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山放炮、建筑施工、材料预算、施工管理无一不通,越是朝下谈,司马越是觉得自己应该把这人留下,这种人回到北方政府交通部做个职员实在太可惜了,像这样的人应该到做像眼下这样的实事才对。

“叮、叮、叮”

整个采石场不停的传出铁锤撞击铁纤的声音,因为并司马并没有为采石场购买风钻的原因,眼下整个采石场的工作全部依靠人力打钻着炮眼。

所幸因为参于的工作较多,每天所需要的石料到也可以满足需要,如果按照当下施工量来算。

“咚、叮”

穆白随着吴满屯的铁锤上扬时动动铁纤,也顺便活动活动被震的发麻的双手,手上包裹着几层破布用来减缓大铁锤砸下来的震动所产生的麻痛,

虽说每天的活都累的人喘不过气来,但是所幸这里的伙食还不错,馒头管够,咸菜加上一大碗稀饭,中午时还能吃上带着块肥肉的炒白菜。

十多天下来,穆白到也习惯了现在的生活,虽然累了点,也比过去的日子强上太多。

“放炮了!”

吴满屯刚开完一个炮眼,就听到下面的有人大声的喊声着,一听到是要放炮,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扛着铁锤和穆白一起朝山下跑去,

按规定放炮时,除了装药、点炮的任谁也不准留在山上。前些天,就有人因为下山晚了。被炸伤了。所幸并没有伤到骨头。

躲在山下百十米外的矮石墙后,吴满屯和穆白睁大眼睛看着在山上装药、点炮的人。虽说每天都会放上几十炮,这放炮也看了十来天了,可是还是看不够那炸山的场面。

连串的爆炸声音中半边山都被炸飞,最初,从没见过这场面的众人都被这震呆了,而后来这就成了他们口中的谈资,更何况以后如果活干完了,也可以回乡作为炫耀的资本。

“嗵……”

突然传来的爆炸声,将正在凉棚里坐着的司马吓了一跳。如此巨大的爆炸声远非上次司马自己试验时所能相比的,司马甚至感觉到在爆炸之后整个大地都随之一晃。

“没事,这是今天第十三炮,每天至少要炸二十炮才能完成一天的石方。”刘季元吃了个下人洗好的红提说到。

“少爷,一开始我刚一听到这放炮的声音,可差点没被吓死。”

正好看到司马脸色看上去有些紧张的高传良想起自己第一次听到放炮声时那个吓的,这放炮声比早些年洋鬼子的**还吓人。可再吓人这十多天听下来这会也习惯了。

“呵呵,没想到这放炮开山,竟然有这样的声势。”

司马显然并没想有想到这开山放炮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声势,而刚才自己的表现好像还真的差掰了点。

“司马少爷,也做面粉机生意?”刘季元看到工人们从简易车上扛下来的几台机器,搭眼一看是一种简单的石磨面粉机,虽然没学过机械,但是刘季元还是看出来这种石磨面粉机肯定会大受欢迎,细看一下简简单单的构造,虽然比现在市面上的石磨面粉机要简单不少。

而现在因为欧战的原因,面粉出口大涨,到处都是扩建面粉厂的,只是苦于没有机器不足,而大半只停在纸面上,现在面粉机这么热销,那这司马少爷做这面粉机生意,显然再正常不过了。

“最近弄了几台电动面粉机,试试销路。要是可以。回头从天津、上海请些熟工造这种石磨机。”

自从在报纸上看到大量求购面粉机的广告,司马就上网搜了一下面粉机的资料,没想到竟然在21世纪那种原始的石磨面粉机,竟然还能行销于市,

这种只有简单的两块石磨,靠着小功率电动机带动的石磨机,结构再简单不过了,应该是最适合眼下用来伪装仓库的工厂所生产的商品。

“少爷,咱们采石有时炸开的大石块,做这种石磨到是再合适不过了。”

高传良看了看就想起有时开山时会弄到的方大的石块,那种石块要是想用上,只能再打个炮眼炸开,可够麻烦的,要是拿来制这种石磨大小到是合适。

“不知道这种石磨一天能磨多少代面?”

虽然见过石磨机,但是刘季元以前所见过的石磨面粉机至少比这个大上几圈,这种小石磨机显然结构简单,可是产量上肯定没有那种大磨机生产量大,到时只怕大厂肯定不愿意买。

“也不多,要是机子一天一夜的转下来,一天出百十包面是没问题。”

司马在买这几台石磨机的时候专门向人询问过,这种石磨机一个小时出粉量是100公斤,25公斤一包的面粉一天也就是百十包。

“当真?”

