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秦朝当皇子-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不想,而今,陈平竟然再次站了出来。如同在黑暗之中给了申徒武蒲一盏明灯一般,叫申徒武蒲一下子便激动了起来。出列,大拜道:“申徒武蒲,叩谢将军大恩!”

宋义登时就尴尬了起来,脸色阴沉。

这申徒武蒲,可是好不晓事理!

看样子,看方向和动作。申徒武蒲是叩向宋义的,可宋义还没答应呢。这是要笔他么?若不是如此,这不就是谢了项羽?这可是要削宋义的面子啊!

宋义脸色一沉,道:“名人给申徒将军补充好军资辎重,给陈平吧!”

“喏!”军中军仓都尉赵固听令,出去安排。

帐内气氛顿时便古怪了起来,无论此刻宋义如何做好人。总之,此刻无论宋义怎么大方挽回声誉,那都是确确实实被项羽削了面子了。抬出魏国太仆陈平来强压着从宋义手中抠出了一支精兵,这如何不叫宋义难堪?

要知道,人家一个亡国之奴。就算是太仆,也是亡国之奴。一个亡国之奴都知道过去带着数千残兵败将过去复国了,你堂堂楚国令尹,上将军,手握二十万雄兵。竟然迁延不前,在安阳和自己人内讧。这如何不是打脸,如何不叫一干项羽麾下之人为之窃笑?

无论如何,宋义无法否认的是,这一回合,他的确败了。

此刻,项羽再次出列,言辞恳切地朝着宋义道:““秦围赵急,宜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此刻的宋义哪里愿意听项羽的说话,心中气得不行。根本就不愿意接受失败宋义敏锐感觉到帐内气氛的变化,顿时轻咳一声,将帐内注意力吸收过来,面色肃然,冷冷地看着项羽,道:“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

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项羽是说,眼下秦国围攻赵国,赵国的局势十分紧张击破,应该早些带着大军北上渡河,楚军在外面进攻秦军,赵国在里面作为内应。如此里应外合,一定能够打败秦军的!

宋义却是根本就不打算北上,回话是说:不是这样的,想要去除牛身上的虮虱,抓虻虫是没有用的。现在秦军攻赵,战胜之后便是兵将疲弱的时候,我可以抓住他疲弱时候的机会。要是不能胜,同样,我也可以领兵西进,在他败仗的时候捡便宜,一定可以让秦人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啊,不如让秦国和赵国先打着。要说披着甲,拿着武器去战斗,我宋义是不如的你项羽的。可要说坐下来计划军策谋略,你项羽,是不如我宋义的!

最后一句话,说的最是刻板。几乎可以说是撕破了脸皮地反对项羽北上救援赵国!

随着陈平这一事件,也终于意味着,楚军内部的争端,已经公开化!

帐内一片寂静,无论是宋义麾下原本不大认真的将官,还是项羽一棒子后世闻名的猛将。所有人都是面色肃然,寂静无声地关注着项羽的反应。

但宋义此刻似乎已经出离愤怒,要狠狠利用主帅的身份压制身为次将的项羽。

于是又是以主帅的身份下令道:“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这话看起来,是说军中有不听军律违反军法的人斩杀掉。可实际上,就是在暗示项羽!

“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如此四者,还能说是谁?自然是项羽,强大得难以命令,不听军令!

也就是说,若是项羽再要胡乱动作,宋义不吝用雷霆手段,将项羽杀死!

到了那一刻,楚国就要面对一次极其强大的震荡了。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将是难以想象的!

宋义这是在绑架楚国的未来,要挟项羽,压制项羽啊!众人莫不敛神屏息,看着这想来以果决霸气的项羽,到底会不会忍不住怒气,爆发出来!

帐内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项羽身上,似乎永恒的,帐内寂静得落针可闻!

