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减免一些税收!

他抬起头来,脸上没有讽刺也没有其他的表情,只是轻轻的放下手中的草案,又拍了拍桌子上的其余两份,道:“革命成功了,只有我这个军阀来享受革命的成果显然是不应该的,因为这是一场全民族、属于全国同胞的革命,我们还应该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革命胜利的喜悦!这里还有两份军政府刚刚拟定的草案,跟李某刚刚宣读的那份性质差不多,在此李某做一个保留,要等到明天再做宣布!我国拥有四万万同胞,没区区几人不认同我认为在寻常不过了!你们是记者,但是在座的任何人都可以指责或问责李某,但是给李某带上了‘军阀’这么大的一顶帽子,呵呵……明天之后,就由整个湖北跟四川的民众来回答阁下的问题吧!”

他平静的说道,良好的修养令不少钱来的洋人记者暗暗点头称赞。

“啪啪~~~”

不知道是哪里先主动鼓起的掌,可能是李汉实现安排在会场内的人吧。谁知道呢,但是这一次整个会场内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他鼓掌,看得出来,比起刚才,很多人脸上都挂着真心的佩服!

李汉看向了那个叫做蔡天宪的年轻人,他脸上难看了一阵,但是看到他的目光转过去的时候,竟然主动站出来冲他鞠了一躬,虽然没有道歉,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倒是没看出来,这也是个响当当的汉子!

“砰!砰!”

镁光灯爆出几道闪光,这一幕被记者们摄进了镜头里。这一镜头太值得记录下来了,不是吗?

之后,整个记者答辩会的气氛好了许多,李汉整整回答了记者近两个小时的问题,才在他的副官蔡庆第五次暗示他之后,宣布答辩会结束!

“还要多谢那些记者,让我发现了一些不小的纰漏。蔡庆,你立刻电令南京那边,让杜远知会萧湘老先生代表四川军政府拜见孙大总统,告诉他,就说是我说的,我川鄂联合军政府愿意向南京中央提供一百五十万经费!警告杜远他们不要耍小聪明跟南京那边老狐狸提任何要求!还有,要多找几个报社,将我们向中央提供一笔巨额经费的事情大肆宣扬出去,越快越好,我要这件事情跟明天的所有报纸一起出现在上海、南京,甚至全国各地!”

“是!属下这就去办!”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415章 皇帝的担心

九月的南京,酷暑已经消退,虽然秋老虎尚没有完全退去,时不时露出自己一点余威,只是在每天清晨,已是寒意袭人。

王福身穿单衣,在花园中缓缓的打着一套拳,等到拳收时,脸上现在密密的细汗,数名年仅十六七岁,姿色秀丽的宫女连忙端上盛着清水的脸盆和洁白的毛巾上前,王福接过宫女手中的毛布,将脸上汗水擦去,随即一名宫女取来外衣,细心的给皇帝披上。

这是近些年王福每天必做之事,这套拳法仍是集中太医院数位太医和天下数座名寺、名观,养生有术的十余位道士和和尚研究出来,最适合养生的拳法。

身为皇帝,富有四海,天下万物唾手可得,唯有一样,每个人都平等,那就是生死病老,王福来自后世,自然知道不可能有长生之术,只是延年益寿却是可行。

眼下大明已走上正轨,各种工业初具规模,纵使他不在,工业革命也会继续往前发展,促使大明走上资本扩张之路,以汉人的聪明才智,只要没有异族的压制,自然会发展起来。即使大明本身出现问题,使得工业发展停滞不前,给欧洲各国追上的机会,王福相信,汉人很快就会迎头赶上,这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国历史的民族,历史上,这个民族从来没有在文化技术上落后于世界。

汉人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期间虽然有可能会反复,只是以大明强大的国力,外力已经很难倾覆,即使王福离去,也可以说了无遗憾。

