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装回明 [校对版]-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足足带来了五大车。也是一并被方威缴获了!要说锦衣卫的算盘还是打得很精的,直接让鞑子给银票,赚的并不多,毕竟这些物资也是有行价的,不能价格开得太高,可是和鞑子交易同样在大明十分奇缺的东珠,老山参。等到带回京城之后,转手卖出去,那利润可就几倍,几十倍的暴增了。

要知道这些东西在鞑子那边不值钱,因为他们那里是产地。而到了京师却是绝对会受到追捧的。如今也是一并便宜张麟麒了。

ps感谢书友yzg555捧场《武装回明》100纵横币。就是每天一更有点不过瘾!!加油啊。老兄,对此要求实在是有心无力啊,我是一个上班族,为了保持当前的更新,已经是每天需要码字二个小时,雷打不动。再多实在是不行了,万望体谅。

第二百五十六章 硝烟再起

这些还只是物资的缴获,这次人证也抓了不少。 先说锦衣卫方面,从千户周通开始,一百多号人马,是一个不拉的全部落网。另外还从周通的口中得知了这次行动的策划者,就是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平海章。

要说周通虽然是平海章的心腹,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周通怎么会死顶呢?要知道做下这种事情,抓住是绝对要被砍头的。如今之计只有供出上面的老大,他才能减轻罪责,争取一线生机。

要说平海章,也不是鲁莽之辈。这次交易并没有留下什么亲笔书信。不过因为这次事关重大,他放心不下,就交给了周通一个他随身使用的令牌。这样即使路上有什么人敢于刁难阻挠,见到这枚令牌那也得乖乖放行。不过如今,这却成了指控他的有力罪证!

而鞑子方面,也是杀了五十多个,活捉了三十多个。这些也是很好的人证。听完方威的汇报之后,张麟麒微微点头,然后又是去看了那堆积如山的缴获物资,诸如铁器,食盐,还有那数量多到用麻袋装的晶莹璀璨的东珠,老山参,貂皮。张麟麒心中喜悦,抢钱抢粮杀鞑子,还真是很有前途的。

“嗯,平海章竟然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看来是留他不得了。我要进宫去面见皇上。”张麟麒对着方威道:“这里的事情你去操办一下,第一,这次前去大夏口的话兄弟们每人赏赐二十两银子。有受伤的赏赐加倍!另外这些东西都交给金万财代销,嗯,除了铁器交给火器局造枪造炮之外。”

这里就显示出张麟麒的思路清晰了。立了功的西厂番子要赏赐,而这么多物资不是自己销售而是交给金万财代销,其中蕴藏的利润那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是张麟麒就这么毫不犹豫的交给了金万财,其中也蕴含着酬谢他前来报信的意思。而缴获的精铁用来造枪造炮,也是物尽其用。

毕竟鞑子这次的动作有点大,以往他们最多也就是交易十几车精铁而已,如今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似乎预示着会有什么大的行动,不可不防。

“是——属下一定照办。”听见张麟麒下了指示,方威连忙点头答应。

“哦,对了。”张麟麒已经走出一步开外,又是站定了身子,对着方威一笑道:“有鉴于平海章的事情,我会向皇上推荐你做锦衣卫指挥使的。估计皇上答应下来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你要有个思想准备!”

“是,多谢队长提拔——”方威一听,十分感激地道。从西厂大档头一下子升为锦衣卫指挥使,那是一下子跳了数级啊!而且更不用说锦衣卫是个拥有数十万人马的庞然大物了。

“呵呵,安心等我的好消息——”张麟麒拍拍方威的肩膀后,笑着走了。

很快的,张麟麒进宫见到了崇祯,等到说明了来意之后,崇祯却是勃然大怒,没想到锦衣卫竟然已经糜烂至此,刚刚提拔上来的一个指挥使,竟然不是想着如何为国出力,而是去和鞑子做交易,壮大鞑子的实力,实在是可恨之极!等到张麟麒把人证(死鞑子和活鞑子)物证(周通的供词和平海章的随身令牌)都给崇祯过目之后,崇祯是再无怀疑。

稍一沉吟之后,崇祯立即下诏:“查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平海章资敌通商,罪大恶极。今于午门斩立决。钦此!”

要说崇祯杀人那在原本的历史中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虽然如今在张麟麒的影响下好了很多,不过他对于这种吃里扒外,里通外国的小人还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下旨砍起脑袋来也是毫不手软的。而张麟麒呢,也并不阻止。这种人,不顾民族气节,忘了自己的祖宗,就该杀!

当然,在杀了平海章之后,新的锦衣卫指挥使人选崇祯还是要和张麟麒商量的。而这一次张麟麒也是毫不客气的提名了方威。经过平海章事件后,张麟麒已经意识到,对于锦衣卫采取温和措施是行不通的,必须把锦衣卫置于强有力的监控之下。

而这个强有力的监控,就需要通过方威空降锦衣卫来执行。当然,等到方威过去之后,张麟麒会给他派去一批西厂中的骨干,去帮衬他。免得方威过去人生地不熟的被架空!

