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陆权强国-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苦的民族不错,经过了前三天的超额训练之后,咬牙撑过来的士兵们所接受的训练无疑要比前三天少了许多,也规范了许多、这几日已经初见成效了。

每天分上下午两次各五公里的越野跑,分四次各半个小时的站军姿,正步、翻壕是少不了的,不提简单的左右转训练培养方向感,下午一个小时没人可以分到十发子弹的射击训练无疑是新兵们最喜欢的活动,男人骨子里流淌着的就是对武器与暴力的喜爱。

早晨的训练热身才刚开始,就有传令官骑上快马闯入了校军场之中,原来是得了军政府的命令,命于一号校军场训练的五、六、七三标今天暂停军训,立刻回营生火做饭,等待下一步指示。

当下就有心思活络的人明白过来了,安静了小半个月没有动静的鄂中军政府怕是又要有行动了!

队伍站的旗枪般笔直,在教官的指示下,士兵们均数将那刺刀下了钢枪,马队的马匹鼻子喷着热气,蹄子不安的刨着脚下的泥土,因为未收到足够合格的战马,校军场内仅有一队不足百人的马队,他们装备的乃是略短一些的马枪,所要做的也不是与敌交锋之类的事情,而是利用较快的脚程为大队行军时先一步探路,与敌遭遇时干扰敌人,为后面跟上的大队人马创造有利条件!

五十多挺未着子弹的机枪摆在校军场内,因为缺少足够的合格炮兵,现如今第一镇的火炮全都集中在了炮一标,经过了这几天的磨合跟李汉批准的每天五百弹的奢侈实弹训练,这半个月的时间经过扩军之后战力恢复最快的就要数炮一标了,不仅如此,无论精准度都要比之前至少高出四成以上。

不得不提,国人对于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这一点李汉也是几天前才从前来一号军营考察的时候从新兵训练时看出来的。

清末朝廷编练的新军训练强度别提这个年代的西方陆军强国、便是美国那样陆军可有可无的国家,训练强度都要比他高出一筹。但是要说军容整齐正步踢的漂亮,兴许连洋人都比不上。军姿、正步、翻壕、越障等等西方陆军的训练规程新军都有训练,唯一落下的两点一是能够增强体力和身体素质的强度训练如长跑、拉杆、伏地撑起等,国人比起经历了两百多年人种强化的欧洲白人,在身体素质这一方面已经被拉出了很远的一段距离。第二则是实弹训练,再好的兵不会打枪只是个狗熊,可惜国内新军因为经费先后需要遭到陆军部、然后是各级宗贵大臣、清军将领等层层盘剥,导致一年逾千万的拨出,真正能到下面的已经十不存一,哪里还有钱去奢侈的用于实弹训练,导致在射击这一最关键的项目上,国内便是新军比起西方陆军都有着大小的差距。

“戚老大,咱们这是要打仗了吗?手下的弟兄们都在期待着呢,您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场上的新兵们整整齐齐的站成了三个巨大的方阵,周围巡视的都是从各标挑出来的老兵组成的百人教官团,李汉对于这一批新兵看得十分重,因此特别从原二营、三营、四营中各抽调了一批经过了几年训练的新军老兵前来担任教官兼新兵军官。

两队教官靠近的时候,其中一位看上去年龄并不大的教官突然开了口,跟对面走过来的领头一人小声询问道!

当下就有人朝他瞪了一眼,不过那个被他称之为戚老大的军官却没有见怪,回头扫了一眼校军场入口,发现仅有一队手握钢枪的士兵站岗之后,才回过头来点了点头,“叫大家精神点,听说大帅等会可能要来,有场大仗要打了!”

这个被称之为戚老大的男人来自原二营的张炳乾手下,原本被调来之前就是一排的排长,是这些教官中军衔最高的两人之一,传说上一次大帅前来时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有意思委任他为日后的一标统制,因此大家伙瞧他的眼神如今都是高看了一眼。当然就算没有这小道消息,只看他如今一号新兵军营的暂理最高长官这一头衔,就足够获得尊敬的了,因此倒是在这群教官之中颇有些威望!

