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炽仁问道:“听说清帝国内部权力倾轧,这个王辰浩已经离开北洋陆军出访俄国了,不知他又闹出什么奇事来了?”

 陆奥宗光说道:“这个王辰浩组织了一支名叫海洋生物环境科考的船队跟着他一路去圣彼得堡,实际上是挂羊肉卖狗肉,是一支专业的打捞队。他们一路上打捞了好几条唐宋年间的古沉船,然后在路经城市公开拍卖,据说获利几千万英镑。”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副羡慕的要死的表情。

 黑田清隆不爽道:“怎么这等好事咱们就摊不上呢?几千万英镑足以让帝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宫炽仁说道:“这么说王辰浩有了这笔巨款,他可以组建一支庞大的陆军和海军力量了?”

 陆奥宗光点点头,不置可否。黑田清隆联想到经济上面,宫炽仁联想到军事上面,这两者都有可能。

 伊藤博文冷冷的道:“清帝国的新式陆军是王辰浩练出来的,海军方面他们的登云级战列舰也是专门设计来对付帝国的富士级战列舰的,前段时间听说他又插手清帝国的洋务工业,如今手里还有这富可敌国的资金,此人对帝国未来发展是个巨大的障碍,如此极度危险的人得想办法除掉他。”

 宫炽仁叹口气,道:“你以为我们不想除掉他吗?但此人是清帝国高层要员,先不说其身边护卫众多不易的手,稍有不慎泄露了我们的消息就会酿成巨大的政治风波甚至是战争。眼下帝国海军根本没法抗衡清帝国海军,只能暂时忍着了。”

 陆奥宗光突然道:“现在王辰浩不在国内,身旁护卫想必没有那么严密。他身在国外,也好下手。况且他此次是出访俄国,如果让他死在俄国,势必酿成中俄关系紧张。这是一次制造中俄矛盾的机会。”

 宫炽仁皱眉道:“可稍有不慎,帝国将遭到中俄两国的问责!”

 伊藤博文这时道:“我们小心一些就是!帝国有的是死士,消息不会泄露出去。况且王辰浩现在手里有着大把的巨款,事成后很容易制造成劫财误杀的假象。”

 黑田清隆虽然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但想到王辰浩能够获得如此庞大的资金,他有些心动的说道:“能够找到海底宝藏肯定离不开他的那艘神秘的潜艇蛟龙号,那艘潜艇里面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如果帝国得到它说不定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海底宝藏来缓解当前的国民经济。”

 宫炽仁看着几个人,突然笑道:“几位看起来是赞同了?”

 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和黑田清隆相互对视一眼,皆是不自觉的哈哈大笑起来。

 宫炽仁想了想,最后咬咬牙,狠声道:“既如此,那本王就挑些精锐出来行事!”

第127章 冲突(上)

 日本从朝鲜撤军的计划得到内阁和陆军部的一致同意,不过为了能够在日后某个时候顺利快捷的插手朝鲜半岛事务,日本政府在东朝鲜湾保留了元山作为战略据点,并视江原道作为势力范围。

 日本政府的动作虽然一时间令德法俄三国不解,但日军撤离是好事。俄国扶植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后,在朝鲜组织了亲俄内阁,并迫使李熙签署一系列利于沙俄控制朝鲜的条约。

 日本的退出,使得沙俄远东军事战略发生了变化,沙俄的亚洲计划没有了日本的阻碍得以重新启动。远东战区司令库罗帕特金大将决定将朝鲜作为入侵清帝国的第二个跳板,由于沙俄远东阿穆尔区一年当中一大部分时间都是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不利于展开军事行动。反而朝鲜半岛气候较为合适,补给方便。而且朝鲜直接威胁清帝国小朝廷盛京,如果从朝鲜出兵进攻清帝国,只需要拿下锦州、山海关一线,那么整个东北将成为瓮中之鳖,有利于沙俄顺利占领东北三省。

