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旌旗-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重得到消息之后,欣喜若狂,立即下令全军加快速度,一定要在尽快赶到陈留。

一路急行,风餐露宿,到了初平元年一月上旬,也就是190年一月上旬,李重终于领着众人赶到陈留。由于在路上李重有意锻炼行军速度,所以并没有机会体会东汉末年的风土人情,到了陈留李重终于放下心来,留心观察陈留的情况。

第十七章 一代奸雄

当时陈留太守并不是曹操,而是张邈,但由于曹操刺杀董卓的原因,在声望上,曹操要比张邈高得多。

到了城门口,自然兵士相接,说明来意,李重就站在城门口观望。

陈留城的城墙越有两丈高,城门口是用青石修砌的,约有一丈半的高度,李重用手摸了一下城门,感受了一下古朴的气息。

不多时,城内一阵喧哗之声,李重连忙向里观看。却见到十余人向自己走来,为首一人身高约有一米七左右,三十岁上下,颌下长须,一双狭长的眼睛里笑意盎然,在众人的簇拥下,显得气势十足。

“曹操!”李重心中一震,根据长相就知道,这就是威震天下的魏武帝了。

看到李重注视自己,曹操快走几步,大笑道:“前面可是并州李子悔,曹操迎接来迟,莫要见怪啊。”

“那里,李重区区小卒,那担得起曹将军亲自迎接,让李重受宠若惊啊!”李重连忙走了过去,连声说道。

当时曹操的官职是典军校尉,李重称呼曹操将军也没什么不妥。

曹操看了一眼李重带来的二百兵卒,发现这些人身姿停止,衣甲整齐,身上散发着肃杀之气,不由得眼前一亮,挽着李重的手臂说道:“来来,子悔远道而来,快到营中歇息,我叫人给子悔备下酒宴,接风洗尘。”

李重微微一笑,跟着曹操向城内走去,现在的曹操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显得非常随和,叫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曹操的兵营就在陈留城北,占地很大,四周于木质的栅栏,李重隔着栅栏就能看到有兵卒在校场操练,呼喝之声络绎不绝。

路上时间太短,李重只能看得出曹操手下的兵士已经有了些法度,还没等李重偷学一下曹操的练兵方法,就已经到了曹操的大帐之外。

计算了下时间,从曹操起兵到现在,也就十余天的时间,曹操就能把一群游兵散勇训练到如此地步,李重不免有些敬佩曹操,同时对曹操的忌惮之心又加了几分。

到了帐中,众人分宾主落座,李重给曹操介绍了太史慈和廖化,曹操摆下酒案,亲自相陪。

经过曹操的介绍,李重骇然发现,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于禁俱在帐中,在各方诸侯里,但论武将的话,现在的曹操确实称得上猛将如云。

这不是曹操对李重太过重视,而是李重来的太快了,现在曹操才招募了三千人马,其中大都是夏侯惇和曹仁带来的兵丁,李重能带来二百人已经不少了,更何况曹操一眼就看得出,李重手下的兵卒都称得上身经百战,怎能不眼馋。

端上酒菜,曹操举杯道:“这一杯酒就当操给子悔接风洗尘了,感谢子悔前来相助,共讨逆贼,一路辛苦。”说罢,曹操举杯一饮而尽。

李重连忙跟着干了一杯,笑道:“孟德言重了,要说天下李子悔最敬佩的就是曹公你了,京师冒死刺董贼,陈留举兵,大汉忠臣,无出其右。”

曹操闻言苦笑道:“想我大汉江山居然零落至此,现有黄巾乱贼,后又董卓弄权,真是叫人心酸啊!”

