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帝国1908-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报答皇帝陛下的器重,那些谋害皇帝的反贼就算是立即投降也决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的坐进囚车。金宰阗没想到的是就是自己的收买人心的行为让那些被捕的北洋军高级军官尝到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头,直到那些人临死都对带领这些恶魔般士兵的家伙诅咒不已。
“现在你们告诉朕,你们是什么部队。”金宰阗再次大声喊道。
“我们现在是皇帝陛下直属的禁卫军——神策军!”
“你们的荣誉是什么!”
“我们的荣誉是忠诚!”
“出发吧,朕的士兵们。”
“遵命!皇帝陛下!”
那些学员分成了几队,在王振畿、赵翰阶的带领下冲出学堂,占领了军械库,领取了武器,然后朝着保定警备司令部、陆军第三镇司令部冲去。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三十八章 平叛(一)
(更新时间:2005…6…1 8:34:00  本章字数:2239)

保定警备司令、陆军第三镇统制、北洋军官学堂督办段祺瑞中将正惬意的坐在他那间豪华的办公室里一边喝着手下刚从日本国给他弄来的上等清酒,一边同得力干将徐树铮下着围棋。很不错的生活,段祺瑞将军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在保定他简直就像一个真正的帝王一样,整座城市都是他的领地。所有的市民都是他的臣民,在这里他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没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思,没有人敢反对他的决定。
段祺瑞平时喜欢念佛经、搓麻将,再就是下围棋。而对围棋入迷的程度,连他的心腹徐树铮也每有微词,认为他玩物丧志。他怎么会迷上围棋,今已无从查考,兴许是同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有关。段本人生于安徽六安,童年跟随祖父在江苏宿迁读书,稍长便移居合肥。晚清时期,合肥一带围棋颇为兴旺。比段祺瑞稍大的合肥人刘铭传,是清代官僚中屈指可数的围棋高手,他的对局棋谱流传至今;与段氏同时代的围棋名手张乐山,也是合肥人;而合肥望族李氏(李鸿章一族)门中更不乏围棋好手,如李子干、李戚如在光绪年间均有弈名,他们常邀各地名手至合肥交流,并在合肥组织棋社,结纳棋友。段少年在弈风甚盛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又为李鸿章所赏识而出国学军事,与围棋结上缘也就不足为奇了。
围棋起源于我国,清中叶以后日见衰落,远远落在日本的后面,到清末民初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段祺瑞利用自己的权势,资助围棋棋手,推进中国围棋的交流,确实起过积极作用。
清代官僚大多夜郎自大,段祺瑞开头对日本围棋的水平并不知起底细,光绪末年充任保定军官学堂总办的时候,常与侨居保定一带的日本人下棋,这些人原是一般围棋业余爱好者,段与之对局常胜,由此总认为日本围棋水平不高。有一回,来了个名为中岛比多吉的日本业余棋手,非常轻松地赢了段祺瑞,在场观战的日本人趁机宣传日本围棋强于中国,段自知不如人又不服气,邀了北京的几位名手才击败中岛。中岛这个人颇机灵,过了一个月,摸清中国棋手的招数,逐渐又居上风。段再约当时的一流名手张乐山、汪云峰到保定与之对阵,才把中岛压了下去。
段祺瑞不仅自己嗜棋,他的子侄也喜欢下围棋。长子段宏业的棋艺水平比他的老子还要高。在当时颇有点名气,当时次一级的国手如吴祥麟等还非他敌手,后来日本人曾授之以段位。金山人顾水如,棋艺最负盛名,初到北京遇到的强劲对手也就是他。段祺瑞好胜,输棋便不高兴,别人同他下棋总是手下留情。段宏业是个花花公子,染有抽鸦片的恶习,段氏本来就不喜欢他。父子对弈,不讲什么情面,段祺瑞一输棋,常瞪眼斥责他:“没出息,就只会下棋!”20年代前后,段宏业当上天津正丰煤矿总经理,养尊处优,棋也少下了。段祺瑞身边还有一个人,当时与孙科、张学良、卢小嘉齐名被称为“四大公子”之一的段宏纲。此人是段祺瑞二弟碧清之子,从小就跟随段祺瑞,后曾入保定军官学校读书。老段认为他为人忠实可靠,视之如己出,段府内外不少事务多由他出面办理,有的史家往往误以为是老段的嫡子。他的棋艺比段宏业差,同段祺瑞差不多。
段一家三人既然都爱下围棋,出入的棋客也便多了,一些拉帮结派、趋炎附势而又附庸风雅之辈也常来凑热闹,段府俨然成了个围棋俱乐部。每有重要围棋活动,一些知名人士如任北洋政客王克敏、清十代肃亲王曾任民政大臣的善耆、曾任直隶总督的杨士骧的兄弟杨士骢、大富豪李律阁等等,都纷纷出面捧场。
正当身为保定警备司令的段祺瑞春风得意的时候,一个少校参谋惊慌失措的冲进了办公室:“段司令,出事情了!”
