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帝国尚有数十万可战之勇士,民间随时可征百万雄兵,万望君当以国事为重,以我大日本帝国利益为重,批准重新向中国派遣十万远征军的方案。我以战败之身同中国谈判,则中国必瞧不起我,洋人必瞧不起我。我大日本帝国数十年来辛苦经营之威望,一时将散尽矣。何况中日之仇不共戴天,中日若和谈,这一个月来牺牲的帝国勇士,都将难以瞑目。所以这次无论如何恳请首相阁下再次批准派兵,我陆军将以玉碎之精神努力洗刷自己蒙受的耻辱,重新为我大日本帝国赢来百年发展之国运!”

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皇室亲王向自己低头,大隈重信心中暗爽同时,脸上一副惶恐模样,连忙作势将他扶起,道:“贵官折煞我也,我为帝国之首相,更是我大日本帝国之一员。帝国之兴衰屈辱,既是我之屈辱。只是,两位老将军。今年我政府之财政已无一份之余款,且最近几月政府尚有四千万之债务要作偿还。没有财政支持是鄙人无奈要做罢战的原因之一。其二我国内物资之储备,已不足一场大战所需,若有闲钱可向米国购买,但米国人自海军建成之后逐渐轻鄙我国,最近几年更是逐渐亲近中国,又有欧战在前,万难买到军火补给。三来,中国之百姓已因为山东之战对我日本百分不满,我之货物不得入港,一月下来我国之棉纺、烟草、造船等每年可从中国赚取数千万利益的企业,现在已经赚不到一分钱,只能靠着为协约国生产,替我政府偿还债务。”

他叹了口气,“要打,难啊。我与中国交战,西方白人诸国畏惧我国趁机威胁其在远东地位,之前已是多番刁难跟不满,现在再要出兵,恐怕已是触犯了白人底线,恶了关心可就不美了!”

“要打,缺钱、缺军火、列强恐干涉、中国也会坚决抵抗。中国有个民谚故事想必两位贵官都曾听过,一只贪心的猴子路过玉米地便摘了许多玉米,路过桃林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路过西瓜地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这贪心猴子的下场是什么?什么都想要,结果最后香甜的玉米没吃到,鲜美的桃子也没吃到,西瓜也没吃到,最后只剩下了些芝麻。天佑我日本,值此欧战之机遇。但我担心我帝国最终也落得那支贪心猴子的下场,什么都得不到!”

“八嘎,大隈君。请注意你的比喻!”

一听到他拿帝国跟贪心的猴子作比较,山根武亮顿时面皮一阵赤红,也顾不得尊卑之等级,出言怒斥。

“贵官勿怒!”大隈重信懒得多看他一眼,瞧见真正的主事人闲院宫载仁亲王皱眉把他的话听了进去,他才微松了口气。

“两位贵官,自中国国内发回来的最新情报相信你们也看了吧。那位呼声很高,即将当选中国正式大总统的年轻人,并没有因为山东的战事逐渐结束而停止军事行动,恰恰相反,据我国驻中国使馆传来的风声,中国政府正在同米国接触,谋求在美发行五千万国防公债,以米国人的一贯手段,很可能就此批准了这一法案,这意味着什么,相信两位应该很了解。除此外,日置君还传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那位年轻总统又从内陆省份调集了五个师的兵力向北京集中,随时都能将在东北的兵力增加到二十多万……我认为,中国已经在做准备。也许正如那位大总统所说的,与我日本打一场持续百年的战争!”

大隈重信叹了口气,他是扩张派不加。但作为一名亲近西方式民主的改革派,他其实有很多观点跟国内的大多数老朽政客都不相同。比如他提倡‘自由、在野、庶民’三大精神,意图以新式大正精神改造遗留自明治年间的那股已经腐朽不堪的老迈气息。他虽是陆军元老山县有朋扶持起来的,但对于这些明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封建堡垒——日本陆军是有着非常深的隔阂的。虽然这一切并不妨碍他采取和陆军一致的政策,但并不是个脑子里只有战争扩张一种手段的顽固派。

武力向中国发展碰到钉子之后,他并不像陆军这些人一样,坚持要将战事扩大。在他看来,若是能攀上欧战这班火车,日本能够从中获得的利益恐怕还将更多。现在欧战眼看着越打越大,越打越停不下来。学习美国坐收欧战之利才是王道,和中国一直纠缠着打下去,并不符合国家的利益。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零二章 大选

陆军派出的代表没能改变首相的意思,反而让这位亲近西式民主政治的首相更加确定,只有趁机打压陆军的扩张,才能建立日本民主之春。

在他看来当前的局势是日本没钱再打、协约国不希望日本再打、中国不怕再打。三大因素之下,现在再开战只能是自己给自己凿个窟窿,然后跳下去。还不如趁着现在陆军成军几十年来第一次惨败,趁机打压一番陆军的影响力。

不过他这位新首相主张若是得不到支持,拿陆军这个庞然大物开刀只能是自寻死路,最后吃亏的必然是他。不过山东那边的局势严重不利日本,这眼前的局势一片黯淡,究竟该如何作为,大隈重信也在头痛。

