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骨干出力,为他撑起民国这片天。

蔡锷是能臣,但是对政治的敏感度却差了哪怕普通小吏也不止一筹。北洋这头老迈的巨兽现在完全是靠利益跟裙带关系网支撑起来的,其中涉及到最多利益的莫过于军队了。蔡锷的改革国防军,是他参考的日本、德国、法国等三大陆军强国的练兵方阵做出的计划,他在云南两年来冷眼旁观李汉的练兵,虽说对李汉的为人颇为不喜,但对李汉跟蒋方震之流辛苦了两年的成果却极为推崇,认为军队理应尽力消除将领对军队的影响力,以免变国防劲旅为诸位将军的私军。他提出,在中央将由袁总统出任全国陆海国防军大元帅,陆军部携海军部为其掌握全国海陆军事力量的部门,于中央处削减了陆军部跟海军部的职能。

于军中,他提议以旅团级为基本编制,将用去三年的时间打乱北军掌握的所有军事力量,剔除军中老迈、年幼及不合格者,重新招募适龄新兵编练一百个师的国防劲旅,并提议参考德国参谋军官制度,提议以参谋军官削弱跟监督各军将领是否逾越用权以及发布错误的军事指令。

于各省,他建议以如今各省的陆军学堂为根基,扩建增编至少三十所陆海军军官学院,每年至少拥有训练一万五千以上军官及学员的能力,以期在十年内彻底改变北军中军官基本上靠裙带跟上司赏识才能获得提拔的现状。

眉头微皱,蔡锷几次递交给他的方案跟提议袁世凯都连夜仔细阅读了一番。虽然心中对他的才华的十分喜爱,但却几次婉拒了他的提案。没办法,按照蔡锷的方案,未来十年内中央至少要为他的编练国防军支出至少五亿以上的财政,几乎至少未来十年内整个国家大半的财政都要投入编练新国防军之中。

如果仅仅是财政支出倒也罢了,毕竟人的眼睛要往前看,加上袁世凯又是以军起家自然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他也有自信十年后若这个国家还在他的统治之下,未尝不能拿得出这么一笔巨额财政才进行扩军。只不过,蔡锷却完全没有考虑北洋集团内部复杂的利益纠结。纵使袁世凯这位北洋集团的统帅也不敢轻易的去动下面的复杂利益,因为一旦他若是动了,就算是他这位北洋统帅也有可能被推翻扔进泥潭,然后下面重新推举一位能够维护他们利益的新统帅。

所以有关军队的整编,除了徐徐图之以外,万万不能如操之过急!

这是老成谋国之论,只可惜年轻气盛的蔡锷如何肯听,结果被他婉拒了几次,这脾气一向很好的蔡锷居然也来了火气,竟然在将军府的会议中将他的整军计划祭了出来。结果倒好,宛如捅了马蜂窝,陆军总长段祺瑞当场变了色,其他一干将领也是又恼又怒,本来他还想扶蔡锷上位,借他之手清理一下最近几年越发不听话的北洋集团。没想到他闹出了这一出戏,结果自己还没布置好推他上位,他便惹得整个北洋系都产生了警惕,在整个北洋系诸将领的愤怒之下,纵使袁世凯十分喜爱蔡锷这员将帅之才,亦不得不顾忌一帮老兄弟的想法。所以,前几天他已经借口需要,将蔡锷从将军府调往陆军部任编译处副总裁同时兼任全国经界局督办,暂时将他远离了军事,想等风头过了再回头把他调回来。

不过,他也知道这蔡锷乃是倔强之人,越不让他去做,他反而越想去做。这不,今天正是这样。

袁世凯脑海中一瞬间转过了许多念头,他正琢磨着该如何才能既不伤害了蔡锷的积极性,又能暂时打发他。正在想着突然间门外一阵疾快的脚步声,心里本有些不悦的他突然一动,抖动的胡须看得出少许高兴。

“外面什么事这么吵?”

他不悦的喝了一声,门口自有侍卫过去查探一番,少顷便回来道:“大总统,是唐将军!”

