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警之索马里-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穆罕穆迪微微一笑,将手上的文件递给李岚,道:“不要紧,只要心里充实,再累点我也乐意。”
  李岚点点头,接过文件,并没有说什么。他了解穆罕穆迪的为人,许多话现在也无需多说。
  就在李岚打开文件夹开始看起来后,穆罕穆迪又开口道:“今天又接纳了近五百个家庭,领地的居民,增加了近三千。”
  “目前领地中,除了我们的工程师外,有多少劳力。”李岚继续看着手上的文件,头也不抬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息,难民的身体状况都恢复了不少,目前有一万五千青壮,在协助工程师们修建房屋。有近两万的妇女,从旁协助。”
  “很好,领地的发展还需要加快,那些早到的难民,体力也都恢复得差不多了,进度能加快就加快。”李岚点点头,继续看着手上的文件。
  文件的主要内容是领地的建设速度,从民居的建设,围墙的休整,到最基本的畜牧和实验农田的规划,都罗列在里面。
  “自来水水管的铺设工作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现有的居住房,都铺上的自来水管,电路铺设方面也完成得差不多。目前基地的各项建设,都是受限于材料,人力也稍有欠缺。
  而且目前建设工作缓慢,也是受限于我们缺少大型的施工设备,目前基地拥有的施工机械,一直都无法满足。很多大活,还都需要用人力来解决。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目前领地规划内,有十六座山坡,高度最高有百米,最低也有三十多米,横跨的面积也很大。
  按照长官的规划,这些山坡都需要彻底铲平,可是我们大型的挖掘工具并不多。依靠人力也无法快速将这些山坡夷平。如此一来,就耽误了许多施工计划。最直接的影响是,缺少这些山坡的泥土,填海工作无法按照计划完成。长官规划中的码头,恐怕也无法及时满足指挥官的需要。”
  在李岚浏览文件的时候,穆罕穆迪也一边解释着。
  “大型使用工具,这些我会尽快决解,目前基地中到来的都是坦克和装甲车,这些大型施工设备,还需要过段时间。”李岚放下文件,想了片刻,继续道:“目前基地已经组建起一个坦克营和两个机步营,是时候需要为建设考虑了。”
  李岚对部队的编制,都是尽量去压缩,一个坦克营拥有的坦克,也不过是三十二辆,而目前基地也只拥有四十辆犀牛坦克,步兵战车倒是多一些,组建了两个机步营。
  而在车辆建造页面中,升到中级权限后,李岚也可以生产一些工程车辆。只不过,一直都扑在军队建设上,李岚很少去关注工程车辆,建造的也不多。
  这段时间以来,建造的挖掘机和铲车,加起来连十辆都不到,那些大型的卡车,一辆都没有生产,一直都是用军卡代替。至于那些诸如架桥车、吊车,李岚则是一辆都没有生产。
  并不是李岚考虑不周到,而是目前基地需要尽快形成一定的战斗力。每天中华士兵的建造一直都没有停下,在钻油井和炼油厂建造空隙,也不断的建造电厂和兵营以及战车工厂,为了就是尽快把领地的战斗力形成起来。
  如此急迫的原因,是由于博萨索已经平静了下来,政府军突然采取了退缩战术,放弃那些被各大势力占据的地盘,据守现有的地盘。各大势力也是见好就收,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李岚想要把军事实力快速的武装起来,就是担心政府军会不会招惹领地的麻烦。尽管现在整个博萨索都知道,这里在收拢难民,政府军为了自己的声誉,也担心国际的压力,不敢对自己领地有所举动。但难保政府军不会铤而走险,就算不敢来攻打领地,在博萨索码头给法拉赫制造点麻烦,或者打粮食和物资的主意,也些都不可不防。
  而目前,一个坦克营外加两个机步营,装甲实力已经初具规模了,也是时候考虑下多生产一些工程车辆。军事建设之下,也不能冷落了建设方面。毕竟工程师手上,需要有用具才能把他们的能力发挥出来。
  整个领地的建造工作,都是围绕规划图来进行,占据八百平方公里土地,也不是都一马平川,以前领地的正南方,就有一片不小的山坡,现在这片山坡就在领地范围内。为了满足李岚设想中的八卦阵,这些山坡都必须夷平,因为领地周围,可没有大笑形状差不多的山坡,而且过高的建筑,也会成为指向标,八卦阵存在的意义就大为减少。
  所以,李岚要想把整个城市建设成为八卦阵,就需要把每一个片区就建造得一模一样,城墙的摆设,以及建筑的样式,都必须是一致的,这样整个城市才会化成巨大的迷宫。
  在基地的电磁脉冲干扰下,配合裂缝产生器,到时候就算是空中打击,也会迷失在全部一样的建筑下,而找不到攻击目标,除非是将整个城市摧毁。(剧透了?)
