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特塞尔中将说道:“瑷珲朝不保夕,扎苏里奇中将请示退出瑷珲,如果司令官大人有所行动的话,最好趁着瑷珲还在我们手里的时候赶紧行动。虽然丢了黑龙江省,但好在瑷珲还在我们手里。”

 库尔伯特金大将叹口气道:“我们的兵力都调往珲春和朝鲜了,根本无法增援瑷珲。”

 众人一阵沉默,松花江之战已经大乱了他们原先的部署,如今几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许久,斯特塞尔中将说道:“实在不行,我亲自去瑷珲,我手里还有东西比利亚第11步兵旅。”

 雷伊斯问道:“那不是要留守海参崴的吗?那可是咱们的预备队,现在就拿出来恐怕对以后的战局有所影响!”

 斯特塞尔中将皱眉道:“现在的问题是要么放弃瑷珲,要么保住这个据点等待援军抵达,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库尔伯特金大将权衡利弊后,说道:“如果我们放弃瑷珲,清帝国收回了黑龙江,那么在各国都同情清帝国的情况下,他们肯定会出面要求结束这场局部战争。如果帝国不同意,等到援军抵达后再战,那时就会遭到国际压力。对帝国极其不利。”

 雷伊斯问道:“那司令官阁下是同意了?”

 库尔伯特金大将转向斯特塞尔中将,勉励他道:“如此就拜托你了!”

 斯特塞尔中将点点头,正色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出发。”

第146章 几百张嘴等着吃他

 【今天第一更,稍后还有第二更】

 帝俄陆军在黑龙江地区军事上的失利,导致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首先是影响了俄国布局东北亚谋求侵占清帝国东北三省的计划,在俄国中亚援军未抵达前,帝俄陆军只能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帝俄将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全力保住瑷珲,维持清俄之间的局部军事冲突,这对于远东俄军兵力有限的境况来说,保住瑷珲将是一场苦战。二是要尽可能的争取外交优势,联合各国列强对清政府总理衙门施压,迫使清政府放弃军事进攻瑷珲。

 同样,对于清政府来说,松花江战役过后,北洋陆军获得大胜并收复黑龙江省除瑷珲外全境,清廷中央是很高兴,但北洋陆军违反朝廷不得主动进攻俄军的命令让朝廷很不爽。命令是李鸿章越级下达的,翁同龢等人上书弹劾李鸿章藐视朝廷谕令之罪。

 光绪是主战的一方,北洋陆军主动出击俄军并收复失地,在这点上他是高兴的。但抛开国家利益他还有个人利益在内,他派去的准备接管北洋陆军的练兵大臣铁良却被架空了权利,这令他十分不满。

 翁同龢请旨弹劾李鸿章抗旨,这个抗旨的罪名足以砍头。但李鸿章早有对策。李鸿章上书辩称俄军炮舰攻击清军炮舰在先,北洋陆军主动出击只是针对俄国方面没有谈判诚意的还击,这符合朝廷不准主动出战,但允许被动还击的谕令。原本只是试探性报复,但俄军不经打所以才有一口气收复大片失地的结果。

 光绪就知道李鸿章老谋深算不可能不考虑周详就行动,李鸿章躲过了抗旨大罪,剩下的越级指挥北洋陆军作战一事比起收复失地的天大功劳而言,就不是什么大罪了。不过,光绪心中不忿,朝廷对地方督抚们的控制力每况愈下。如今李鸿章这般做法不排除是对光绪意图插手北洋陆军军权的还击,因为铁良被架空权利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光绪帝下旨对于此次行动李鸿章功过相抵不予奖励也不予追究,算是对李鸿章的一次不满的表达。不过,对于铁良,光绪帝怒其不争,本打算将其革职,但翁同龢提醒光绪帝这可能是李鸿章借刀杀人之计,于是光绪帝命铁良继续留任戴罪立功。

