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警之大国崛起-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谢尔曼中型坦克,还有英国的十字军和克伦威尔巡洋坦克以及各国的装甲运兵车。
    因为是机械化部队突进,所以最先入城的多国部队,也全是装甲车辆。
    城外有大批盟军装甲力量集结,他们当然不会一无所知,多国部队在艾季达比亚的指挥官正是大名鼎鼎的乔治·巴顿,坏脾气巴顿因在火炬计划,对艾森豪威尔担任非洲多国部队总司令不服,而被晾在摩洛哥提任殖民地总督。
    在地中海方面军成立之后,巴顿及时与在伦敦的马歇尔沟通,低头认错,得以重返第二装甲师这支美军的拳头部队。
    两支王牌装甲力量对决的开始,并不是坦克炮对轰。就在巴顿还在犹豫是否主动出击之时,北部舰队两个舰母战斗群上一百余架舰载机率先对多国部队发动了进攻。
    因为是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海龙与蛮龙的机翼上携带的几乎全是绅士企鹅和长冠企鹅等轻型对型导弹。
    在巴顿和其他多国部队指挥官意识到了飞机对于装甲车辆的威胁,但因为通讯上的落后,舰载机编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之势,首轮攻击就几乎敲掉了在城市外缘的数十辆m4谢尔曼和和英军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首次出现在战场上的长冠企鹅轻型对地导弹大显神威,以雷达成像制导的方式,开启了基地武器精确打击的先河。
    但这并不是野外,老练的巴顿没有给皇家海军舰载机以更多展示射击精准度的机会,集结在城市边缘的坦克迅速后撤回街道中间,艾季达比亚城中林立的房屋建筑成了多国部队地面车辆绝佳的掩护。
    海军的蛮龙攻击机射光了两翼上的八枚对地导弹,只好爬升高度,随编队离开。除了一第轮的突然袭击,舰载机编队的空中打击,并没有让巴顿的第2装甲师和英国龙骑兵第3旅的主战力量遭受太多损失。
    可在后世的军事专家提起艾尔达比亚坦克大战时,依然将盟军空中力量,视为改变战役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在巴顿下令多国部队坦克打乱队型,以自由分散的方式退回城市街道的同时,董志华军长“全军突击、近卫军前进!”的命令也随着无线电通讯器,传遍了近卫装甲第3军的一千五百多辆猛虎坦克。

第267章 装甲巷战
    发动机在轰鸣,履带下的沙土被强劲的废气扬起,坦克军的全体突击命令,很快在沙漠中制造出了一条宽近十公里的巨浪。
    不够汹涌,但更加骇人,因为那是由漫天黄沙组成的沙浪。
    入城街口的战斗没有任何悬念,自由规避的命令下达后,城市边缘的多国部队防御已经不成章法,几辆奉命留守,只起到警卫作用的十字军和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猛虎85毫米口径滑膛炮的打击下,就如同败布破絮般被狠狠的撕破。
    更欺负人的是,被击毁后堵在路口的m3,被心急入城的突击团猛虎坦克客串了一次推土机,在难听的“咯吱吱”志中,慢慢推到了路边。
    在随后的坦克巷战中,其他的斯图亚特与十字轻型坦克的下场,也不比路口那几辆被当作垃圾推开的同类强到哪去。在这种纯装甲大战中,以速度和灵活见长的轻型坦克,成了人见人欺的可怜货色,就连猎豹,也可以利用车载步兵发射的单兵柳叶式火箭将它他击毁。
    不过,这些都并不足以决定战斗的最终走势,在艾季比达亚略显狭窄的街道中,坦克大战的主力依然是谢尔曼与猛虎的对决。
    如果是在野外平坦的沙漠地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坦克炮对射,那m4肯定不是猛虎的对手。在朱夫拉沙漠中,多国部队与近卫机步第6军的作战中,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m4猛虎对射的结果至少是四比一,也就是说多国部队要付出四辆谢尔曼坦克的代价才能击毁一辆坦克猛虎,而且还必须是以包抄的方式,在侧装甲或者后装甲击中猛虎,才有效果。
