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装回明 [校对版]-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是啊——所以说,不要做坏事啊!老天是有眼的!不然的话,以后就是会落得和左良玉一样的下场……”一时间,场上的众多老百姓是议论纷纷,

“要我说啊,这老天爷不是关键人物,关键人物还是他——”却是大仇得报的那位老人和阉猪匠等人,一起把手指向了站在台上的张麟麒。他们在欢心欢喜之余,冲着周围的老百姓大声喊道: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你们说镇国将军好不好?”那个老人大声喊道。

“好——”台下响起了一片的呐喊声!《|wRsHu。CoM》

紧接着,这个老人又是带头大喊道。

“镇国将军威武——”

“镇国将军威武——”场下众人又是跟着齐声大喊。

“厂督大人威武——”

“厂督大人威武——”

“钦差大臣威武——”

“钦差大臣威武——”

一时间,是声浪滔天,气贯长虹!要说这个老人不愧是做过里正的人物,现在大仇得报,人也恢复正常了。再加上心中实在是感激张麟麒,就想着要如何回报张麟麒,看看张麟麒的样子,年纪轻轻的已经蟒袍在身,显然已经踏上了权利的巅峰,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一点名声吧,反正以镇国将军的所作所为,他也完全担得起。所以这个老人这才成了拉拉队,开始起劲的鼓动……

“呵呵,乡亲们抬爱了,在下受之有愧啊——”张麟麒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微笑着道。同时心中涌起了一阵豪情,大丈夫生逢乱世,能有这么一天,万人齐贺,也该是光宗耀祖了吧……

崇祯十二年六月八日,这一天总算是落幕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天或许是无关紧要的,可是,对于一些大明各地的总兵来说,这一天却是值得他们记住的,因为就在这一天,同样身为大明总兵,手下有数万雄兵的左良玉,被斩杀弃市……而被杀的理由就是鱼肉乡里,骄横不法!朝廷开始变得强硬起来了啊……一些原本和左良玉一样,都是或多或少有些恶行的总兵们,都是觉得脖颈处凉嗖嗖的,原本肆无忌惮的动作也都收敛了不少……

而这一天对于谷城百姓来说,却是喜庆的。斩杀一万匪军,斩杀左良玉,那都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在此时的大明朝,人死了之后一般都会有和尚前来念经超度,不过由于左良玉和这些匪军的名气太响,在他们死后数天,竟然连一个前来作法事的和尚都没有,应该说人已死,仇恨也消了,佛家又是最讲究济世为怀的,可如今偌大的刑场,没有一处念经颂佛声,反而只有随处可见的乌鸦,野狼等啃食着尸体,也算是他们的一大悲哀了……

而张麟麒现在也比较忙,一来虽然斩杀了左良玉,不过对于他的财产张麟麒可是不准备放过的,就在前几天,他已经派出了王凯,领着几个投诚过来左良玉的心腹,前去左良玉的老窝查抄家财去了,虽然左良玉还有一个儿子左梦琳,不过那根本不在张麟麒心上,

到时候随便找个人弄死他得了,反正根据左良玉那几个心腹交待,这个左梦琳也不是什么好鸟,吃喝嫖赌样样在行,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老子还要强悍!这样的人早杀了早干净,省的留在世上浪费粮食!而且这个左梦琳还是草包一个,属于典型的眼高手低,杀他就像是杀只鸡似的……

二来就是张麟麒又准备启程了,因为有一个人在等着他去救援!根据历史上的知识,还有一个月,鞑子就要攻宁远了!而且此战的结果,就是张麟麒很喜欢的一员将领将会战死!那就是老将金国凤!

第六十八章 前往辽东

金国凤知道他事迹的人或许不多,可就是在明末来说,那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是不可多得的敢于和鞑子对决的将领!金国凤,出身于宣府(今河北宣化)人。历史上,燕赵出大汉,走起路来都咚咚作响的大汉!燕赵就是指的河北,金国凤就是这样的昂扬汉子!