刘季元并不太相信这个数字,虽然对面粉机不太了解,但是还是听人说过石磨面粉机一天最多也就是能出几十包面。

“当然是真的,老高。回头把这几台机子留下一台,剩下的四台用火车运到张家口,找人销掉。”

一台石磨机价格还不到二千GMB,怎么着这么一台机器卖个几百块大洋,还是能卖掉的。

就报纸上看到的那些求购广告,司马估计到时自己这四台面粉一出现在张家口,恐怕就会被人抢着买走。

“要是两位相信我,我有一个同学家里就是做面粉生意,如果可以我可以写封信过去。”

刘季元一个关系相不错的同学家里恰恰是正是做面粉生意,眼下也正苦于无机器建新厂,介绍过去到也不错。

“季元兄,那里话。季元兄朋友需要,价格好商量。小弟先谢谢季元兄了。”

司马一听他愿意帮忙介绍买家,连忙答应到,更何况自己还有用着他的地方,别说是买就是送给他又有什么。

“那个少爷,咱们这石料厂里,有几个过去做过石匠的,要不我让人把他们叫来,让他们先试着看看能不能做出这石磨。”

高传良在一旁打断两人的谈话说到。少爷即然决定做这生意,那眼下就应该着手准备了。在得到准许后,高传良叫来一个在门外候着的一下人,让他去石厂叫几个石匠过来。

“爷!您找小的们?”

约莫过了半个来小时,几个看起来有些诚惶诚恐的中老年人,必恭必敬的站在凉棚外恭着腰说到,

刚才听说到老板让自己这些人过来,这来的一路上几个人心里没少打鼓,因为这里要的都是年青壮丁,像这样年龄大的在这地方可待见。

“你们以前都做过石匠?”

司马虽然诧异为什么自己当初指名要青壮年,可眼前出现的这几个看那一脸的皱纹,那里也不像壮年的样啊。如眼下他们如果会做石匠活,到也可以用着。

“回爷的话,小的们都是山户人家,打小起就摸着石头活,不知爷有啥事吩咐。”

几个人见并不像路上想的那样,都松了一口气,其一个看起来像领头的人说恭敬的回答到。

“那好,你们看看这种石磨能不能做出来?”司马指着石磨面粉机上的石磨说到。

几个人围着石磨机,仔细瞅了瞅上面的石磨,又摸摸看看,几人小说交流着什么。一会那个领头的走过来恭着腰说。

“回爷,这石磨和俺过去做的大石磨没啥区别,要是爷同意,可以把这磨拆下来俺们量量看看,做出来应该没问题。”

“那好,要是能做好这种石磨,你们几个的工钱每个月加两块钱,等以后要是再制这石磨工资之外,还有计件钱。”

拆下这个石磨并不怎么费事,无非是拧几个螺帽就行了,即然已经决定做这种石磨面粉机的生意,眼下做些准备工作到也不错。

这种石磨面粉机再简单不过,最难的是那个电动机,好在现在天津、上海都有这样的电机作坊、厂之类的,从那些厂子里挖些工人过来,想来也不困难。

再则,就是眼下制不出电机,这种小型电机拉过来的一车,估计就够用一年的了。

“老高,那个回头看看能不能招点岁数小的,等回头从关内招来师傅后,让他们跟着师傅后面当学徒,学学手艺。”

第二十五章 该来的总会来

“哎!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拿起老高早准备好的几份最近几期的报纸,司马看到上面有一些文章显然有吹嘘的帝制的文章,无非是吹嘘帝制如何如何适合国内环境之类,

并举例说国内民众如何如何适合在帝制下生活等等,有吹嘘自然也有反驳,在《大公民报》《伸报》等一些报纸的显著位置都有不少讥讽帝制的文章。一时间从报纸上到也是隐隐现出刀光剑影。

做为未来人的司马,当然知道就在两个月后,那位曾经被人们戴上“共和英雄”等等一系列的桂冠的元大总统,就会宣布恢复帝制,其实今天的这一切早在一年前,

也就是西元一九一四年五月,他宣布废除《临时约法》;撤销国务院,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并且通过这次改组,迫使支持过他的进步党人退出政府,

剥夺了段祺瑞等人的军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不仅可以终身连任总统,还可以指定继承人开始,两个月后的一切就已经成了定局。

在司马看来元大总统的这一招臭旗。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原来他完全可以依靠北方军在国内的绝对实力,慢慢的收回地方权力,实际上他已经在做了,现在的北方政府已经初步显现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雏形。

而习惯于在集权社会下生活的大部分百姓都并没有怎么反对,甚至包括主导社会舆论的大部分中层精英也持同样的态度。必竟在共和初期,

很多人也看到了忽然出现的民主,尤其是军权主导下的民主对于社会的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一点为元大总统的集权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

但是建立集权的社会基础,却并不等同于就可以进而恢复帝制,在绝大多数社会主流精英群体中虽然支持建立中央集权,但是大都是坚决反对恢复帝制的,甚至在他统治的基础——北方军内部一部分人也持反对意见,

“哎!~”

一想到这位元大总统因为心里的帝王心作祟,为了称帝甚至不惜将北方军内部反对称帝的人清理出政府,进而强行称帝后的结局。他称帝失败最后病死倒是其次,

司马更感叹于这个独夫死后国内很快就陷入举国的军阀混战之中,直到十数年后,一只起自广东的军队才算结束这场长达十多年的内战,

这十多年的内战彻底把近代倔起的希望打没了,近代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就这样因一个独夫的一已私欲而彻底消失。

“司马,报纸上有什么能让你这么感慨?在那长嘘短叹的!”