席卷天下 第十七章:三川南郡恨难平(上)

【首更送达,唠嗑几句。微言昨天去爬山了,今天起来,浑身散架了一般,躺着,什么都不想动。这会起身过来,更新以后坚持码字。回秦的完本好苦恼,不能烂尾,也许会超出规模。这样,新书就会被迫退后。一想到这里就难受】

短暂获取上风的项羽最终在主帅的威严下没有暴起发难,项羽极其敏锐的听觉甚至告诉自己帐外已经有数百刀斧手埋伏了起来。身为主帅,可以用军令死死压制住项羽,对此,项羽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陈平一事虽然让项羽站在了道德上的制高点,但显然,此次,被宋义狠狠用主帅身份羞辱的项羽无力还击。至少,在这个机会极其不合适。

项羽沉默了,于是九月最末的这一点,大秦扶苏元年最后一天在楚军帅帐爆发的争端就此熄灭。

帐内诡异的气氛没有影响到申徒武蒲,作为亡国奴身份的魏将,申徒武蒲此刻沉浸在有目标为之奋斗的欢喜之中。原本哀莫大于心死的申徒武蒲好不容易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寻到了以前的旧部聚集了兵马投靠宋义,想着就是复国,结果宋义迁延不前让申徒武蒲心中抑郁难解。

而今,终于得逢强人挽此狂澜,这叫申徒武蒲如何不惊喜若狂?

申徒武蒲想到自己终于熬出了日子,不由想念起了自己以前在军中的两个好友。

魏国在临济一战国亡,国家精华尽在临济被秦军攻克之后消亡,而魏国国王魏咎自焚以谢臣民的举动更是将这国家的臣民感动的一塌糊涂,宫娥妃嫔甚至亲卫大臣追随的,一批批跟着殉节。

如此,自然是叫魏国王室的声望刷到了近乎满值,叫魏豹在平阳重建魏国大大加分。

但同样,失去了领头人的魏国整体复国力量便显得颇为分散,不集中。而魏豹也缺乏强大的魄力和亲信力聚合这些力量,在项梁项羽支持魏豹复国后,在楚营的申徒武蒲并没有过去寻找魏豹投靠。

作为心性较为纯粹的军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申徒武蒲瞧不起同样身为武职的魏豹,但对身为文职的陈平却多有宽容。因为惯常的文武评价标准是: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只要如此,一个国家早晚就能兴盛起来。

话说魏国的灭亡并非没有意义,这个战国时期曾经的中原鼎盛强国眼下依旧为天下反秦势力做出了最为主要的两点贡献。

一,就是为楚国的复兴转移了压力,为天下反秦势力争取到了发展壮大的时间。因为魏国,在中原盘踞看起来实力不弱的魏国,故而在击败陈胜过后章邯没有带着二十万兵马继续朝着东北下去,一路打到会稽郡将项氏攻灭。而是领着兵马转头在临济将魏国一举攻灭,顺带还将亲自带着大兵过来救援的齐国国主田儋夜袭杀死在了帅帐之中。

在前前后后,数之不尽的魏国能人志士,战卒官员的努力之中,临济一战让章邯的兵锋稍稍停顿,让一直以来锐气磅礴,强大无比的骊山刑徒军在临济城下损失颇为严重,以至于打成了疲兵,其后被逆转战局,令人扼腕叹息。

这是魏国的悲壮历史,也是申徒武蒲对此无可奈何的现实。

但同样,魏国也有第二个不弱于前者的遗产。

那就是留下了人才!这个人才,有在平阳重建魏国王都,立志复国却有嫌小家子气的魏豹。更有后世离间计大名鼎鼎的曲逆献侯陈平,同样,有位汉朝建立打下汗马功劳的几个魏将。

不错,申徒武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带着残兵败将到楚国军营图谋复国的申徒武蒲并非是孤单的,除了那个他看不起的魏豹,那个让他惊喜若狂的陈平外。周市麾下另外两员大将,一个皇欣,一个傅宽。两人同样带着从临济溃散下来的败兵汇聚了魏国的残留力量。

只是于原定历史不同的,是申徒武蒲并未找到两人。同样,也未有陷入那个叫刘邦身边上上下下欲仙欲死的惊人大坑。

不错,魏国留下的第二份遗产就是人才!

复国、反秦的人才!

尤其是军事上,带着军队的反秦复国的两员悍将。

陈县。武安侯府!