    猛虎坦克的前装甲,被美军装甲兵称为“防波堤”,意为:那是不可击穿的。
    为此,艾森豪威尔要求国内坦克工厂尽快提供威力更大的85毫米主炮坦克的报告,早已被呈送到罗斯福的办公桌上。
    但在艾季达比亚的巷战中,巴顿指挥的多国部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然猛虎的前装甲坚不可摧,那就打侧面,打后边。复杂多变的街道和以土木为材料的沙漠建筑,给多国部队实施这样的战术以很大的发挥空间。
    猛虎往往是对射中击毁了敌人对面的坦克,还没等钻出巷子,就会被在后面出现的谢尔曼击中,或者是克伦威尔推倒了路边的土墙,将炮管抵在猛虎的侧面。
    与西伯利亚战场上,通讯落后的俄军坦克不同,美、英在坦克无线电方面的技术,并不显落后!汉军领先于协约国的,也只是通讯的合成技术雷达的搜索范围。
    至少,“北斗”的开发理念和技术都还是绝对超前于其他各国的。
    无奈、残酷但却有效的“对子”战术,让进入艾季达比亚城的近卫第3军第7师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被击毁了一百多辆猛虎坦克。
    多国部队的损失也超过了二百辆,但在汉、美坦克多次对决中,这样的战绩已堪称荣耀!坏脾气的巴顿再一次在遭遇战中,树立了自己美军装甲作战专家的美誉。
    而在城南,负责阻击多国部队援军的近卫第8师,同样陷入了苦战。
    加拿大机械化步兵第3师,美国第27摩托化步兵军等部队抵达艾季达比亚,缺少其他兵种协同作战的近卫装甲8师,为避免遭到敌人的火炮袭击,被迫以主动进攻的方式向敌军发起冲锋。
    庆幸的是刚刚赶到战场的多国部队并没有时间构筑阵地;庆幸的还有通过“北斗”,装甲师可以迅速呼叫海、空军的支援。
    在埃、利边境机场起飞的四十架g…40c威蛮攻击机的空中火力支援下,近卫第8师奇迹般击退了多国部队援军,将美国第27摩步军驱离了艾季达比亚西南六十公里以外。
    可第8师的形势并非如战场上突击猛进那般顺利,甚至可以说情况相当不妙。加拿大机步第3师沿着海岸线斜插进来,在第8师的侧后翼撕开了一个数公里宽的口子,随着美27军的一部向右翼运动,第8师甚至有在城外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以高机动见长的装甲师被包围,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可是不要忘了,多国部队方面参战的同样也都是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而在艾季达比亚城内与第7师交战的更是美、英两国的王牌装甲部队。
    被留作预备队第9师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开战前董志华军长亲自交待:一旦战局不妙时,第9师可以提前突围。“要为第3军保留一些种子!”
    “扯什么淡!”叱咤中华,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打出赫赫威名的9师师长方缅华在军长面前没敢放肆,可掉过头,立刻对这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命令呲之以鼻,“开什么玩笑!让9师当逃兵?军长不是疯了吧?”
    “谁敢在战斗中后退一步,就立马给我脱了近卫军的迷彩服,自己跳印度洋游回去!”
    接到率9师攻击加拿大3师的命令后,方缅华大校在全师的公用通讯频道中,说出一句同样让士兵们认为不可思议的话。
    近卫军有临阵退缩的吗?别说9师了,你看看皇家近卫军团的军史上有没有?
    “师长不是疯了吧?”
    方缅华对军长的质疑,马上被9师的士兵们还给了他。
    没有人会退缩,更没有人会后撤。为阻止加拿大师继续穿插分割装甲军的作战区域,近卫装甲第9师绕过城南,就在第8师的身后向海岸线方向发起冲锋。
    “什么叫防守?在装甲兵的字典里,找不到防守这俩字个。我们有的只是进攻、进攻,再特么的进攻!”
