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孙纲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自己的各方面计划的同时,时间也在飞快地过去,当中国的第二级战列舰“龙乡”号完工下水,在随后的时间里舾装海试完成,加入了北洋舰队的战斗序列。

中国自制的第二级战列舰“龙乡”号,排水量为12880吨。舰长122米,宽21米,吃水6。2米,拥有4门305毫米40倍口径主炮,以两座双联装炮塔的方式沿中轴线首尾布置。另外地8门203毫米40倍口径速射炮以4座双联装炮塔的形式布置在甲板面四角,采用双桅双烟囱设计,使用立式三膨胀发动机,双螺旋桨推进,测试最大功率为15200匹马力,海试时测得的正常最大航速为17节,强压通风时可以达到19节的航速(为了防止锅炉破裂,孙纲因此规定运行功率正常情况下不许超过13000匹马力),但无法坚持太常时间。

航速还是比预期的要慢。可能是因为炮塔过多,加上装甲太厚了地缘故。

“龙乡”号和“龙扬”号一样,也是采用全防护设计,使用的也是克虏伯装甲,主装甲带厚290毫米,司令塔装甲厚260毫米,炮塔装甲厚280毫米,甲板装甲厚200毫米。整个又是一个“铁罐头”。

总的来说。“龙乡”号的综合性能还是不错的,从投射火力密度上讲。比“龙扬”号要强很多,防护性能也和“龙扬”号差不多,应该算是一级十分先进的战列舰,但从技术角度上讲,她并没有比第一级战列舰“龙扬”号实现更大的突破。

但“龙乡”号如此短的建造周期(前后约有一年半的时间),也是很让其它国家地海军吃惊的。

因为“龙乡”号战列舰加入北洋舰队战列,使北洋舰队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的这支龙旗海军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也随着“龙乡”号的入役,变得更大。

叶祖圭向北洋大臣荣禄保举邱宝仁担任“龙乡”号战列舰的管带,可出人意料的是,荣禄竟然安排那位山东二愣子舰长王德军为“龙乡”号战列舰地管带,可是让所有地人都吃了一惊。

以在北洋舰队的威望和资历,加上娴熟地技术,邱宝仁完全应该担任“龙乡”号战列舰的管带,上次荣禄让年轻的萨镇冰担任“龙扬”号战列舰的管带就已经很让人意外了,这回居然让王德军来管带这样一艘极为重要的军舰,可是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如果说上回让萨镇冰管带“龙扬”号是出于“防汉”心理和因为萨镇冰是蒙古人的话,那么这位山东二愣子舰长是地地道道的汉人,这么安排又是为了什么呢?

虽然孙纲在安排王德军管带从日本俘虏的“追日”号巡洋舰时曾经开玩笑似的答应以后让王德军当“龙乡”号的管带(论技术他也确实能够胜任),但说笑归说笑,王德军这位二愣子却也不是傻瓜,他知道自己前面老资格有门路的舰长有的是,轻易是轮不到他头上的,而且这事帮办北洋军务的孙纲是说了不算的,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荣禄点头才行,北洋水师提督叶祖圭说的都不好使,可现在当好事真的落在了王德军的头上,他反而有些蒙了,私下里还问过孙纲是不是他暗中和荣禄说什么了。

“好事你还管那么多干嘛?”孙纲也不知道荣禄是什么用意,只好对他好言劝慰了一番,让他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

“龙乡”号入役北洋舰队后,李鸿章还亲自跑来参加升旗入役仪式,上次第一级战列舰“龙扬”号入役时,老头子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参加,这一回,他可是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

当孙纲陪着老头子坐在舰桥上,观看“龙乡”号战列舰的火炮试射,老头子看到了新战列舰一舷齐射时那惊天动地的威势,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

“这新式铁甲巨舰之火力竞至如此威猛,”李鸿章感叹道,“仅此一舰之力,便可屠城灭国。无怪乎当今世界各国,但凡稍有余力者,莫不以此等巨舰为先。”

“倘若朝廷又满足于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就此停步不前,不求继续发展,现今之科技日新月异,不数年,我大清又居人后,仍不免为他国欺凌。”孙纲说道,

“此番皇上一意振作,变法图强,皇太后那里对皇上也很是支持,老夫感觉到了朝廷里新的气象,仿佛也年轻了许多,”李鸿章笑着对他说道,“只是这数千年之积弊,变起来真是太难了。”

“正因为积弊过深,骤变不易,不如渐变,在渐变的同时让变的速度加快,”孙纲小心地对李鸿章说出来了自己的想法,“康南海一意锐进,行事没有章法,长此以往,是会出乱子的。”

“这条路,以前谁也没走过,所以也怪不得他,”李鸿章说道,“老夫其实也希望能让国家一日之间换一副全新肺肠,虽然心里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康南海对中堂大人一直抱有成见,甚至于迁怒到晚辈身上,”孙纲有些不满地说道,“中堂大人不遗余力的帮他,他还这样,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孙纲有理由生气,康有为们弄的那些烂事,不都是李鸿章帮着给摆平的么?他有什么理由这么对待这位一心为国的老人!