屋内两人一愣,袁世凯十分宠信的近侍官唐天喜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便传进了屋子内,“大……大总统,卑职……失礼。刚从武昌接到的通电,不……不好啦!”

“武昌?”他口里轻轻念道一边,“进来吧!”

心情却是突然变了差了许多,他歉意的看了一眼蔡锷,将他的《总览全国国防纪要》轻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唐天喜是个长相十分俊美的中年人,外界一直盛传他曾是袁世凯的男宠,至于究竟是不是,知道的人还真不多!身材高挑的唐天喜一进入屋内便瞧见了端坐在一旁的蔡锷,他微一愣,眉头微微郁结几分不爽,他也知道这位前任的将军府参军不受北洋诸将领待见,因此看都没看他一眼,整个人机械地往前走了两步,如同交付千斤重担似的,将手中的电文稿递给袁世凯。

袁世凯满腹狐疑地接过电文,粗略一扫,别的没有看清楚,倒是“讨袁护国”几个字清清楚楚。心中不免一沉,再细往下看去,只见上面电报油墨勾写的十分清楚。这竟然是李汉以他亲封的‘南疆十省巡阅使’发出的讨袁通电,上面清楚分明的写到李汉下令组建护国、军保卫‘民国约法’。

一瞬间他只感觉整个人仿佛掉入一个冰窟,手足冰凉,半晌无语,颓然跌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大总统,您……您没事吧?”

蔡锷给他一惊,忙上前扶他一把,眼睛却瞥向了他手中的有些褶皱的电报纸。唐天喜落后了他一些,没能表上忠心的他面上十分不愉,却也知道此事不是生事的时候,也跟着一脸着急的搀扶袁世凯起来。

“不……不碍事!”

这么多年的大风大浪袁世凯都闯过来了,这一次他相信也是一样。脸色铁青了一块,他道:“松坡,你先回去吧。我这几日可能要忙一些,等忙完了这一阵,你再来给我解读一下你的具体练兵策略吧!”

想他袁世凯一代豪杰,以军起家没想到现在却被另一位这几年才崛起的小辈一再欺辱,从收集到的情报中,他早就知道了李汉如何练兵,此时虽是气急,却也着实开始认真考虑重新编练北洋军的可能性了。

“大总统~~”

蔡锷一惊,一半是因为电报上看到的信息,另外一半则是因为袁世凯敷衍了他那么久,总算认识到重新编练北洋军的重要性了!

“那,锷就不打扰了。大总统若有需要,可随时派人通知与我!”虽说激动,不过蔡锷总算不是完全不通政治。他知道事关军事上的事情,北军将领是不可能让他这么一个外人插手,自觉的在下人引导下出了总统府。并且,心情愉快之下,他便想到了北京八大胡同陕西巷里,那位新近认识的红颜知己,干脆也不回府了,出了总统府便命人调头,直往陕西巷驶去。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零七章 雷霆(3)

蔡锷却不知道的是,几乎在他的车马驶出总统府所在的铁狮子胡同没多久,几人匆匆进了总统府内!

“大总统,出事啦!”电报局的收报官急匆匆地在府上下人的引导下进了袁世凯的办公室,此时的袁世凯方才刚刚挂掉电话,他方才通知了内阁及北军一帮将领过府开会。因畏惧与他,那收报官呈上电文就低头垂手站立一边,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祸不单行的歪训袁世凯还是知道的,他瞧见那收报官一脸慌张,已经猜到了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袁世凯伸出手去拿,虽然强作镇定,但一旁的唐天喜分明发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电文不长,却是来自河南信阳的紧急军报。瞧见电报上提到李汉已经出兵河南,袁世凯脸上阴沉地可怕。他的办公室内空气在刹那间仿佛凝固了似的,压抑得人无法呼吸,就连在袁世凯身边身为得宠的唐天喜额头上都见了汗。须知如今尚属春寒十分,北京的清晨天气冷冷的不比冬天暖和多少。

“哈哈哈哈!”半天无语地袁世凯突然仰天大笑,这出其不意地笑声几乎把那收报官的魂都笑出来了,饶是唐天喜在他身边待了这么多年,也被袁世凯地举动吓了一跳。

“好你个李易之,好一个‘讨袁护国’。”袁世凯恶狠狠地说道,“我本来对打还是不打心中还有些迟疑,既然你做出了选择要跟中央对抗,现今我手上兵员充足、装备精良,正愁找不到对付你的法子。没想到你却先忍不住跳出来了……哈哈哈哈,今日之后,天下再无南疆巡阅使!”

