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何改变?只要我们回到满洲,一切就都没有变。”代善不服的道。

多尔衮摇了摇头:“变了,变的不是我们,而是大明,你什么时候听过明军会死战不退了,你什么时候听过明军的火器在我们满人骑射面前能沾便宜了,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大明皇帝竟然不躲在宫中,御驾亲征……”

多尔衮一连串的反问让代善哑口无言,代善也详细询问过战事的经过,得到的结论让他感觉到恐惧,数万名满蒙精锐竟然攻不下两个小山头,满人引以为傲的骑射在明军的新战法前面无计可施,正是这种恐惧让他下决心要回到满洲,满洲的白山黑水是满人天然的保护。

“二哥,你对现在的弘光帝如何看?”

“如何?”代善沉默下来,照那些汉臣的说法,弘光帝不但贪财好色,而且昏馈无比。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一百四十八章 买卖(下)

“来来来,诸位……我以茶代酒咱们满饮此杯……今后鄂中之经济还要多多摆脱各位了,请!”

知道方才冷落了一行人,李汉起身端起旁边侍者刚刚为他满上的一杯茶水,脸上重新戴上了爽朗的笑色,高举手上的茶杯,仰头满饮。

这群人当然不敢说他什么,个个随他起身端起酒杯喝道:“干!”

就是一阵吞咽酒水的声音。

“诸位请做好,我为诸位找了一桩好买卖,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此感兴趣呢?”

坐下之后,大家吃喝了一阵,李汉也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微微酝酿一下,站起了身来。

下面一众还以为他想要讨要革命捐款,不少人顿时眉头一跳,心中暗道来了!

“咳咳,大帅莫要担心,是不是军政府最近财物紧张?大帅但请放心,我京山虽然不算富庶大县,不过四万、五万的银子,还是能出得起的!”

李汉话才方一落下,就见那盲公率先占了出来,在座四十多人,四五万两银子不仅不多,正相反的还少了不少,几乎也就只比之前刘英时的京山分军政府多了那么一点,这盲公到底老狐狸。

李汉眉头一皱,心中却明白这些人会错了他的意思了!

无奈的他只好挥手,说道:“各位……我说各位,各位是误会了我的意思了!我鄂中军政府虽然说不上富庶,不过也谈不上缺钱少银,诸位知道湖北唯一一处产盐地就握在我鄂中军政府手中,如今鞑子禁止淮盐、川盐入楚,难道各位还担心我军政府缺钱缺饷银吗?”

他口气说不出的自傲,这是当然的,他虽然不似武昌那边的同盟会一般,轻松就从南洋以及海外、南方诸省筹集数十万捐款。但是区区四五万两银子还真不在他眼中。

占领鄂中、准确说是应城应该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来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了。如今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省内食盐价格节节攀升,仅靠应城一点产盐,每日仅他手中一百三十余口官盐矿井便能入库近万白花花的银子,就算刨除了他开出的高出私盐近三成的工钱,每日净收入都有七千两之多,而且,他前天刚刚制定好的多劳多得计划,昨日食盐产量竟然比前几日平均产盐多出整整20担(约1吨),加上他还能从私盐处每日分得近两三千盐税,饶是如此,那些自他手中买下了几口甚至十几口矿井的,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把投入的钱赚回了将近一半,眼红死了一帮之前因为种种顾虑没敢从他手上购买盐井的人。

能的最近这段时间,总是有人托关系想见他一面,想看看能不能再低价买到堪称暴利的盐井了!