 只是铁良被架空权利,即便留任也没有用。但光绪帝此刻手中无人,只好破罐子破摔了。

 虽然清廷对这次北洋陆军的军事行动既不表彰也没惩罚,但对于广大国内有识之士们来说,北洋陆军的胜利意义重大。首先北洋陆军是作为应对甲午陆战失利的情况下建立的新军,经过此次胜利,北洋陆军算是成军了。其次是人们普遍认为帝俄陆军十分强大,而北洋陆军能够击败俄军,他们自然而然的认为北洋陆军已经成为强国陆军了。这对于清帝国陆军一直遭受国内外人士的指责诟病来说,无疑等于扬眉吐气一把了。

 政治上,俄国驻华公使库曼几乎用炮轰的口气对总理衙门的清廷官员们施加威胁,强烈抗议北洋陆军在停战期间攻击俄军,表示如果清政府不给俄国一个满意的解释,俄国将采取军事报复行动。

 库曼的咄咄逼人,令总理衙门上下一片紧张之气。恭亲王奕䜣据理力争,称俄军炮舰攻击在先,是俄方先行破坏停战氛围。但库曼处于俄国利益自然是百般狡辩,甚至执意更大的战争威胁。

 各国列强态度依然暧昧,帝俄军队在陆战上的首次失利使得各国列强看到了俄军的虚弱,他们在支持俄国的立场上有些松动。

 有意思的是,继续支持俄国对华扩张的竟然是德国。德国出于欧洲核心利益的考量,认为俄国军力重心转移至远东将会减轻德国在北欧的军事压力,因此德国方面支持俄国对华采取军事报复手段。

 而俄国的军事盟友法国却正好相反,法国作为俄国的盟友,他们希望俄国在远东扩张得以遏制,这样将迫使俄国将扩张方向转回欧洲。法国人希望俄国掉头回欧洲扩张,那样将跟德国正面对抗,增加两国摩擦和矛盾,符合法国的核心利益。这样一来,法国人意外的对总理衙门表达同情,告诫俄国方面不要愈陷愈深,因为俄国现在没有财力在远东发动大规模战争。

 所有列强国家中,只有英国人立场最强硬,英俄矛盾和英国公使萨道义遇刺,使得英俄关系紧张,英国一直站在清帝国这边。但英国人也是包藏祸心,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因为北洋陆军在对俄陆战上的胜利,使得英帝国认为清帝国可以跟俄国好好的打上一仗,英国支持清帝国的真正目的是尽可能的削弱俄国在远东的实力,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清俄两国打的死去活来,两败俱伤。因此,英国公使窦纳乐在表达立场时,态度极其强硬,他主张清帝国继续进攻俄军,甚至他建议清帝国废除清俄不平等条约,收回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失地。如果清帝国采纳英国的建议,那么窦纳乐表示将给予外交、经济,甚至是军事上的强力支援。

 英国人的立场着实吓了清政府一身的冷汗,总理衙门大臣奕䜣立即请奏光绪和慈禧,要求尽快给划出底线来,以便他好跟俄国人谈判,尽快结束这次军事冲突,否则这场冲突可能被英国人暗中弄大。

 慈禧表示既然黑龙江省大部分拿回来了,可以做出些许让步,打发了俄国人便是。但些许让步是让多少,慈禧没说,赔钱还是割地,亦或者是开口岸也没指示。而光绪则称眼下北洋陆军获胜,证明其可以抗衡俄国的军事入侵,因此坚决不让步,务求收复瑷珲,赶走俄国侵略军。甚至光绪要求做好跟俄国正式宣战的心里准备。

 慈禧和光绪依然是政见不合,在这个问题上二人的口词不同,使得奕䜣一个脑袋两个大。

 直到回到恭亲王府,奕䜣还不住的埋怨着。

 “些许让步到底是让多少吗?也不给个实在话儿,让我怎么谈吗?”

 凝香浅浅一笑,一边指导着丫鬟沏着茶,一边说道:“俄国人虎视东北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好不容易有机会行动怎可能轻言放弃?再说了,北洋陆军打了胜仗,搓了俄国人威风,这场子俄国人肯定要找回来。找我看,玛法不必用心跟他们谈判,这仗肯定还得打。还是等到双方打得差不林(多)时,再谈也不迟。”

 奕䜣笑道:“照丫头你这么说,那我就找几个人打马吊便是了?”

