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简单,化干戈为玉帛。”

 “现在武林不算太平,我不会那么早就让你退休的。”

 随着李萧逸时代的结束,父子两人的明争暗夺也宣告落幕。就这样,二十四岁的年轻皇帝开始了他宏伟的安邦富国之路。

 “可本人没打算还。”

 这种话也许听在别人耳里会是一种侮辱,毕竟没有哪个男人忍受得了别人说他只会躲在女人后面的话。可是春鹊不同,对于自己的姐姐,他从来都是敬佩的,所以,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今天也是。在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盟主后,春鹊讥讽道: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但让人意外的是,新皇封了所有嫔妃和皇子,却唯独没有册封皇后和太子。关于这一点,众说纷纭。

 这种轻视的语言让春鹊有些不以为然,看了盟主一眼后,轻描淡写的说道:

 “这个位置,你暂时还坐不了。”

 对于春鹊明目张胆对自己位置誓在必得时,现任盟主在一次大会后这样对他说:

 “陈垣,你没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在我接手之前祸害一把,但我不敢保证大家会不会容忍。”

 “说来说去,你是想让我给你做嫁衣?”

 “告诉我,乔雨声为什么愿意辅佐霄翰。”

 “隐藏的这么深,还是被发现了。不过,最早发现的应该不是你。”(未完待续)

第680章 台风行动之撕裂的大西洋壁垒

 巴黎,原本是德军大西洋壁垒的后方补给基地和物资中转站。被中华帝国军突袭占领后,立即成为联合国军台风行动的关键登陆区。

 继中华帝国陆军第七装甲师安全地在巴黎机场机降之后,联合国军司令部陆续派出十一个主力师和一个炮兵旅的部队机降巴黎。其中包括中华帝国陆军第三装甲师、第十一装甲师、第十五装甲师、第十三机械化步兵师,第三骑兵师(又称机械化快速反应师),第二特混自行火炮炮兵旅,英国陆军第6师、第7师,自由法国陆军第2师、第3师、第5师、第6师等。

 当联合国军在下诺曼底地区打响台风登陆行动时,在巴黎的联合国军在总司令邱立人上将的指挥下,二十万大军直扑鲁昂、亚眠等德军大西洋壁垒的要害部位,配合大西洋方向的登陆部队,前后夹击德军,务求将上下诺曼底地区的三十多万德军一举全歼。

 德军失去巴黎这个战略要冲,使其整个大西洋防线顿时露出致命的漏洞。原本希特勒鼓吹无坚不摧的大西洋防线,德国统帅部认为至少能够抵御联合国军六至十二个月的大西洋壁垒,如今看来却是做不到了,甚至连一个礼拜都撑不到。

 以中华帝国陆军王牌部队第七装甲师作为先锋,二十万联合国军从巴黎出发,兵分三路直指鲁昂、亚眠、勒芒三个战略重镇。

 此时,巴黎作为重要的战略中转站的作用顿时凸显了出来。联合国军借助巴黎机场完成了二十万大军直接机降的战略任务后。机场立即被数千架飞机占满了空间。而这些飞机部署到巴黎之后,担任第七装甲师等进攻部队的空中掩护力量。

 由于德军统帅部之前一直判断联合国军会在登陆作战前夕向登陆区后方空投伞兵,因此德军的机动装甲部队一直部署在鲁昂、亚眠和勒芒的公路一线,为的是在联军空降时第一时间到达空降区域进行阻击和围歼。因此,当希特勒得知巴黎失守,当即命令隆美尔为法国战区最高司令官,调集精锐装甲主力机群去夺回巴黎。

 隆美尔为此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共计六个德军装甲师快速向巴黎方向开去。虽然隆美尔非常头疼跟联合国军开战,他深知中华帝国陆军的强悍实力,但他还是制定了可行性很高的夺回巴黎的作战行动。