而在张麟麒提名方威之后,崇祯稍稍想了想就痛快地点头答应了。也是,本来崇祯对于方威的印象就很好,方威作为西厂大档头,已经是属于简在帝心的人物。而这次又是张麟麒提名的,崇祯自然是不会违逆他的意思了。

等到张麟麒离开皇宫之后,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张麟麒回到将军府之后,像是把这个号消息告诉了方威,然后又是和他在客厅里密谈了很久。最后这才出来。而等到方威出来之后,

第二天他这个新鲜出炉的锦衣卫指挥使就带着几十名西厂骨干,雷厉风行的去锦衣卫总部上任了。虽然方威上任有崇祯的任命,张麟麒的支持。不过作为初来乍到的他,又是接手锦衣卫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总体来说,还是顺利的。

锦衣卫虽然桀骜不驯,可总体来说还是效忠于大明的。虽然方威出身西厂,可是他是名正言顺的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所以那些锦衣卫番子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这样在过了一个多月后,总算是初步掌控住了锦衣卫。

而张麟麒呢,在派出了方威这员得力干将后,也是时刻关注着事态的发展,等到最后看到方威不负众望,初步掌控住了锦衣卫之后,也是松了口气。这样一来国内的敌人总算是不多了!

只是,正所谓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在张麟麒刚刚松了一口气,陕西等地又是传来坏消息,李自成之辈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是再度开始兴风作浪。他辖着麾下数十万大军,一路攻城掠寨,已经打下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县城。

而且这还不满足,李自成已经跃出陕西,出兵河南。因为陕西地贫人少,如何能够养活李自成这数十万大军。

要知道豫西是饥荒重地,再加上天灾追书,贫苦百姓没吃没喝,早就活不下去了,为了活命,每日“自觉”投军的人如潮水般涌来。如此算来,闯军“兵强马壮”,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李自成来说,兵马多当然是好事,不过这么多的兵马,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养活他们,他只得不断的攻城略地。更创下七日内连攻下三城的记录!要知道李自成这样的流寇军队,可不是像张麟麒的镇追书那样,有稳定的军饷来源。他们全是靠掠夺的来的。

民间传唱的所谓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其实只不过是李岩之辈编纂出来迷惑人心。闯王来了是不需要纳粮,因为李自成可以去抢官府的粮仓。可问题是,等到官府的粮仓也被吃完之后,那又该怎么办呢?

李自成之辈就是一群不事生产的蝗虫,只会破坏不会建设。等到官府的粮仓被吃完之后,他们开始吃大户。等到大户也被吃完之后呢?老百姓还需不需要纳粮呢?李自成之辈不是神仙,可以不用吃饭。所以那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陕西已经负担不起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了。所以,无论是主动进攻也好,还是被逼无奈也好。李自成还是走出了盘踞多年的陕西,开始进犯中原。

当然,李自成在出兵路线上,也是做过考量的。总体来说,他面临着向西或是向东二种选择。向北没有多少发展空间,而且那里距离鞑子也很近。不是理想的出兵方向!

至于向南,那就更加不予考虑,因为向南就是进入四川等地界。那里都是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民风彪悍,且语言不通。所以剩下来只有向西或是向东的选择。

而向西的话少数民族也有很多,而且也都是一些贫瘠之地。要养活李自成这数十万大军同样十分吃力。所以如今剩下来的出兵路线只能有东进一条路了!最后李自成选择的是东进河南。

河南有八府,地域足够大。而其中的洛阳,更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宝地!那里是崇祯的叔叔福王的封地,而根据相传,福王的财富绝对是个惊人的数字。众所周知,福王之富天下知名!毕竟是老皇帝最疼爱的儿子嘛!

所以李自成有理由相信,只要打下洛阳,他这数十万大军足可以过上一阵好日子了。甚至于所得丰厚的话,有了大把的金银财货,用以养军,一呼百万,靠其席卷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

二来洛阳守军也不算强大,满打满算也只有近万守军,而且都是老弱病残之辈(因为当官的都克扣军饷,所以青壮都不愿意当兵。)而且据传福王爱财如命,估计也不肯拿出银子来激励将士们。

所以李自成对于拿下洛阳信心十足。当然,东进山西也是很好的选择。像什么太原,临汾什么的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那里富商云集,粮食充沛。对于李自成也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过李自成最后还是选择了东进洛阳。估计在他的潜意识里就有避开镇追书锋芒的意思。

第二百五十七章 出发

毕竟镇**从京师出动的话,到达太原要比到达洛阳要近得多。李自成不认为大明朝会坐视他攻打洛阳而束手旁观的,而他就是打得这个时间差,争取在镇**到达之前拿下洛阳。或者说在镇**主力到达前拿下洛阳!毕竟张献忠全军覆没的消息对于李自成的刺激还是很大的!