“大帅要来?”

不止那个发问的教官一愣,身边其余的军官显然对此也不甚了解,听他这么一说均是脸上兴奋异常,自从拿下了鄂中之后,大帅已经再也没有亲自指挥过战斗了,因此叫他们倒是兴奋异常,显然大帅若是亲自出马,肯定要有一场硬仗要打。

“不一定!我也只是听说罢了,没见到刚刚旁边第二标的营地一阵喧哗吗?我带人过去打探了一下,第二标半个小时前已经拔营,差不多也该轮到咱们了!”

那戚老大明显心中也有些激动,打仗,没几个军人会害怕的,尤其是第一镇的补偿非常好,无论是负伤还是什么的都不用担心,均未见之前夺下鄂中时战死的弟兄们的家人大多都被大帅派人接到了应城来,免除的后顾之忧之后,心中空留的便只有一腔建功立业之心了!

毕竟有陈穆坤、张炳乾、何进等人的榜样在前,要知道在几天前这几人也不过跟他们一样是个新军之中的普通士兵、最多不过后备军官罢了,而如今却已经混上了一标标统的位子,抵得上和平年代数年甚至一辈子的奋斗了,据说大帅英明,将军饷发放手归军政府手中,从根本上断了吃空饷之危,不过作为补偿,也给了几个标统一个月100银元的饷银,已经不比北洋军低多少了!

“都散开,估计是大帅来了!”

人群中,突然有人轻呼了一声,一行人忙散开之后具是朝那演武场的外面看去,发现果然营地大门处的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全都列成了两队行礼,显然有军政府大员过来了,瞬时,演武场内本来还有些焦急难耐的新兵们顿时老实了下来。

“敬礼!”

教官一声大喝。

“哗!”

还算整齐的敬礼,马荣成点了点头回了一个,在马荣成等一群参谋的陪同之下,缓缓步入了演武场之中!

“礼毕!”

“哗!”

马荣成点了点头,这几日受李汉命令奔赴各地检阅新兵,他身上也培养出了一丝威严气息,与旁边的一位参谋交代了几句之后,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手持一份军令,上了中央土石搭建的演武台上!

“受大帅令,马某暂任中军统制官,第五标、第六标即刻随我开赴京山前线……”

第二卷 血战中原 第126章 破灭

“要下雨了,要下雨了。”不但是苏克萨哈,就是多铎、勒克德浑等人也无不欣喜若狂。

在他们的认知中,大雨是火器最大敌人,虽然雨水同样会造成进攻的难度,弓弦淋雨后同样难予使用,可是只要明军的火器发挥不了作用,眼前的战事很快会逆转过来。

这种狂热还传到了前线正在进攻的清军身上,看到天空中翻滚的乌云,感受到微风吹过脸庞的丝丝凉意,清军上下就象是打了胜仗一样欢呼起来,不过,他们没有将这种狂热转化到进攻上,反而稍稍退却,避过明军如同暴雨一般的火力,他们都想等待,等待暴雨如注,明军火器失灵的时刻。

在清军后方十里左右的河堤上,无数旌旗猎猎作响,静静的立着数里长的大军,前方一名四十余岁的,头戴金盔,身穿大红蟒袍的将领抬起头看向天空,喃喃自语的道:“要下大雨了。”

“大帅,怎么办,要不要现在向鞑子进攻?”一名同样四十岁左右,虎背熊腰,铁塔一样的将军问道。

身穿大红蟒袍之人正是从徐州匆匆赶过来的靖国公黄得功、另一人就是殷洪盛,另外他们的左右李成栋、李本深、何刚等人也赫然在其中,从徐州过来的主力三天之前才到达淮安,又花了二天时间,终于赶到了离战场不远处。

从这里可以清楚的听到前方战场传来的声音,明军火枪射击的声音就象炒豆子一样响个不停,黄得功昨天到来后,迅速作出判断,清军的进攻虽然急,对于皇帝所率的近卫军暂时无奈他何。

若是换了一个人,听到皇帝被围,肯定以最快的速度解围,黄得功却没有马上将兵力投入到对清军的进攻中,反而进行了战场遮蔽,将清军偶尔过来的斥候全部截杀,在清军的背后守了一天。

“传令全军,向前小步前进,等到雨起,再全力发起进攻!”