只是可惜的是,这样敢于和鞑子对战的人,都是死得早,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年的八月,清军再次进攻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当时的宁远守将正是金国凤,当时金国凤已经是官职不小,身为都督同知,统军近万人。只可惜,他驻守宁远是因为此前守松山有功(当时金国凤以副总兵守松山。崇祯十二年二月,皇太极亲率清兵攻松山,(因为这次鞑子在济南,涿州损失惨重,而且破了满洲满万不可敌的神话,所以皇太极御驾亲征,打算捞一点颜面回来)环城发炮,当时形势十分险峻,城墙城池什么的都被鞑子的红夷大炮摧毁。

城中守军要躲避鞑子的箭支,只能负门板行走。国凤所统兵不过三千,不过他却敢于领着这些为数不多的士卒出城和皇太极野战!虽然野战结果不如人意,没有达到击退皇太极的目的,可是金国凤依旧不气馁,亲自带头以木石修补城墙被损坏的地方,准备和皇太极殊死一战!

皇太极也小看了这个金国凤,(由于皇太极和大明征战多年,除了张麟麒之外,还真没有什么人能够放在他眼里)他屡次派出精锐的白甲兵攻城,却屡次都被金国凤率兵击退,在历史上的记载中,对于这一段的描写只有区区一段话“国凤所统兵不过三千,出城突击败还,乃以木石甃补城坏处,奋力杀敌,使清兵屡登屡却。”可是我们却能从这平淡的记载中触摸到惊心动魄来,‘奋力杀敌,使清兵屡登屡却。’

试想一下,驻守一座孤城,面对的敌手又是奴酋皇太极,以及他手下精锐的白甲兵!却能做到奋力杀敌,使清兵屡登屡却。这是何等的英勇,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豪迈!清兵几次搭云梯登上城堡,几次都被打退,皇太极只好在松山城南挖地道,为了激励士气,宣布:“有能穴地以炮药崩溃之者,城破时为首效力,及运送火药之人,无主者赏而授之以官,奴仆则赏以人牛,准离其主;其指示督率官员,照先登大城例升赏。协同穴城兵丁,视其出力多少,以资赏赉。”

但是,金国凤严密部署、多方拒守,终于没有攻下,最后皇太极无奈,遣使招抚,宣称:“若能察天意,顺时势,速来归命,则不特军民免于死亡,尔等之半功伟绩,何可限量乎?”结果又是遭到金国凤的严词拒绝,皇太极还以为又是一个三顺王呢!

直到四月中旬,皇太极深感攻守两难,只好罢兵退回沈阳,沈阳城中的官民得知征明失利,死伤众多,人人都是都是愁云惨雾!而松山则是敲锣打鼓,大举庆贺。金国凤也以这次战功擢署副都督佥事,宁远团练总兵官。署都督同知,荫锦衣卫千户。)

只是可惜,这次升迁却是断送了他的性命。因为松山金国凤驻守多年,和当地的不论是军民还是百姓都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在皇太极举兵来犯的时候毫不畏惧,而驻守宁远,却是新官上任,人生地不熟,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初,血战松山的三千老兵都没有带来,随同他一起前往宁远的只有他的二个儿子和五十个家丁而已!

而他虽然名为宁远团练总兵官。统军近万人。可是由于宁远城有监军,镇守,巡抚,兵备等官,事权掣肘,相互之间互不协调。又是归于各个营伍。金国凤名为总兵,很多部队他都无权调动,结果等到同年八月,清军攻宁远的时候,明明宁远有守军近万人,却都是人人自危,无人敢于出战!结果金国凤愤怒之下,亲自带领二个儿子和五十名家丁出战,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全部战死!一代名将凋谢在宁远城外,令人可悲可叹啊!

