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另外传令,以我的名义让海军发布明文通电。内容如下……记录!”

“第一,有鉴于国内局势的糜烂,国防空虚之下可能导致外地趁机劫掠我海疆。因此海军各船舰还应尽快恢复正常巡航,以庇护我国上万里的辽阔海疆。立刻命令全体海军改变航向,即可前往上海港接受补给,那里已经有完善的海军设施了,可以方便舰队停泊;第二,从即日起,舰队名义上暂时归属护国军指挥,实际上维持着自己的超然地位,等待国内局势明朗之后,重新划归新政府;第三,海军各舰队在上海期间,要对舰艇进行保养、维护、修缮,所有费用由护国军承担,所有海军官兵的军饷、物资供应也由护国军承担,包括以前拖欠的军饷,都可以在此期间得到补发;第四,这次与海军同行的陆军部队,要保证安全带到港口下船,由护国军方面解除武装,统一安置,有一点请大家放心,护国军绝不会为难他们,所有北京政府拖欠的军饷,一律由武昌代为补上;第五,命令海军南下舰队总司令汤芗铭暂代海军归降舰队指挥,同上海方面进行交涉。若汤芗铭不愿,可由海军军内自行决出合适人选,同上海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待遇协商。再次重申,护国军保证所有归降海军军官、士兵安全!”

他要求的这个通电可谓狠毒,以至于蒋方震微微抽吸了一口冷气。先不提他将同汤芗铭跟海军之间的秘密接触直接提到人前定然要打碎某些人‘等等看’的侥幸心理,逼迫汤芗铭尽快做出决定。单只是其中第五点,若汤芗铭不愿可由海军军内自行决出合适人选便可为恶毒之极,这完全是怂恿海军发动军变,囚禁了汤芗铭接受护国军的收编,难怪蒋方震要抽吸冷气了。

李汉不以为然,“我瞧得起汤化龙不代表瞧得起他汤芗铭,他这人官气十足,十足的一个官场老狐。他汤芗铭若不是现在管着海军,我都懒得与他多纠缠,这海军我要定了。他汤芗铭若是还不识趣,那就让他逝去吧!”

言下杀气腾腾叫人不寒而栗。

四月五日,李汉借口北京没有谈判诚意,向前往武昌拜访他的英汉口领事朱尔典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并措辞强硬的发表宣战口号,拒绝了继续接收其调停,下令护国军进入全线进攻。当天,武昌通电海军五条,号召滞留江苏一带的海军舰艇向上海靠拢接受护国军整编。同一日,武昌财政部发表公告,宣布将向上海建设银行拨发五百万银元,用于支付海军及归降各部北军所欠军饷。

四月六日,护国军于直隶、江苏发动全面强攻,集中了麾下全部的四个航空中队跟两个战车团以及近十二万军队,累日强攻之下至八日晚,短短两日夜之间,镇江王占元第二师遭受猛烈炮火轰击溃败,狼狈丢弃镇江退往扬州,南京雨花台炮台、富贵山炮台惨遭犁地,南京城外阵地十不存一,冯国璋大惊之下下令收束阵线,死守南京城。在北线,徐州第七师遭遇王安澜第三师强攻,虽徐州城未破,但大运河却遭遇第三师截断,江苏省内之兵已被拦腰截成了南北两端,失去了联系。

最惨烈的还要数直隶的北军第一军,王士珍虽然下令沿途炸毁京汉铁路阻止第十师的推进速度,但李济深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利用直隶省内密集的水道两昼夜快速最近至冀州,沿途击溃俘虏北军一个旅,当然,他之所以能够推进的如此快速,还是因为山西第五师下属十四旅出娘子关对驻守石家庄的第三师发动佯攻。保定方向大惊之下只能收束兵力,妄图阻止十四旅的推进速度。因为情报收集的不到位,第一军显然无法做到首尾相顾,结果给第十师组成的兵锋线快速的攻陷了整个直隶西南地区。同时大同府一线,熊秉坤亲率第五师主力对盘卧察哈尔特别区的北军第四师、十一师残部发动强大攻势,累一昼夜攻陷张垣,将兵锋推进到距离北京城只有不足四百里。

不仅如此,为了贯彻李汉壮大声势的要求,总参趁山东此时兵防空虚,于是下令第十四师轻军一旅,借水运快速兵围济南,包围了山东首府!