不管日本如何纠结,在青岛的李大总统心情可是不错。青岛主权移交中国,几乎全歼青岛登陆之日军主力。29日打扫完山东战场之后,他在青岛前线发布了告全国人民的通电:“天佑中华,国耻当雪。我民国国防军全体官兵经过逾月之苦战,业已获得山东战役全省!青岛城围已解,自山东登陆之敌寇已全部击溃。经累月之战,敌登陆陆军二师团,五万余侵略军其主力已为我国防军次第歼灭,山东之危或可暂解!胶东大地,遍布日军尸体,日军溃败丢弃之武器弹药、军资粮饷、俯腰可拾。计毙伤寇军约四万四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众,缴获火炮一百三十一门、机枪二十五挺、其余枪械无数。甲午年间国耻,得以一朝昭雪!现日军残部或有千余趁黑夜溃逃不知所踪,海上仍有贼寇之船舰虎视眈眈。然最后胜利已为确定不移之事,李某及国防军全体将士,无负我国民之神圣期待!

新民国、新气象。自民国始建以来百废待兴,我中华爱好和平之国民齐心合力,欲以愚公之魄力,开天辟地建设新天地。然我国欲安但尤有虎狼豺豹垂涎我之国土,予以强国之力,侵我国土、犯我主权、灭我政府、掠我财富。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依旧抱着求取和平之心同其接触,最终我国之态度又被敌寇看作懦弱,或嘲笑、或鄙夷,终酿两国兵戎相见之惨剧!

此次战事非我民国穷兵黩武乃自卫之举、守土之战。我民国实力羸弱、东亚弱国矣,但若有列强之国仍谓我老大中华可以加以宰割予取予求无有穷尽,欲灭民国,遂其穷兵默武之野心!我国防军全体将士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付出百分决心、不惜马革裹尸还,方有今时之胜利。但山东虽胜国民断不可忘两国实力之类比,国防军诸将士亦不可放松警惕,小心敌国亡我之心不死。

此役或将奠定我新民国政府几年和平时机,望我国民,勿忘青岛山间河边我点点国防将士遍洒之鲜血,勿忘我民族百年耻辱仍未洗去,国之未来尚需全体国民齐心协力。民族复兴大业就在我国民双手之间!李汉留笔于青岛前线,向全体国防军官兵致敬!”

一封宣告胜利的通电,顿时就令压抑已久的举国为之欢呼。

此次青岛战事可谓是一波三折,这个新建才不过刚三年的国家家底仍然薄弱。当初那个年轻人登高一呼号召举国强硬对抗日本侵略时,绝大多数百姓对于政府能不能够打赢,基本上是不抱希望的。大家最多希望政府能够尽可能的赢得一个体面一点的局面,真正相信政府能赢的,恐怕也就只有那些头脑容易发热跟被煽动的年轻人了。

那个年轻人总算是没有让相信他的人失望,集中了能够集中的全部资源并让自己属下的全部意志都跟随着他的意志行动,短短一个月之间在现任总统的指挥下政府不但收回了青岛,还几乎全歼了日本五万侵略陆军,奠定了全胜的局面。好多百姓都快忘记了,咱们国家已经有多长时间没这么的扬眉吐气过了?

在这份通电地背后,大家也读出了这位总统的意思。为了防止日本人可能的报复,军管暂时还要继续,备战暂时还要继续,国防军跟外界指责他的那穷兵黩武似的扩兵还要继续,直到确定中日全面战争不可能打起来。但这仗政府是不打算再打下去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这个消息,也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自开战之后海军布雷封锁了沿海诸多的重要海港,每日的外貌损失都只能用十万来形容。而之前山东开战的期间,几乎每一天都要消耗二三百万元的开支。再打下去,这个刚成立地政府也的确支撑不下去啦。半个山东被打得一团糟,为了配合政府的坚壁清野战术,数十万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尤其是战争在自己家乡上开打的那些百姓,故处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光是山东这日后投入的重建费用,没有七八百万也难以补偿百姓之损失。国家元气,少损失一点国势就要好一点。

但百姓们也不乏担心,日本作为东亚第一强国,会甘心这样的失败吗?李大总统又将怎么展示他外交手段?未来的中国该如何同日本重新交往?这些都是令人头痛跟担心的难题。

不过在这个时刻整个国家都对他们这位总统都有了最盲目的信仰。山东全歼日本两大精锐师团之后,正如他的那些政敌们所担心的那样,李大总统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越发稳固,威势更是无人可比。甚至更有盲目狂热者已将他当成明君,认为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他亲自出马,就一定能够处理好!

