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命人取来自己的长枪,北条纲成的长枪,是马战用的骑枪,大约有两间的长度。

而李晓命人拿来的,却是武田家枪足轻惯常使用的三间枪。

当时日本足轻使用的枪有两种,一种是长柄枪,比如三间枪这样的,如织田家,武田家,上杉家,德川家都命足轻装备过如此长柄的枪,另一种是短柄的鑓,也就是长度在两至三米的枪。

三间枪一般而论,是布成枪阵使用的,若是个人比武,则挪动不便。

并非越长兵器越占据优势,也要看挥击灵动方便,使用久了,体力亦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李晓从武田家足轻手里接过三间枪后,先将枪鞘拔下,然后将枪头的利刃也一同拆卸掉。扣掉枪头后,这柄长枪,仍接近于三间的长度。

李晓先拿起这柄长枪试手。

只见李晓挥动之间,声势十分骇人,突刺之间疾若电闪,而甩动时枪头甩出的劲风,刮得靠近的人面部生疼,那些平时素来自称,箭矢临于面前,而目不交睫的北条家武将们,此刻也不禁身离席位,向后退避。

确实李晓拿起这把三间枪后,其攻击范围一下扩大了,原先比武的场地一下小了许多。原本对坐的武田家和北条家的将领,不得不再退后好几米后,才空出容纳下李晓使用这杆大枪的场地。

相对于这个时代大多数日本人,三间枪对身高臂长,并且体力充沛的现代人李晓,舞动之间根本不是问题,如臂使指,且游刃有余。

见李晓如此厉害,北条纲成自然是面色凝重,他虽然也是用枪,不过长度却短了对方,快一间的长度。也就是说,在两个人比试枪法时,李晓的大枪能够先一步攻击到他,从武器上而论北条纲成就处于劣势。

挥动完毕,李晓将手中的大枪重重朝地上一顿,三间枪用得还是相对称手的。不过李晓平素使用的大枪,都并非这么长的,如之前与师冈一羽决斗时使用的,不过两间长一点。

原因师冈一羽使用是武士刀,只要一旦被他攻进了枪圈内,用再长了的大枪对付他反而是死得更快。

根据不同对手,选择适合自己,并针对对手的武器,也是这个时代日本剑豪常提的。

还是拿宫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严流岛决斗来讲。

当时佐佐木小次郎剑术如日中天,年轻时在周防国做武者修行时,曾斩落了空中飞翔的燕子。佐佐木小次郎将这燕子一切为二的绝招,名为“燕返”,是他自创的绝技。

而佐佐木小次郎平素使用的是名刀‘物干焯’,又名‘备前长船长光’,长达三尺两寸。物干焯剑身长,所以攻击范围大,佐佐木小次郎的绝技‘燕返’可以借长刀之利,而发挥到淋漓尽致。

而前去严流岛挑战的宫本武藏,放弃成名的二刀流剑法,而用船家的船桨临时削成了一柄长达四尺两寸长的木剑,比‘物干焯’还长了一尺,并用此木剑一战击败佐佐木小次郎。

据说当时交手只是一招间定胜负,佐佐木小次郎连得意技‘燕返’都没使出来。

现在武田家和北条家众将都屏息静气看着,李晓与北条纲成即将开始的枪术比试。

第五十六章 抖枪劲

李晓以前在大院那,从老干部那里学的枪法时,用的是白蜡杠大枪。

据说中国古代武将世家生了儿子,都要种一颗白蜡树,并从小护理起,一有侧枝生出就砍掉,只留顶端几片树叶,所以这样长出的白蜡树,树干都是笔直笔直的,待白蜡树长得十年差不多了,就将整根的白蜡树取下来制枪。

枪成后,父亲就开始手把手地教儿子学枪。

当时李晓抓的那杆白蜡杠大枪又长又沉,那时候他年纪还小,气力不够,连举起来都困难,更不用说端平了,只好用可以拿来当柴火烧的梨木制的枪杆先对付着。

一直到了后来,他上了高中,身体发育了,才在老干部那真正用白蜡杆子耍了两年枪法。

可惜后来李晓上大学后,老干部就病逝了,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用惯了沉重的白蜡杆大枪,所以李晓舞动手上这三间枪根本不算什么。