  当然,这些还只是李岚很美好的设想,到时候等城市建造起来,会不会验证他的设想,这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不过,就算没有达到效果,如此整齐的大城市,也等于开创人类历史的先河,必将会迎来不少其他的效益,比如说彻底后和平后,可以以这个城市的布局为卖点,开展旅游业。这些都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如此建造,李岚也是出于发扬中华文化的目的,毕竟他不管在哪里,都是炎黄子孙。中华兰溪有一座八卦村,去过一次的李岚,对此可是念念不忘,渴望有更多的人来欣赏中华文明。
  “我们需要多少大型工程机械?”李岚开口道。
  “根据工程师们的测算,要想在一年内把城市的基础建设起来,需要超过百辆的挖掘机和铲车,并且还都必须是大型的。小型的工程车,无法胜任这里坚硬的地质。”穆罕穆迪听到李岚开口说这些,立马回答道:“而且我们还需要不少大型的打桩机械和大型水泥搅拌机,目前在临近海边的地区,每一座建筑都需要人工挖桩,再以钢筋水泥填充,人工挖掘的速度太满了。”
  “我明白了,挖掘机和铲车,这些我们会很快拥有,但是打桩机等机械,还需要另外想办法。”李岚点点头,挖掘机和铲车,基地可以生产,但是打桩机之类的东西,基地就没有办法生产,至少目前他的权限下,可生产列表上,并没有这些。


第九十一章 受制于人

  领地的建设,只是领地发展的一部分,除了军事和领地建设外,对居民的安置,也成为了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
  居民的安置,统一的民居建设,村镇规划,医疗、教育、市场规划、文化设施建设,结合城市建设蓝图,街道的规划,村落地域的分配。这些都是现阶段主要任务,当中还要许许多多的细节,如:广播、饮水、用电、电信架设……等一些细节,都需要紧随完成。
  目前领地的居民已经超过了六万人,而这六万人,能够住进固定居住房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尽快的安置居民,也成为了领地需要尽快完成的任务。
  而医疗和教育方面,则可以微微的缓缓,至少先让居民都有一个安身之所。
  说实话,平白建城,绝非简单的工作,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更何况还是一座占地面积达八百平方米的城市,要想初具规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李岚想要直接建设起具备现代化的城市。
  还好,李岚并没有想要把整个城市都建成高楼大厦,而是大量的双层建筑中再掺入一些五六层的建筑群,实现统一化的布局。
  如此,从零开始,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拆迁,从规划开始后,便能够很顺利的建起来。
  原先,李岚还打算修建一些偏向中华风格的建筑,随后考虑良久,便放弃了这一打算,而是按照索马里建筑风格来修建,如此一来,也可以让入住的索马里人有更多的归属感。
  然而资金方面,却严格限制了领地的建设速度。现在,领地的建设,很多都是靠法拉赫来支持,可法拉赫毕竟只是一个家资不大的商人,能够支持他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或许在索马里,他是数得上是大富豪,可拿出几千万美金,已经是他的极限,就算变卖所有的家产,能够拿出一两亿来,对于整个城市的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且李岚也并不希望一直花法拉赫的钱,说句实在话,从法拉赫答应和他进行密切合作开始,法拉赫为了领地已经付出了许多,钢筋水泥,给难民提供的难民,都是法拉赫一个人在支撑。