“滚出去!”随着段祺瑞的一声怒吼,一只酒杯向着那个少校的脸上飞了过去。他是最不喜欢在下围棋的时候被别人打扰了。
“啪”的一声酒杯狠狠的打在了那个少校的额头上,那个少校立时捂着额头蹲了下去,鲜血从他的指缝里缓缓的流下,滴到了地板上面。
“谁让你不敲门就直闯我的办公室的,你难道把我的命令当作是假的吗?任何人在进来时都要先敲门。还有,你这么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在保定会有什么能让你这么惊慌失措,你还像一个北洋军军官吗?”段祺瑞指着那个少校痛骂起来。
“司令,是出了大事情了啊。”那个少校捂着头上的伤口委屈的叫喊起来。
“哦?真的有事情发生?你先把这个拿去,先把头上的血擦干净。”段祺瑞把一块手绢递给了那个少校。
“你现在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个少校接过手绢捂在了伤口上,随后急切的说道:“司令,我刚才得到了陆军第三镇司令部传来的消息,说陆军速成学堂的学员在一个自称是大清帝国皇帝陛下特命全权代表的军官带领下兵变了,他们占领了军械库,攻占了陆军第三镇司令部,收缴了司令部所有军官和士兵的武器,还把他们关押在他们的营房里,接管了陆军第三镇的指挥权。听说还当时就枪决了十几个低级军官和士兵。”
“什么!”段祺瑞听了那个少校的汇报当时就跳了起来,“陆军速成学堂搞兵变!这不可能!他们对北洋军的忠心是无可辩驳的,一定是发生了其他什么变故。”
“是陆军第三镇司令部的副官段芝贵从他们的军营里偷偷打电话来报告的,他报告说兵变的士兵们还在军营里搜索着他。他说那个所谓的皇帝全权代表一进入军营就召集了所有军官和士兵,宣布了皇帝陛下的口谕,随后就带领着那些愿意跟随皇帝陛下的军官和士兵把那些不愿意跟随皇帝陛下的士兵和军官抓了起来。他还把想抵抗的士兵和军官都打死了。现在段芝贵可能已经被抓住了,因为所有通往陆军第三镇营地的电话线都被突然切断了。”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三十九章 平叛(二)
(更新时间:2005…6…2 10:15:00  本章字数:4257)

“什么!”段祺瑞听了那个少校的汇报当时就跳了起来,“陆军速成学堂搞兵变!这不可能!他们对北洋军的忠心是无可辩驳的,一定是发生了其他什么变故。”
“是陆军第三镇司令部的副官段芝贵从他们的军营里偷偷打电话来报告的,他报告说兵变的士兵们还在军营里搜索着他。他说那个所谓的皇帝全权代表一进入军营就召集了所有军官和士兵,宣布了皇帝陛下的口谕,随后就带领着那些愿意跟随皇帝陛下的军官和士兵把那些不愿意跟随皇帝陛下的士兵和军官抓了起来。他还把想抵抗的士兵和军官都打死了。现在段芝贵可能已经被抓住了,因为所有通往陆军第三镇营地的电话线都被突然切断了。”
“真有这样的事情!难道真的是皇帝陛下的命令?”段祺瑞不是不知道皇帝赶到了保定,但他根本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清洗自己的军队。
突然远处的保定市中心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枪声,当中竟然还夹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
段祺瑞猛地跳了起来,他跑到窗口前向着枪声响起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市区一片硝烟弥漫,不时还有一大团一大团爆炸的浓烟缓缓的升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段祺瑞被这个突发情况惊呆了。办公室的门又一次被猛的推开了,还是前面的那个少校冲了进来。当他刚踏进办公室就想起自己又犯了司令的忌讳,他连忙又退了出去关上门,随后办公室里就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段祺瑞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他都快被那个笨蛋的行为气炸了。
