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使女见赵琦醒来,连忙赶上前服侍他更衣梳洗用餐。这两个使女都是从日本抓来的奴隶中挑出来——衢山的商船从日本回来时,偶尔也会做上一票,不过因为当地防卫甚严,也只能是偶尔——两女做事伶俐,长相也看得过去,更重要的是汉语学得很快。因她们把赵琦服侍得好,她俩的家人也受到一些优待。

不过这几天,赵琦的心情不好,见人都冷着脸,两名使女做事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于他。吃完早饭,赵琦掀帘出门,却听见身后的使女们长舒了一口气,好像解放了一般,惹得他更是不快。

不过,赵琦并没有回头责罚她们的想法。从脾气上讲,十五岁的赵琦还是比较善良的,对奴工也十分宽和,完全不似赵瑜那般杀人不眨眼的性格。

出门之后,赵琦的几个亲随便跟了上来。几人一行,在寨中开始例行的巡视。那霸寨改建自那霸按司的主村,赵琦的居所,本就是当年的按司御所。衢山军进驻后,筑高篱,砌石墙,开凿壕河,把原来疏漏的村寨防御体系打造得铁桶一般。虽说防御严密,但寨子却也不大,周围不过一里,沿着及胸的石墙,半刻钟便能巡视完毕。

寨中之人见到赵琦出行,纷纷躬身行礼。毕竟他是赵瑜幼弟,衢山的二当家,那霸寨一寨之主,纵然年幼,寨中也无人胆敢不敬。几人走过寨中主路,鸡犬之声不绝于耳,几头健壮的水牛在路边闲逛。寨东的校兵场上,几队士卒呼着号子,操演着队列阵型。而寨西一片屋舍上炊烟袅袅,但不是做饭,而是在制糖。

这个殖民点,不仅仅是为了捕捉奴隶才设立,琉球岛上土著再多,也有捉完的一天。开发种植业,才是赵瑜真正重视的工作。几年来,那霸寨周围,已经开辟出了千余亩田地,一部分种粮,以期自给自足,但大半田地还是辟为了甘蔗园。

琉球终年如夏,最宜甘蔗生长。由于雨水充足,地力肥沃,那霸寨的甘蔗园亩产常有三四千斤,出红糖率接近一成(注2)。单单去年一年,那霸寨七百亩甘蔗田中,出产的红糖就超过了一千五百石,给衢山带来万余贯的纯利。同时在衢山岛上,赵瑜还试着把红糖加工成白糖、冰糖,小批量的制取已经成功,现在正在训练工人,修建作坊,希望下一季甘蔗收获后,能大批量的生产,利润远比红糖高出数倍的白糖。

而且这一切还是刚刚开始,现在甘蔗田还只是试验田,等过几年,甘蔗户们把种植甘蔗的经验都总结出来,琉球岛上的甘蔗种植业才会真正发展起来。

现在的那霸寨,汉军百人,此外还有十几户从衢山迁来的农户,主要是料理寨外的农田和甘蔗地。当然,他们基本上不做重活,大半农事都由三百奴工完成。这些奴工,多来自日本,也有少部分是高丽人,却没有一个土著。

之所以不用当地的土著,却是因为前年,连续发生多起奴隶杀了所服侍的主人,趁夜逃入山林之事,赵瑜因此而下令禁止在琉球役使本地人,改用从高丽、日本或捕捉、或诱骗来的奴工。这些外来奴工,在琉球人生地不熟,就算逃跑,也很容易捉回来,如果落到当地人的手中,更不会有好结果,因而只能老老实实地依附于那霸寨。不似当地土著,犯了事后,还能依靠熟悉地理而逃脱惩罚。犯了事,却能安然逃脱,便会引起其他奴隶竞起效尤,当然不利于统治。这也是日后,赵瑜治下逐渐形成的异地为奴制度的主因。

赵琦一行沿着石墙,走到寨东角的望楼下,扶着木梯,独自爬了上去。望楼上的两个士兵见他上来,慌忙行了一礼。赵琦点点头,算是回礼。他站在望楼上向四面眺望,那霸寨周边几十里地方尽收眼底。

