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早了。”孙纲平静地说道。“现在就开始吧。”

其实当他听见陈志坚说出“苏维埃”这个词的时候,他在心里就已经决定了。

陈志坚和海闻鹏能力再强,他们毕竟还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不清楚历史的真正走向。在他们的眼里,俄国将要发生的全国性动乱并不是什么希罕事。

而孙纲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穿越者,却知道,这对整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

“照我说的,注意舆论媒体的动向。”孙纲说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请执政放心。”陈志坚和海闻鹏一齐回答道。

又商量了一些事之后。陈志坚和海闻鹏离开了,孙纲想了想,草拟了一封加急电报,分别发给了剥白利亚军区司令张作霜,西北军区司令吴佩乎和东北军区司令冯国障。

在手头的事务暂时告一段落之后,他正想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儿,顾丹妮走了进来。

“执政是不是忘了。今天您说要去探望日本的大正天皇的。”她看到孙纲似乎显得有些累。小心的提醒了他一句。

“哦?对,你不说我还真的忘了。”孙纲立刻想起来今天的安排,点了点头,“走吧。我们现在就过去,你帮我给夫人打个电话,要她马上过来。”

日本大正天皇是已经去世的明治天皇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儿子,他的身体和他的父亲一样的虚弱,由于即位后日本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因此在日本内阁和宫内省的建议下,大正天皇到医学比较发达的中国进行友好访问。顺便进行治疗。

大正天皇由于自幼患过脑病,他的精神状态一直很糟,虽然经过治疗有所好转。但有时还会有怪诞的失常行为。最“经典”的一次就是大正天皇在出席国会会议的时候偏巧脑病发作,结果他当着全体国会议员的面拿起了一份诏书当作望远镜玩。让所有在场的日本议员哭笑不得,内阁成员也十分尴尬。事后日本宫内省极力否认大正天皇的失态之举。坚决否认大正天皇把诏书当望远镜玩的事。但天皇在国会上把诏书当望远镜玩的消息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

周一补精!关于应对俄国革命的策略,大家有什么看法,多发表意见啊!

第五卷:铁血拒俄复故疆 大正悲歌

干众次”望远镜事件,影本民间其系有人质帆!为什么要找个傻子当天皇呢?”一些日本官员们私下开玩笑的时候也经常会说:“上面的望远镜(诏书)到了没有?”

为了不让大正天皇的行为继续有辱国体,日本宫内省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礼仪的条令约束大正天皇的举止,大正天皇说的话也严禁被外界直接引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改良”之后才能对外发布。一时间,日本内阁对大正夭皇的失常行为草木皆兵,生怕这位天皇什么时候再发傻,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荒唐事出来。

在明治天皇在世时,由于中国高层经常向日本皇室提供医药方面的帮助;华夏共和国执政孙纲增送给明治天皇的药物极大的“改善”了明治天皇的病情,使日本朝野上下对中国的医学发达产生了一种自卑式的钦慕;因此日本皇室成员有人多次建议大正天皇到中国就医。

由于日本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和“太平洋危机”的爆发,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大正天皇的中国之行也被迫停止了,在“太平洋危机”结束之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又开始缓和,为了缓和同协约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开始向日本表示友好,中国政府邀请大正天皇来中国访问;并表示愿意继续向日本提供医药方面的帮助,而日本政府也想改善同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的关系,希翼通过谈判的手段收回四国岛,因此大正天皇的中国之旅得以最终成行。

孙纲对大正天皇的到访表示了欢迎,并安排他在位于北京南苑的仁爱医院疗养院就医,由于一路鞍马劳顿,大正天皇来到北京之后显得十分疲惫和虚弱,因此中国方面立刻安排对他进行全面检查和疗养,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首脑还没有和大正天皇正式会谈过。

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调养。大正天皇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因此孙。纲准备和这位天皇好好谈谈,为中国以后在日本采取的行动埋下“伏笔

顾丹妮很快打通了马月的电话,此时马月正和尤吉菲尔金舜姬在华夏兴业银行开会,接到电话之后便乘汽车赶了回来,孙纲随即和她一同出发,去南苑的疗养院看望大正天皇。

“你秘书极度讨厌日本人。我说要她也来,她坚决不干。”在车上,马月笑着对孙纲说道,“她说只有死了的日本人才是最好的日本人,这话我听着可是太耳熟了,呵呵。”

“我去看日本天皇,正是为了把日本人都变成“好人孙纲听了她的话也笑了起来,“我想她是能明白我的意思的。”

“对了,罗家公主要我告诉你。据她在俄国的眼线查到的线索,俄国政府可能在转移黄金储备。她已经通知了军情处,要你多留意一下马月说道。

“那就是说,日德兰大海战以后,咱们的那位“俄国亲家。已经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孙纲点了点头,“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还真是不太好说啊