“进来!”他咆哮着吼道。那个少校打开门走了进来。
“报告司令,又出大事情了。”
段祺瑞拼命的压制着自己的愤怒,他咬着牙问道:“是不是关于那里的交火,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不会是来向我报告这个的吧。”
“和这个有关。司令,您的卫队也受到了那些叛兵的攻击,现在看来现在不是兵变而是大规模的叛乱。”
枪声已经在司令部的大院里响了起来,司令部的卫队在对神策军进行最后的抵抗。不一会儿枪声就沉寂了下来,随着一声木板断裂的巨响,保定警备司令部司令办公室的门被猛的踢了开来,一队神策军官兵冲进了办公室。那个少校刚想从枪套里掏枪就被两个士兵一枪托打倒在地。随后一个脸色冷得像冰块一样的军官昂然走了进来,他在段祺瑞面前站定后冷冷的说道:“保定警备司令段祺瑞中将,我是大清帝国皇帝陛下特命全权代表赵翰阶,按照皇帝陛下的旨意,你被捕了。”
再下来没有任何的悬念,随着段祺瑞和徐树铮的被捕,北洋军在保定最后的据点被金宰阗拿了下来。而段祺瑞被直接送到了金宰阗的面前。
“罪臣段祺瑞,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段祺瑞在金宰阗的面前跪了下来,金宰阗没有说话,只是一边打量着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一边回想着段祺瑞的资料。
段祺瑞字芝泉。合肥人。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后被选送德国学习军事。1890年归国;先后在北洋军械局、威海随营武备学堂任职。
1896年任新建陆军炮队营统带、行营武备学堂炮队兵官学堂监督兼代理总教习,协助袁世凯编练新军。1899年随武卫右军去山东镇压义和团。1902年任北洋军政司参谋处总办。1903年任清政府练兵处军令司正使。1904年起,先后任北洋常备军第3、第4、第6镇统制。1906年兼保定北洋军官学堂督办。
说起来,金宰阗还是比较欣赏段祺瑞的。他这么大的官,他的家教却严得近乎苛刻。他家的门房从来不收红包。如果哪个人敢像前清王府的门房一样勒索来客,马上拉出去枪毙。如果有人给他送礼,他要把礼物细细地看上一阵,然后只选一两样不值钱的留下,其余的一概退还。段祺瑞个人的生活,在当时的军阀当中算是相当简朴的了。他不吸鸦片,更不逛北京的八大胡同。
“你站起来说话吧!”出乎段祺瑞的意料,金宰阗的语气平和而冷静,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
“谢皇上。”
“芝泉,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你今年也该有四十三岁了吧?”
金宰阗没有直接称呼段祺瑞的名,而是称他的字,这是对段祺瑞表示尊重的意思。段祺瑞马上就明白皇帝还是看重自己的,回答道:“皇上英明,臣的确痴长四十三了。”
“比朕还要大三岁,”金宰阗道,“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年华,可你却偏偏要跟着袁世凯。”
“皇上,袁宫保是臣的恩人,义之所在,臣不敢背弃。”
“好个义之所在!”金宰阗道,“可是在朕看来,你不过是一个不忠不孝,仁义礼智信全无的人!”
“皇上,您……”
“你跟着袁世凯是不忠于朕,背弃了汝父忠名,是为不孝,北洋军不恤百姓是为不仁,背叛大清是为不义,无父无君是为不礼,不分好坏是为不智,身为军人宣誓效忠国家却又谋叛是为不信。段祺瑞,你还能说你是一个有仁有义的人吗?”