军政府不但在军事上有所行动,还从其他方面继续壮大声势,逼迫北京政府尽快接受和谈。四月七日李汉通电全国,口称有鉴于国内有国无防,下令拨发两千四百万陆军扩张军费用于扩充新军,根据通电,其麾下国防军将在年底前完成五十个师的总扩张,并将在一年完成整训使其拥有战斗力。他同时向全国各省年轻人发动召集令,鼓励年轻人抵达麾下控制省份内参军。

第二日,武昌发布公告,宣布将对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为首的破坏国内和平局势的极端好战派份子在内的四十七人予以悬赏,公告活捉段祺瑞等三首犯将获得高达百万银元奖励,无论全国任何人杀死三人均可携三人首级获得高达八十万元的巨额悬赏。下午,悬赏名额扩大至北京政府内阁各部长官公一百二十七人,因悬赏金额总计高达上千万元而震惊全国。

北京城中一片惶恐不安之中,无不为枭雄之资尽显的李汉的手段而胆寒。

这自然不可能立刻便令北军陷入崩溃,但军心动摇已成定军。无论是直隶省内的第一军还是北京城内对于段祺瑞跟内阁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大,王士珍、冯国璋亲自通电北京要求立刻接受调停和谈,冯国璋更是怒责段祺瑞至北洋基业于不顾。当天晚,第一军十七位将领效仿当初冯国璋等逼迫清廷退位一般,逼迫段祺瑞立刻宣布和谈。十日凌晨京城拱卫军发动动乱,尽管起义的两个营被随之而来的其他拱卫军各部跟张作霖的十六师镇压下去,但是,种种危局之下……短短几天内像是苍老了十数岁的段祺瑞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十日一大早亲自乘坐马车抵达东交民巷英使馆,恳求英国公使巴尔特代为从中周旋,协调南北和谈。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五章 海军决定

漆黑的夜幕中,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向前缓慢的航行着。旗舰“海容”号地舰长室内,围坐着一帮高级军官,无一不是一身戎装。惟有中间坐着的两位一身便装,只是舰长室内,一群海军将领却没有一人敢质疑这两人为什么会坐在那个位置。

舱门啪啪响了两声,门外副官报了一声道,随后推门进来了,在中华民国海军次长兼南下平乱海军总司令汤芗铭耳朵边悄悄耳语几句放下一张电报纸便就退出了房间。汤芗铭的脸色未变,站起身来恭敬走到围坐在众人中间的那个年老者身边,道:“老帅、兄长,舰队已按照你们两位的要求,往上海驶去了。预计两三个小时候我们便能抵达上海。这里有一封来自北京的电报,您看……”

原来被一众人围坐在中间的两人,那个年轻一点,留着一头齐根断发的赫然是曾经因犯了李汉的忌讳,被他关押了大半年的汤芗铭的兄长汤化龙。他此时看上去面色有些红润、比起一年前似乎还要白胖了一些,显然不符合外界谣传的被李汉关到某处苦劳服役的悲惨。如果说一群海军将领们尊敬他是因为他是汤芗铭的兄长,并且身上还领着李汉的命令,那么对于另一位年长者,他却是完全当得上一众将领的尊敬。

无它,盖因此人名叫萨镇冰,前清时期的海军大臣兼海军提督。

汤芗铭等之所以尊敬他却不是没有道理的,辛亥年武昌起义后,萨镇冰奉命率海军前往镇压,协助陆军大臣荫昌反攻。汤芗铭当时就在萨镇冰的船上给他当参谋。后来其兄长汤化龙任了湖北军政府的民政长,他亲自给汤芗铭写了封信劝其策反海军。汤家兄弟感情极好,加上这汤芗铭也想赌上一把,于是广泛联系官兵,号召在海容舰召集各舰军官密谋起义。

