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市民的奋斗-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这些新工人看到这些穿着军装,其中一些长官还彼此敬礼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些人的未来的命运了,但是却没有人会去反对。

早在他们一来到这个地方,进入集中劳动营的时候,任国柱就开始给他们打了预防针,公司将会根据他们在两个月的集中劳动营的表现,来决定他们未来的工作去向,他们有两个去向,一是去公司的下属各个分厂里当工人,另一个就是去公司保安队当保安队员。

当这些劳工们看到管束自己的队长们,换成了这些穿着军装腰束着武装带,头上带着桶型的帆布军帽的军人时,就知道自己这些人看来是被挑到了公司保安队里。也许从现在开始用新工人称呼他们已经不再适合,而应该用新兵。

为了磨练这些人的意志。司马特意规定,每批加入保安队或民团地新兵都必须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入营仪式,只有通过者才能成为保安队或民团的一员。

这个简单的入营仪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仅仅只是从新工人集中劳动营跑到公司设立的总团训练中心而已,说跑步也不甚准确,应该叫以强行军的速度穿越荒元人烟的荒郊野地而已。

当然带队军官不可能告诉他们,这个很简单的仪式,却让知道的人感觉到有些恐怖,长达三十公里负重强行军。司马将这个强行军称为“磨骨头”。

其距离大约相当于号称是意志考验地的马拉松比赛的四分之二,但是相比于马拉松比赛,这些新兵还需要背负数公斤重被服之类。

虽然不及马拉松的对抗性之强,但与之相比下来。孰轻孰重一想可知。

幸好只是急行军而已。

之所以设立这种对这些刚训练十多天地劳工们而言,可以用有些变态来形容的强行军。除了为了考验和磨练这些新兵的意志之外,司马如此安排,还有一些其它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并不为人知。

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天依然有些大亮,宋千湖看着已经变换成纵队的新兵们,刚才他们在听到自己的说只是跑一圈后。好像都感觉松了一口气一般。

“嗒……嗒……”

当几千双脚随着军官的命令而开始跑动时,近两千对有力的双脚踩踏着地面发出地声音像重鼓一般。

在一旁的宋千湖看着成纵队朝前跑着的这些新兵,砾石地面被几千双有力腿脚地跑动。给搅出了成阵的灰土,近两千人的劳工队伍出发了。

之前宋千湖对这些人说是跑到公司,可是事实上呢?事实宋千湖说的并不是实话,为了更好的磨炼这些新兵,司马特意在远离公司三十多公里以外地地方设计一个简易的训练中心。

说是训练中心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拉着铁丝网的战地营房。营区内没有房子,只有数百顶军用帐篷,营区地围墙是带刺铁丝网。

这些新兵如果能坚持跑到训练中心的话。那么他们将在训练中心渡过未来的两个月,这两个月将是他们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呼……,兄弟们,前面就是营地,向前。”

跑在队伍中间的宋千湖大声的喊着,此时的宋千湖早已经把领间的风纪扣给松开了,甚至于连军装的衣扣都松开了数个。

慢了跑了两个小时之后,那怕就是在护厂队每天都要进行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的宋千湖,也感觉有点儿体力不支,太累了。但是无论再累,宋千湖都不可能停下来,如果停下来的话,恐怕到时总团长估计真的会行军法了。

“跟上,别……别掉队,谁他娘掉……掉队,老子毙了他!”

跑在队伍最后面已经累的满身大汗的李千远,早已经把上身的军装脱下,甚至于连内穿的衬衣也解开了扣子。

看他的这副作派,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腰间挎着只手枪,估计别人会把他当掉队劳工,实际上李千远是个新晋的排长,在两天以前他还只是一个护厂队里的班长,早累的快撑不住的李千远,看到掉队的人越来越多时,连忙大声的喊叫着。

“长……长官,俺……俺真的……真的不行了,你…

……让俺……让俺歇会吧。”

就在这时一个掉队的新兵一下睡倒在地上,大声的喊到,这他娘的太累了,这会他只想趴在地上好好歇上一口气。

“你他娘的……他娘的……给我起来跑……呼……是个爷们就给我站起来,爷们可以流血,可以死,就他娘不能说不行了,给我站起来。”

李千远一只手硬拖着这个睡倒在地上的年青人大声嚷到,见这个人还像个软猪一样不愿意起来,李千远另一只拿着武装带的手就抽了上去。

“啪……啪”

抽了两下之后,那个已经懒躺在地上的人虽然吃着痛,但却并没有站起来,双眼充满怒火的看着李千远。

“你娘。你个没出息地,是个爷们就给我跟上来,不是爷们就给我滚蛋。”

李千远一把操过这个人扔在一边的背包,一边背在自己的身上,一边大声的喊到。

“看什么看,想像个娘们样就跟他一个样呆在这,是爷们的就给我朝前跑跟上队伍。”

李千远看着那些累的已经有些虚脱,不停的扭头对着新兵们大声的喊到,对这个躺在地上的地人。李千远已经决定放弃了,管他娘地,现在淘汰了总比以后淘汰了丢人的强。

“如果连六十里路都坚持不下来,那么这样的人。总团宁可不要,也不会收下这种怂人。”

李千远想起在来之前总团长在给营长和营里的连排长们说地话,六十里路对于农家出身的人,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咬咬牙,撑一下就过去了,可是却偏偏有人不愿意撑。

“哎!”