金宰阗一席话说得段祺瑞哑口无言。
“芝泉哪!”金宰阗叹口气道,“你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为什么要跟着袁世凯而遗臭万年呢?”
“皇上,”段祺瑞幡然醒悟道,“如果皇上不嫌弃罪臣,罪臣愿为皇上肝脑涂地、至死不渝。”
金宰阗大喜,收服了北洋军中的一员大将,道:“芝泉既然愿意跟着朕,朕也不会亏待你。第三镇的官兵还是由你来统带,随朕一同进京平叛,你可愿意?”
段祺瑞感动地点了点头。
既而金宰阗自任海陆军大元帅,统带段祺瑞、徐树铮、王振畿、赵翰阶等将领,以段祺瑞为前敌司令、徐树铮为先锋,王振畿、赵翰阶为大清帝国皇帝特命全权代表,率领右龙武军即陆军第三镇、神策军等诸路兵马共一万三千人,北上进京,讨伐叛逆。更靠那煌煌大文,鼓吹义旅,笔伐凶豪。
文云:天祸中国,变乱相寻,王士珍、吴长纯等怀抱野心,假报仇为名,阻兵京国,至十一月二十二日,遂有谋诸叛乱、推翻国体之奇变。窃惟国体者,国之所以与立也,定之匪易。既定后而复图变置,其害之中于国家者,实不可胜言,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大清明察世界大势,长保尊荣,宗庙享之,子孙保之。
朕自光绪二十四年以来,本不敢复与闻国事,不忍听国朝为匪人所利用,以陷于自灭。情义所在,守死不渝。诸公皆国之干城,各膺重寄,际兹奇变,义愤当同。为国家计,自必矢有死无贰之诚,为皇室计,当久明爱人以德之义。复望戮力同心,戢兹大难。敢布腹心,伏维鉴察。
自数电发出后,冯国璋、张勋的讨逆电,陆续布闻。还有岑春煊也来凑兴,声请讨逆,此外如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一致反对叛乱,声讨王士珍、吴长纯。金宰阗见众心愤激,料必有成,遂亲临军营,慷慨誓师,随即把第二道草檄,电告天下。大致说是:
大清帝国皇帝、陆海军大元帅爱新觉罗…载湉,谨痛哭流涕,申大义于天下曰:呜呼!天降鞠凶,国生奇变,逆贼王士珍、吴长纯,以凶狡之资,乘时盗柄,竟有本月二十二日之事,颠覆国命,震扰京师,天宇晦霾,神人同愤。该逆出身灶养,行秽性顽,便佞希荣,渐跻显位,阻兵要津,显抗国定之服章,婪索法外之饷糈,军焰凶横,行旅裹足,诛求无艺,私橐充盈,凡兹稔恶,天下共闻,值时多艰,久稽显戮。扫荡有教育有纪律之军队,而使之受支配于彼之土匪军之下。然后设文网以抗贤士,箝天下之口。国柄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取而代之耳,罪浮于董卓,凶甚于朱温,此而不讨,则中国其为无男子矣。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兵,士珍长纯多罪,今朕惟躬行天之罚,尔尚辅朕一人,致天之罚,朕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朕则孥戮汝,罔有所赦,则多难兴邦,国家其永赖之。谨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通电完毕,金宰阗便帅军北伐,王士珍、吴长纯多日进攻不利,正在忧闷,蓦接军报,乃是段祺瑞、徐树铮两军,分东西两路杀入。西路的段祺瑞军,占去芦沟桥,东路的徐树铮军,占去黄村,当下恼动吴长纯、王士珍,立令部兵出去抵拒。无如这王、吴两军主力俱在攻城,加上近日来损失惨重,剩下预备队只有五千,顾东不能及西,顾西不能及东,此外无兵可派,只好一齐差去,使他冲锋。叛军自知不敌,没奈何硬着头皮,前往一试。行至廊房,刚值徐树铮驱兵杀来,两下交锋,徐军所发的枪弹,很是厉害,叛军勉强抵挡,伤毙甚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