李汉不提到盐还好,一提到盐,顿时芳香居内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那个如今还不知道,自从朝廷断了湖北省的食盐之后,省内各地的食盐价格一天比一天要翻上几番,鄂西、跟鄂北还有鄂东的一些偏僻地方,食盐价格仅半个月就飙升了四五倍,有些地方还长了八九倍,如今觊觎应城这块风水宝地的可不在少数,无奈鄂中军政府数万大军再侧,通过半个月来的接连剿匪,鄂中境内至少数千贼子俯首,被关押在牢内或被送入盐井做苦工的更不在少数,大大震慑了周边群雄,一个个的势力只能老老实实的派出商队前往应城,然后以半个月前两倍还多的价格,拉出一担担的食盐,然后再翻一倍的价格,卖往其他地方!根本都不需要鄂中运输了。

眼红鄂中军政府暴利的不在少数,当时的京山刘英就是其中之一,无奈鄂中革命军分军政府通过贩卖食盐兵强马壮(他还以为李汉的革命军武器是通过练盐得钱买来的),加上大家都属于革命阵营,只能强自忍了下来,结果到他遭了难,京山方面的民军才凑够了不足两千杆枪,其中多随刘铁前往沙洋防御清军进犯。

李汉面上一笑,他要的便是这效果,他拍了拍手掌,将芳香居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他淡笑道:“人常言‘多一个朋友多一条生路’,这话李某一直相信。诸位都是我鄂中精英,可能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应承仅靠产盐一项便已做到日进万两……我今日想与诸位谈的生意,正是与这盐有关,不知道有没有几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呢?”

“哦?”

“嘶……”

屋内一阵抽吸冷气的声音,顿时一众老狐狸的眼睛都眯了起来,虽然心动,却还是有不少人搞不明白他口中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盐……盐……盐……百姓之民生也,我国每年民间需盐共计1000万担(50万吨)到1100万担(55万吨),每年可创税收逾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这是个庞大的产业,不是吗?”

脸上笑意逐渐变浓,李汉晃了晃手指,“诸位……诸位,省内皆知我应承乃是膏都……只是,很少有人去探究,为什么膏矿却能孕盐吧?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我军政府聘请了数十位来自花旗国的探矿工程师,成功于应城县内一处地下探的高达数十万万担储藏岩盐,而且……是上品。比起旁边的千年盐都自贡不差分毫!”

‘嘶……’

一阵整齐的吸气声,李汉也不见怪。

他端起茶杯小饮了一口水,继续说道:“由于矿藏在地下深处,光是开矿器材便要花费高达数百万之巨,我有意组建一个巨大的盐矿开采公司,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兴趣?我给诸位留下半个月的考虑时间,半个月之后我就要联络为我供给武器的洋商购买挖矿机器,当时候有兴趣想沾沾光的,可来军政府找我……”

说完,他掏出怀表看了眼时间,微微皱了皱眉,原来不知不觉之间,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了,当真耽搁了不少时间。

于是他说道:“却是对不住了各位,清军兵锋在侧,李某身为一镇统制却是不能再在这里耽搁半分钟的时间了,还请见谅……半月之后我只盐业公司即将组建,到时候若是各位到来,一定喝个痛快,还请多多包涵……最后一杯,咱们满饮此杯,各位但请慢吃,李某先行一步……”

“干……”

放下茶杯,李汉对那芳香居掌柜说道:“今天我军政府于此招待诸豪杰,却是对贵酒楼之生意多有叨扰,还请陈掌柜见谅,下午宴会结束之后,请将账单送到城中军政府临时驻处提钱,李某打扰了!”

听他如此开口,那陈明正赶忙说:“不打扰……不打扰,大帅这顿饭算我的,不用您花钱。”

李汉眯着眼笑了笑:“陈掌柜说笑了,我军政府本持的是永不扰民的政策,不过这饭钱我还是要给你的,一码事归一码事。”

说完他抱拳冲在座的各位道:“各位,李某还有军务在身,恕不能多陪,还请多多包涵。”

“大帅客气了,您军务在身,请便!”

“我等恭送大帅!”