李千远看着又有几个人有样学校的躺在地上,想休息一会。这些人看来已经决定,自己把自己给放弃了。

“啊!……”

就在这李千远叹气的功夫,李千远扭头看到那个第一个睡躺在地上的人。这时一边咬牙切齿的底吼着,一边朝自己追了过来。

“好!是个爷们!回头进我的排里头,就冲你这个咬牙的劲头,这个班长你当定了。”

正失望着地李千远看到那个自己痛骂不是个爷们的年青人,这会又咬着牙追了过来。于是大声的喊着。

没有人会知道,司马之所以一上来,就对这些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体能训练地工人进行一次长达三十公里慢跑的用意。

三十公里,六十里路,期间基本不休息,那怕就是放在后世的军队中,也很少进行如此高强度的拉练,必竟军人不是马拉松队员。

但是司马之所以决定这么做,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么一次强行军,从心理上、意志上、身体上磨炼一下这些刚从关内来的农民。

六十里路地强行军,其目的不是跑出去什么,而是跑掉什么东西,通过这一次长跑,跑掉这些农民身上的暮气,使得在以后地训练中,更容易敲碎这些人身上的民气。

选择在入营之前进行这样的强行军,就是因为如果他们想坚持下来,这些没有受过体能训练的农民,必须要在一路上不停的咬牙,不停的给自己鼓劲,总之只有在他们自己愿意坚持下去的前提下,才会咬咬牙挺过去。

如果他们咬咬牙挺了过去,那么他们就未来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合格的士兵,如果他们连这么一点都撑不过去,那么即然以后再怎么训练,也不可能让把他练成一个合格的兵。

虽然有人说,那怕就是他们坚持下来,撑了下来,也不见得能成为好兵,但是至少能够他们愿意坚持,更何况这仅仅只是一次强行军,对于这些农村长大、农村生活的农民而言,只要他们愿意就能坚持下来。

他们连坚持都不愿意坚持,那么就是收下他们,在以后的训练中打滑溜号的事,也将是他们经常干的事情,这个三十公里的强行军,实际上也正是把这些有那种打滑溜号的心的人给淘汰掉。

四个半小时后,已经有些虚脱的宋千湖带着打头的百十名新兵,跑进了训练中心的铁丝网的围墙之中,早都累的撑不下去的新兵们,进一营区就趴倒地上,动都不动。

五个多小时以后,最后一群新兵和李千远跟过来,一下进大门就累趴在地上的李千远对着大门处的哨兵挥了挥手,训练中心的钢筋大门便被推关上了。

三十公里、六十里路的强行军,一共有几十人选择了放弃,虽然公司并不会把他们赶走,必竟他们是公司招来的,但是最辛苦采石厂里的采石工,估计将是他们未来唯一的工作。

而已经进营的近两千名新兵,也将在这处训练中心呆上两个月,这两个月,训练中心让将他们从一个老百姓变成一个军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 桂河大桥

经过了长达六十里路的强行军之后,进入训练中心的新兵们,此时早已经是体力严重透支,身体也已是疲惫不堪,近两千名新兵三五一堆的,或倒或趴或躺在营区中央数万平方的训练场上。

当训练中心的大门关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皎洁的月光从午夜的天空下洒下,训练区周围数个大柴火堆正在燃烧,发出火红的火焰和不断迸出一些火星,把整个训练场是映的通红。

在正对着训练场的一处大型帐篷前,穿着军装、戴着军帽的司马和王公亮等总团的高级军官们站在那,都眼望着躺睡在训练场上这些新兵。

“是不是……”

那怕是国内最优秀的北方军在经历了六十里路的强行军后,恐怕也不会比这些刚刚成为新兵的农民们的表现强上多少,看着训练场中躺着的,已经累的差不多的新兵们,王公亮开口说到。

“再给他们五分钟时间休息,还有那个宋千湖仪式结束后,让他到一团当个连长,看他那样子,这种怂人不配当个营长。”

王公亮的话没说话,就被司马给打断了,此时的司马感觉有些欣慰,但是看到宋千湖入营之后,竟然像那些新兵一样直接趴在地上休息。

司马就忍不住有些火大。他是个营长,而且是带队的领导,那怕再累,也应该在报告之后才能倒下去,这让司马感觉非常地丢人,要知道这些军官可都是从保安队里出来的,

现在到好,才他娘走个几十里路,就连最起码的军纪都忘记了。常此以往。司马可以想像以后自己的民团会成了什么样,累,只是一个借口,纪律必须在渗到骨子。那怕再累,也要在完成任务才能给趴下。

基本上算是一伪军迷的司马,通过在后世的军事杂志和论坛耳濡目染,知道纪律对于一支军队的意志,一支连基本纪律的无法遵守的军队,谈什么战斗力?纪律是战斗力地保障前提。

宋千湖对于纪律的无视,正是司马除了感觉到丢人之外的最为恼怒的一点,如果不是因为要顾急一些问题。司马都有一种要把宋千湖地那身军装给脱下来的冲动。

“五分钟到了,开始吧!”