 然而。希特勒放权给隆美尔后,却又忍不住指手画脚。当联合国军发动台风登陆行动之时,联合国军强大的海空军力量让希特勒感到胆寒,尤其是中华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在登陆后立即向纵深推进。面对中华帝国军的钢铁洪流,德军海岸步兵根本挡不住钢铁洪流的猛冲。希特勒担心下诺曼底会失守,竟然绕过隆美尔,直接下令六个德军装甲师迅速返回增援。

 而此时德军装甲师部队正在赶往去巴黎的路上,突然被调回。破坏了隆美尔进攻巴黎的战略计划。损失了两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隆美尔无奈,只得先放弃巴黎。执行希特勒的命令,调集装甲部队去海岸线拦截联合国军的登陆装甲部队。

 恰在此时,在巴黎的联合国军出动了,装甲部队在四通八达的巴黎公路上疾驰。不出三个小时就可以抵达鲁昂、亚眠等德军大西洋防线上的战略重镇。

 隆美尔向希特勒解释巴黎方向的联合国军的巨大威胁,如果不能及时阻止,一旦德军装甲部队跟联合国军登陆装甲部队遭遇而无法脱身,就无法阻挡巴黎方向过来的联合国军装甲部队。以鲁昂、亚眠等军事重镇的兵力都是德军步兵师,且工事修建基本上都是面向大西洋一侧,巴黎方向的防御工事几乎没有。以中华帝国陆军装甲部队的攻击力。一两个小时就足以突破。一旦鲁昂和亚眠等地失守,上下诺曼底防线的几十万德军将被前后夹击。

 希特勒再次害怕了,当即又听取隆美尔的意见,命令德军装甲部队掉头回去阻击巴黎方向过来的联合国军。

 这样来回折腾一番后,德军装甲部队在巴黎和鲁昂之间浪费了四个多小时的宝贵时间,令联合国军的登陆部队得以迅速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在下诺曼底站稳了跟脚。

 以中华帝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各主力装甲师迅速向邻近的德军海岸阵地发起猛攻。只有海防步兵师防御的德军阵地前,虽然早就布满了一排排的反坦克登陆障碍,但联合国军早有准备,用飞机俯冲轰炸。用特殊研制的清扫障碍推土机等工具,很快便清理出一条条安全的通道,使得随后跟进的战车部队迅速突破德军的反坦克障碍区,并向德军步兵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在联合国军的飞机狂轰滥炸和战车机群的钢铁洪流面前,德军士兵根本难以组织有效的反登陆作战行动,步兵火力几乎都被完全压制住。而最让德军恐惧的是联军使用的单兵火箭弹和喷火筒武器,德军的机枪碉堡在火箭弹的攻击下失去了封锁敌方步兵前进的能力,而德军用以躲避空中轰炸和海上炮火打击的掩体坑道,在被联军士兵发现后,立即遭到火焰喷射器和垂泪瓦斯的攻击,撑不住的德军疯狂的跑出来,结果等待他们的是一片密集的火雨。留在坑道内的德军也会被火焰烤焦,被瓦斯毒气熏死。

 联合国军的登陆攻势进展非常顺利,德军阵地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攻破,整个大西洋壁垒在台风行动开始后不到六个小时便开始土崩瓦解,跟德军统帅部所预期的六个月甚至一年的防御能力相差悬殊,无疑给希特勒打了一记狠狠的耳光。

 隆美尔的装甲集群被用来阻挡巴黎方向的联军装甲部队。所以联军登陆场附近没有德军机械化部队,使得联军不用担心突然遭到德军快速反应部队的攻击,可以安心的固防和扩大登陆场。

 台风行动在开始后的第六个小时已经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联军原本考虑的第二阶段任务是如何迅速巩固登陆场,现在看来这步已经可以忽略了,可以直接进入第三阶段——消灭登陆场附近的德军。

 联军在下诺曼底登陆成功,这让德军统帅部几近发狂。在上下诺曼底地区的二十多万德军面临被全歼的险境,隆美尔的装甲集群的任务立即从阻击巴黎方向的联军装甲部队,迅速更改为正面打垮对方,因为德军需要从巴黎方向突围。