本来这起义是成功不了的,因为当时不但海军提督萨镇冰亲自坐镇海军,而且他也对自己的年轻参谋的举动了若指掌。只是这萨镇冰先后经历马尾、甲午两大海战,眼见满清的腐朽也是对满清失望了,他不愿意再伤民族骨血,于是主动卸了职把海军移交给汤芗铭指挥,这才铸就了汤芗铭的‘援汉功勋’身份。

也是因此,汤芗铭对萨镇冰表现的十分尊敬。

辛亥革命之后,萨镇冰自感有愧前朝,于是拒绝了袁世凯的邀请,辞了海军总长之邀,留在上海任吴淞商船学校校长,这一任便是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来他目睹了国内政局的光怪陆离,更是感叹国势衰落。在李汉想到了他,命令护国军上海驻军司令部邀请他出山,劝说海军投降护国军之时,他爽快的应下了这苦差事,希望能够为民国海军尽可能的多留一些骨血。

“铸新,你现在才是这一军总长,这支海军舰队的总司令。不要问我的意思,我现在不过是个普通的商船学校校长,也是禁不住巡阅使的请求,才来走这一趟的。”那汤芗铭虽然表现的恭敬,但是萨镇冰却没有真把自己当成一回事。他对于自己这个昔日的下属性子还是比较了解的,有点伪善、更多的还是对权力的执着跟渴望。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最好的方法便是不跟他争。

汤芗铭看向兄长,汤化龙也只是轻轻点头,示意他自己看着办。

他这才摊开了那封电报,看了一眼之后微微色变,不过脸上似乎却也多了些轻松,旋即将电报递给了萨镇冰。

萨镇冰接过看了一眼,眉头微微抖动,便将那电报递给旁边的汤化龙,然后他再看过也只是会意一笑,又将电报递给了其他将领传看。

那张电报纸在舰长室内的十数名将领手中转了一圈,很快室内人声开始噪杂起来了。

“司令,我们怎么办?”几位高级参谋用焦急的眼光看着汤芗铭。

你道那一页电报纸上写得什么东西,原来这一页来自北京的电报,却是海军总长刘冠雄发过来的。乃是北京政府诏令其等尽快返回京津驻守!前几天武昌通电海军五条逼迫海军归降,通电一出北京也慌了神了。这几天来一天也没落下,几乎每天都有几封电报拍给汤芗铭以拉拢海军。谁让这厮现在掌握了全部的海军精锐,却又因为李汉这位新崛起的实权派的拉拢摇摆在两者之间。

“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汤化龙竭力保持着平静的心态,“于私而言,袁总统对我有恩,他未负我而我负他,道义上说不过去;于公,海军不是我一个人的舰队,也不是袁总统个人的舰队,是中国地舰队,是民众地武力,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在内战中毁灭。”

大家劝慰了一番,无非是袁公已死不必心哀,再说目前还在讨论等之类的宽心话,让汤芗铭心里不要有任何负担,但众人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对汤芗铭并不以为然。海军之所以甘愿受袁世凯的驱使,一来是因为袁是正统政府,拥有中央的大义,作为军队不得不服从;二来是海军没有自己的地盘和经济来源,所有资源都依赖着袁世凯的拨付,因此为了维持海军的地位起见,也要服从。但海军这批中生代将领大都接受过欧洲文明的熏陶,对于民主还是看得比较重,对袁世凯暗杀宋教仁的行为在心里是不齿的,再加上本来就非北洋集团内部人物,更是对其有一层隔膜,李汉也好,袁世凯也罢,在他们看来都是一样的,谁对海军好,他们就听谁的。