“是!”数万明军顿时移动起来,这时天色更黑,风声更大,天空中好象随时都会下起倾盆大雨,大风吹起来的沙石声音完全将明军行军的脚步声掩盖。

“快,快点!”马头庄的山头上,后面一队队明军正小跑上了山头,这些明军身上已经披上了蓑衣,清军只知道火枪下雨无法用,却不知道明军的燧发枪不在此列,下雨虽然会影响到燧发枪发射的速度,可是只要能保证装药时枪管和火药不弄湿,燧发枪的发射完全没有问题,装药耽搁的时间完全可以由对方因为下雨行动缓慢的时间弥补,反而是清军失去了弓箭这一利器。

利用清军因为要下雨放松进攻的这段空隙,明军正在抓紧时间用燧发枪将前面的火绳枪调换下来,这些燧发枪手此时心中也正憋着一肚子气,他们手中拿着大明最先进的枪支,可是除了第一天动用过他们对付鞑子外,这些天一直雪藏在后面,如今终于轮到他们重新上场了。

看到明军的调动,山下的清军越发笃定,看到要下雨,明军已经慌神了,清军非但没有加紧进攻,反而退出了明军的射程之外。

“皇上,马上要下雨了,请皇上退入村庄。”黄色的伞盖下,阎应元、孙克咸、王公略等人都在向皇帝苦苦相劝。

“怎么,各位爱卿可是没把握挡住鞑子的进攻么?”

“皇上,就凭一万长矛手,鞑子也休想跃雷池一步,何况还有燧发枪,皇上放心,今日马头庄就是鞑子全体葬身之地。”阎应元回道。

王福洒然一笑:“既然如此,那各位爱卿还怕什么,朕就要在山上,亲眼看着诸位爱卿如何将鞑子击败?”

阎应元等人一时无言,他们倒不是怕无法护住皇帝的安危,只是天地之威却不是人力所能抵挡,若是皇帝在大雨下有什么意外,他们就是打败了鞑子也得不偿失,只是此话却不好出口,难道说担心皇帝挨雷劈,这不是明显说皇帝惹得天怒人怨,上天才会降下惩罚。

若是夏天,王福还真不敢呆在山上,现在是冬天,就是暴雨如注也很少打雷,要不然古人就不会拿冬雷阵阵来发誓赌咒了,这半年多的时间,王福一直生存在清军南下的强大压力下,每天都殚精竭虑,眼看就要到了分晓的时候,王福又如何愿意躲在后面,何况这些天,王福每天都站在山顶上激励着羽林卫作战,羽林卫也习惯了皇帝在他们身后,如果王福突然撤走,引起羽林卫军心不安王福才要后悔莫及。

阎应元等人还要劝时,一滴雨水落了下来,打在干燥的泥土上,在地上溅了一个小窝,接着众人的脸上纷纷落下雨滴。

王福从黄色伞盖下走了出来,豪气的道:“拿蓑衣来!”

“是!”两名侍卫连忙给皇帝披上了蓑衣。

哗啦啦,风沙走石,高高飘扬的龙旗发出猎猎作响,雨滴变成了雨丝,落在地面上很快汇成涓涓细流,山下的满蒙大军发出震天般的欢呼,阎应元等人无奈的对视了一眼,只得退下回到前面的指挥岗位。

“攻!攻上去活捉明朝皇帝。”末着任何雨具,只能任由雨水打在身上的满蒙联军却没有感到丝毫寒冷,反而心中一片火热,明军的火器已经完了,只要冲上去,明军就会到处溃不成军,任由他们斩杀,到时可以夺了明军的雨具,粮食、躲进后面的大屋架起大火,舒舒服服的烤着牛羊。

