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秦朝当皇子-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外站看回秦的,亲,你今天来收藏了吗?】

晋阳,行宫。

秦陇之地胡亥控制区闹得欢天喜地,扶苏的这个五月却是安静无比。用这个词说来,也的确是恰当。

安安稳稳将新政落实下去的扶苏除了稳固实力之外就再也没有做出什么挑衅的举动,因为有北疆三十万大秦最精锐的军团支持,扶苏对咸阳那个弟弟穷兵黩武的行为分外看不上眼。自然,扶苏此刻也不想拼着两败俱伤弄得大秦国力内耗。

致力于自己增长实力的扶苏没有开战,安心搞内政的扶苏尽管对繁琐的政务有些劳神,却并未不耐烦。如果要说唯一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和女人有关了。

一个女主人从善无回来,而另一个女人则带着五百山越精兵去了秣陵。来到晋阳的是太子妃王芙,去秣陵的,便是秣陵长史吕雉,这个在扶苏手下开创女子做官第一例的奇女子。

来了一人走去一人的扶苏并没有在后宫上取得什么杰出成果,尽管王芙依旧那本舒雅的模样,可扶苏却瞧出了王芙的不满。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温存良久,小别胜新欢的小俩口这次才消去了那些芥蒂。

但扶苏却是再也不敢见虞姬和殷倾月了。

两个如花解语的女子似乎猜到了扶苏的心思,一个个请求回家,却是先一步被赶到晋阳的殷家、虞家长辈断然回绝。

没奈何,僵在那里吧。

控制住了大半壁天下的扶苏大体忙碌的就是两件事情。一个,施行新政,谋划新的行政体制。还有一个,那便是扩军五万,备战南下。

扶苏不可能太过依靠北疆军团,尽管三十万大军十分精锐,而蒙恬也不会有异心。但中央弱于地方绝对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扶苏扩军五万,用的军费却超过了咸阳的扩军十万。两倍的军费差距早就的当然要是一个精兵,故而,扶苏对此十分上心。

扶苏知道原先那个时空再过不多久天下就将大乱,扶苏不知道自己来了以后有了多大的变动,但手中实力雄厚总是能够控制住场面的。

这五万大军一出来,扶苏便将手头的将领统统下方,青龙营除了留着护卫架子,好的军官种子尽数下放。尽管如此,扶苏还是缺少有实战经验的军官。

弄得扶苏都有开设军官学校的念头,但扶苏也只能想想罢了,一想到那令人头疼的财政开支,扶苏心下就不由一颤。况且,扶苏现在连下百将五百主的军官都没有,到哪里去弄那么多教官

“走,去城外军营看看!”扶苏发了话,轻装简行出城直奔军营。

晋阳军营极是庞大,故而,扶苏也没打算全部弄在一起。而是分设在了各个地方。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原先太原郡郡兵所在的军营。

扶苏将晋阳升格为行在,意思就是行朝所在驻地,临时首都的意思。不管怎么说,晋阳的行政级别都已经达到了首都层次。那么,原先的郡兵自然就没法在设立。

见此,扶苏干脆将这里弄成了东大营,将城东这个原先郡兵的营地扩充成了训练军士两万余的新兵营。

骤然扩军五万,十分考验扶苏的执政能力。好在,扶苏文有萧何、曹参、蒯彻。武有期泽、李左车、羊牟、伏承、孙甘一干人。这些尽管…………很低,以前最高的官位也不过是军侯。但一个个都胜在值得信任,天赋极好。一应政务上手之后扶苏的压力就大为减轻了下来!