所以,熟知历史的张麟麒,那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再一次发生的!这次张麟麒就准备亲帅大军前去解围!而这次带着李定国一起去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张麟麒想到了一个安排李定国的绝好办法,那就是在解了宁远之围后,让李定国依托宁远城,在骑马依托宁远城一个星期的范围内,率领他的三千马贼,对鞑子展开游击作战!现在总体来说大明和满洲之间,还是处于防守的劣势,鉴于眼下大明的实际情况,张麟麒短时间内还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可是,张麟麒也不会让鞑子这么随心所**的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的!

张麟麒就把李定国安插到鞑子的白山黑水上去,去那里狠狠的袭扰他们,袭击他们的屋舍,袭击他们的部落,抢夺他们的牛羊,要搞得他们鸡犬不宁,焦头烂额!而李定国本来就是出身流寇,对于如何和鞑子周旋作战那是很有些心得体会的,到时候张麟麒在传授他游击战的十六字秘诀,相信到时候鞑子会很头疼的!这样也能或多或少的延缓鞑子的攻势,张麟麒坚信,只要给他二到三年时间,大明就能喘过这口气来,到了那时候,再来和鞑子算这笔总账!

张麟麒也把自己的想法和李定国说过了,李定国也很是欢喜,这几天朝廷对于李定国的任命也下来了,崇祯还是很听得进张麟麒的话的,在下来的旨意中,果然是透露了这个意思,现在暂时先是让李定国担任参将一职,等到日后立了军功,再加封为定国将军,要知道定国将军已经是正二品,在武将中那也是很稀少的了,就是大明一些世袭的武将世家都没有,像吴三桂什么的也只是一个副总兵,更何况是授给一个降将呢!

……………………

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六号,张麟麒率领二万镇启程了,随行的还有唐焰焰二女,按照唐焰焰的话说,反正是出来了,也没什么事情做,就和他一起散散心好了。其实唐焰焰就在前几天,又接到她老子白莲教教主唐中仁的飞鸽传书,让她尽量拉拢张麟麒,争取把他绑在他们的战车上……

不过唐焰焰知道这个希望很渺茫,因为这些天的接触下来,张麟麒是个不折不扣的保皇党,要让他改变立场很难很难……不过唐焰焰也不在意,她感觉这些日子和张麟麒在一起很开心,这就够了,另外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新收服的李定国……

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谷城百姓都是十分舍不得,若是没有他们,他们还不知何时才能回归家园呢!不过现在张献忠,罗汝才等人都被剿灭了,谷城附近已经没有大的流寇了,再加上谷城大农场的建立,也留下了很多守军,他们的安全没有问题了。而到张麟麒要离开谷城了,也没见代王前来找麻烦,这也就更加坚定了日后收拾这些皇亲国戚的决心……

谷城在湖广,离着宁远城有几百里之遥,不过凭着镇的速度,那还是很快的,而且镇的后勤供应也是做得非常完善,每天到了晚上,都有浓浓的肉汤可以喝,还有大块大块的肉块吃,还保证镇的体力,所以镇的速度十分惊人,按照计划十五天就能到达宁远城,足以解决这次危局,当然,在这之前,张麟麒还要去拜访一下辽东总督洪承畴。

对于洪承畴这个人,张麟麒的看法还是很复杂的,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洪承畴,在坚守松山很长时间后,终于粮尽被俘。最终降清。并且最后为满族统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要说他是个卖国,当初他能够死守松山半年之久,誓死不降!说他不是卖国,最后又降了大清。所以说,这次张麟麒还是要近距离观察一下他,做个最后的结论,当然,这次去见他并不是单单为了看看他的真实一面,而是为了挽救金国凤,因为镇可以救了他这一次,不可能一直驻守在宁远,而要解决问题,最终还要从体制上入手,只有让金国凤军政合一,诸多营伍都能号令合一,这样才能整合成一股力量,对抗鞑子!