 库罗帕特金大将基于这些有利条件,一方面调兵进驻朝鲜以巩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另一方面立即向圣彼得堡发电请示,请沙皇尼古拉二世给远东拨款以便顺利推行亚洲计划。

 圣彼得堡。

 沙皇尼古拉二世接到库罗帕特金的电报十分高兴,立即召开御前会议,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塞耶夫,海军大臣亚历山德罗维奇亲王、财政和交通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拔诺夫,以及亚洲事务司司长克卜尼斯特等列席会议。

 会议上,尼古拉要求尽快重启亚洲计划。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对此表示支持,但财政大臣维特却是给尼古拉泼了冷水。

 “陛下,臣不得不提醒您,现在帝国还处于金融危机当中,此次国际银亏危机已经对帝国金融造成严重的损失。如果不尽快转为金本位制,随着银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帝国将损失更大。如果现在重启亚洲计划,恐怕会令当前的国内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维特的话令尼古拉二世很是不悦,但他不得不承认眼下的银亏危机确实是个严峻的问题。沙俄在这次银亏危机中损失了几千万金卢布,虽然已经冻结了白银黄金的国际汇兑,但国内物价疯涨之势已然不见好转。而亚洲计划耗费颇巨,长久以来沙俄都是趁着清帝国两次鸦片战争之际跟在英法之后趁火打劫,如果单独对华开战还不具备那种条件。

 “那你的意思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亚洲计划?”

 维特恭敬的回答道:“臣希望先完成金本位制改革,稳定了国内经济之后,再图远东。”

 阿列克塞耶夫说道:“可是,眼下在远东东北亚地区,清帝国正在训练新建陆军,其海军也在进行先进改装,强大的新式战列舰即将服役,这对帝国的远东利益是个极大的威胁。等到我们金本位制改革结束,恐怕清帝国已经很难对付了。”

 阿列克塞耶夫的话不无道理,此刻尼古拉二世也陷入两难之地,他登基之后急需要立威以维护其统治,沙俄以军事扩张为主要国策,因此尼古拉二世希望通过一场战争来完全掌控沙俄军队。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尼古拉二世希望捡软柿子捏,因此清帝国就成为他的目标。

 海军大臣亚历山德罗维奇亲王明白尼古拉二世的意图,出于维护皇家利益,他支持尼古拉二世的计划,说道:“清帝国这次能够躲过银亏危机,也暴露了其国内经济实力。通过白银汇兑,我们得知清帝国拥有高达5亿卢布(4亿多两白银)的货币流通量,是帝国的流通货币量的三倍,这说明其国内财富依然十分庞大,如果任由其发展海陆军军力,将来就是帝国的大敌。”

 维特辩称:“日本发动对华战争向英国发行了4亿卢布的战争国债,我们因俄土战争现在已经欠了法国人一屁股债了,再发行大批国债恐怕难以偿还。”

 俄土战争已经打了两百五十年了,平均每19年就会爆发一次,正好是一代士兵的成长期。沙俄的财力几乎都耗费在这上面了,而距离第十次俄土战争刚刚过去十六年了,这意味着第十一次俄土战争即将爆发。如果要在远东采取亚洲计划,那么就必须停止下一次俄土战争。

 阿列克赛耶夫说道:“上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损失惨重,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整军备武准备夺回失地,而且英国和奥匈帝国在背后支持他们,目前他们在多瑙河和高加索两个战区附近集结重兵,如果我们在远东展开行动,很难保证这两个战区的敌人不会反扑。而我们并没有两线作战的本钱。”

 尼古拉二世陷入犹豫当中,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各有利弊。这时他发现亚洲事务司司长克卜尼斯特一直没吭声,于是问道:“克卜尼斯特,你有什么看法?”