崇祯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李自成一路夺关拔寨,兵锋直指洛阳,随着福王的一份份紧急求援文书。崇祯也紧急召见了张麟麒,在君臣二人商议之后,于第二日崇祯皇帝正式下了圣旨,诏命张麟麒为剿寇督师,同时九边也一同出兵,配合张麟麒剿匪!还赐给尚方宝剑,以便宜诛赏。又赐赏功银四十万两,银牌五千副。用于张麟麒封赏。这和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大出入。

在原本的历史中,李自成确实是进犯洛阳,而崇祯诏命的剿寇督师是杨嗣昌,赏赐也是寒酸得很,不过赏功银四万两,银牌一千五百副。这还是崇祯搜刮内库库底才拼凑的来的!

而最后的结局也是无言的很,杨嗣昌此君兴冲冲出京,最后又是黯然回返。洛阳被破,而崇祯的亲叔叔福王,则是被加入了鹿肉,被李自成做成了一道著名的菜肴——福鹿宴。

不管福王生平如何,最后落得这样一个死法,被众人分而食之,也算是比较凄惨的。

想当初,老皇帝明神宗赐予他封号福王,就是希望他能一生平安,快乐幸福。可是最后落到这样被众人分而食之的结局,恐怕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而等到洛阳城破,福王被下锅的消息传回京师后,崇祯痛哭流涕。而举国上下,那种国将不存,离乱末世的氛围又是在无形中加重了一份……

不过眼下,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张麟麒率领的镇**已经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一般,照亮了明末这片苦难深重的大地!带给无数老百姓重新活下去的希望!

如今,由张麟麒亲率镇**征讨李自成,那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局呢?众人都是拭目以待。而张麟麒呢,在接受了崇祯的圣旨之后,也是迅速赶回将军府。召集一帮重要心腹,而且全都是清一色的穿越同志,诸如周默默,李思骋,方威,等人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在会议上,张麟麒上来就开宗明义,讲述了和李自成一战的必然性。

于公来说,张麟麒代表的是自耕农、失业农民与文人士子组成的利益集团,讲究的是生产自救。把贼变成人!而李自成代表的则是流寇集团,讲究的是大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讲究的是把人变成贼!所以双方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迟早会有一战!

于私,对于李自成这位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人物,说不好奇那也是不可能的。后世的百度是这样评价李自成的。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家。勇猛有识略!

而相对于和李自成齐名的张献忠,百度的评价就可堪玩味了。——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请注意,奇闻异事,入川屠蜀也算是奇闻异事吗!而且通篇查找之下,没有一个字是赞誉张献忠有勇有谋的。和对于李自成的评价,杰出的军事家。勇猛有识略!

相差甚远。

如今善于制造奇闻异事的张献忠已经被张麟麒终结了。那么,轮到面对这个杰出的军事家。勇猛有识略的李自成时,又会是如何的场景呢?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那到底会是伤的谁呢?说实话,张麟麒很期待!

在开过小型会议,统一了思想之后,于第二天,二万镇**一起出动。俗话说的好,兵满一万,遮天避地。而现在是整整二万大军。更不要说是镇**这样的百战雄师了。

镇**在列队出京的时候,那是绝对称得上是军威严整,军容鼎盛!口中又是整齐地唱着‘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的军歌。那种精气神,是直冲云霄!

九月的气候,是秋高气爽,远远看到这样的大军开拔,街上百姓都是自觉让路。甚至很多人冲镇**作揖行礼,眼中满是尊敬的神情。

“镇**终于出动了,有镇国将军护国,真是万家生佛。我等之幸啊!”

“有镇国将军亲率镇**前去洛阳,李自成蹦跶不了几天啦——”

“镇**,镇国武力啊!”

大军过后,不断是街上百姓发自肺腑的声音。

听着这样的话语,雄纠纠气昂昂大步前进的镇**将士们,更是斗志高昂,意气风发。大丈夫来这世上走一遭,不就该如此吗!

而在镇**整齐的队列中,十人一排的核心位置中,作为整个镇**的灵魂,张麟麒骑在高头大马上,听着这样的话语,脸上也是洋溢出了自豪的笑容!再四下看看,皆是虎狼之士!百战雄兵!

手握这样的强军,天下之大,皆可去得!

当然,张麟麒对于此行的不利之处,也是看的清清楚楚。第一就是路途问题,天高路远,从京师到河南怕有一千多里路,道路漫漫,不说后勤,便是这个水土不服问题,自己镇**皆北兵,初到南地,恐怕就会有不小的非战斗减员。当然,有利因素也有,河南千里平原,也适合镇**这样的大兵团作战。

看着滚滚铁流源源不断的出京,激动之余,也有那不解的老百姓,轻声嘀咕:“镇国将军在京师练兵练了这么久了,怎么还只是二万多一点的大军啊?”

“吓,你懂得什么?”路旁马上就有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反驳道:“俗话说的好,兵不在多而在精。像以前那个死鬼总兵左良玉那般的,什么虾兵蟹将都往队伍里塞,声势是不小,号称麾下大军五十万,可是看见李自成之辈却是调转屁股就跑,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而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