他脸上恶狠狠的满是阴沉,“云亭,为我准备笔墨!”

“大总统!”唐天喜有些担忧。

“哼,一个黄毛小儿不过仗着德人纵养有些成绩罢了。难道还能比上我北洋数十年的家业,你要战便战,好叫明日之后举国皆知我才是这民国的大总统!”

袁世凯一世奸雄,一声经历多少风浪都闯了过来,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提笔写下总统令:“着免去李汉南疆十省巡阅使等本兼各职,褫夺上将军衔,麾下众党羽一并照此办理……”

段祺瑞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他方才收到总统府的电话,便急匆匆地从府上跑来。只因电话里解释不清,袁世凯也没说得太详细,见他来了,袁世凯阴沉着脸,将讨袁的电文递给了他,问:“芝泉,你看现在怎么办?”

“打!”他简明的直接开口便是一个打字。国内局势的糜烂段祺瑞尽数看在眼中,如何不知道李汉打着二十师的编制大旗,大肆扩充兵力,甚至将二旅编制扩增到三旅,平白增加了近十个师的编制。这些北京都知道,可知道又能如何,北京对于李汉控制区域的影响力本来就微乎其微,除非与他开战,不然指责之声也不过流于表面,根本不可能影响到他的扩军。段祺瑞一早便发现了李汉的威胁性,尤其现在更是担心一旦李汉的扩军完成,日后北京恐怕便再难对付与他,因此浙江事变一生,他是第一个提出直接开战的人,并且难得的没有再给冯国璋背后使绊子,他要的物资跟编制一并满足,没有丝毫的掣肘。

“打……对,现在已经不能再有犹豫。立刻命令十五师南下,令聘卿立刻发兵支援河南。命令南京、山西、上海各部小心,同时传我的命令,让两广也动一动……”他顿了顿,“等会我会劝说一番,希望蔡锷书一封信命唐继尧在云贵也同时起兵!”

段祺瑞皱眉,“两广、云贵恐怕不会用兵?”

“不,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肯定会出兵!”眼睛在手上的电报上微微多停了几秒钟,“那李汉在南方的扩张恐怕已经有很多人看着担心了,只不过畏惧他手上的兵力罢了。你当那陆荣廷被李汉在湖南扇了一巴掌,龙济光被狼狈的赶回广东会甘心吗?至于云贵更是苦贫,他们缺少的不过一个机会罢了!”

他到底是运筹帷幄的民国大总统,“不过纵使几省出兵,也最多只能为我们减轻一点负担,主要还是看我们自己的行动。让山东卢永祥、直隶齐燮元也准备一番,配合在安徽、江苏伺机对李部发动反击!”

“是!”

时间一点一点走过,信阳董山指挥部内,吴佩孚和荣道一两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派往开封跟北京的电报已经发出,但回电迟迟不到。眼看时针直奔李部的规定时间去了,却束手无策。驻守信阳的军队已经开始动员起来,董山前线的炮兵已经进入阵地,机枪也已经架起,作为把守信阳门户的守将,吴佩孚已经下令做出了最坏的开战打算。但手下的军官和士兵都没有思想准备,北军老三师经过了几次的大战加扩兵,现在新兵占去了一半之数,一听说湖北的数万大军逼近,乱得像锅粥一样,不是军官找不到士兵就是士兵找不到长官。就连搬运弹药的马队竟然也出了错,一支刚装运了弹药的马队在城中失了控,骡马发狂之下掀翻了几箱子的弹药堵了路,虽说没有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但也证明了现在信阳这边的慌乱局势了。

不过该做的吴佩孚都已经做了,电报也终于到了。他首先收到的是来自开封曹锟的电报:“援军已上火车,固守待援!”