 短短几个小时。隆美尔的作战任务和目标几经更改,这让他和他的部下们相当的悲催,心力交瘁。

 面临被围的危险,生死瞬间,隆美尔自然不敢懈怠。他命令下诺曼底战区的三个德军海防师迅速撤下了,在去鲁昂的公路上设置层层阻击阵地,意在延缓后背联军的进攻速度。

 同时,隆美尔集中四个主力装甲师从正面迎击联军装甲部队,并以另外两个装甲师和两个步兵师分别从两翼发起进攻。牵制联军。

 隆美尔想从中间打开缺口,这点已经被邱立人将军猜到。因此。邱立人将中华帝国第十三机械化步兵师、自由法国第二、第三师摆在中路,以步兵阵地节节拦截德军的装甲部队的攻击速度,以各师的大炮配合中华帝国第二自行火炮旅,集中炮火封锁德军后面的步兵,令正面德军攻势减缓。

 同时,邱立人集中中华帝国第三装甲师、第十一装甲师、第十五装甲师,加上英国陆军第六师和第七师从德军右翼发起攻击。令第三骑兵师和法国陆军第五师、第六师从左翼发起攻击。

 这样一来,联军主动避开了隆美尔的四个主力装甲师,集中力量攻击隆美尔两翼的两个装甲师和两个步兵师。

 右翼方向的中华帝国军三个主力装甲师同德军十七装甲师遭遇。中华帝国军不但在数量上占三比一的优势,在装备质量上,中华帝国军的m36虎王主战坦克也是完全压倒对面的德军四号豹式主战坦克。

 双方装甲部队激烈的碰撞在一起,德军的坦克纷纷中弹起火,交战不到半个小时,德军十七装甲师便损失了七十多辆坦克。

 尽管德军211步兵师多次从侧翼向联军发起攻击,试图挽救十七装甲师。但都被英军第六、第七步兵师给击退了。英军表现的非常英勇,似乎是因为跟中华帝国军协同作战的缘故,他们心中有了底气,这才发挥出了战斗力。即便这样。英军两个步兵师也仅仅是拦截住了德军211步兵师的攻击,却未能将其击退。

 直到德军十七装甲师撑不住主动撤退下来时,在中华帝国军装甲部队的掩护下,英军才发起像样的攻势,将德军211步兵师击退。

 英军虽然表现很好,但却未能达到邱立人的预期目的,未能击溃德军211步兵师,使得包围隆美尔集团的时间比预定的晚了整整一个小时。

 这宝贵的一个小时时间,使得隆美尔及时将正面的四个主力装甲师撤了下来,避免被联军包饺子围歼的下场。

 不过,联军虽然未能完成围歼隆美尔的目标,但却破坏了隆美尔的突围计划,迫使隆美尔所部放弃从巴黎方向突围的念头。逼得隆美尔所部退回鲁昂。

 而在邱立人和隆美尔交战期间,联合国军迅速从下诺曼底登陆场抽调兵力,并分两路进攻波尔贝克和阿布维尔。

 波尔贝克和阿布维尔的德军因为担心后路被切断,因此只坚持了不到一个小时便放弃了阵地,主动撤往鲁昂和亚眠,按照希特勒的命令,他们将等着隆美尔打开巴黎通道后立即撤出上下诺曼底战场。

 但隆美尔的作战失利,使得退往鲁昂和亚眠的德军无法从巴黎方向突围了,而波尔贝克和阿布维尔已经被联军占领,德军仅剩下南面的勒芒还在手里,也是跟外界取得联系的唯一通道了。

 勒芒成为上下诺曼底二十多万德军能否突围的唯一通道,联军第七装甲师已经在三个小时前从巴黎出发前往勒芒了。勒芒守军只有德军第192步兵师和维希法国第十五步兵师,显然不是中华帝国第七装甲师的对手。

 隆美尔立即调十三装甲师和三十三装甲师前往增援。与此同时,联军空中侦察飞机发现了德军的动向。邱立人果断从巴黎调集了六个航空联队的五百多架飞机前往途中拦截,对德军经过的道路进行轰炸,破坏桥梁和山洞,延缓德军增援速度。