作为以前的陈王宫,虽说数次大战过后稍显残破,但作为刘邦的府邸已经是十分不错的待遇了。

此次,在武安侯府前稍稍停顿的皇欣和傅宽神色镇定,步入府内。迎接的是张良,这位反秦复韩的韩国司徒世家子此刻显得颇为激动。因为,接下来刘邦要进攻的方向就是韩地!

而透过确切风声,在彭城闲居许久的韩成已经开始运作。

说起韩成,也不得不说这位比较倒霉。在原定历史上,在三川郡、颍川郡的秦国力量并没有这么强悍。原定历史上的韩成以韩国公子横阳君的身份扯起造反,时而攻下城池,扯起韩国的大旗,时而又被李由大败,旗帜于是将落。过不久,又是打下城池,和秦国如此周而复始地打着游击战。

如是往复循环,一直到项梁定陶败章邯,知道了韩成这么一号人物,于是借兵数千给了韩成过去,这才算渐渐立下了根基,复了韩国地盘。当然,韩国在中原如此要冲之地,往来征战,十分频繁,极难振作。故而最后韩国的命运算是六国之中最为势弱的,这里按下不表。

作为五世仕韩,两代司徒之后的张良。能够复国,自然是喜笑颜开。

而韩国复国的关键,则是在眼前两人身上。

这两人,一个是原先周市大将皇欣。一个,是以前魏国五大夫将傅宽。虽说漏了申徒武蒲,不知所踪。可能够找到这两个人,让这两人聚合起魏国的残余力量,对于要在魏国地盘上有所作为的刘邦而言,这实在太过关键了!

刘邦要西进,要打败秦军。这些,都不是空白白牙可以做到的,首要天时地利人和。论起天时,三川郡内忧纷乱,公子高图谋不轨,可谓天时在楚。

论起地利,中原平坦,大城残破,雄关没落。故而地利在楚。

再论人和,有吕氏父子相助,利用吕氏在陈郡的影响力,刘邦迅速在陈郡站稳了脚跟。而下一个,陈留作为魏国临近之地,想要人和,便离不开魏国故人!

这故人,便是皇欣、傅宽!

如此人和,自然在刘邦之手!

席卷天下 第十七章:三川南郡恨难平(下)

【二更完毕】

【对回秦完本有啥意见的,都在书评区里说说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知看官们有何意见】

“故韩之地,而今首推陈留!”比起有些拘谨的傅宽,皇欣侃侃而谈道:“陈留为赵贲据守之地,西进三川之要冲。控颍川,北街章邯。若是能攻克此处,便可使李斯、章邯无以依托!”

“再西进荥阳,克洛阳,进逼函谷。如此,便可震动关中。得中原富庶之地,便可成王霸之业!”傅宽此刻接下说到这里,看着张良,目光炯炯,道:“使韩国复国立军寨,以防秦兵出关!武安侯再北上进攻濮阳,如此,章邯首尾失据,灭秦之大业,可期!”

“啪啪啪,好!”刘邦击掌赞叹,道:“两位不愧是熟悉此地的一时俊杰,刘邦能得两位相助,实乃天幸!”

“不敢!”皇欣和傅宽一阵谦逊。

刘邦笑着赏赐了美姬金银,又宽慰道:“魏国既灭,但反秦大义犹在。各国之间,于强秦而言依旧如累卵危急。各国反秦义士,自当抛却芥蒂。共为大业奋身!”

“前些时日,王上曾言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若武安侯得王爵,自不吝惜荣华于勇士!”

两位亡国破家的前魏国高级将领此刻哪里还不明白两人的善意,齐齐高声道:“敢不效死!”

“好,好!”刘邦抚须一笑,道:“魏国旧部,我尽数发还于你们二人。这兵马器械,有所短缺尽管直言。带他日破了陈留,我亲自为两位勇士设宴庆贺!”

刘邦安排好了进攻陈留的军务,刚刚入了自己房间想要休息,却见亲卫头子刘安神情不安,一问,这才得知樊哙竟是求见良久。听此,刘邦愕然,道:“还不快去将樊哙兄弟请过来!”