只是能够长寿,即使是普通人也难予拒绝,王福身为帝王,自然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久,皇帝一声令下,大明最精深的医道圣手和养生专家忙活了数年时间,才有了这套拳术的诞生。

练完拳,王福只感到一阵神清气爽,坚持练习数年,王福感到这套拳术确有效果,让他大感满意。

略约休息了一下,王福回到后殿和皇贵妃叶五香、柳紫萝和几名年幼的皇子、公主吃过早饭后,开始前往勤政殿,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对一些早晨刚刚收进入的奏章批阅。

这些年,皇帝的后宫新添了不少人,皇帝已经有七名皇子和五名公主,大臣再也不用担心皇室子嗣单薄,只是最得宠的还是两名皇贵妃,虽然皇帝还没有立太子,大部分人都将皇长子朱慈焯当成了太子。

让大臣们不满的是皇帝培养皇长子的模式,在大臣们看来,皇帝武功无人可及,大明下一任皇帝应该以文治为主,当广选博学之士为皇长子师傅,只是皇帝在发现自己儿子快被那些博学之士培养成建文帝时,果断接手,将皇长子带在身边,对其耳提面命。

若说这种方法大臣们还不反对的话,皇长子十六岁时突然离开京城,大臣们甚至不知皇长子行踪所在,这引起大臣的激烈不满,时有大臣上奏要求公布皇长子所在,都被皇帝压下去,久之,大臣们也无可奈何。

皇帝刚到勤政殿椅子上坐下,田成手中捧着一叠奏章,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禀道:“皇上,这是最新的奏子。”

刚吃完早饭,皇帝有点懒洋洋的问道:“有没有上海来的奏章?”

田成知道皇帝关心的是什么,连忙回道:“皇上,有三份,放在最上面。”

王福精神顿时一振,将最上面的三份折子拿了起来,这三份折子分别来自布加路、董志宁和杜大山,王福先看了看布加路和杜大山的折子,两人的折子所讲的事情都差不多,都是关于这次火炮试射的内容,王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连续征服非洲和美洲无数国家和部族后,此时的欧洲可以说是非常自大,要不然也不会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签订的教皇子午线,这实际上是对世界进行殖民分割。

如今碰到大明这个对手,不但历史文化可以和欧洲媲美,军事力量更是远比分裂的欧洲强大,等到大明的舰队到达欧洲时,这些欧洲国家会不会有一种大航海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将两人折子放下,王福拿起了上海县令的折子,董志宁的折子主要讲的是招募出使欧洲的外交人员进展,与朝中官员推三阻四不同,上海不少人都愿意冒险去欧洲,为朝廷效力。董志宁刚放出风声不久,前往衙门报名的就有数十人,如何挑选,要请求皇帝指示。

王福拿起笔,在折子后面批了数句:要求挑选忠心可靠,能言善道方面的人才先期进行语言和欧洲习俗方面的培训,培训完后再进行考核不迟,舰队要在明年春季之后才起程,对于这些人的培训有五个月左右时间,为了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入,王福在折上批示,凡通过考核人员,一律授予六品官衔,出使完成人员回国后,将再次擢升。

这等于给那些有意成为外交人员之人打开了一条终南捷径的通道,那些寒窗苦读士子,即使高中三甲,最多也不过授七品清职。这道批文过几天肯定会引起朝堂争议,不过争议归争议,谁让朝庭无人愿意前往欧洲,如果有官员愿意前往欧洲,照样可以升职。

批完董志宁的折子,王福将欧洲之事暂且丢下,重新批阅国内的奏章,虽然眼下大明占据优势,不过大明与欧洲的竞争将是长期存在,欧洲文艺复兴已经完成,迟早会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王福无法阻止,只能争取带领大明走在欧洲前头。

一份来自乌尔格的军情引起皇帝的注意,乌尔格守军奏报: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已经更换,新更换的首领名字叫噶尔丹,这个噶尔丹似乎才能颇高,已经将准噶尔部捏成一团,其余蒙古各部也有视噶尔丹为首之意,从青海到漠北数千里之地,蒙古人重新聚成了一个数十万人的大部落,似有南侵之意。