“日德兰这一仗英国海军损失这么大,英国国内到处骂声一片,英国那位海军司令杰利科上将居然还坐得稳稳的,真是奇怪啊马月随手翻开了一张报纸,一边看着一边说道,“要是放在咱们这儿,假如让丁老爷子摊上,骂也给人骂死了。”

““清流,哪里都有,只是人家比咱们更实际一些,没有那么多讲空话的孙纲笑了笑,说道,“英国的明白人还是很多的,知道他们的海军司令这一次是尽了全力的,而且现在制海权还在他们手里,所以人家的海军司令还照当不误,听说这次海战不但没有人受到处罚,而且一大帮人都得到了奖赏,光勋章就发了一大堆

明引日至6月;日的日德兰大海战结束之后。英国“大舰队”司令杰利科以巨大的损失和伤亡为代价,成功的将德国公海舰队的挑战击退,并让德国公海舰队的主力遭受重创,短时期内无法采取有效行动,使制海权仍然掌握在英国海军手中。杰利科的战绩和指挥过程得到了英国海军部和内阁战时委员会的肯定,但是他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过于谨慎的作战风格却招致了英国国内舆论的广泛批评,而这些批评并不象中国“清流”们那样的梦呓似的胡说一气,而是具体的集中在了杰利科没有抓住有利战松将德国公海舰队一举歼灭(事实上可能性不大),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英国的海上威胁上。更主要的是没有实现英国上下对其寄予的“纳尔逊式凯旋”的厚望。在孙纲看来,这些指责对杰利科来说其实是有些过分的。

孙纲已经通过海军部和军情处的战报知道了这场决定性大海战的详细经过,孙纲认为,杰利科虽然没有取得英国公众满心期望的辉煌胜利,而且付出的代价高昂,但无可争议的是,英国海军目前仍维持着海上优势,这对英国来说,

杰利科事后面对群情汹汹的指责。没有做任何的辩解,只是简单的说:“我们不能在一次决战中留下任何碰运气的事,因为我们的舰队对英国的存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这一点上,中国海军部长丁汝昌和龙旗大洋舰队司令叶祖圭的看法和孙纲都是一致的。

事实上,英国高层也明白这一点,在日德兰大海战结束后,没有任何人因此次海战受到处罚,除了大规模的授勋以外,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还专门的拍发了嘉奖电文,所表达的意思已经是很明白的了。

“对了,丁老爷子已经是八十岁的人了。常年劳累,你不会想把他累倒吧?”马月看着渐渐出现在车窗外的风景如画的南苑疗养院,想起了已经白发苍苍的老海军部长,不由得有些心疼地说道。

这位老人毕竟是他们夫妻最早认识的中国最早的海军将领,又曾为他们夫妻主持过婚礼,他们夫妻在潜意识里一直把他当作父亲一样看待的。

“当然不会,只不过我怕我说让老爷子退下来他心里会有想法,所以一直没说”孙纲说道,“我打算给咱们中国增加元帅军衔,老爷子要是退了,让他顶个海军元帅的军衔下来,也算是光荣退休了

“这样不错,我想老爷子也会明白你是什么意思的。”马月说道,“他和老李一样,都是在鞠躬尽瘁啊

“老叶的身体现在也不太好,他已经给我写信了,含含糊糊的表露了想要从海军司令的位置上下来的意思”。孙纲说道,“海军这一块儿的人事变动,还真得费一番心思呢

“人选这方面你就别问我了,和老唐商量吧,省得让人说我“后宫干政马月笑着说道。

“那有什么了,对的意见我是一定会听的,错的就当你没说好了。”孙纲看着她笑道。

“海军现在人才济济,这方面你其实根本用不着操心的。”马月握了握他的手,有些欣慰地说道,“我现在才明白,“教育兴国。这四个字的真正意思,这一点现在在咱们孩子身上体现得最明显

孙纲想起了此时远在万里的儿子。脸上也是自豪和欣慰之色。

能看到儿子出幕成现在的一表人材。对他们这一对“穿越者夫妻”来说,是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

他们夫妻俩说着话的时候,他们乘座的专车已经进入了疗养院里,在一处中式园林的建筑前停下。

孙纲和马月下了车,和随从人员一起进入了花园里,此时护士已经进去通报了,不一会儿,大正天皇和他的皇后九条节子立刻迎了出来。

象他的父亲明治天皇一样,大正天皇的身材单薄瘦弱,面容瘦削。尽管留着鬃须的脸使他看起来显的能更具有点威严,但孙纲从他的眼神就能判断集来。他内心极度的敏感和脆弱。

想到他和他的父亲以及日本这个国家的历史都在自己的手中改写,孙纲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孙纲上前和大正天皇握手寒暄互致问候,看到孙纲居然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大正天皇的眼睛里掩饰不住惊奇之色。

“您的日语说得和真正的日本人一样好,这真令我吃惊”在花园的躺椅上坐下后,大正天皇惊奇的说道。“可惜我会的华语非常有限。”