西面浩瀚一片,乃是东海。向南看,就是那霸湾。那霸湾东西长,南北窄,在深入岛内的海湾东部,有一条河流流入此处。东面则是山林,只有靠近寨子,才有一片田地。如向北望去,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融融绿色中间有一小片暗影,那便是浦添按司所在。在衢山殖民者攻破了岛南的大里按司(注3)之后,这浦添按司便成了琉球岛上最大的土著势力。

在衢山殖民者的威胁下,琉球本岛中部诸按司月前在浦添城寨会盟,公推浦添按司首领为世主,会兵一处,共同对抗那霸寨的‘唐人’。从派去探子口中得到的消息,现在的浦添城下,已聚集了十几个按司超过五千人的兵力。

望着北面,赵琦心中忐忑不安,五十倍于己的敌军,他到底能不能抵挡得住?

注1:五道两界:杨广道、庆尚道、全罗道、交州道、西海道、东界、北界。

注2:这是明代竹蔗的产量。如果是现代蔗田,甘蔗产量最少也有四五吨,出糖率大约15%。

注3:琉球三山王国。山南国的统治者为大里按司;中山国的统治者为浦添按司;而山北国国王则出自今归仁按司。

第十二章 琉球(中)

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二,癸卯。

探子回报,两天来,又有五部按司军队从琉球岛北抵达浦添城。由于北方实力最强的今归仁按司也在其中,浦添城下的军力已扩展到八千。

虽然赵琦严令禁止泄露敌情,但那霸寨毕竟不大,他也没有赵瑜令行禁止的威严,很快,土著军队即将来攻的消息就再也瞒不住,传遍了寨中。寨中人心惶惶,赵琦寝食难安。若不是那霸寨地处海外孤岛,决无退路,寨中人等早卷堂大散,逃个干净。

对于寨里的混乱,赵琦也是无法。在衢山军中,他虽是二当家,却缺乏足够威望,没有让人认同的实绩,他的地位完全来自死去的老爹和现在的赵瑜。在平时,他还可以借助父兄的声望来发号施令,但大敌当前的现在,就没有几人会认真的听他说话了。

将为兵胆,现在的那霸寨需要一个能安定人心的主心骨,但赵琦并不够资格。他所能做的,也仅仅是把寨中的几个头领召集过来军议,试图找出一个解决目前困境的办法。

议事堂中,寨中各头领已然列坐。赵琦乃寨主,又是寨内驻军的都头,高居主位,其下左右副都,十名队正,在他两侧而坐,两个种植园的主事则陪坐在队尾。

“诸位叔伯兄长,”赵琦一开口,气势就有些弱,“琉球野人在浦添城会盟之事,想必都已知晓。现在浦添城下聚集大约二十路野人军队,人数八千,不日就将来攻我寨。究竟要如何应对,今日得商议个章程出来。”

“还议什么,那些鸟人接近一万,俺们只有一百,除了守城还能咋样?”先开口的是左副都头许继祖,他二十年前就跟赵橹一起打天下,乃是赵瑜、赵琦的叔伯辈,资格够老,说话自然无所顾忌。

“怎么守?”右副都头陆贾立刻反驳,他是当年偷袭昌国百人中的一个,正是赵瑜的嫡系,年轻气盛,却看不起那些只知卖资格的老头子,“近万敌军,来攻城时轮番上阵,累都能把我们累死。”他侧身对着赵琦提议道,“二当家,敌军是我百倍,守城是决计守不住的,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夜袭浦添城。现下敌军刚刚集合,诸部号令还未统一,正是偷袭的良机。”

许继祖嗤笑,“赖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气!一万人啊,你把斧刃都砍卷,能砍死几个?寨里的这点人,给他们当点心都不够,你还不如说,你放个屁把那些野人都崩死呢!”

陆贾冷笑:“都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真真一点不错!”

许继祖大怒跳起,一把抽出腰刀,作势向前,口中骂道:“就让小子你看看爷爷的胆子!”