司马止住想说些什么王公亮和马四等人,这时候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司马决定。累不是理由。只是违纪的借口罢了。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时间,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开口说到。

“咚、咚、咚、咚、咚”

从训练场周围的突然响起的激昂的鼓点声,原本只能听到这些新兵喘息声的营区一下静了下来。

躺倒在训练场新兵们被激昂地的鼓点声,给弄的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有些紧张地环顾着四周,想看看是从那里传来的声音。

声音是训练场四周的数个钢柱上的高音大喇叭里传出来的,这是司马特意为训练中心安装地六个高音大喇叭。

随着司马开始的命令之后。接到命令的宣传兵,就用磁带放起来了司马精心挑选地电影里《桂河大桥》的乐曲。

司马之所以选择这首进行曲,除非了因为这首进行曲的曲调激昂比较适合之外,同时又不失欢跃,可以缓和这些人的心情。

更重要的是这首《桂河大桥》虽说是50年代的电影《桂曲,可是实际上,这首乐曲原名叫《波基上校进行曲》校》。

由英国作曲家奥尔福德作于1914年曲。因电影《桂河大桥》采用口哨吹奏主旋律,故在此后演奏时,大都在管弦乐基础上加以口哨声。

乐曲一开始呈示的主旋律,常用口哨吹出,C大调,2/4拍。开头的切分节奏和六度跳进具有很强的跳跃感,使乐曲充满了活泼而诙谐的气氛。接着,乐曲转为小调色彩,再现开头部分的主旋律,然后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

当这首桂河大桥的前奉的鼓点结束之后,欢快的口哨响起的时候,躺坐在训练场上有些紧张的新兵们,他们紧张的心情也随着这有些诙谐的口哨声松快了一些。

看着训练场中,已经明显放松了不少的新兵们,司马觉得这首《桂河大桥》果然没负自己精心挑远的数天的辛苦。

“集

各带队军官为排头。”

突然之间激昂又不失诙谐的乐曲声音突然停下,训练中心四周响起严厉的口令声。

这些心情刚刚舒缓不少的新兵们,突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的口令声音给吓了一跳,几乎像是本能一样,慌忙的站起身来,开始排起了方队。

司马看着眼前的这些已经是又累又饿又渴的新兵们,虽然有些慌作一团的样子,但是还是很快就排起了标准的方队,对此司马感觉非常满意。

当时训练场内的新兵们排好方队时,灯光已经打开,将用空弹药箱堆起的讲台照的通亮,穿着无军衔军装的司马缓步走上讲台。

当司马走向讲台时站在话筒后,看了一下台下的这些仍然在在口的喘着气的新兵们。

这些这些疲惫不堪的新兵们看到司马站在讲台时,都开始自觉得屏住急促的呼吸,他们看着讲台上站的那个穿着明显和其它的军官不同。

反而和自己这些人差不多的司马时,感觉到的是一种亲切感,虽然仍有距离,但是因为没有军衔差,却显得亲切了许多。

司马看着台下这些又饥又渴,而且是经明显有些虚脱的新兵们正努力的站直一些,把队排的更标准一些。

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这些跑了六十里路的新兵们,至今还没有机会坐下来,好好吃上一顿晚饭。

这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仪式,司马要向这些新兵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讲话。

“首行我要祝贺大家,通过长达六十里的,磨骨头般的强行军的考验,靠着自身的勇气坚持了下来,并成功抵达到了训练中心,在你们今后的训练以及军旅生涯之中,我希望你们能够注意,你们周围一些重要的事情。假如你们愿意的话,你们可以回想一下,今天与在你们身边一起坚持下来的战友们,正是他们的不懈的个人勇气,鼓舞着你们,让你们有了不放弃的勇气。回忆一个他们的样子,回忆一下他们的名子。回想一下“磨骨头”中的伤痛和收获,还有这在你们面前燃烧的火焰,愿你们在以后的训练之中,能够像今天一样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祝你们百炼成钢。”

此时,激昂的军鼓声再次响起,《桂河大桥》的乐曲再次响彻着整个训练中心,不可否认的是这首音乐对在场的新兵们影响多深。

至少在这些新兵以后的余生里,这首《上校进行曲》都是经历过这一次的人们的最爱,而首伴着口哨的《上校进行曲》也成为了训练中心固定的新兵入营曲。

司马的讲话让在场的新兵们,不时的打量的着自己身边的战友,他们在心里默默记住那些曾在“磨骨头”的急行军中,给自己以帮助的战友。

在经历了今天的一切之后,这些新兵对于未来的两个月的训练有一种期盼,其实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得到的认可,像今天这样对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勇气的认可。

仪式结束以后,早已等待在一旁炊事连的官兵,抬着成桶的食物朝训练场走过去,数十桶饭菜被放在训练四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