此次扩军五万,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花费了扶苏极大的心思。不比在雁门时扩军一万,那会扶苏坐拥三郡,尽管看起来实力不大。可对三郡的掌握力度都是很强,扶苏的政令能够完整有效地传达到村庄一级。

政令贯彻的效果就是征兵招兵工作非常顺利,因为待遇好,他郡都有千里迢迢而来者。那次招兵,也是扶苏检验手下新立三班六曹的一次大集合。

事实证明,有了一套完整有效行政班子后,扶苏招兵扩军的效率远远超过前时。

此次扶苏地盘扩大,从三郡转为天下。尽管实际愿意服从晋阳行在政令的只有十四郡,可急剧扩大的版图依旧带给了扶苏许多问题。

其中,雁门新政和帝国原版旧体制的冲突尤为明显。

此次扶苏扩军,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南征需要。同时,也有检验扶苏雁门新政和帝国旧体制磨合效果的一次尝试。

这一试,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

扶苏去了城东大营,而城东大营却出来了一名校尉模样的人,目标直奔晋阳行在。

这名校尉浓眉大眼,相貌粗狂。生得也是粗壮,可语调却带有南国味道。赫然便是孙甘,也就是新军编练后由军侯升官成了校尉的孙二杆子。

孙甘此番从城东大营出来,不是为了打马游街,而是为军需去了。若是在雁门时,这点小事并不能难住孙甘

为何?

雁门善无是扶苏所在,扶苏直辖的三班六曹自然也在有形无形之中高出那么半格。故而,善无那次扩军,六曹都能管住。军中但有需求,报上去就是了。

但此番在晋阳,却是没有三班六曹了。而扶苏的行朝之中,也没有六曹,只有三公九卿。你便是去要军粮,找谁去?

孙甘倒是想去找萧何,可萧何而今忙得脚不沾地,几次扑上去都没找到。

按照国朝规制,军中事物,自然是由太尉府管辖的。但行朝班子里,三公九卿实际上是不完整的。丞相府随着李斯一并跑到三川郡了,御史大夫府却在咸阳。至于太尉府,有是有,可自始皇以降,这都是虚设的!

六曹没有,太尉也没有。孙甘只好去找扶苏,找监国殿下的幕僚班子处理。

于是名义上的朝廷反而不如扶苏的幕僚班子管用,晋阳的各个官署更是沦落到了尴尬境地。

如此怪异的现象让人瞠目,思维灵敏的人都预测着,晋阳只怕要掀起一场变革了。

入城之后的孙甘到了监国府,却依旧没有见到扶苏,一问,却是去了军营。

天下崩乱 第五章:营啸一发内争陋(下)【二更完毕】

【继续召唤收藏哦这样吧,收藏增加到了三千三的时候。回秦爆发一章~还差一百五哦,亲。】

晋阳,城东大营。

扶苏是轻装简行,也没有提前通知,一路数十人就这般出了城,直奔城东大营。

此刻城外,寨墙高耸,环绕数里,警卫严密的便是城东大营了。扶苏没有搞步辇那一套,直接骑着胯下骏马便呼啦啦地冲向大门。

却不料,因为没有预告,这般冲过去的结果便是营门前一桩桩拒马立起。来时远观不显,带突发时,一队队军士推出拒马,持枪列队拦了下来。

扶苏对护卫身边的伏承点点头,一边也放缓了马速。

“营门官是何人,速来见我!”伏承气势不小,宝马亮甲立于营门前,对着营门高喝。

不多时,一个个子颇为矮小,眉清目秀的军官按剑走下来。一见来人,顿时可爱地吐了吐舌头。此人,竟然是桑梓寻!

桑梓寻一见是伏承,连连对营门军士道:“快快放行,来人是监国哥哥!”

扶苏一边看着,也想不到在营门这边值守的竟然会是一个女军官。纵马而来,带凑近了,扶苏也不在马上摆酷,而是翻身下马,将缰绳给了身旁亲卫,对桑梓寻道:“你不是在训练你的骑军吗?怎么又发配成了营门官?”

四大豪族覆灭后,扶苏对这个在事件中扮演着特别角色的桑梓寻颇为欣赏。于是便钦点入了军中,因为这小丫头骑术超绝,驯马之上手段非凡。扶苏便让其做了一个百将挂官大夫军功爵,同时负责军中骑军的训练课程。

而平常,对这个身世凄惨的也颇为照顾。便认作了干妹妹,以兄妹相称。

桑梓寻一听这话,顿时苦了脸:“梓寻倒是想继续训练,可今日营中有急,我也不得不带着骑军在营门值守!”