陆贾也应时跳起,他没带兵器,便反手抓起坐着的马扎,作势要扔,也跟着对骂。

两个副都头赶着要单挑,下面的队正吓得一拥而上,抱腿的抱腿,抓腰的抓腰,忙把两人扯开。

“陆哥!许叔!”赵琦一拍扶手,脸色铁青,他想骂人,却不知该骂什么。他知道,如果是赵瑜主持军议,两人绝不敢如此放肆,就算放屁,也只敢闷着放。“你们给我坐下!”最后,他只憋出这么一句。

看赵琦发怒,许、陆二人甩开架着他们的队正,许继祖收刀回鞘,陆贾也把马扎放下,两人整整衣领,又坐回原处。

见下面的人都若无其事的坐下,赵琦心里堵得慌,却不好发作。只得又开口问道:“除了偷袭、守城二策,还有谁有其他提议?”

一阵冷场。赵琦的话,却是白问,此地孤悬海外,全无退路。不战,不守,还能逃吗?下面的军头们一阵暗笑。

只是有人不这么想,一个种植园主事突然开口:“既然敌军势大难当,不如和谈!”

“和谈?”这个提议石破天惊,众人一阵骚动,“跟那些鸟人?!”琉球男子都以鸟羽为冠,衢山殖民者多蔑称其为鸟人。人前加个鸟字,可就不算人了。

那主事道:“也不是真的和谈。只要能拖上一月,等家里的船队从日本回来,到时就可避上船去。等回了衢山,禀明大当家,再发大军来报今日之仇!”

这主意听起来不错,众人也纷纷点头。可是有个问题,“谁会说土语?”赵琦问道。

又是冷场。对上琉球土著,衢山军的捕奴队向来是用刀枪箭弩说话,谁耐烦学那鸟语。看着下面一个个闭嘴葫芦一般,赵琦不由得想起赵瑜曾给他说过的,给猫带铃铛的故事。堂下的这群人,不正是那群老鼠吗?

赵琦常年处在强势兄长的阴影下,导致他个性有些软弱,但他并不笨,赵瑜常年的教导,让他学会揣摩人心,‘要了解一人说话的真实用意,先得看清他们的屁股坐在那里。’

下面这些人的小心思,都瞒不过他眼睛。许继祖说要守,是因为他不敢攻、无处退,只能选择做缩头乌龟;陆贾说要攻,却是他当年在昌国尝到了便宜,反正退无可退,看起来又守不住,还不如博上一把;其实他们两人心里都想逃,所以当那主事说要假装和谈,坐等船队,才会忙不迭地点头同意。毕竟这基业又不是他们的,犯不着卖命。而且赵琦他是二当家,只要把他夹裹回去,就算赵瑜要责罚他们临阵脱逃之罪,也得先拿赵琦开刀。

‘可惜啊!’赵琦想笑,‘想法是不错,却栽在了土话上!难怪二哥常说,掌握一门外语非常重要!’

想起赵瑜,赵琦就忍不住有些自卑。三年前,与他现在同岁的赵瑜已经带着百人,攻下了一座县城。而且从谋划到作战,都是他一手操办。比起智计、勇武皆是不凡的兄长,赵琦自知实在差得太远。

‘如果是二哥,他会怎么做?’赵琦回想着赵瑜对他的教导,渐渐的,他想明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些自信的神采。这几年,赵瑜逼他读得兵书,战例,都在脑子里存着。要说起兵法,他比在座的都要强些,他所缺的,仅仅是自信。

在一片沉默中,赵琦突然开口:“既然各位叔伯兄长都没什么要说的,那就听听我的看法!”

众人竖耳静听。

赵琦侃侃而谈,“土著联军优势在于人多,百倍于我的军力,如泰山压顶,确是难当。但他们的劣势,却也在人多。打仗靠粮草,兵无粮不行,但我想各位都知道,这些土著并没有大肆储粮的习惯。以往打下的按司村寨中,便从没有缴获过多少粮草。”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土著大军云集浦添城,突然多了八千张嘴,这些天下来,浦添按司的存粮应该快要吃空了。而且岛上没有好路,粮草转运困难,恐怕再过几天,他们便要断粮。但我们不同。寨中存粮足以支撑一年,又有深井,食水不缺。只要防住开始时的几波攻势,把战斗拖入围城战,我们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但土著人数太多,只要他们轮番攻城,最多一两天,我们就会被累垮。寨里兵力不过一百,想轮换休息也做不到。”许继祖拿着陆贾的话反驳道,赵琦突然学起赵瑜的样儿来,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我们的兵力不只有一百,而是四百!”赵琦摇头道,“许叔别忘了,寨里还有三百奴工。那些奴工都是精壮,拿得动刀枪,虽比不上常年训练的精兵,却不比那些野人差。而且他们又不是土著,寨子破了后,一样没好下场,由不得他们不卖命!”