李重看着曹操黯然神伤的样子,心中不解,看曹操的神情不像是作假啊!难道曹操这次起兵,就真的是为了大汉朝廷吗。

口中却说道:“董卓残暴不仁,私废少帝,其狼子野心已显,天下人人得尔诛之,李重这次前来,只是略尽绵力而已。”

酒过三巡,曹操问道:“不知道子悔这次前来,是前来相助诛杀董卓,还是……”

曹操话说的含含糊糊,但李重却知道曹操是什么意思,苦笑道:“不满孟德兄,李重在家中还有事情要做,这次前来完全是被孟德讨伐董卓义举所感,所以此事一了,李重就得回到家乡,实在是难以跟随左右。”

“另外,孟德手下猛将如云,李重就不滥竽充数了,实在是担不起孟德厚爱。”李重自嘲的笑道。

话音一落,就听得到大帐里有人哼了一声,李重转头一看,这是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将夏侯惇。

单算武艺的话,在许褚、典韦没投奔曹操之前,夏侯惇的武艺绝对是曹营第一,就是到了后期,张辽、徐晃等人的武艺也要比夏侯惇稍逊一筹。但夏侯惇的性格有个缺陷,就是非常高傲,几乎和关羽一模一样。

李重拒绝了曹操的招揽,让夏侯惇心中很不痛快,觉得李重有些不识抬举。

想到这里,夏侯惇忽然说道:“这位太史将军是李子悔的属下吧,看样子武艺定然不错,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和夏侯惇比试一下,松松筋骨。”

曹操闻言眉头一皱,瞪了夏侯惇一眼,说道:“元让休得无礼,子悔远来,自然十分疲惫,要比试也等明日再说。”

曹操表面上训斥夏侯惇,但也没有阻止夏侯惇挑战太史慈,他的心思和夏侯惇一样,就是打压一下李重,让李重知道天外有天,展示一些自己的实力,想让李重心折。说实话,夏侯惇也是知兵之人,对李重训练的兵士十分看重,岁才有这个打算。

“不用等到明天了,太史慈听说夏侯将军的武艺非凡,也想领教一下。”太史慈忽然一笑,放下酒杯说道。

俗话说,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李重来的时候,已经说了无数遍曹营武将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人的武艺十分赞赏,而在座的几个人都在李重的提及范围之内,太史慈也是好战之人,如何能示弱。

再者说,太史慈也明白这次前来的用意,那就是打出名声,武艺高强自然也是名声的一种,那个士兵都希望自己的主将武艺超群,以一敌百。

“好,就让见识一下太史将军的武艺。”夏侯惇一推酒杯,站起身来就往帐外走。

曹操急忙起身叫住夏侯惇,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夏侯惇不住的点头,还用余光看了太史慈一眼。

李重猜得到曹操交代什么,无非就是手下留情之类的。看到曹操窃窃私语的样子,李重忽然感觉有些可笑,夏侯惇是武艺高强,但你当太史慈就是泥捏的不成。

求推荐,求收藏!!!!!!

第十八章 夏侯惇邀战太史慈

夏侯惇和太史慈这次邀战几乎将曹营的兵士都吸引过来,要知道夏侯惇武艺高强,曹营的兵士都见识过,都替太史慈捏了一把冷汗。

沙土铺垫的校场上,上千兵卒围成一个大圈,太史慈和夏侯惇策马在圈内小跑,让战马疏开筋骨。

李重和曹操二人站在最中间,他们对自己人都有信心,再加上太史慈和夏侯惇也不会以死相搏,所以一个个谈笑风生,显得很是轻松。

由于双方都不可能射冷箭,所以太史慈和夏侯惇都没有带头盔,只是用头巾缠住长发,这样视线更好一些,不得不说,单看长相,英武的太史慈要比夏侯惇顺眼的多。

太史慈和夏侯惇都是用枪的高手,随便挥舞几下,就发出“呜呜……”的破空声,顿时引起一震欢呼声。

“哈……”两个人盘旋几圈,同时大喝一声,向对方冲去。

太史慈横过长枪,顺势横扫夏侯惇的胸膛。

夏侯惇冷笑一声,双手向外一推,大喝道:“开……”

二人并没有比什么招式,纯粹就是试探一下对方的力气,就听得“当……”的一声巨响,剧烈的金铁交鸣声回荡在校场之内,金属的颤动,让袅袅余音回荡在众人的耳轮之中。

“太史慈和夏侯惇的枪杆,都是铁制的!”围观的所有人都明白过来了,还有不少人吸着冷气。

要知道,整个曹营之中敢用纯铁制兵器的只有三个人,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就连自恃勇猛的曹洪都不敢用,要知道一杆铁枪至少有二三十斤中,平时舞动几下还可以,真到了战场,比划两下就气力不足,那就是找死啊。