鳌拜、谭泰、叶臣、塔瞻这些重臣都冲在了前头,他们虽然身居高位,可是并不是什么天潢贵胄,他们的官位爵位都是凭着自己的刀箭一步步拼杀出来的,本身都是勇贯三军的悍将,鳌拜更是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

前些日子因为明军的火器太厉害,他们的武勇无从发挥,只能躲在后面指挥,还要时刻担心明军的狙击,如今既然老天下雨,那么他们自然要冲在第一线激励士气。

下雨后的山路滑溜,叶臣到底年龄大了,冲着冲着居然滑了一跤,摔倒在地上,他身边的戈什哈大吃一惊,连忙将叶臣拉了起来,此时的叶臣身上沾满了各种泥浆,血水,样子非常狼狈,只是稍一站稳,叶臣便将扶着自己的戈什哈推开:“别管我!冲!向前冲!”

押运的物资大部被毁,叶臣尽管没有受到多大责备,可是内心却是深深负疚,若是粮草物资没有失去,大军完全不用攻得如此辛苦,尤其是那些大炮,辛辛苦苦运过来却因为缺少火药成为废物,若非他想击败明军赎罪,叶臣恐怕已经羞愧的自杀了。

冲着冲着就倒地的不只叶臣一人,不过,所有人都顾不得了,马上又爬了起来,嘴里狂热的大喊着:“冲!冲上去杀光明狗。”

看着蚂蚁一样冲上来的清军,身上披着清一色蓑衣的羽林卫一动不动,嘴角露出一丝嘲笑,手中的枪管举了起来,枪管斜放,任由雨水滴滴答答的打在枪身。

这些冲到前面的清军本以为山上明军早已经惊慌失措,没想到依然整齐的站在那里,手中还握着烧火棍一样的火枪,他们心中一错愕间,却是大喜,莫非这些明军犯了失心疯,偶有人感觉不妥,只是却无法回头,只得跟着向前涌去。

“射击!”前头一名官军用力将高举的长刀劈下。

“哗啦。”雨水更大起来。

“砰!砰!砰!”枪声响了,夹杂在大雨中,仿佛一声声惊雷炸在清军头领,前排的清军努力睁开眼睛,迷茫的望着前面的硝烟,分不清这到底是枪声还是雷声,只是感到胸口传来一阵疼痛,接着就扑到在地。

“不可能,不可能。”听到枪声响起,多铎在下面喃喃自语,脸色苍白成一片,苏克萨哈等人也都如丧考仳,呆呆的望着前方雨幕下的山头,在那里,依然密密麻麻的拥挤着冲上去的满蒙联军,他们满以为只有冲上去就会胜利,哪知道却是一条不归路。

不要说后面的多铎等人不相信,就是一直冲在前面的谭泰等人同样不相信,他们前面还是有戈什哈挡住,第一轮枪击并没有射中他们,看着自己前面的戈什哈软软倒下,谭泰没有退后,他大声鼓动起来:“明狗们的火器不行了,杀呀!”

事实证明,谭泰的话错了,明军的第二轮枪声很快响起,又是“砰!砰!砰!”的大响声,谭泰只感觉自己胸前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他低头一看,自己的胸腹间多了数个血洞,他甚至看到肉洞里翻滚着的白色肌肉,接着鲜血流了出来,混合着外面的雨水向地下流下。

咣的一声,谭泰手中的长刀掉到了地上,身体也一软,朝地下倒下,他看到了自己的戈什哈惊恐的眼神,看到了他们嘴唇大声张开的呼喊,可惜耳朵里什么也听不到,就这么啪的一声倒在地上,地上的泥土和鲜血飞溅起来,将他的脸上溅得到处都是,很快让人看不清面目,面对着明军强大的火器,任你如何武勇,依然如同屠猪宰狗一般。

第二卷 虎踞鄂中 第一百三十二章 革命者之歌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革命战士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

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大声唱起来!”

有军官大喝一声……随着歌声猛地高昂了起来……

“先辈们曾经战斗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