眼下李晓枪头悬在地上,仿佛一条大蛇横躺在地上,随时能够窜起来伤人般。而此刻北条纲成如临大敌般,面色凝重,他向右走开三步,左手控着枪身,右手抓着枪尾,以左手握枪处为轴心,缓缓地用右手拧转起来。

然后北条纲成手中枪尖在李晓转过一个一个圆圈,枪头所画的圆圈,正罩盖着李晓从面门,左肩,胸口,到右肩的位置。

这是日本枪术中的卷枪技,北条纲成的枪尖画圈类似于虚招,目的是为了让敌手无法预测下一招的枪路。

对此李晓冷笑一声,若是自己用太刀,或者比北条纲成短的兵刃还得提防他这一招,但现在自己用的大枪整整比对方长了一间的长度。

李晓轻松端起枪身一抖,枪头猛然跳起,直接朝北条纲成面门钻去。而北条纲成虽做了准备,却完全没有预料,李晓手下的大枪可变得如此灵活,吃了一惊急忙压枪一挡。

哪知北条纲成方挡之下,李晓的枪身犹如游蛇一般,借着北条纲成的力道,顺着对方的枪身一拿,直窜对方右肋扎去。

北条纲成不愧北条第一猛将,经验丰富,面对李晓如此凌厉的一枪,心知一切招数此时无用。他果断地弃枪,自己整个人朝后跃了一步,斜身避开了李晓的杀招,随即又用脚尖一勾,枪身回到自己手中。

场上谁也没有料到,李晓居然第一枪就逼得北条纲成,枪身离手,而李晓却在懊恼,方才那一枪本是他必杀的一枪,却不想北条纲成反应急速,出其不意躲了过去。

北条纲成刚刚松了一口气,却未想到,李晓枪身足足长他一间的优势。李晓虽一枪失手,但北条纲成只见李晓的枪势一枪连着一枪,夺命追魂般追着,朝他身体所在的位置刺来。

又是数枪之后,北条纲成额上冷汗直冒,只见李晓的枪头变得越来越飘忽不定,他几乎把握不住李晓的枪路,只是到枪尖及到眼前时,才来得及抵挡。

这明国人的枪法也太厉害了吧。北条纲成和众北条家将领此刻同样这么想到,同时难以掩饰表情上的震惊之意。

当初老干部教李晓学枪时,先待李晓基础先打个差不多后,就开始教他如何抖枪。

枪不同于矛,矛杠硬,枪杆软。学枪如果不学抖枪,不练抖劲,那就白学了。只有抖枪,枪头才能随着劲画圆。

拳经上有‘棍怕点头枪怕圆’的说法,似北条纲成方才卷枪的枪法也似画圆,不过用的不是抖劲。真正抖劲画的圈,以利用枪身的韧性抖动,枪头乱摆,令人防不胜防,看不清枪路。

若有人敢用枪挡,直接现了明劲,被李晓手中大枪顺着枪身一压,借着敌人的力,枪头一绷直接冲敌人门户,一枪刺杀对方。

北条纲成眼下的场景十分尴尬,不过他也并非无能之辈,再度面对李晓的抖枪,他现在不敢像第一枪时拿枪身来挡,来架,这时候只能用枪身搭住李晓的枪身,勉强去听李晓枪身的‘劲’。

然后再靠着这多年战场练就的生死经验,北条纲成每每在关键时刻避过,李晓戳来枪头。

不过北条纲成所谓的听劲,哪里那么容易。

如现在太极拳所谓二十四式,四十八式不过是个架势而已,真正的太极高手眼里,太极拳精要只有两个字‘听劲’。

像太极高手与人交手,往往伸手一搭听出对方拳势的劲后,反而将自己的劲和对方的劲叠加一起,双手一送,直接推出三四米远,摔在墙上,也就是常说的打人如挂画。

所以太极拳宗师与人动手只一招,手上一搭直接一招将人打翻。

同理中国古代用枪的骑马大将,如赵子龙,岳武穆,他们练枪练出听劲,斩将杀人通常都只需一枪就够了。

不过李晓对这听劲,目前也只是粗浅功夫,当初老干部也不怎么会,自己就更是半吊子了,他多用眼睛看,像对付武艺比较一般用枪用刀的武士,还算容易,看清对方枪路刀路后,直接一枪破去。