 克卜尼斯特看看众人,哪方他都不敢得罪,于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说道:“我们可以先试探一下。在不宣战的情况下在远东地区展开一次军事行动,规模不要大,保持万人以下的局部冲突。如果清帝国退让,那我们就步步蚕食。如果清帝国抵抗强烈,我们在不陷入胶着战争的情况下适当控制冲突规模。一旦东线陷入胶着状态,或者西线土耳其趁机攻击我们,那我们立即结束东线冲突,全力确保西线安全。”

 克卜尼斯特的折中方案两面都不得罪,而且还有一定的可行性。尼古拉二世决定在远东地区制造摩擦,找个借口对清帝国实施步步蚕食策略。对此,维特也不好执意拒绝,只好在有限的资金中抽出一笔军费解往远东。

 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远东军区司令库罗帕特金小心行事,控制军事冲突的规模,在有限的军力和军费支持下尽可能的实施蚕食策略。

 库罗帕特金接到沙皇的回复后,立即着手进行准备,派出地方地方警察部队对黑龙江流域和鸭绿江流域实施骚扰当地老百姓的战术,不断的挑起摩擦。清政府生怕惹恼俄国,严令东三省驻军和边境官府息事宁人,处处忍让。

 清政府的政策令俄国人更加大胆起来,他们在黑龙江流域瑷珲江东六十四屯问题上实施挑衅。在鸭绿江畔,驻朝鲜俄军借口朝鲜义兵逃窜至盛京,不断的派出军队过江骚扰沿江百姓,甚至公然要求搜查清帝国边防驻军的营地和防御工事。

第128章 冲突(下)

 面对沙俄军队的不断挑衅,清政府严令东三省边防驻军不得跟俄军相冲突,步步忍让。而俄军却是有目的的不断制造摩擦和事端,并且得寸进尺。

 位于精奇里江口、黑龙江左沿岸地带的江东六十四屯,是由清政府在两次雅克萨之战时设立的军屯点发展起来的,通称江左旗屯。人们又习惯于以屯数命名,因此称六十四屯,又地处瑷珲江东,故称瑷珲江东六十四屯。

 江东六十四屯的居民由汉族、满族、达斡尔族组成,有一万四千人余人,其中汉人八千六百人,旗人四千五百人和达斡尔族九百人,共一千二百六十六户。1858年,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其中规定:中俄由额尔古纳河沿黑龙江至海口划界,右岸属中国,左岸属俄国、“黑龙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据此,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了沙俄,只保留了江东六十四屯中国居民的永久居留权和清政府对这些居民的永久管辖权。

 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加紧向黑龙江左岸移民。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沙俄在远东地区推行“黄俄罗斯化”政策,在大批移入俄罗斯人的同时,残酷地灭绝当地原住民族。随着移民的增加,对耕地的需求量变大,但阿穆尔省虽地域广大,却大都是森林、莽野和沼泽地,只有黑龙江上游和中游沿岸地带适于耕种,于是江东六十四屯这片适宜耕种的肥田沃土就成为沙俄侵夺蚕食的对象。1

 1879年,沙俄占去段山屯草甸、牧场。1883年,占去垦地二百四十余垧、荒地四十余里。在沙俄的蚕食下,江东六十四屯的面积缩小为长约一百四十华里,宽约四十二华里,约一千六百平方公里。

 1894年,沙俄官员马丘宁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提出彻底解决“结雅河畔(即江东六十四屯)满洲人”问题的报告,决定取消清政府对江东六十四屯居民的管辖权和境内中国居民的居留权。马丘宁报告出台前后,沙俄阿穆尔省当局加紧了侵吞江东六十四屯的步伐。1894年,沙俄官兵趁着甲午战争之际直捣补丁屯,毁酒铺三十余家,屯中聚酒成渠,造成损失三百余万之多。

 随着沙俄远东军区下达了故意制造摩擦的命令,俄军更加明目张胆的制造事端,偏偏清政府严厉一忍再忍,沙俄找不到发动局部战争的借口,于是加大了摩擦力度。

 1896年4月15日,沙俄官兵不再只骚扰汉人屯,而是开始对各旗人屯动作。他们以调查居民户口、房屋产业、六畜数目为由,企图强行征税。清政府黑龙江将军恩泽拨派官兵一哨,过江保护旗屯,结果被俄军强行缴械,几乎演变成武装冲突。随后恩泽过江交涉,结果被俄军无理扣押。