久远的记忆从王福脑海中回忆起来,这个噶尔丹确实有才能,冒似另一个时空中,这个噶尔丹竟然将被满清征服的蒙古诸部重新统一,逼得康熙数次亲征,最后直到噶尔丹死去,蒙古才重归于满清。

从弘光七年满清政权彻底跨台后,大明北方的精力转向蒙古,弘光八年,明军攻下归化城,将归化城改为归化县,派遣官员管理。弘光十年,明军攻下乌尔格,将乌尔格旧墙拆去,重新建城,新城远大于旧城,大明朝廷将乌尔格升格为府,迁移数万汉民居住。同年,明军在后世的恰克图筑城。

就在明军想再接再厉,继续对蒙古各部进攻时,一个意外打乱朝廷计划,弘光十一年六月,明军一支小队与数百人的哥萨克相遇,发现对方后,双方都没有谈判的企图,马上展开了一场战争,明军人少,但凶猛的火力让哥萨克人印像深刻,在明军暂战暂退后,哥萨克没有展开追击,让这支小队明军逃脱。

随之得到消息的明军展开报复,一支千人的羽林卫轻松将数百哥萨克消灭,顺便接收了哥萨克先前所修筑的城池雅库茨克,因为太过寒冷,明军将雅库茨克改为冰雪城。

夺取冰雪城后,大明重设奴尔干都司,任命高杰为首任都指挥使,将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库页岛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重置奴尔干都司治下。

哥萨克向东的脚步被阻,不甘心失败的哥萨克数次与明军交战,虽然数次都被明军挫败,但整个北方草原形势变得复杂起来,明军、哥萨克、蒙古人三方互为敌手。

明军力量虽然强,但蒙古人活动范围实在太大了,从青海到乌里雅苏台,纵横数千里,而哥萨克也是如此,整个西伯利亚太过寒冷,明军夺取冰雪城后,曾想一劳永逸,将那些红毛绿眼的哥萨克解决,只是深入千里后,一个人影也没有碰到,补济吃光之后,只得率军返回。

从弘光十二年起,明军虽然时不时与蒙古人和哥萨克交手,但没有再在草原上设城,只是紧守着冰雪城、乌尔格、归化城一线,将奴儿干都司牢牢控制在手里。

王福明白,以当时的条件,大明即使将整个漠北蒙古和西伯利亚打下来也只是劳民伤财,这些地方根本没有开发的价值,只能等到火车通行,这些荒凉之地才会变成宝地,所以暂时停止明军在草原上的扩展,而全力转向内政。

如今火车终于通车,或许过上十几年,火车就可以通往漠北,只是没想到蒙古人在休生养息数年后,又重新统一起来。

王福担心的不是蒙古重新统一会对大明产生威胁,就算噶尔丹再英雄又如何,在大明强大的火力面前,一切冷兵器的队伍都是渣,王福担心的是长子的安危,此刻大明皇长子正在漠北军队担任一名低级军官,噶尔丹对大明造成不了多大的危害,但若是小部队碰到蒙古人大军依然有危险。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六十三章 余波(下)

后世在编排民国史的时候,自临时政府成立开始的元年初总少不了被多次提及。其中二月初这个时间点也跟着‘临时民国成立、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清帝逊位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一并被提及,号称民国元年三大重大事件!

“号外,号外,湖北爆发军变,川督李汉一夜颠覆武昌三镇,掌握湖北、四川两省军政大权!”

“最新国内时讯,传川督李汉重金收买民军将领倒戈,一夜之间占领武昌三镇!”

“鄂省再生事变,川督借机篡权!”

“号外,号外,川鄂联合军政府欲成立,南方局势混乱再添一局!”

“百姓之福?川鄂联合军政府关于减免农田赋税相关草案出台!”