但是对付高手就不行了,像师冈一羽这样,因为他练的是拔刀术,并只有一刀,而且极快,往往你看清他路数后,自己早就人头分家了。所以李晓跟师冈一羽决斗得用另外的法子。

而北条纲成也是用枪的高手,虽然日本战国和中国古代战场不一样,但用枪的原理的共同的。

日本战国时枪术理论没有后世那么系统,而与中国枪相比材质也不一样,所以不会用枪抖劲。但利用枪身的柔韧性攻击敌手这个道理,是每个持枪的武士都所知的。

像北条纲成这样用枪的高手,他更懂得如何藏住自己的枪势,不让李晓看出来。

所以在场大多数人,本以为能见识到一场精彩至极的比试,但实际上都看到的却是乏味之极,李晓和北条纲成的一战都没有什么精彩的腾挪打斗的招数,整场都只看见的李晓拿着一杠大枪,追着北条纲成在狂戳。

眼下李晓心底暗暗佩服,不愧是北条纲成,居然能躲过自己这么多刺杀,换做是李晓若被人用大枪连续刺杀十几次,危险性就很大了。

而北条纲成此刻也是有苦说不出,他此战并非败在枪术不如李晓,败就败在,自己的枪身过短,面对李晓的刺杀,自己徒有防守之力,没有进攻之力。

李晓的抖枪已经练到十分精湛了,他想稍一喘息,要攻入李晓大枪的圈子内,根本一点机会也没有。若是两人枪身同样长短,他的局面绝不至于有眼前这般被动,两人之间的胜负还属于两说。

其实这场比试,从李晓选择三间枪起,北条纲成就已经输了八成了。

唯一剩下的那两成机会,眼下对北条纲成而言,就是孤注一掷,作最后舍身一搏了。

第五十七章 上杉谦信出阵了

正当李晓与北条纲成斗到最后一刻,北条纲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李晓大喝一声,枪头崩地一下甩头,犹如缠蛇一般,压着北条纲成的枪身直贯对方的胸口。北条纲成要闪避之时,已经晚了。李晓手中的三间枪,顺着滑溜,乍然之间扎中了他的右大腿。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所有北条家的将领都啊地一声站了起来,而一直坐在主位上,安然不动观战的北条家家主北条氏康,握着桧扇的手此刻也不禁轻轻一抖。

同时就在此刻一名北条家的将领,从阵幕之外走入,附到北条氏康耳边低声地说了几句话。

北条纲成被李晓这一扎,直打得身子一顿,若换作平素装有装有枪头的枪杆,北条纲成挨着这一下右腿早就血如喷泉了。

但是北条纲成受此刺激,反而更激发了他性子里的悍勇之色。只见他大枪一横,嘣地一声,架开李晓的枪杆,身子猛地突进几步,挥动手里的长枪朝李晓攻去,在比试中居然第一次攻进了李晓三间枪的枪圈之内。

观战的武田信廉面色有些铁青了,这枪术比试,其实北条纲成已经输了一招了,但他却继续这么战下去,明显还并不想认输。可事实上也没有足够理由指责北条纲成,右大腿毕竟不是要害,谁不能判定因为此处受伤,就不能再战下去。

用大枪这种长距离兵器的,最怕被人攻进圈子里面,特别又是三间枪这种长兵器。

这情景犹如百万大军在外,而主将中军大帐却被人劫营了一般。

看着北条纲成的枪头直捅李晓的右肋而已,这可是李晓最凶险的一刻。若是被北条纲成刺中肋骨要害,这次比试北条纲成不仅没败,反而还会胜了这一场。

可是李晓在这一刻,居然将大枪收了回来,挡住了北条纲成这一枪。

当初李晓学大杠子枪时,老干部就和他说最正宗的大杠子枪法基础的招数,只有三个动作是‘拦,拿,扎’,至于搕、挑、崩、滚、砸、缠、架、挫、挡,分别是从这三个动作演化出来的。

拦是就阻止敌方枪的攻势,拿为拦住对方枪后向下压,扎就是最后的直刺!