刘季元注意到打从这位司马少爷看了最近几期的报纸,就在那里长嘘短叹的,好像是在感慨着什么,于是便开口问到。

“没什么只是感觉,这乱世快来了。”

司马很自然的随口说到。

“哦!怎么说,你来说说!”

刘季元一听司马说什么乱世要来了,心下把司马和那些个神棍差点没划上等于号。

“啊……其实也没什么,只是看报纸上这么多人吹嘘帝制优良,感觉不舒服罢了。”

司马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虽说元大总统想恢复帝制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相信他不会那么做。

“我当是什么那!都是些前朝的遗老遗少们在那里吹嘘罢了,当初如果举国都像西安一样,恐怕现在也不会徒增这么些麻烦。”

刘季元虽然是个文人,但同时更多的时候更像一个民族主义者,至少在过去思想也曾受到《革命军》等民族主义学说的影响,更何况几年前的那场革命从根本上就是民族主义的革命。

“没想到季元兄,看起来像个思文人,可是这想法也够激进的。”

虽然对共和史不甚了解,但是司马在后世还是从网上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那场革命中的西安,当然明白刘季元是什么意思,只是没想到这样的文化人有时也这会么的极端。

“这些人吹嘘帝制,又能如何?你觉得现在的国人还有可能让一个已下被赶下来的通古什贼寇再次骑到头上?”

显然刘季元并不赞同司马的刚才说的话。眼下北方有北方军压制着,南方有南方革命省军政府,就是任那些个遗老遗少们吹上天,那怕就是那个通古什贼寇的的祖宗复活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但……要是其它人想当皇帝呢?”

司马犹豫了一下说到。

“谁?谁敢冒天下之大韪复辟帝制?若是谁敢称帝恐怕无论是北方军还是南方军政府都不会放过他。”

出于对北方军和南方军政府的了解,刘季元再相信不过自己的说法,只要有人敢称帝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可能会饶了他的,谁敢?谁能做到。

“他——他敢!”

司马指着报纸上硕大的头像说到,就是那位元大总统的头像。

“不……不可能,他……他不会那么做的!”

刘季元看着报纸上的头像有些吱呒的反驳到,显然不相信,但是自己却在脑海里联想起去年就开始在京城各部流传着的流言——元大总统想当皇帝。甚至还有人据此编了断子说笑,大家不过是把这当成了笑话,

“季元兄,如果没有人刻意做为,你觉得怎么可能现在全国各大报纸上都有枪手在吹嘘着帝制的优良和贬斥民主给国内带来的混乱,现在举国上下除非了他,谁还有能力做到这些?”

司马放下报纸解释到,国人有一个通病在很多时候都会走向两个极端,包括看人做事,对于这个元大总统就是这样,当他没有实行复辟前,在国人心目他是个“共和英雄”,

人们怎么可能相信一个共和英雄会称帝?当年复辟后,愤怒的国人更是一副不打下他来不罢休的态度,可谁愿意回忆在之前他刚露出这层意思时,大家总是选择性的无视呢?

“称帝?称帝好啊!有了皇帝总省得像这么乱哄哄的闹下去了,你看这口外是自打共和后就没怎么消停过,那比得起过去皇帝在的时候。”

高传良听到司马和刘季元两人之间的谈话后,忽然说到,做为一个老人高传良不懂得什么民主什么皇帝,他只知道在共和前口外好像没有这么乱,只要圣天子在位,天下立马就会太平,这种思想也许在中国乡间更多的是一种主流思想吧。

“不会的,如果到时他敢称帝,荪先生是不会座视不管的!”

刘季元喃喃的说到。虽然只是担当了几个月的临时大总统,但是在南方的荪先生在国人的心中的地位仍旧是不可动摇的。

但是从历史上看来这位手下没有一将一兵的荪先生,最后是什么结局?无非是混为南方各省军政府所借助的对像,双方一个想借对方的兵威为已所用,一个想借对方的名气扩大自己的实力。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最后若不是在俄布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军校训练了革命化的军队,不然那里有后来的北伐成功。

在这个乱世更多的时候,枪远比声望更有用。想到这,司马忽然觉得自己花钱像马匪买安全是不是个错误?自己的安全需要用钱来购买这么做对吗?

“老高,回头能不能看看从那家洋行那买几支枪,在这在地方别有野狼什么的。”

司马如是交待着老高,司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但是好像这样也算是一种心理安慰。

“是!少爷。”

虽然对司马忽然的交待有些诧异,但是大户人家买枪自保,打从前清时就已经是非常普遍,那怕就是高传良自家都放着两支手枪,像少爷在这口外铺开这么大的摊子,买几支枪来看家护院的到也是常理。

买枪比较简单,若按常理只需要到张家口登个记,交个枪照钱,就能凭照从洋行或是警察局买枪购弹,现下因为口外这几年越发混乱的缘故,这买枪购弹的也都海了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洋行、警察局卖枪,就连一些走帮的贩子也到处带着枪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