    这是一句大帝语录,据说是近卫军团前身,第一装甲团在黄金城成立时,陛下对全团将士演讲中的一句话。
    在所有的书籍史料中,你是找不到这句话的,能找到的陛下的演讲全文,绝对够激昂、够高尚、够文明。
    但在近卫装甲部队中,流传最广的偏偏就是这一句。尤其是最后的那几个字,够劲!“虽略显粗俗,但动感十足,这才是真正的军人之声,男人之语!”
    这个评价来自于第一任近卫军团司令蒋云志,当然这更属江湖传言。如果细追究蒋总长说没说过这样的话,至少蒋黑脸是打死不承认滴。
    可这并不妨碍近卫装甲兵们对于那句话的推崇,所有的近卫装甲部队从上到下,从将官到士后,无人不以进攻为唯一的作战理念。
    “进攻、进攻、再特么的进攻!”这也是帝国装甲部队各级指挥官最爱说的一句话,下达命令、战前动员、提升士气皆通用之。
    与其齐名的也只有另一句大帝语录:近卫军,前进!
    好吧,在史书中,其实只有这一句。
    加拿大与美国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曾经统治整个北美很长的时间。不同的是美国出了个华盛顿,而加拿大只有……白求恩。
    现在的加拿大,被称为自治领,意在法律上仍以英王为最高元首,但实际上拥有自身的宪政体制,**的贸易政策和有限的外交政策自主权。
    在这种体制下,加拿大有自己的军队,但并没有宣战权,加拿大与英国的其他殖民地一样,随自己的宗主国加入协国组织,一同向钢铁同盟宣战。
    加拿大机步第3师也是由全美械装备武装起来王牌师,战斗力甚至远超英军。装备大量单兵反坦克武器和自行反坦克炮的他们,利用简易阵地,面对第9师的装甲集团冲锋,暴发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全师八十余辆m4谢尔曼也被集中在阵地的侧翼,准备对9师发动突袭。
    但第9师在中东战场上,早已积累了丰富的集团作战经验,阿拉伯人和英军的防御阵地,远比没有战场经验的加拿人做的好了许多。以猎豹装甲车和猛虎坦克的协同突击,弄成远近两种打击火力的有效结合,更以猎豹的灵活作战来对付隐藏在沙丘后的单兵反坦克武器,这大大降低了步兵抵进突袭对坦克的杀伤力。而在远端,猛虎85毫米口径的主炮足以摧毁加拿大人那并不坚固的简易工事。
    被集中起来的谢尔曼坦克团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失去突袭的机会,正面接敌的m4在猛虎坦克炮手的眼中,那就是一个个活动的靶子。击毁谢尔曼并不值得炫耀,打爆m4的汽油发动机,在战场上制造出一个小型蘑菇云,才是最牛x的。
    第9师打的很爽,一对一,加拿人不是对手。但因为第9师向海岸方向的突进,8师的侧后翼再一次暴露出来。这一次出现在致命地点的是美军第2装甲师的c旅,巴顿及时发现了汉军阵型的弱点,将手中最后的后备力量及时投入战场。c旅快速穿过城市的街道,谢尔曼75毫米口径滑膛主炮,虽然比猛虎的85滑膛威力小的多,但一千米以内,美军的尖头穿甲弹也足以穿透猛虎坦克后面的60毫米匀制装甲——猛虎中型坦克,只有前装甲才是复合装甲。
    猛烈的坦克炮射击,让8师几乎在一瞬间就损失了数十量猛虎和猎豹,更危险的是,对面的美27摩步军的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在稳住脚后,开始发威,密集的火力隔断了第8师冲锋的路线。
    前后夹击,稍有不慎,8师面临的将是被围歼。

第268章 放我去睡觉
    乔治·巴顿对于装甲力量的使用,犹如手术刀似的精确将汉军近卫装甲第8师逼入绝境。
    在队列后面数辆猛虎的车长,试图紧急调头还击,仍逃不过侧装甲被击穿的命运。强悍的猛虎在这一刻,机动性能较差的小缺陷成了致命之殇。
    深陷巷战泥潭中的装甲第7师和海岸边打的正爽的第9师都没有能力及时救援被前后夹击的8师。
    但第8师的猎豹装甲步兵车上演了极其悲壮的一幕。近百辆猎豹中的步军携单兵武器下车之后,只留下驾驶员,以密集的队形快速调头后向正在快速射击的c旅数百辆m4发起决死冲锋。
    以步兵车对中型坦克,你会说那不是找死吗?