“但寨里兵器不足!”许继祖已纯粹是为反对而反对,却忘了自己方才的立场,“神臂弓只有一百二十具,箭矢不过万余,刀剑枪斧虽多,但守城时又用不上,等用上了,我们也完了。怎么办?”

“寨墙不过一里长,三步(注1)一架硬弩已经足够多了。再让寨里的两个木匠造些发石块的旋风小砲——他们都学过的——架在寨墙上,对付那些野人绰绰有余……寨墙这么短,土著一次进攻最多也只能投入五六百人,矢石齐下,他们连壕河都别想趟过!”

说完,赵琦无意再与许继祖扯皮。他腾地站起,双眼含煞,从下面所有人脸上一扫而过,沉声道:“传我的命令!从现在起,全寨进入战备!哨探人数加倍,一日三报!弓弩下发,军器在手,各自检查,若有破损,立刻上报更换!

督造旋风砲,计点库房诸物,粮草、薪炭、油料、石灰,都要分散放置!许叔,这两桩事就辛苦你了。

陆哥,清理壕河,检查石墙、木栅、吊桥、寨门之事就由你负责,如有毁损,立即修补!

诸位队正回去各自整队,知会全军,此战若胜,军功三倍赏!各农户精壮编入预备队,随时待命!释放奴工,均入各队,告诉他们,等这仗过后,便放他们为良民!如有功勋,赏赐一如正军!

督战队由我自掌,妄言惊军者,杀!动摇军心者,杀!消极怠工者,杀!临阵脱逃者,杀!军法森严,诸位叔伯兄长若是犯事,莫怪赵琦不念旧情!”

赵琦连番下令,顺势夺了许、陆的兵权,又用重赏重罚约束众军,众人听得悚然而惊,直以为赵瑜就站在眼前。

“我浪港寨当年纵横东海,从未一败!今天我们对付的不过是区区海外野人,也一样不会败!”

注1:宋时,一里合三百六十步,每步五尺。

第十三章 琉球(下)

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三,甲辰。

浦添城。

一名女子披头散发,在祭坛上疯狂地舞蹈着,唱着令人听不懂的歌谣。腰肢、双臂如蛇一般扭动,一如她双手上的毒蛇刺青。树皮衣襟上缝缀的彩螺链坠随着她的动作在空中摇摆,幻化出道道彩影。腰带上垂挂的贝壳互相撞击,其声清脆如同玉佩。

她不停的舞蹈着,直到洒落的汗水打湿脚下一片。她喘息着,拔出腰间的石刀,高高举起,猛力扎进了仰躺在身前石台上女童的心口。女童只略略一挣扎,就不再动弹。

石刀向下拖着,破开了胸腹,血液立刻涌了出来。鲜血在青黑的石台上流淌,画出扭曲的纹路。她死死盯着血色纹路的变幻、扩展。最后,她双手探进女童的腹腔,沾满鲜血收了回来。猩红的双手在脸颊上涂过,一片血红。

她高举双手,转过身来,尖声叫道:“我看见了!我看见了!!上神的愤怒会降下天火,邪恶的魔鬼必将在血与火中化为灰烬!”

浦添按司察度跪伏在祭坛前,激动得浑身颤抖。祭坛上的神女乃是他的亲妹,自幼被上神眷顾,预言从未出错!她说魔鬼会葬身于血火之中,那就一定会实现!

那些唐人,那些魔鬼,毁掉山南的诸多按司,掳走所有男女,只留下了老弱在丛林中等死,现在这些贪婪的魔鬼又把魔掌伸向了他的按司。多少次,他在尖叫着惊醒,只因梦中被魔鬼毁掉的家园!但是,他不会屈服,他坚信这是上神对他考验。只要通过这个考验,他就不仅仅是区区数个按司的世主,而是这个国度的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