“我说日语,是不想让您在这里感到陌生”。孙纲继续用日语说道。“我希望您在这里,能感觉象是在日本一样,没有任何的不便

“我在这里能够真正的感觉到家的气息。”大正天皇说道,“听说是您专门安排日本的服务人员照顾我”他说着指了指侍立在不远处的一位漂亮的护士,“这位护士小姐告诉我说她来自神户,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好多年了,并且在这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她已经把中国当成了她的家乡

孙纲看了看那位一身中式护士服的日本女子。她和她的同事们看到了孙纲的目光转向这里,脸上都现出了日本女子特有的谦恭微笑,向孙纲的大正天皇微微一躬。

孙纲笑着冲她们点了点头,对大正天皇说道:“据我所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中国生活得都很好,但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希望能够“叶落归根”所以选择了回到故土。尽管他们知道,故土的生活并不如在中国好

“是这样”大正天皇似乎听出了孙纲话里的弦外之音,“中国经过了数次战争,终于能够真正的站了起来,并且得到了“大国俱乐部,的会员身份,而日本不具备中国这样的条件。现在几乎又退回到了三十年前。”

“每一个国家的机遇不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很多时候,尽管努力了,但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也是机缘使然。对此,您不必耿耿于怀。”孙纲说道,“对日本来说,以后还有机会。而且

“噢?您说的机会是指什么?”大正天皇的语气虽然变得有些急迫,但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指日本这一次参加欧洲的战争吗?”

就在不久前,日本的“参战军”在英国的帮助下练完成,已经开始陆续出发,前往欧州参加对德军的作战了。

尽管大正天皇脸上平淡如水,但孙纲却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不自觉的哀伤之色。

孙纲当然能够理解这位天皇心里的感晃

任何一个国家元首。眼看着自己的人民去给别的国家充当炮灰,心里都不会感觉到好受的。

“这算是一个机会。但只有这些还很不够”孙纲说道,“日本正在为协约国的事业而流血牺牲。而这样的流血牺牲将来会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还是一个未知数。”

“是啊,这场战争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也同样的是一个未知数。”大正天皇叹息了一声,不自觉的开始哼唱起歌来。

在一旁陪着说话的马月和日本皇后九条节子看到大正天皇突然不合情理的举动,都是一愣。

孙纲看着大正天皇摇头哼唱的样子,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在仔细的倾听着这首凄婉苍凉的歌。似乎被这首歌深深的吸引住了。

他已经听出来了。这是一首赞美樱花的歌。

花园里的中日两国随员都惊弃的注视着各自的元首,连护士们也都停下了手边的工作,倾听着大正天皇的歌声,花园里一时间变得静悄悄的,只剩下大正天皇的歌声在人们耳边回荡。

而此时,让这里所有的人都想不到的是,差不多是同样的时候,同样的歌声,也在法国的战场上回荡着。

日本陆军中佐山下奉文此时坐在战壕里,抬头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在轻声的哼唱着。

此时,一场绞肉机式的堑壕战刚刚结束。

堑壕战,又称战壕战或壕沟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进行堑壕战时的参战双方,都具有固定的防线。当双方的火力大大提高,而移动力和通讯系统却没有多大改进时,堑壕战就会开始。象美国南北战争和华俄战争中都出现了堑壕战,但规模都不大,真正大规模的堑壕战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中,造成的伤亡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

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尽管军队火力的改善和实行征兵制大大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可对大多数国家的军队来说,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些变化会变得多么具有毁灭性。所以也就没有研究相关的对抗措施。

但是,在战争开始以后,德**队和协约**队(主要为英军和法军)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完全错了。正面进攻得到的只有自己人的伤亡。在;旧年口月的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和协约**沿着瑞士边境各自挖掘了一条堑壕。这条堑壕一直延伸到了比利时的北海海岸。从;旧年月旧日开始,西线战场上的作战双方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是在壕沟内进行对峙的。

在西线战场上。头几个月挖掘的小型临时战壕很快变得更深而且更为复杂,并逐渐地演变成了大面积的防守工事。敌对双方的战壕之间的空地称为“无人区”它的宽度在不同的战场之间也不同。在西线战场上,无人区一般为;凶至弛妈宽。尽管在维米岭战役中只有刃码宽。后来一些无人区的宽度增加到了;公里以上。在加里波利战役中,在澳新军团同土耳其军队对峙的战场上,有时双方的战壕相距只有旧米,在这种情况下,士兵们连续不断地向对方的战壕投掷手榴弹。而在东线战场和中东战场上,双方需要占领的土地面积很大,生产弹药、混凝土和铁丝网的工厂距离前线也很远,所以“欧式堑壕战”并没有在那里出现。象在阿尔卑斯山中。壕沟被修到了海平面以上贝米高的地方。这些壕沟必须要适应山上崎岖的地形和坚硬的岩石以及多变的天气,因此许多壕沟网都位于冰川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