁”,。赵构也笑了,他本正是活泼的年龄,可在宫中压抑已久,现在受了二哥的影响也展开了久违的笑容。
  四个人走到场中”在通译的帮助下先制定了比赛规矩,先由两个小的比”使弓使弩自己选,每人射三通三箭,中着多为胜。约定好规则,赵柽做了个请的姿势,毕竟是在自己家里”总不能失礼!
  耶律达鲁冷哼一声,招了下手,随从送了一张弓、一壶箭,弓是西夏的良弓”箭是长羽雕翎箭,这西夏弓赵柽还是知道一点的”弓身以牦牛角制作,每张弓价值数百两银子,有人为了升官曾用十几张西夏弓,行贿童贯,可见这东西也很难得。
  见对方选了弓,赵柽也松了口气,己方就可以选弩了。
  史记载赵构这小子能拉一石二斗的弓,双手平举一斟水,力气惊人,可现在他才十岁,五十步对长大的他来说不远,但是现在对赵构来说可能就是极限。开弩可以借助腰腿的力量,对他来说可以省此力气,而且弦后不用保持张弓的状态,可以安心瞄准射击,可赵柽还是怕他逞强,自己给他亲选了一张“小黄”踏蹬弩的一种,力道稍小。
  赵构见哥哥替自己想的周到,感激的一笑,接过弩,脚踏弩环,双手拉动弓弦,两膀较力,“咔咕,好了弦,他又选了支五钱的点钢箭放入箭槽,动作形如流水,干净利索,赵柽点点头,看来不欺我,这小子确实练过,力气也不小。
  这场比赛虽然外人看着惊心动魄,可赵柽心里有底并不惊慌,自己的箭法虽不能说像李广似的能射中百步之外摇摆的柳技,但是不论步射还是骑射,射中五十步内的还是有把握的,如果持弩简直就是手拿把攥的事情,战胜对手的几率大的多,毕竟自己前世经受过严格的狙击手训练,经验和心理素质远超对方那“毛头小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