    是的,他们就是要“找死”,用密集队形冲锋,用自己“找死”的行为,为身后的猛虎们换来调头的时间,“豹死虎生,再振虎威”这就是猎豹们决死冲锋的目的。
    没有人去评价他们做的对或不对,在这样的战场中,猛虎坦克们能够调过头来,以“防波堤”前装甲面对敢于挑唆虎威的谢尔曼,就是胜利。
    用自重三十多吨的中型坦克玩漂移,在二十几个小时没有睡觉后玩漂移,在战友们用生命去赢得时间玩漂移。
    近卫军坦克驾驶员不惜代价的训练,在战时显示出了极高的水准。六十几辆猛虎的漂移调头让坦克中的其他乘员差点吐出了胃——胃里空空,也没什么其他可吐的。
    干呕数声,迎回转机的车长们立刻张大嘴狂喊装弹、瞄准。可是,能发出声的算不错了,与他们想像中训练时响亮的命令相差甚远,甚至……有的车长只是张大了嘴,却没有一丝声音传出——从埃、利边境的古塞马耶开始出发,他们已经急行军一昼夜没睡觉,又连续行军三小时后投入战斗。
    身体上极度的疲乏和紧张的战斗,让一部分的车长失声了!
    没关系,弹药手和炮手只是奇怪的望了一眼车长,看到了他那张大的嘴巴,立刻扭头去完成自己工作,战友间的默契使得很快意识到发生什么问题,又或是车长在命令自己做什么。
    推开了通讯员递过来的水壶,车长知道,壶里的水不多了,战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没有时间补济,必须要保证通讯的嗓子湿润。
    “尼玛,这仗打的,咱近卫军口啥时这么憋屈过!”
    通讯员年龄很小,见车长拒绝喝水壶里的水,哭咧咧的骂了一句,这句话立刻引起了车内所有人的共鸣。可不?近卫装甲军啥时这么苦b过?
    车长想说什么,可张了一下嘴,嗓子传来的剧痛让他意识自己还在失声状态,只好咧嘴苦笑。
    炮手就没这么悠闲了,弹药手已经完成了装填,长长的85式坦克炮管缓缓移动,在坦克快速的移动中慢慢瞄准了远处的一辆m4谢尔曼。
    纵使是在相对平坦的沙漠地区,但坦克的瞄准镜依然上下晃动不停,炮手在努力让那辆谢尔曼不离开瞄准镜,就在他按动发射钮的同时,他发现那辆谢尔曼的炮口也发出火光,“闪避!”
    驾驶员再次拉紧拉杆,又是一个漂亮的三百六十度漂移,笨重的坦克在沙丘上划出来了一个直径达到十多米的大圆。
    谢尔曼坦克射出的穿甲弹呼啸而过,炮手在瞄准镜中再次找到那辆m4,已经变成了一团花火,“搞定”两个字在微微咧开的嘴角间透过,车内一片欢腾,只有车长微皱着眉头,痛并快乐着!
    “这帮小子,打中就打中了,笑什么,害得老子也想跟着笑,嗓子跟刀割似的”
    “漂移”调头的六十几辆猛虎依次开火,给c旅的阵型带来了一片混乱。虽然谢尔曼的数量远超调过头来的猛虎,但谁都知道,谢尔曼的75炮打中猛虎的前装甲,可能只是一个弹坑,而猛虎的85炮打中谢尔曼……在这样的近距离,不变成打火机,就是幸运。
    巴顿对装甲力量的战术使用,已达极致。但双方坦克性能上的差距,为8师赢来了一线生机。
    猛虎们越过了充当肉盾而被击毁的猎豹,所有的驾驶员和炮手都紧咬着嘴唇。被坦克炮击中的运兵车惨状深深刺激了他们,为战友报仇的信念击退了身体上的疲惫。将那些美军的谢尔曼全部变成打火机,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