“副总统不敌地方都督?中央不敌封疆大吏?南京权威何在?”

……

二月三日天才方亮,上海、南京等地,街道上到处都是报童们清脆叫卖报纸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声音甚至驱散了这冬天的最后一抹严寒,各地报社新鲜出炉的报纸才刚分发到各地,就被一扫而空,创造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大卖!以至于各地开足了机器加印了数批之后,方才堪堪满足了各地好奇的民众!据后世统计,仅在这一日,申报、新闻报等十大报纸品牌共计卖出三十七万份报纸,创造了一个未来几年内都难以被打破的记录!

不过出乎李汉意料之外的是,除了申报等几分报纸在缝隙处对于他昨日在记者答辩会上出示的‘川鄂联合军政府关于减免农田赋税相关草案’以及何为革命者相关内容略有提及之外,竟然多出报纸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报道湖北事变这一焦点新闻之上。倒是令他稍稍感觉意外。

玄武湖古名桑泊,位于南京城中钟山脚下,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大肆扩张南京城的范围,玄武湖从此成为南京城东北城墙外的护城河,且在梁洲建黄册库,作为明朝政府贮藏全国户口赋役总册的库房禁地,不允许一般人随便进入。时人乃有“瀛洲咫尺与去齐,岛屿凌空望欲迷。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的讽喻。明亡以后,玄武湖重新对外开放,清朝的皇帝康熙、乾隆均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词。清朝同治以后,玄武湖有了一些园林建筑,其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梁洲重修湖神庙,并增建湖心亭、大仙楼、观音阁、赏荷厅。后清大臣左宗棠还修筑了连通孤凄埂与梁洲的长堤,解决了游玄武湖“必自太平门出,令舟而行”的不方便状况。清宣统元年(1909),端方、张人骏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筑新堤,扩大湖内绿地,徐绍桢又建陶公亭及湖山览胜楼。至1911年,整个玄武湖区大半都被纳入对外开放中!

玄武湖附近,因为优雅的环境较为适宜居住,因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虽然大多数外省赶来南京拜见中央的使团代表为了方便还是选择居住在城中闹市区,但是也有不少代表选择了暂时在这附近歇脚,比如第二次赶到南京的临时民国副总统黎元洪,黎元洪对黄老之学多有涉猎,附近又有千年宝刹——鸡鸣寺,当初南京方面要为他在临时大总统府内开辟一套临时住宅之时,都被他晚婉言拒绝了。

他心中或许还有另一个顾虑,一旦入驻了临时大总统官邸,他再想跟聚集南京的各省代表碰面、密会什么的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程振,字书白。湖北黄陂人,跟临时副总统黎元洪乃是老乡,日俄战争之时愤国权沦丧、哀国力不兴乃投入张之洞所编练的湖北新军之中。后来加入黎元洪麾下,因为粗通文墨加上又跟黎是半个老乡,一路官运也算亨通,武昌起义之前便已经独领一营,成为黎元洪心腹之一。

这一次黎元洪的南京之行,他便作为民军代表之一,被他一同带上,负责保护黎元洪的安全!

“噼啪!”

“嘭!”

屋子内持续传来一阵阵摔砸物品的声音,已经半个多钟头了!

站在屋外的程振心中也是急得慌,他刚从外面回来,先去寻了一下汤化龙,又带着黎元洪的书信亲自拜访了湖南、云南、贵州等数位省代表,可惜都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不,谈不上什么满意的答复。想他上次陪着黎元洪来南京之时,尤其是黎元洪被推举为临时民国大总统之时,哪个看他不是艳羡的紧,个个称兄道弟,平时应酬没少过。如今倒好,湖北一传来变局之后,顿时原本一帮之前还叫的亲切的‘兄弟’、‘同志’,现在甚至连搭理他的功夫都不愿意浪费了,甚至更有见他如见洪水猛兽者,他还未开口那边转身便走,真将世态炎凉演绎了一遍。

这已经不是自家大人第一次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