拿着电报,吴佩孚微微松了一口气。开封至信阳有七百多里路,虽说加上搬运物资跟调兵的耽搁,便是乘坐火车也要将近一天的时间,但总好过一个援兵也没有的危险。要守住信阳一天,这个信心吴佩孚还是有的!

天空中响起了由远及近的马达轰鸣声,这个声音吴佩孚十分熟悉,顿时脸上微微变色,因为那正是来自武胜关的飞机,自从李汉将一个航空中队摆在武胜关之后,几乎每一天都有几架飞机飞越鄂豫边界往河南窥探信阳的防务!想起安徽战场上曾经令北军吃了大亏的这种利器,脸上大变的他赶忙安排下去留出几挺机枪防备天空之上。很快两个小点在天空中显露出来,令他松一口气的是跟往常一样,天上只飞过了两艘飞机,在他们头上窥探盘旋了一阵之后,便又飞走了。

时间飞逝,飞机飞走之后很快时间便过了八点,到了西军要求的时间。

很快远处便传来了枪响声,虽然只是零星的几点,却也令仍在董山驻守的吴佩孚心中一跳,莫要说信阳守军没有飞机了,便是整个北军也没装备几架。因此他要获得敌军的情报只能靠撒出更多的探子外出打探。这枪声虽说证明不了什么,但是现在已经过了八点,这枪声是不是意味着大仗要开打了?

不安还在延续!

临近董山十五里外的护国、军阵地上,李济深等一众第十师的将领刚刚从附近的简易机场上下来的飞行员处拿到了第一手的航拍董山前线情报。

看着年轻的李济深气定神闲的样子,他的新参谋长陈云鹤搁下了一组航拍速冲的照片:“基本上跟前天拍摄没有大的变动,除了董山东线的两个机枪阵地调整到了南线正对我军,并没有看到信阳城中增加董山驻军。师座,时间已经到了,咱们是不是要动手?”

“再等等,等装甲列车上来!”

信阳一线因为有京汉铁路,军政府并没有将本来就稀少的战车部队装备第十师,而是调集了几列去年临近年底才改装完成的铁路装甲列车,用于在京汉线上行程快速突破箭头。

历史上装甲列车的概念源于美国国内内战时期,不过虽说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内战跟这个世纪初的布尔战争中英美两军都有试验研制,但因为铁路的限制最终两国都将之束之高阁。几年前李汉曾经想要攀上奥匈帝国高枝却不受重视时为了搭上德国人的线,于是用有关装甲列车的情报跟德国军方连上了线。这几年来德国国内生产了十数列装甲列车之后就因为其生产成本过于高昂加‘实用性’不大,停止了继续生产装甲列车。不过德国国内虽然放弃了,但是李汉却没有停止改造,他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爷爷讲过,当年在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在国内各大铁路干线上装备上装甲列车之后,除非动用重炮、设置陷阱,否则国共两军根本对付不了它。电视上的那些电影里一个人爬上车放几个炸弹就解决了一辆造价数十万的装甲列车的场面不过后人不懂军事凭空虚造罢了。

作为穿越者,李汉对装甲列车看的很重,一早便将这件任务交给了主掌研发的汉阳兵工厂督办刘庆恩,而刘庆恩因为当时正忙于改造制式步兵武器,于是便将这个任务讲给了负责钢炮设计的萧佐汉负责,由他全权主持研制工作。

为了完成这个工作,萧佐汉调来了沈凤铭、刘嘉理等十数位汉阳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后来李汉陆续又派遣了一批洋人援助技师后,技术小组秘密被送到了孝感地区前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总算是制造出了几台不比德国国内制造差多少的四列跟六列装甲列车,不过因为所用的装甲钢悉数是跟洋人采购,高昂的造价使得李汉在闻之已经建造完成六列各装备四门60mm口径速射炮的装甲列车之后,便停止了继续制造。

由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