 茶水烧开,凝香用紫砂壶沏了一壶上好大红袍放在茶几上面,静置了几分钟后,不紧不慢的给奕䜣倒上一碗。

 “要我说打马吊有什么不好?即怡情,又能收大把的银子,这等好事哪找去?”

 “好什么?最近一起打马吊的官员们愈来愈少,玩一整天也只没弄到多少银子。”

 凝香依旧是一副十分淡定的样子,说道:“那是您没找对人!打马吊当然要找最有钱的人了?”

 奕䜣饶有兴致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凝香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听说王辰浩王大人这趟出国可是发了大财了!”

 奕䜣顿时会意,说道:“可不是吗!听说这小子在海底捞了几艘唐宋年间的宝船,得了几千万两银子,咱大清国现在就属他最最有钱了!”

 凝香轻轻的闻着茶香,说道:“哪止几千万?我听说他在直隶划出了一个叫京津唐的工业区,一下子成立了上百家洋务公司。这些公司囊括了欧美等强国的全部轻重工业项目,一旦建成运营,日后外国人有的东西,咱们国内就全都有了。听说这个工业基地耗费了王辰浩一万万两银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我倒是知道他还弄了个什么北洋科技,光买欧美几千项最新的技术专利就费了好几千万两。一座大楼里上千个洋鬼子,听说都是欧美的什么科学家,咱也不懂啥意思,反正他们的年薪最低的也有近万两银子。光是这个北洋科技给洋鬼子发工资每年就得千万两银子,您说这个王辰浩该有多少钱?”

 奕䜣道:“怕是得有两万万两才行吧?”

 凝香摇摇头,淡淡的说道:“两万万两银子那都是花出去的,他雇佣了一支私人舰队,养活几千个洋鬼子,他手里至少还有两万万两银子才行,否则他凭什么敢养一支舰队?要知道朝廷养着北洋水师都力不从心。”

 奕䜣不由得吞了口口水,老半天才讷然说道:“这么说这小子出国一趟就捞了四万万两银子?我的天呢,他是怎么做到的?”

 凝香眼神有些茫然,说道:“他的身上实在是太神奇了!不过玛法您要是缺钱花就只管约他打马吊便是。”

 奕䜣说道:“可是他还没回来呢?”

 凝香笑道:“就是因为他还没回来才让您去约他。他自己有办洋务又雇佣舰队的,而且北洋陆军姓王不姓李,全指着他养着。他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一旦回国朝廷上下几百张嘴等着吃他呢?您得先跟他大声招呼,给他提个醒儿才是。”

 奕䜣这才明白凝香的意思,于是笑道:“还是咱家丫头聪明,知道帮玛法多弄些银子回来。既然王辰浩这小子这么有钱,这回不好好宰他一刀实在没天理了。我这就去发电报,请他回来打马吊,这回丫头你立了大功了。”

 奕䜣兴高采烈的出去了,看着他的背影,凝香依旧是平淡的微笑着,只是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她真的只是帮奕䜣捞钱吗?还是另有别的意图。没有人知道,甚至连凝香自己也搞不清楚她的立场。不过,凝香倒是记得王辰浩欠她一个人情。