枪术大师与对手交手,每攻出一枪都蕴含着‘拦,拿,扎’这三个动作,这既然包含着攻击,又蕴含着防御。

同样的在战场上,你用枪捅翻了敌人,绝不是庆幸的时候,必须迅速将枪尖抽出,谁又知道,敌人临时前会不会抓住你的枪,让同伴空出机会杀了你。

李晓在千钧一发之际,将三间枪收回,重新又向北条纲成攻出一枪。正如所提到的,这一枪包含了‘拦,拿,扎’三个动作,不仅拦截住了北条纲成攻向自己的一枪,还顺势拿压,迅速转守为攻,并再度将对方迫出了李晓的枪圈之外。

北条纲成方才好容易才扳回的主动,顿时又化为乌有。

“停手。”

北条氏康将手中桧扇向下一压,大声言道喝止了两人继续的比试。

武田家众将领心底纷纷大骂,这分明不是耍赖吗?堂堂大名北条氏康眼见自己头号猛将就要败北,居然在这一刻喝止了比试,实在太卑鄙,诅咒你生孩子没屁眼。

李晓和北条纲成都将手里的枪,插在地上,彼此都在呼呼地喘着粗气,并且满身大汗。

北条氏康缓缓站起身,走到比试场地中央,从左到右扫视了一番在场的北条家武田家众将,沉声言道:“我刚刚接到忍者众传来的密报,就在昨日越后的上杉辉虎,从春日山城出兵了。”

“什么?”

“上杉辉虎出兵了?”

“上杉辉虎的目标在哪里?”

北条家武田家的将领们,闻言后纷纷追问,将李晓与北条纲成比武之事抛在脑后。

北条氏康徐徐言道:“最终目的地,现在不清楚,但是有很大的可能,上杉辉虎是要经上野国,来解松山城之围的。”

闻之上杉谦信再度出阵关东的消息,武田家和北条家都立即结束了酒宴。

次日北条家已经明确传来消息,鉴于上杉谦信出阵,他们准备撤除对松山城的包围,收兵回小田原城。

闻之此消息,武田军立即召开军议。

军帐之内,武田信廉依旧还是穿着和武田信玄一样总大将的铠甲,坐在居中位置的马扎之上,手里扇着的折扇,正是当初那幅雨山墨竹图,上面还有那首李晓赠给他的那首苏东坡的诗。

自武田信繁隐居之后,武田信廉就成为武田家一门众中的笔头,位次和在武田家的话语权,仅此位于信玄之下。

不过武田信廉本身并非把心思都放在此道上,平时的武田信繁看起来更像是一位热衷于画画的文化人,与生活也多是与人一起作作和歌、吟吟诗、跳跳能舞,看看能剧。

这样对他而言才是平素最自有的生活,但作为一名武将,指挥全军,他亦然具有相当经验,所以此次他既作为影武者,同时又以总大将的身份决断这次军议。

不过武田家一向采取家臣团合议制度,武田信廉,甚至武田信玄本人虽可以主导军议的进程和结果,但一般对最后家臣团合议的结论都是会采取接纳的态度。

现在军帐内,除了武田信廉外,地位最高的就属武田家嫡长子太郎武田义信,他不仅是嫡子的身份,同时也是本阵的阵代,军中地位也仅此于武田信廉。

武田义信之下,就是跡部信秋这样武田家谱代家臣。

其他各备队的大将,如武田胜赖,小幡宪重,木曾义昌,真田信纲各按位次坐在马扎上。

剩下就是土屋昌次,三枝守友,曽根昌世,诹访满邻,小幡信贞,保科正俊,李晓也作为‘观众’在下方旁听,一般而论,他们只要带着耳朵就好了,没有决定权,甚至在没人问到你的时候,连发言权都没有。

不过山本勘助身份特殊,作为武田信玄的前任军师,他还是以军师地位,具有对军议讨论的建议权。

军议一开始,武田家众将们先集体鄙视了一下北条家畏敌如虎的心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