扶苏闻言,脸色一变,道:“怎么回事?营中有急,连你们训练之中的骑军都要拿出来看门?”

桑梓寻性子聪慧,当下便详细解释起来。

原来,新兵训练,又是人数众多达五万之巨的新军训练。每日需要的粮米、果蔬、军服,铠甲。以及每日训练磨损的甲胄,兵器都是耗费巨大。

故而,这新军训练实际上是一个砸钱的活计。扶苏当然不会压着军费不给,那是自己给自己打脸。

但当扶苏雁门新政和帝国旧制冲突后,引发的混乱让军营的补给竟然找不到地方了。前期在新兵还未召集完全的时候,这种情况尚未凸显出来,一切也都在控制之中。

但随着人数的越来越多,直至五万人完全召集时,问题爆发了。

昨日深夜,有士卒因为受不了新军训练的严苛残酷,生出了想要逃走的念头。结果,却被领头的伍长给发现了。伍长自然不许,于是一番劝诫告诉他要珍惜这个机会。

但那士卒竟是个消息颇为灵通的,说军中补给已经跟不上了而且咸阳的大军打了过来,扶苏灭亡就在咫尺之间。

那伍长当然是瞬时变色,就要过去擒拿。可那士卒竟然是隐藏了武艺的,反倒是制服了伍长。打斗的动作吸引了同一伍的士卒,为了逃走,这士卒在营中大叫大喝,一面喊着咸阳杀过来了,一面想要杀出去。

因为他们这一营就是在军营最外围,逃脱并不是不可能。这般大叫大喝,又是军营之中深夜寂静之处。

发生这种状况,自然让其余营帐中军士受到了惊吓。大叫大喝如同传染病一般迅速蔓延起来,如此情境,霎时间就爆发了营啸!

古代军队,军营之中规矩森严,军纪十分严格。莫说高声叫喊,便是说话造谣生事都会被立马带出去斩掉。那伍长还算心性好的,劝了,若是碰上严苛的,当场斩杀都可能。

军营是肃杀之地,传统军规更有“十七条五十四斩。”别以为从军是怎的诗情画意的玩意,当兵,实际上干的就是拿钱拼命的活计,可以说是提心吊胆活着。

故而,积年累月下来,期间军士的心理压力该有多大?如在明时,军队中非常黑暗,军官肆意欺压士兵,老兵结伙欺压新兵,军人中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矛盾年复一年积压下来,全靠军纪弹压着。尤其是大战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一命归西,这时候的精神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种情况下,爆发营啸只要一个火种点燃即可。

扶苏的新军当然没有那么多黑暗面,老兵欺负新兵或许有,但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却是被扶苏严查死办的事情。

但扶苏的军纪,绝对是十分严苛的。故而,新军入伍,有不少受不了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一直都是压抑着,并没能得到有效的释放。

再说,大秦以前训练军队就是这般。扶苏想要改革,也没个入手的法子。只能沿用以前的办法,以大秦严苛的律法,军中法度自然只有更加严苛。

这样的情况下,扶苏来时,恰巧遇到的是刚刚平定下来的营啸。

“为何没有人通知我?”扶苏盯着伏承,眼神凌厉。

伏承顿时大拜而下,额上流汗,道:“殿下,特科并未收到消息!”

一边的桑梓寻十分伶俐,此刻道:“监国哥哥,军营一直处在封锁之中。及至此时,也刚刚平静下来,想必军报已经发到了监国府中。”

扶苏脸色好了一点,果然,不多久马蹄声急便有监国府的卫士将急报给了扶苏。

扶苏也未拆开急报,而是直接进入了军营内。

此刻,匆匆来迟的李左车带着一干将佐老老实实走过来,迎接。

“末将李左车,拜见监国殿下!”李左车的面容显得有些疲惫,将近一天不眠不休高强度地处理营啸,这让李左车的精神头看起来并不怎么好。

“末将拜见监国殿下……”又是一众将佐行礼。

扶苏摆摆手,不想在这虚礼上浪费时间:“免礼,进大帐,我要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说着,扶苏扬起手中那封没有拆开的急报。