又是一阵客套,他刚要起身离开,突然看到身边的娇美可人儿,想到三年前她不过一个年方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却遭遇了如此家变,这几年一定吃足了苦头,心中愧疚之下便有心想要报答一番,口中微微沉吟片刻才开了口道:“各位,各位皆是我鄂中豪俊,我身边这位赵小姐年若便遭家变,这几年全靠自己打拼支撑的家业甚是不易,她家中做的乃是纺织的买卖,大家若有需要,还请给我一个面子,多多帮衬一下!如此,李某告辞了……”

……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143章 暴雨前的平静

不过,若是真照那些汉臣所说,弘光帝如此草包,大清南下的精锐又如何会败在他手中,那可是整整超过五万的大军,据说多铎还收降了七八万汉军,那就是十几万人的部队,打的大清十几万军队全军覆灭,如果这样的皇帝还草包,那败在他下面的清军算什么?

“以本王看,伪明的弘光也只算有一些运气。”一向对大明君臣瞧不起的代善不愿夸奖敌人,嘴里勉强应道。

“运气?若是一次两次或者是运气,可是二哥,你可看到这个弘光登基之后做了多少事?擒斩拥立功臣刘泽清、刘良佐两镇,又亲自领兵击败反叛的左良玉,可惜我大清上下都没有看透这个人,还以为南明小朝廷这是自相残杀,这次多铎失败,本王才猛然警醒,伪明弘光帝恐怕早就在准备与我大清的这一战,他擒斩刘泽清、刘良佐,恰恰是消除了内部不安定因素,以便全力与我军作战,这样一个处心积虑的伪帝,二哥你竟然说他是运气,二哥,醒醒吧,如果我大清当真退到关外,不出数年,这个弘光就可以扫平国内流寇之乱,若是中原重新回复一统,二哥,你以为这个伪帝还会容下我们满人在关外逍遥吗?”

代善沉默下来,阿巴泰看到代善有被说动的迹象,心中大急,连忙道:“十四弟,即使伪明不容又怎样,自父汗起兵以来,明人又何曾对我们相容过,我们非但没有灭族,反而越来越强大。”

“七哥,那是我们满人的运气,正碰到明人最虚弱之时,若是现在我们仍然回到关外,坐视中原被汉人统一,以中原汉人的人力物力,可以轻易组织出数十万大军奔赴关外,到时满人难逃灭族之危。”

“十四弟未免说得太危言耸听了。”阿巴泰冷笑道。

“事关整个满人生死大事,你说我危言耸听也罢,只要有这个可能就不得不防。”

代善迟疑起来:“十四弟,可是如今我们满人元气大伤,在中原还能站住脚吗?”

“二哥放心,眼下京城除了二万满人精锐,还有十多万满人子弟,我满人子弟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弯弓射箭,有划出来的田庄,所有满人都不用担心生计之事,这十多万满人子弟当中至少可以再选出一万多人作为京城护卫,而二万满人精锐可以全派出来,只要压住山东、山西两省,大清完全可以利用蒙古人、汉人组成的军队与明军交战,到时流血也只是汉人和蒙古人的血,而满人完全可以休生养息,只要有十年时间,我满人又可以重新强大起来。”

多尔衮的话语透出强大的自信,代善不由点了点头:“好,多尔衮,我就暂且听你言,不回满洲。”

见说服代善,多尔衮大喜,阿巴泰却是大为沮丧,多尔衮紧逼道:“七哥,你又怎么说?”

阿巴泰无奈的道:“既然十四弟如此自信,我当然也不回去。”

“好,二位哥哥,多尔衮敬二位一杯,这一杯是为我满人的前途而饮。”多尔衮举起了杯子,三人都是一口喝下,各自都露出一丝笑意,只是各人的笑容完全不同。

回到多罗饶余郡王府,阿巴泰看到府中已整理出一大包一大包的东西,各个包衣奴才还在紧张的搬着各样东西打包,仿佛要把整个郡王府的东西都带走,他不耐烦的挥手道:“停下,停下,都别整了。”