 原本德军增援时间就比联军到达勒芒的时间晚了整整两个小时,被联军飞机的轰炸之后,德军装甲部队为了躲避空中威胁,不得不绕道走山林小路,碰上被炸断的桥梁还得重新架桥。

 当中华帝国军第七装甲师以排山倒海之势推平了勒芒的德军阵地时,隆美尔的援军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隆美尔被迫召回部队,死守鲁昂。

 六月二十五日下午,联军攻占了阿拉斯,彻底将二十多万德军包围在鲁昂、亚眠两地。当晚,联军101空降师再次伪装德军溃兵,一举攻占了圣桑斯,彻底切断了鲁昂和亚眠的联系,使其成为两座无法相互增援的孤城。

 隆美尔被围,使得上下诺曼底地区再无德军主力部队,联军迅速建立了上下诺曼底和大巴黎地区的三角战区,两百多万联军部队在此后两个星期内陆续登陆法国。

 而德军已经放弃了大西洋防线,所有德军迅速后撤,德军大本营重新在法西边界和凡尔登、比利时一线构筑第两道防线,原本的大西洋壁垒被彻底撕开,而德军没有任何的反击行动,将主动权也都送给了联合国军。

 至七月五日,联合国军的台风行动取得胜利,一半法国国土被收复。自由法国统帅戴高乐重新入主巴黎,废除维系法国同德国签署的所有条约,勒令法国南部和西部的德战区内的法军立即投降。

第681章 一波三折的苏德战场

 希特勒万万没有想到他所寄予厚望的大西洋壁垒这么快就被联军攻破。隆美尔手里的二十万德军被围鲁昂和亚眠两地,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更让希特勒抓狂。

 本以为大西洋防线至少能撑半年时间,所以希特勒讲大部分在法国的德军调往东线战场,因为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巨大胜利,三百多万苏军和已经集结到高加索的五十多万中华帝国军,是德军严重的威胁。

 在大西洋战役爆发的同时,东线战场上苏德两军主力部队正在激烈决战当中。

 尽管中华帝国承诺增援苏联,却正如各国媒体猜测的那样,中华帝国故意让苏军跟德军火拼,借德军的枪炮尽可能的屠戮苏联红军力量。

 这种故意削弱苏联的意图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只要中华帝国死不承认,苏联也不敢轻易捅破那层窗户纸,比较苏联还得指望中华帝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斯大林天天都在暗地里大骂中华帝国无耻,但他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苏联不论是军事装备还是生活物资,都得依赖中华帝国的补给。跟德国打了五年了,苏联在二十年代辛苦攒下来的家底不是被德军炸没了,就是跟德军拼打光了,如果离开中华帝国的援助,苏军甚至寸步难行。

 斯大林不得不忍着,甚至作为领袖不得不低三下四的去求中华帝国驻莫斯科的一名军需联络官。搁着以前,斯大林死也不会那么做的。但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过,斯大林却在心底深处发誓,等打完了这场战争,一定要让中华帝国好看。

 同样,希特勒也看穿了中华帝国的心思。联合国军实际上并不包括苏联在内,各种主要会议都没有苏联参加,这表明中华帝国并不跟苏联一条心。

 因此,希特勒决定在中华帝国死心塌地的帮助苏联之前,一口气打垮苏联。

 为此,希特勒任命曼斯坦因为德军东线战场统帅。指挥东线德军、意军、美军,以及从法国调来的四十五万德军,总计两百六十五军队,准备同苏军再次进行一场主力大决战。

 此前,曼斯坦因也赞同希特勒的观点,即他也认为中华帝国及其仆从国军不可能真心帮助苏联红军作战,因此曼斯坦因也非常有默契的不主动去招惹外高加索方向的亚美尼亚军等中华帝国的仆从国军队,转而只重点攻击苏联红军。

 由于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会战的巨大胜利,苏军一下子趾高气扬了起来。苏联红军指挥官朱可夫下来苏联红军展开大反攻作战行动。务求将德军从苏联领土上赶出去。

 不过,朱可夫一开始非常小心。避免让苏军过快的追击德军,避免被德军反伏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