对于胞弟打得主意,一旁的汤化龙心里明亮着呢。他们兄弟俩自然是有彼此的默契,汤化龙给李汉关了一年,总算李汉还算念旧,加上早前他也的确为湖北为李汉费了不少的心思,所以虽说遭遇禁足,实际上却不是完全跟外面失去了联络。一年的时间,他要说没有点怨气是不可能的。可这一年旁观民国风雨,他这个置身事外之人亲眼目睹了民国政坛上上演的一幕幕阴谋与诡计,一幕幕悲剧与闹剧,眼看着李汉一步步先手、一招招妙棋落下,收获了百倍千倍的回报。他本人也从一个根基不稳的小人物,一跃登上了民国政坛之巅,成为了问鼎天下的最有利竞争者。曾经的巨无霸国民党倒下了,北洋巨兽现在也落入分崩离析、没落之势亦不可阻,那个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是他汤化龙错了,他是对的。李汉重新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虽然在他看来他是沾了自己那已经坐上了海军次长的弟弟的光,但汤化龙还是决定接受。他到底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如果自己能在海军倒戈这件事上出力,必然又是一大功劳。

只不过汤芗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担心海军倒戈后,李汉违背承诺,不将这海军总长的位子给自己了。那刘冠雄是袁世凯的心腹,想必李汉日后便是夺了北京大权,也断不会继续让刘冠雄担任海军总长的位置。只是那严复跟萨镇冰也都是海军总长的人选,而且说来自己跟他之间还有些私怨,自己若是投靠了他,他也未必真心对待自己。

正因为这些担心,兄长汤化龙联手萨镇冰一起前来面见自己,他也一直都以袁世凯待他如何如何推辞。直到几日前还尚有些侥幸,再看这两天的局势变化之快,很明显北京政府已经挡不住护国军的兵锋,南北重新和谈新定国势大局已成定局,再等下去,恐怕他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想到这里,他咳嗽了一声,看到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后便不慌不忙地说:“大局如此,我们不得不顺应潮流。就战事而言,海军几乎无能为力,护国军取胜势在必然,纵然我们按照原定计划行事,无非是继续延长战争,徒然增加伤亡而已;就道义而言,护国战争师出有名,袁总统自有不当之处,凡我海军官兵自然要明辨是非,不可助纣为虐;就未来而言,巡阅使入主中枢指日可待。通电中他提到的海军五条,也证明了他对我们海军是看重的,不让我们加入战事只要口头发表声明的做法,显示对我们海军也是爱护的,未来如果在这样的总统领导下,海军的前途应当是非常光明的;就目前而言,护国军都显示了极大的诚意,海军这几年的境地很困窘,要钱没钱,要物资没物资,舰船也大都带病运行,是到了该维护、修缮的地步了……我的意见是,巡阅使的诚意十足,海军五条对我们不但无害而且大大有益,当然最后拿定什么主意,还需要征求一下各舰主要军官的意思。反正咱们距离上海还有段时间,诸位不妨提一下各自的看法,无论持何种见解,但请畅所欲言,我服从众议!”

众议的结果自然就不用问了,汤芗铭把李汉的两位使者都拉近了舰长室内,摆明了就是告诉诸位自己已经决定归降了。

而且不要说别的条件,就是李汉借由汤化龙之口,承诺将在五年内至少购买至少十艘新舰便诱惑了不少有心作为的年轻将领。更别提其爽快的答应补上北京拖欠的海军军饷,而且几年来李汉麾下也从未传出缺发饷银……这几条加在一起,已够打动人心了,自然都是一片赞同声。

“既然众议如此,我自然当顺从公意,命令舰队锅炉启开,全速往上海港进发。”汤芗铭随即命令道。

“是!”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二十六章 归降

巴尔特这几天的时间都在到处奔走,为了居中调停维持民国当先的局势,他可谓是伤透了脑筋。

终于又到了下午茶的时间,巴尔特难得的得到了一段短暂的休息时间。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悠闲的品尝着来自越南法国种植园产的西贡咖啡,浓郁的奶乳香味并不能令他的心情好多少,一如民国现在的局势一样,在这表面的悠闲之下,其实是暗流涌动。他关于为保证英国利益改敌视李汉为全面拉拢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外交部的认可,但随即而来的另一道命令却让他犯了难。

“……考虑到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