“阿玛,怎么啦,你不是说马上就要回满洲吗?”二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走了过来,其中一人向阿巴泰询问道,这两人正是阿巴泰的三子博洛和四子岳乐,在阿巴泰的子女中,三子博洛和四子岳乐都非常勇猛善战,虽然年龄不到三十岁,已经立下了诸多战功,眼下都有多罗贝勒的身份。

“回个屁,多尔衮这小子三言两语就将你二伯父说服了,回不成了。”阿巴泰闷声的道。

博洛和岳乐两人对望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一丝喜色,比起北京舒适的生活,满洲的生活实在是太过艰苦,除了那些老一辈的亲贵,那些成长起来的年轻亲贵根本不愿意重回满洲。

满清的上层还处于半奴隶的社会,家长对子女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听到不用回满洲,博洛、岳乐两人虽然心中高兴,只是看到阿巴泰的脸色,却不敢喜形于色,倒是其余下人奴才听到不用回满洲,倒是一个个忍不停露出笑容。

就在多尔衮说服代善的第二天,宫中传下一道旨意,多尔衮由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加一个字看起来好象并不意义,两者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只是多一个皇字,无疑更显出多尔衮身份的尊贵,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道圣旨是出自于太后之手,而不是出自于几岁的皇帝之手,只是谁也不敢公然抗旨。这让济尔哈朗一系人马大感沮丧,本来想将多尔衮拉下马,没想到多尔衮的权势还得到增加。

随着多尔衮地位的稳固,北京城因为多铎失败后带来的骚动平息了下去,多尔衮重新派出大军奔赴山东战场,这次他们并不是想向南明进攻,只是想暂时稳住山东。

为了拉拢代善,这次领军人选为代善的第七子满达海,满达海在代善的子女中并不算太出色之人,长子岳托、次子硕托、三子萨哈磷几人功绩都远大于满达海,可惜这数人都以四十余岁的壮年就死去,三子萨哈磷更是子孙皆出色,其孙勒克德浑已被封为郡王,可惜也随着这次多铎的大败而失踪,导致代善一系只能由满达海挑起大梁。

除了满达海,博洛,岳乐两人都是这次出征的副都统,连同一批老将拜音图,石廷柱、巴哈纳、马国柱、索尼……领着二万多满蒙精锐,浩浩荡荡的向山东进发,虽然人数要比上次多铎出征的要少,可是从出征的将领来看,却毫不逊色,这批人也是整个满人的精华所在,若是再有一个闪失,满人的根基可以说会被彻底打垮。

随着这批满人的到来,整个山东在满清手中彻底稳固下来,孔有德、耿忠明两人沦为配角,对于这次战败,两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惩罚,只是被训斥了一顿后,反而授权他们大誓扩充汉军,连张天禄、张天福这些早先投降多铎的将领也得到好笼络,允许他们在山东扩建队伍。

满人的大败,对于前面那些投降的明军将领不可能没有触动,许多人的意志都出现了动摇,满人在山东实力增强,又允许他们扩充部队后,那些动摇的降军又变得死心踏地起来,对于他们来说,有兵就有一切,他们早已做惯了土皇帝,如今满人允许他们扩充队伍,当然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满人要休养生息,南明又何尝不是如此,双方都没有大战的意思,不过,小规模的冲突却难免,双方的斥候经常越境,总会引起一些拼杀,只是满人很少出动,多数都是孔有德、耿忠明的汉奸军挡住前头,双方互有伤亡,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鞑子南征大军的失败,除了引起满人本身的强烈的震动外,大顺军的震动丝毫不下于满人,随着本身一连串对官军的胜利,官兵无能的映像早已深深映入大顺军脑中,山海关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又让大顺军对鞑子产生深深的恐惧,尤其是从京城撤出来的这段时间,大顺军简直全无士气,常常一小队鞑子就能撵着大队顺军逃跑,每天脱离队伍的人数不胜数。

接理来说,鞑子与明军交战,不用看也知道结果,没想到败得却是鞑子,这让李自成和手下都迷茫起来,不知道到底是鞑子战力下降的太快,还是明军突然变强起来,一时也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