敢用铁枪的可以说都是一流武将,管亥口中的千人敌。

太史慈有心里准备,但是夏侯惇却一愣,他没想到这个“自不量力”的太史慈真是一流猛将,于是远远的冲太史慈竖起拇指,提马杀了回去。

两个人交手一回合,算的上平分秋色,紧接着就缠斗在一起。

要知道,战马来回冲刺是最耗费体力的,所以很少有武将来回让战马冲刺的,突刺也就是试探一下对方的力气和速度,当然也有一些武将战斗力过低,或心理素质太差,在试探中就被秒杀了,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常说的一枪刺于马下。

太史慈和夏侯惇都没了秒杀对方的心思,所以试探完毕,立即放弃了秒杀对方,转而用招式取胜。

两人一照面,就响起一连串的兵刃撞击声,爆发的气浪四处翻涌,将地上的沙土吹出好远。

“好……”围观的兵士越来越多,呼喊声也越来越响亮,几乎穿透了整个陈留城。

夏侯惇和太史慈两个人的武艺相差无几,旗鼓相当,几乎就是你攻我一招,我还你一招的情况,谁也占不到半点便宜。

两人或绞缠在一起,或并马而奔,兵刃的撞击声如同雨打芭蕉,连绵不绝,忽然又像惊雷乍现,震撼全场,看的人目眩神迷。

打了十几招,太史慈和夏侯惇渐渐打出火气来了,有些控制不住的架势,身上的杀气渐渐浓郁起来,招式变得越发凌厉、狠毒。

“主公!”夏侯渊就站在曹操身边,看到两个人打得火起,急忙说道:“让他们停下吧,再打下去,后果难料啊。”

“什么后果难料,你也看不出来谁占上风吗?”曹操虽说武艺不错,但和太史慈、夏侯惇比起来,差的太多,自然看不透眼前的形式。

夏侯渊苦笑道:“除非他们出险招,不然的话,就得比拼耐力了!”

李重就站在曹操身边,闻言看了一眼曹操,说道:“孟德,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叫他们收手吧!”

话音刚落,就听到夏侯惇一声怒喝,抖出满天枪影,带着凄厉的尖啸声,铺天盖地的刺向太史慈。

太史慈也是一声闷吭,双手握住枪杆奋力一搅,长枪发出呜呜的声响,变成一个黑色的大漩涡,这个大漩涡像黑洞一样,带着强大的吸力,将夏侯惇抖出的枪影都吸取进去。

时间好像猛的停顿一下,紧接着就像有千万兵器在同一时间互相撞击,“呛呛”之声几乎连成一线,太史慈和夏侯惇各自闷吭一声,身子一晃,战马踏踏的向后直退,将地上的沙土踢得老高。

“好……啊……”喝彩声像炸雷一样响起来,这些兵士是刚刚招募的,哪见过这样精彩的比拼,平时夏侯惇他们虽然也偶尔比试一下,但却精彩有余、激烈不足,但今天的比拼已经无限接近于生死相搏了。

说实话,夏侯惇最后那一招,能不能控制住都是问题。

夏侯惇退了几步,眼睛发红,身上发出疯狂的气息,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太史慈眼神缩的跟钢针一样,紧盯着夏侯惇。

“夏侯惇,主公叫你住手。”夏侯渊看到兄长似乎要陷入癫狂状态,连忙厉声喝道。

“呼……”夏侯惇猛吐了一口气,癫狂的气势慢慢消散,夏侯渊不放心兄长,提马上前,隔在两人中央。

太史慈拨转马头,回到李重身边,翻身下马,慨然道:“夏侯将军真是武艺非凡,在下佩服。”

这是夏侯兄弟也回到曹操身边,夏侯惇大笑道:“太史将军也不一般啊,我好久没打的这么痛快了。”

曹操微笑道:“都是猛将,快换件衣衫,继续喝酒。”