对于自己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李汉也很清楚这种信仰,其实就是一种期望。

作为一国大总统,李汉自然不可能在青岛待多久。30日便坐上了北上的火车,人才刚到济南就给依旧傲慢的日本公使及英国公使拦了下来。不过对于日本人,李大总统只是将他打发去外交部。而英国公使巴尔特的到来一是为了向他表示感谢,就在昨日,被俘的两千多英印士兵已经在国防军的‘护送’下,被解除了全部的武器送往了威海卫。巴尔特公使前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先行做通李汉这边,不叫他再有继续扩大战事同日本全面开战的念头。

李汉在两人的会见中明确的表示,在中日交恶的问题上,中国作为一个弱国,始终是出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他向巴尔特公使表示,有鉴于日本政府没有流露出和谈的意思,他不得不做出第二手准备,将在今日同美国公使就在美国发行国防公债的事情进行第二次磋商,而一旦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批准,中国将在未来,在美国发行不低于三千万美元的国防公债。

交谈中,李汉几次暗示,要解决中日之间的交恶,问题在于日本,问题在于国际社会。他认为在远东英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华也有着诸多的利益,中英之间的关系交往密切,远东的局势长久不稳,必将威胁到英国在远东尤其是在华的利益。言下,却是暗示英国。中国已经不想打了,希望英国介入调停,只要日本点头服软,远东之局势将重获和平。

血肉与钢铁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应该是谈判桌上的刀光剑影,李汉认为,英国人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弃了在远东的特权。所以,尽管在战前他曾经考虑过一旦同日本全面交恶,就趁机收回日租界等问题。但后来还是担心这一条很可能触及到英国人的心理底线。中国现在并不具备同日本全面开战的实力,哪怕他已经在东北做好了准备,沿海也都有了动作,但若是没有列强介入调停,中国的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对于英国,政府现在需要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至少在完成调停结束中日对抗之前,是该如此。

结束了跟英使巴尔特的会见,并得到对方将介入调停的暗示后,心情更见好的李大总统没在济南停留,直接坐火车经河南去了山西,在山西太原下了火车之后,他在国防军骑兵的保护下,一路往山西赶去。

因为战争的缘故,原本将在11月底、12月初才会结束的国会大选,将在11月1日进行最后一次国会议员投票,而他将在11月4日以临时大总统的身份宣读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议员名单。

因为前线的胜利,共和党在本届大选中的胜利已成定局,至于能不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还要看11月1日的第二次投票。

在大选即将举行的前几天,遍布中国南北的沸腾民气已经渐渐趋于缓和。因为大选在即,已经吸引了关心国事的人们更多的注意力。经过民国初年万花筒一般的政局变化,以及这几年来的纷乱内外战事,不少宪政派更加坚定了,中国必须要有一个民主的国会作为中枢机构,然后成立代表民意的内阁,停止国内分裂的局面,裁减国内已经越来越庞大的军队,发展民生改善人民生活。到中国真正统一稳定下来之后,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再寻找报国仇雪国耻的道路也并不迟。为了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国内事务来、不要让对日的仇恨抵制情绪发展到自己无法控制,最终影响可能将进行的中日和谈。李汉决定以身作则,让国民们的注意力暂时从可能的中日和谈上转移开,而将最终确定的国会大选,无疑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他罕见的在‘中国之声’这份现政府的咽喉报纸上亲自纂写了长篇文章,亲自为共和党拉选票。他首先回顾了自己自辛亥年革命以来历程,叙述一般的将自己这几年来兴建的一些实业,减免的一些税收等都悉数做了汇报,并一再在报纸上向全体国民保证,若共和党赢得国会大选并组阁后,自己会主动让出更多的民政权力,并在发展国家实业、减免税赋、兴修水利、铁路,以及编练一支任何外敌都不敢侵略的国防劲旅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他也表示了,国防军在山东一战已经打出了国威军威。但是国事的艰难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民国在近期之内,已经是筋疲力尽,不愿意战事再行扩大,而且全国大选,也一再推迟,这是关系着国脉的最重要的事情。他请全体国民相信,临时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保证国家主权的完整跟国家的尊严。并表示国际友人也很希望东亚两大国之间恢复和平,对于友人的意见,已经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国人,也要有一定的尊重。未来的民国,应该是和平的民国。国防军作为维护国内和平、民族利益的武装力量,当永远以百姓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他在最后呼吁,让大选顺利进行,让东亚早日恢复和平,请大家相信他能够处理好这次事件,让大家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国会大选跟国家建设中。

在李汉尽力安抚国内现在火热的民气为列强介入远东调停做准备的时候。美国政府在远东问题上安静看戏了两个多月之后,司戴德向其承诺的事情总算是有了下文。

因为民国政府在十月先后下达相关规定,在美国资本进入中国国内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大的让步。即中国方面将尽快成立‘招商总局’,由建设银行配合招商总局吸纳美国的投资资本,向美国资本部分开放铁路、公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当然,目前为止为了考虑到国民的抵触心理,中国方面暂时都是以‘中国储备银行’制定,建设银行代为发行的‘国家建设公债’形式吸纳美国投资资本,并且为了引起美国资本的兴趣,这种国家建设公债只有三种期限,即一年国债、三年国债跟五年国债。

同时,中国方面还透露出了,可在沿海城市建设、造船厂甚至部分重工建设方面向美国资本开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