第147章 掘金美利坚(2)【二更】

 【今天第二更】

 ~~~~~~~~~~~~~~~~~~~~~~

 “呃嘁!”

 正在美洲银行大厦内视察的王辰浩突然间打了个喷嚏,葛登尔急忙相询。

 “老板!”

 “没事!”

 王辰浩摆摆手,一个普通的喷嚏而已。

 在葛登尔的陪同下,王辰浩参观了整座银行大厦。经过一系列的装修,整座大厦融合了东西方装饰学的优点,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景观。

 在武装护卫下,一箱箱黄金从玛利亚号保险柜中取出并安全运到美洲银行大厦的地下金库内。

 “这些黄金分别从各国银行兑换,纯度和印记各有不同,稍后有时间你把这批黄金全部重新熔炼打上我们美洲银行的独有标记,这样日后有黄金交易时,也能为银行做些宣传。”

 王辰浩在给葛登尔灌输广告的巨大作用,葛登尔深谙金融运作,很快就明白了王辰浩的意思。当初花巨资在华尔街买下这座大厦时,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在华尔街做广告。

 中午的时候,唐绍仪接到一封是恭亲王奕䜣发来的。由于领事馆没什么事情,于是唐绍仪便亲自来到美洲银行大厦,将电报交给王辰浩。

 王辰浩跟唐绍仪商议事情时,葛登尔总会主动离开,他比较有眼力见。不过,王辰浩觉得葛登尔将是一个左膀右臂的角色,因此很快便让他也列席旁听。对于王辰浩的额外器重,葛登尔也是很感激。

 王辰浩看了奕䜣给他的电报,看罢后顿时笑道:“鬼子六竟然请我回去打马吊?”

 唐绍仪笑道:“大人,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打马吊可是这帮王爷们搜刮文武百官们腰包的手段,看起来您已经让恭亲王盯上了。”

 王辰浩苦笑了一下,说道:“我鼓捣了这么大的动静,怕是不止被一双眼睛盯上了,好在这个鬼子六还有用,我的私人舰队还得指望他的海军衙门照顾一下呢!”

 唐绍仪问道:“大人准备如何打发这个鬼子六呢?当年他可是没少敲李中堂的竹杠。”

 唐绍仪见王辰浩一口一个鬼子六,于是他也跟着说起鬼子六来,反正这里也没有外人。

 王辰浩想了想,说道:“鬼子六也不缺钱花,给他送钱送多了咱们吃亏,送少了未必有什么效果。”

 唐绍仪于是说道:“鬼子六喜欢洋玩意,不如大人在这方面想想?”

 王辰浩于是看向葛登尔,葛登尔脑筋转得快,立刻说道:“老板不是准备给慈禧送辆四轮车吗?不如也给鬼子六一辆,那东西是个稀罕物,估计他会喜欢。”

 四轮车就是汽车,只不过现在汽车因为昂贵还没有流行开,只有贵族富商才用得起。1896年的美国,四轮车仅有7600辆,直到1903年福特将四轮车平民化,加上流水线作业出现后才带动汽车行业的腾飞。

 王辰浩很快就会回国,他知道回国后将有几百张嘴等着喂饱,其中最大的便是慈禧,王辰浩虽然摆平了李莲英使他在慈禧面前给自己说好话,但是还得打发这个老太太高兴才行,若是她不高兴了什么都玩不转。

 王辰浩知道慈禧当年很喜欢小汽车,只是由于她不喜欢驾驶员坐在她前面,于是废置了很多年。

 王辰浩到美国后,便命人将底特律汽车公司买下,并聘请福特作为汽车设计师,专门为慈禧太后设计一款小汽车。

 此时的福特还没有经商意识,自从他在爱迪生的照明公司成功设计出福特一号车后,他便潜心于汽车设计。因此他与八个同事离开爱迪生照明公司,他们一起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但这家公司因为资金短缺,加上福特和八个同事都潜心发明汽车,结果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因为他们一心只想研究新车而忽视了卖车。王辰浩抓住这个机会,全资收购了底特律汽车公司,并把福特和他的八个同事全部留了下来。

 由于慈禧不喜欢驾驶员在她前面,但如果把驾驶员安排在后面,则影响开车,很容易出事。正当福特等人绞尽脑汁也设计不出来时,王辰浩给了他提示。

 王辰浩让福特设计一个双层车,让慈禧做到上面去,驾驶员在她下面,这样就不会有体面问题了。而且让慈禧在上面,高高的俯视下面更符合她的心里。

 就这样,福特和他的同伴们设计制造了全世界第一款双层汽车,确切的说是双层小客。因为小汽车空间太小,慈禧晃悠不开,因此福特将车体加长加宽了,务必让行车时四平八稳。

 慈禧的车因为要豪华装饰,王辰浩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因此福特将她造好后将由铁路发货至旧金山,而王辰浩走的是海路,绕过南美洲在旧金山将车带走,这样时间就充裕了。

 不过,奕䜣用不着这些规矩,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