这一日,张麟麒率军走到山东境界时,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就叫过了刘大棒槌,让他去联系一下当地的西厂,这时西厂虽然张麟麒还刚刚开办,可是在每个省份,那还是都有人员驻守的,平时收集一些情报民情什么的。很快的,西厂驻山东的最高头目就来了,张麟麒一看,还是认识的,就是自己以前一个贴身护卫,由于这个小子比较机灵,所以做了西厂驻山东的最高头目。名叫李国安。

而李国安看到张麟麒之后也是格外欢喜,毕竟是老上级来了嘛!

“李国安啊——”张麟麒在稍稍询问过西厂平时的一些日常事务后,对他吩咐道:“你现在替我去找一个人,这个人住在山东菏泽,名叫陈子龙。应该还是一个秀才身份。”

“是——”李国安马上答应下来。既然这个人有名有姓,还是个秀才,应该很方便找到的,只是李国安有些奇怪,厂督大人日理万机,这次又是亲率镇东征,怎么会有闲暇关心起一个小小的秀才呢?不过李国安做了张麟麒多年的护卫,知道分寸,也知道凡是张麟麒交代的,必有深意,所以他只是牢牢记住了张麟麒交待的事情,其他的什么都没问!

“嗯——”张麟麒看着李国安笑了笑,看来派他出来还是胜任这个职位的,知道如何做事。

“你找到他之后,就问他,《农政全书》搞好了没有,如果没有搞好,那就帮助一起搞,如果搞好了,就帮助刊行。如果他经济困难,那就让西厂全部包下费用。记住,利用西厂的网络,一定要把《农政全书》发行到大明的每个州县!”

“是——小的一定按照厂督大人交待的去办!”李国安连连点头。虽然他不知道张麟麒怎么好端端的关心起一本书来,不过李国安还是秉着老观点,厂督大人吩咐的事情,不用去问为什么,只要老老实实做好就可以了……

不过李国安想了想,觉得一些困难还是应该和张麟麒说的,就道:“只是卑职来到山东,发现很多地方因为流寇肆孽,都是非常残破,西厂由于要找人手,经费也不是很宽裕……”

“没事——地方残破你就把书交给老百姓,经费不足,我现在就给你一万两银子。有了这些钱应该够了吧——”张麟麒微笑着道。反正他最后抄了左良玉的家财,又得了近三十万两银子,再加上张献忠的宝藏,最近是不会缺银子了!

“如此的话够了够了——”李国安连忙道。

“李国安啊,你现在还是正百户吧——”张麟麒看着他微微一笑道。

“正是——”李国安连忙答道。

“嗯,你在山东好好干,只要干得好,一年之后,我提拔你做千户!”张麟麒微笑着道。李国安听了之后大喜,连忙答道:“多谢厂督大人,多谢厂督大人——”李国安一年前还是一个小小的护卫,这么快当上正百户已经是很高兴了,现在听见张麟麒这个承诺,一年之后,提拔做千户!是激动的浑身火热,这跟这厂督大人干,就是爽啊,要是在别的部门,想一年之内连升二级,那是门都没有,当然,李国安也知道,这和自己出身张麟麒的亲卫有很大关系,毕竟有这一层关系,天然的亲近啊……

等到李国安下去之后,张麟麒也是面露微笑,倒不是因为见到以前的护卫,而是因为可以促进《农政全书》的刊行,别人或许还不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可是张麟麒作为一个穿越人士,那是十分清楚的。

如果说在文学方面,四大名著是扛鼎之作的话,《农政全书》对于大明的农业来说,也是这样的地位!

《农政全书》一共六十卷,是明末奇人徐光启著,崇祯十二年由陈子龙,根据徐光启遗稿整理刊印。全书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十二篇。可以说是一本鸿篇巨制!它不但总结并保留了**古代农业技术经验,也吸收发展了当时新技术,如对刚刚传入我国的甘薯,就作了很详细说明加以推广。这本书不但对**帮助巨大,甚至在后世,还漂洋过海,对**、朝鲜及至西欧也产生巨大影响。可谓是诸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