“只要能与国有利,一点委屈算得了什么。”李鸿章明白了他的心意,宽厚地笑了笑,脸上突然现出一丝落寞之意,缓缓说道,“老夫担心,六王爷若一去,这朝中可能就会再起波澜啊。”

孙纲听了李鸿章的话,暗暗心惊,恭亲王奕眼下生了病(按孙纲的估计可能是心肺病一类),他早已通过北洋军情处知道了,只是没想到他会病得很重,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可是个危险信号。

因为,如果恭亲王真的不在了,朝廷里就说不好要发生什么事了。

(二百六十五)老头子的奇怪举动

恭亲王奕忻是清代满族权贵当中比较有见识和才学的一个,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政坛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恭亲王奕忻是最早支持中国的洋务运动的开展的满人之一(所以会被满族守旧权贵称为“鬼子六”),是满族当中极有威望的重臣。他多年来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洋务运动领袖关系密切,而且他和清流党南派领袖翁师傅的关系也很好,同清流党北派领袖徐桐和李鸿藻关系也不错,因此对清流党也颇有影响力。在满人当中,他是唯一一个能和这么多不同派别的汉人重臣相处融洽的人,是满汉大臣之间不可缺少的调解人,因此也深得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器重。光绪皇帝凡有所举措,皆和恭亲王商量后施行,慈禧太后也经常和恭亲王面商国事,对他的重视可见一般。

甲午战争后,恭亲王取代已经去世的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为军机大臣领袖,而且和李鸿章一同主持海军衙门(恭亲王是海军衙门总理大臣,李鸿章是帮办海军事务大臣),对中国海军的发展一直是持大力支持的态度,从没有对李鸿章进行过掣肘,两人在朝中的配合可以说颇有默契,孙纲的造舰计划得以顺利开展,其实和恭亲王在背后的“不干涉”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大清王朝的满族亲贵当中,昏昧无知唯利视图的庸碌之辈(诸如刚毅和端王之流)占有很大比例(连荣禄那样的有才干的人都很少),真正象恭亲王这样的沉稳老练还有见识学问地人并不多,满族权贵们地“防汉”、“排外”(甚至是“仇外”)心理一直很重,而目前,只有恭亲王能够以他个人地威望和权力。阻遏压服那些满族守旧权贵的愚蠢行为。

现在。一旦恭亲王不在了。朝中再没有能够压住这些顽固守旧势力的人,满族权贵现在因为“戊戌变法”地关系,对汉人为主的“维新派”的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两派矛盾一旦激化,所引发的后果,将绝对是灾难性的。

“成大事者,一半在天。”李鸿章叹息道,“尽人事,听天命,如此而已。”

李鸿章在观看完“龙乡”号操练后。孙纲本想带着他去北洋船政局看看,老头子却急匆匆地回去了,看样子是怕朝中出什么事,孙纲也没有强留,而是通过东省铁路局安排专列把老头子直接送了回去。

孙文也感到很遗憾,他一直想和老头子当面谈一谈,可这回,只来得及说了两句话,老头子就回去了。孙文也感觉到这里面有些反常。

在这些日子里,孙纲一直安排江穆齐负责京城那边的情报联络工作,一旦有什么消息好第一时间知道,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可江穆齐这些天并没有向他报告有什么特殊情况,难道是朝中发生了什么意外不成?所以才会让老头子这么紧张?

孙纲送走了孙文段祺瑞和詹天佑他们后,就把江穆齐叫来了,向他说了自己地忧虑。江穆齐也感觉很奇怪。立刻安排下边开始加大探听的力度,一有消息就马上汇报。

“夫人从美国弄来的这个无线电台真是太好用了。”江穆齐说道,“我们现在想知道京城的消息,马上就可以。”

孙纲听了不由得一愣,这个无线电他本来是想为“狼群”做准备的,没想到先被这小子用在情报工作上了。

江穆齐告诉他,北洋军情处军械司的那帮牛人和美国人一起给这种无线电设备进行了改造,经过测试,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距离居然可以达到2700公里,北洋军情处“驻京办”随即启用了这种目前最先进的通讯工具,便于和旅顺及大连互通情报。

不管京城里发生了什么事,北洋军情处都可以做到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很快,“驻京办”传来了消息,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先后三次去恭王府探望恭亲王的病情,并派御医诊治,但恭亲王地病情仍不见好转,目前还没听说有生命危险。

另一条消息就是,朝廷命令直隶按察使袁世凯“暂时”兼任神机营总统官,负责编练神机营官兵,以拱卫京师。

“神机营”这个名称,明代已有,但明代的神机营相当于清代的火器营。十九世纪末期,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重新组建的神机营是用西方近代武器装备起来的军队,其兵员是从八旗原有的禁卫军诸营中选出来的,最初组建时共有兵员1。4万人,到同治四年(1865年)增至约3万人。由当时担任议政王地恭亲王奕忻亲领。

神机营建成后,成为当时大清王朝禁卫军地主力,其官署的规模也是空前庞大地。但是由于大清王朝的腐败和种种积重难返的问题,这支新组建的禁卫军其实与近代化劲旅的要求相去甚远。