这次回到大帐,气氛变得热烈的多,以夏侯惇为首的曹营众将频频向太史慈敬酒,无论到什么时候,绝对的实力都受人重视,就连廖化都沾了一些光。

一直到掌灯时分,众人这才撤了酒席,各自回到帐中安歇。曹操早就给众人准备好了住处,酒食的应用之物自然也不会缺少。

李重和太史慈,廖化三人一间帐篷,脱了衣甲,李重躺在榻上,回想发生的一切,竟然有种虚幻的感觉,没想到自己竟然有回到三国的一天,还见到了魏武帝曹操,哎!也不知道明天一早醒来会到那里?有可能又回到现了呢。

就在李重魂游天外之际,太史慈忽然说道:“曹操手下武将果真厉害,夏侯惇居然能与我打成平手。”

“当然了,我一开始都想投奔曹操呢!”李重翻了个身,嘟囔道。

太史慈仿佛想到什么,慢慢的说道:“我看曹操此人也很有气度,特别是他训练的兵卒,单看军纪,不比你差多少啊。”

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第十九章 酸枣会盟

“怎么,子义后悔了?”李重翻身笑道:“要不你转投曹孟德吧!说实话,天下诸侯里,我就看得起他了。”

太史慈呵呵一笑,吹熄了油灯,说道:“放心吧!我还等你取上一官半职呢,没有改换门庭的打算,不过子悔,你先说说,你为什么不投奔曹孟德呢?”

李重幽幽的说道:“我欣赏曹孟德,但是他手下的将领派系太严重了,夏后氏,曹氏,相互争权,而且曹操本来就是夏后氏过继的,他们都是血亲,我算是个外人啊,不会有出头之日的。”

太史慈默默的点点头,说道:“是啊,以你的见识,如果地位还在这些人之后,确实有些委屈了。”

李重打个哈欠,含糊的说道:“不说了,睡觉!等着看好戏吧。”

不说李重等人一路困乏,早早睡下歇息,曹操大帐之中确是灯火通明,众人正在讨论李重和太史慈的事。

夏侯惇性情直爽,在曹营之中地位也最高,于是首先说道:“主公,我看太史慈跟着那个小白脸太屈才了,如果追随主公,定能成为主公的一大助力。”

曹操本就是个爱才之人,闻言问道:“那元让有什么办法劝说太史慈呢。”

夏侯惇一愣,理所当然的说道:“那还用什么办法,李子悔能和主公比吗?贤臣择主而事,我不信太史慈看不到这一点。大不了给李子悔安排个官职,俸禄厚重一些,嗯!就让他练兵好了。”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这样一来曹营的实力又能增加几分。

曹操沉思一阵,这才说道:“你们小看李子悔了,如果他没几分本事,太史慈这样的猛将怎会跟随于他,等等再说,这几日全力应付会盟事宜。”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各方诸侯纷纷响应,起兵相迎。

初平元年一月中旬,群雄终于完成集结,渤海太守袁绍河与内太守王匡屯兵河内,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屯兵酸枣,孙坚和袁术屯兵鲁阳,孔伷屯兵颍川,共计兵力二十余万,由邺城韩馥供应军粮。

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联军声势浩大,自然要推举一位盟主才好行事。

在酸枣设下军营,扎下军帐,于是各方诸侯齐聚大帐,开始商讨盟主人选。

李重身份不够,只能当成曹操的跟班,站在曹操身后,看着大帐之中各方太守刺史挣得面红耳赤。

盟主的选人只有两个,一位是袁绍,另一位就是袁绍的族弟袁术。

李重对这些人的争执不感兴趣,他早就知道袁绍当选,便把注意力放到各方的诸侯身上。

先入眼的就是袁绍,在各方诸侯之中,长的最有威仪的就是袁本初了,袁绍的身高八尺,体态雄健,面目也十分白皙。和袁绍截然相反的就是袁术了,这厮长的不怎么地,白瞎了袁家的美女基因。

李重只看袁术一眼就不愿意看了,转而看向公孙瓒,公孙瓒长的英武刚毅,一副忠臣良将的形象。但李重现在才知道公孙瓒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