说罢,刘邦摇摇头道:“还是我过去亲自请来吧!”

刘邦果然在客厅见到了左右踱步的樊哙,因为刚才收拢人心十分重要,故而刘邦下令任何人来了也不准打扰。没成想,这樊哙今日不去军营忙碌军务,却在武安侯府耗起了时间!

“樊哙兄弟今日寻我,到底是何事?”刘邦知道樊哙不会无的放矢,于是神情有些焦急。

樊哙神色凝重,道:“我观营中此次对西进之未来十分乐观,却并未想到那关中扶苏,是何动作。大兄当年和我一起,都是知晓扶苏厉害的。虽说近年刘邦在西北边陲和秦庭斗得厉害,没有余力顾及中原。可而今西边,月氏人已经日落西山,相传都要西迁逃避秦人兵锋了。而今秦人的大敌,已经只余下我们这些反秦的义军。而今西进,一旦扶苏出手,徒之奈何?”

听到这里,刘邦也顿时肃然起来。

他是和扶苏交过手的,其中更是有夺妻之恨在里头。虽说而今刘邦房中妻妾不知多少,可对在秣陵手握强兵的吕雉还是念念不忘。每每想起扶苏,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生食之!

以前兵微将寡不知厉害,而今手握重兵了,才知道扶苏手中实力之雄厚,委实不是一般人可以抗衡的。

以前扶苏极少在中原发声,纵然期泽南路军曾经在三川郡晃荡袭扰,也未有传到刘邦耳中。故而,亦或者是下意识以及惯例猜度,刘邦都未有考虑扶苏会横插一脚。

毕竟,秦陇之地残破,前阵子在国中谈论,张良对此也有过议论。短时间,秦人不会出手!

“张良先生曾言扶苏不会出手,可邯郸行营蒯彻领兵五万,与章邯北上围攻巨鹿。若是以前胡亥得胜,这自然是秦庭最后一支主力。可眼下,秦庭分明还有大军三十余万尽在扶苏手中,未有丝毫损伤!”樊哙接着道。

刘邦神色凝重地看着樊哙,道:“你可是在咸阳得了什么风声?”

听此,蒯彻一阵神色黯然。稍一振作,拱手道:“的确是昔日兄弟来信!周勃兄弟而今在陇西狄道镇为主将,手握重兵。曹参兄弟主持定北镇,都是远离中原。萧何兄弟虽在中枢,却也并不参赞军务。三人对秦庭未来于中原谋划,都不知晓。此次来信,便是让我归顺秦庭,不要碰关中兵锋!”

“如此!”刘邦神色复杂,道:“恐怕关中出兵,已经成了必然!不然,以他们三人的性子,是不会做这种顺水人情的!”

果然,门外亲卫头子刘安来报:“张良先生求见!”

“快请!”刘邦看了一眼蒯彻,眼中神色明暗不定。

不多时,张良入内。看着樊哙,心中神电急转,道:“可是咸阳来了消息?”

刘邦和樊哙对视一眼,尽皆了然,道:“不错。”

张良重重一叹:“西进之事……”

说罢,两人都是看着刘邦,期待刘邦一锤定音,给出一个准数!

刘邦望天,看着这夕阳,心中想着这夕阳代表的终究是诸国的反秦势力,亦或者还是强秦。扶苏若是东进,刘邦要面对的就是一个比起章邯更加强大的敌人。

当年章邯最强大的时候,也未有叫六国反秦势力有过心灰意冷的感觉。毕竟,只好收拾了章邯,咸阳秦庭就再也没有力气了。咸阳最强大的两个军团都不在关中,打败了章邯,关中便可以为反秦势力所有。

可扶苏不同,扶苏光是中央常备主力军便有三十万。

而且,扶苏走的是精兵路线。于以往秦庭比,这军力人数的确不多,但战力会更加超过。故而,只要秦军出兵五万,刘邦便需要全力应付!

“三川郡的诸人……”刘邦沉吟一会,看向张良。

张良道:“三川郡而今混沌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