神机营还是紫禁城的一支重要守卫力量,负有护卫皇宫的重任。每日,神机营的管带1员、营总1员,各带兵10名,值守在宫中值房。队官4员,各带兵20名,分驻在皇宫的四角值守。上述官兵,共有10班轮替。御苑三海的墙外,神机营兵会同八旗各营中的枪兵技勇之士,共810名轮流值宿,内分为10班,每日更替一班,值守时还要传筹走更。

光绪皇帝任命是汉人的袁世凯来担任这支重要军队的领导职务,这里面应该是有很多说道的。

“宫内传出的消息,刚毅曾经面奏皇上,请练满洲军,皇上直言答:我看你觉得似乎满洲兵能够打仗,我实在告诉你罢,他们简直不中用。”江穆齐说道,“不数日谕旨即下,委袁慰亭以此重任,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孙纲听了他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

可能是上次的日本奸细“宫变”事件给光绪皇帝的“刺激”太大,光绪皇帝这回不顾那些守旧顽固大臣的劝阻,毅然任命有能力的汉人来帮助训练守卫皇宫的禁卫军,可以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紫禁城数万禁卫军形同虚设,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从上回发生了“宫变”,孙纲才开始关注起紫禁城的防卫工作来,据他所知,大清王朝早在嘉庆年间,就发生了天理教徒攻进紫禁城的“林清之变”,嘉庆以后的的各个皇帝虽然严令整改,但一个王朝到了衰败的晚期,许多恶劣的积习,不是皇帝的几个用语严厉的诏令所能禁止的。

到了同治以后,禁卫军的腐朽没落更是变本加厉,甚至于东华门的守卫都松懈到了这种程度:门外的货郎竟可以挑着烧饼担子,从东华门进到宫里去叫卖!盗贼入宫偷窃的事件屡屡发生,例如同治十一年(1872年),宫廷内监发现端门门楼上的库房失窃,窗格有被撬开的痕迹,丢失库存腰刀九十余把。更有甚者,到了光绪年间,皇宫的太和殿内,夜晚竟会有一名疯子进入,并且袒卧在里面睡觉,直到第二天黎明才被太监发现!

疯子都能在紫禁城里睡觉,日本间谍能够打到皇帝的卧室,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因而面对这次的“戊戌宫变”,终于让光绪皇帝忍无可忍,开始采取断然措施,是以有上面讽刺刚毅的那番话和关于袁世凯统领神机营的任命。

“听说袁慰亭就任神机营总统官,也是荣相保荐的,”江穆齐又对孙纲说道,“康南海也向皇上举荐袁慰亭,说他才堪大用,皇太后知道了也没有反对,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神机营本是恭亲王亲领,现在等于交给了袁世凯。

历史上袁世凯用来“起家”的那支“新建陆军”,已经悄悄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历史的进程,在这一刻,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好象都和中堂大人的举动不挨边。”江穆齐对孙纲说道,“眼下朝内除了恭亲王病重,好象还没有什么更重大的事发生,中堂大人如此表现,甚是可怪。”

江穆齐虽然聪明绝顶,可能也不会想到,这些变化,会对以后的中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而这些,早就熟知历史进程的孙纲,却知道它们将意味着什么。

(二百六十六)加强自己的“力量”

作为“维新派”的“骨干”之一的袁世凯,没有能够去天津小站编练属于他自己的“私军”的“新建陆军”,却意外地掌握了京师禁卫军“三大营”(火器营、健锐营、神机营)之一的“神机营”军权,这是不是意味着,由一群书生和后进官员组成的“维新派”,手里将会掌握了一定的武力?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再往下“推断”一步的话,一个手里有了武装力量的全新“政治派别”,面对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一旦双方矛盾激化,是不是就可以在“图穷匕见”的必要时候,与政敌刀兵相见?

“来人,叫詹统领过来。”孙纲象是想起来了什么,回头又对江穆齐说道,“一会儿和老陈都上我这里来,我有要事。”

江穆齐应了一声,孙纲又向他问了一些别的事,江穆齐走后,孙纲的思绪又回到了眼前的局势上来。

袁世凯手中握有了比“新建陆军”更多的兵力,对国家以后的走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还难以确定。

毕竟,掌握了比“新建陆军”还要强大的军事力量的袁大头,将来对自己可能是一个极大的潜在威胁。

但目前,孙纲现在还不想让北洋军情处出手除掉他。

因为现在,孙纲还看不出来袁世凯有当“皇帝”的企图。其实,手中同样掌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满族权贵,对他自己来说,才是更大的威胁!

袁世凯入主“神机营”,其实在无形当中替自己分担了未来将要面对的部分军事压力。

再说。袁世凯如果想要真正把“神机营”控制在自己手中,恐怕还得费些时间和力气。

一直控制在满人手中的“神机营”,不是那么容易就让他拿在手里地。

当务之急,是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赶紧加强自己手中的武装力量!

一会儿,詹淑啸、江穆齐和陈志坚都来了,孙纲问了一下他们现在“北洋三队”的具体情况,这才得知,到目前为止。东省铁路护路队炮、步、骑及其他辅助性分队总共有3000人,都是从被裁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