 瑷珲都统寿山得知恩泽被扣押顿时大怒,前段时间俄军袭扰旗人屯已经令他不满了,如今俄军公然缴了清军的械,更是扣押了黑龙江将军恩泽,寿山一怒之下调集他手下的三营马步军过江,准备强行要人。

 寿山的行动正中俄国人的下怀,库罗伯特金接到消息后立即着手准备,当寿山率清军过江时,十几艘俄国炮舰和鱼雷艇封锁了江面不准他们过去,并要求解除他们的武装。寿山一听当场就激了,拒绝缴械。双方剑拔弩张的对峙起来,越吵越凶很快冲突便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一艘俄舰在未示警的情况下突然开火,造成寿山部士兵重大伤亡。寿山当即撤回岸边,并下令岸防火炮攻击江面上的俄舰,双方顿时爆发激战。

 由于恩泽被扣,寿山便是最高指挥官,他一怒之下几乎把全部家当都拿出来跟俄舰对着干,一时间江面江岸炮声轰鸣硝烟弥漫,双方越打越猛,很快便杀红了眼,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双方激战至深夜方才罢兵,清军死伤三百多人,不过却击沉俄舰一艘,重创两艘。

 也正因为恩泽被扣,没人可以阻止寿山,这也是俄国人精心设计的局,为的就是把武装冲突变成局部战争,进而先试探一下清帝国的反应,再做下一步打算。

 江东事件发生后,清廷中央震惊无比,同时也害怕不已。总理衙门急忙照会俄国驻华公使库曼,要求俄方保持克制,清廷方面将会立即着手调查。明明是俄国人故意挑事,但清廷过于软弱,不敢责怪俄国人,反而降罪寿山以安抚俄国人。

 库曼见清廷软弱,于是态度十分嚣张,叫嚣着如果不妥善解决将引发两国交战。当然,库曼也是在进一步试探清政府的态度。

 库尔伯特金得到库曼的报告后,认为清帝国软弱可欺,如果趁机出兵造成吞并清帝国领土的既成事实,那么对于俄国的扩张将极为有利。为此,库尔伯特金下令阿穆尔军区出动一个沙俄步兵师,分成两路进攻黑龙江,武装冲突升级为局部战争。

 沙俄不宣而战,但规模不大,一切都在可控制范围内。

 冲突爆发后,清廷对东北三省多次电谕:“三省相依为命,当此时艰危,自应联络一气,彼此徇谋,和衷共济;不可各存意见,致误大局。”

 清廷调瑷珲副都统凤翔、呼伦贝尔副都统依兴阿、通肯副都统庆琪委三路翼长,节制军务。安徽候补知县程德全委为行营营务处总理。以北路战守交凤翔主持,西路战守交依兴阿主持,东路战守交庆琪主持,程德全往来联络。

 寿山虽然被降罪在身,但黑龙江将军被扣,整个黑龙江地区除了寿山无人能够胜任,因此清廷命他居中调度,如某一方面吃紧,他再亲自前去策应。寿山通令各营,补足十成兵额,并要求奉、吉两省匀拨枪械子药诸物。他排练制兵,并调内地防营兵,以缓济急。面对强敌,寿山将军没有丝毫的怯懦,而是怀着必胜信心准备迎战。

 4月18日,俄军一万余人在俄舰的掩护下过江,就双方实力对比,清军处于绝对劣势。战斗一开始,瑷珲、大黑河便相继失守,凤翔退守北岭后英勇战死。寿山闻讯失声痛哭,亲赴北关为其设位而哭。他把将军印信交萨保代理,欲亲赴前敌督战。萨保力劝,遂派程德全赴北大岭迎敌。

 这时,朝廷派奕䜣、李鸿章与沙俄公使库曼谈判,电令停战。而程德全到北大岭按朝廷旨意与俄军商议停战事宜,俄军则提出要到卜奎城(齐齐哈尔)见寿山。面对俄军明显的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