东大营帅帐。

扶苏端坐正中,自李左车以降都是恭敬坐在下首。

“此次营啸,究竟所谓何事?”扶苏目光扫视众将佐。

众将佐闷声不言,李左车的神情有些尴尬。这些将佐对扶苏当然是服气的,扶苏南征北战尽管三十不到却已经功勋卓著。但对李左车,就不那么客气了

李左车尽管是东大营训练新军的主官,但因为资历太浅,以至于一直以来威望不高。

“回禀殿下,是咸阳细作所为,现已招供其一应罪行。”李左车看了看默不作声的众将佐,还是站出来回答了。

此刻的扶苏显然火气不小,第一个出来回话,只怕会挨一顿大骂。这祸事,李左车决断自己承担。他是主官,有这权力,就当有此担当。

接着,李左车便将那小卒散步谣言动摇军心,最终被发现相争斗,最后引发营啸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好在,这两万人都是新近编练的。并没有什么固有顽疾,军中关系也相对单纯。营啸爆发后,尽管发生了不小骚乱,却万幸没有爆发自己人砍自己的人惨剧,也就损失了些许器材。最后,一清点,死伤的人倒是不多,只百余人。

“细作!”扶苏没有发怒。李左车和桑梓寻的话语有些差别,但大体都是一样的。至于那员细作,倒不是主要。这年头细作并不是个有前途的事情,除了扶苏各方都不重视。

此次的关键,是在那小卒挑动的事情之上。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若不是真有其事。营啸哪里这么容易爆发?

“军需供给,是谁负责?”扶苏一句话问到了核心之上。

李左车脸上有些尴尬,道:“是孙二杆子。”

扶苏脸上一愣,下意识道:“怎么是他?”

的确,孙甘勇武出名,是个实打实的武夫。你说这样的人是一个训练重甲材官,或者重甲骑军的人都相信。可一想到孙甘成了脑肥肠满大腹便便的军需官,扶苏一想想就觉得搞笑。

这谁出的馊主意?

李左车面上尴尬,但心中却是爽快。这可不是他的主意,是迫于将佐压力才不得已将军需官的事情丢到孙甘身上的。众将佐看不上李左车这么个毛孩子,于是一致蹑窜着孙甘去当军需官。实际上就是想分权!

扶苏一拍桌案:“胡闹!”

这下,扶苏算是明白了为何东大营会成这副模样。让莽撞的孙二杆子和一干奸猾老吏打交道,这哪里行得通?只怕说着说着孙甘就能打起来,那炮筒子脾气,根本就不是做这种繁琐、复杂事情的料子!

“谁提出来的,谁滚蛋!”扶苏破天荒地出了脏话,顺着李左车视线,一名公大夫模样的军官面色苍白地走出了军营。

“孙甘到哪里去了?”扶苏目光扫视全场,哪里有孙二杆子那副粗狂面孔在?

李左车这却是惊奇了,道:“殿下,孙甘将军是去找殿下汇报军情了!”

说曹操曹操到,话应刚落,帐外脚步声起,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殿下,俺老孙来迟了。快放俺老孙进来罢!”

说着,还有孙甘对门口亲卫的解释声。

“放他进来!”扶苏敲敲桌案,下了命令。

不多时,面容粗狂带着憨笑的孙甘便走了进来。一路上,恰好看到那名面色苍白的将佐。见此,面粗心细的孙甘更加老实起来。

孙甘一进帅帐,登时大拜而下,憨憨道:“殿下,末将有罪!”

扶苏闻言一滞然,原本满腔的话语凝在胸间,吐露不得。闷闷看着老实伏地的孙甘,人家自己一上来就这么低姿态,自己总不好再打下板子了。

烦闷地一摆手,扶苏道:“说罢,此次为何会出现断粮的谣言?”

说着,扶苏丢出一封材料。上面特科,绝密四字。

李左车和孙甘凑到一起打开这封文件,越看,越是冷汗淋漓。里面,赫然是特科人员收集到的,关于军中不稳,流言四起的情报!

天下崩乱 第六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