  李岚在深深佩服他的时候,也不想一直依赖于法拉赫。尽管在法拉赫的心中,李岚带来了如此多的武器装备、药品和培养索马里的技术人才(工程师),花费更甚,但他还是不想让法拉赫一个人为此付出。
  作为一个外来人,能够得到一个本地人如此巨大的支持,哪怕在那人眼中,这是在帮助自己的同胞,但李岚在钦佩他民族大义中更想发挥自己的作用。
  “今天法拉赫送来了多少物资?”李岚对穆罕穆迪问道。
  对领地十分上心的穆罕穆迪,一笔笔收支账目都熟记于心,听到李岚的问话,没有丝毫迟疑的回答道:“粮食八十车,其中大米五十车、肉类食物十车,蔬菜二十车,共计七百吨,目前领地余粮两千吨。”
  “现在每天的消耗量是多少?”李岚又问道。
  “领地之中加上居民,共有七万人,城外难民近二十万,每天消耗的粮食达三百吨,目前基地的存粮足够我们使用一个礼拜,节约管制的话,能够坚持三个礼拜?”穆罕穆迪快速的回答道,粮食不管是对领地还是城外的难民,都是一切的根本,这些数据一直都在他的心中。
  “两千吨余粮,这些天是不是法拉赫遇到什么麻烦了?”李岚疑惑的问道,比起刚刚开始每天频繁送来的粮食,这些日子以来,送粮的队伍,已经缩短成两天或者三天送一次。
  “是有一点小麻烦,不过没关系,法拉赫先生说他完全自己解决。”穆罕穆迪想了想,回答道。
  “什么麻烦?”李岚眉头一皱,粮食关乎领地的一切,获得食物也只有从博萨索港口,如果……。
  “我问过了,法拉赫先生并没有明说,护送粮食的士兵,也没有异常情况报告。”穆罕穆迪摇摇头。
  “哼!让下一趟护送粮食的部队,给我调查清楚,此事绝对不能马虎。”李岚眼中寒光一闪,怒意在脸上闪过。
  “长官,不需要等下一趟了,明天法拉赫先生会来领地,到时候您再详细问他。”穆罕穆迪道。
  “嗯!”李岚点点头,脸上怒意浮现道:“如果有人找麻烦,我不介意提前举刀。”
  “那帮蛀虫,如果连救人的粮食都敢为难的话,个个都该杀。”一旁穆罕穆迪自然知道李岚话中的意思,想起令人失望的政府,也是一脸的怒意。
  “目前我们的实力,还无法撼动博萨索政府军,为了如此多的难民,不到必要的时候,我实在是不想加深仇恨。毕竟我们的粮食,都要从博萨索港口上岸,如果在我们这里有个码头就好了。”李岚脸色一转,颇为无奈道。
  红警单位,有码头,还是那种大军港,可以从有到无快速建起来。但是这不是中级权限就是可以建造的,而高级权限指标中,又有必须拿下一座城市的指标,唯一的选择就是博萨索。这就带来一个很矛盾的结果,李岚不少为此头疼。
  基地向西四十公里就是邦特兰和索马里兰的争议边界,再往西两百多公里就是整个索马里最大的港口,柏培拉。柏培拉在索马里兰的地位和博萨索在邦特兰的地位一样,都是最重要的税收来源,每年超过一亿美金的税收。年吞吐量比博萨索港口,要多许多。
  李岚不是没有想过柏培拉,但对此他是无能为力,索马里兰和邦特兰之间存在的领土争议已久,基地所在的位置,其实是邦特兰和索马里兰两不管的地方,邦特兰宣布了对这里的主权,但从未在意过。
  而要想把粮食从柏培拉运到这里,首先索马里兰就不同意,除非是国际势力加入,否则他李岚对此是毫无办法。索马里兰可不是邦特兰,并不好惹。现在让他占领博萨索他敢,但是让他去打柏培拉,他可没有这样的实力。
  邦特兰共和国势力纵横交错的长老议会,黑暗的政府体系,为了各自的利益,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钱来发展军事,基本都是靠外国的支持和政治支援。而索马里兰可不同,尽管政府方面也不干净,但他们更懂得军事实力的重要,从1991之后,索马里兰依靠柏培拉的税收,搞起了一支不错的军队。特别是在埃塞俄比亚的支持下,组建了装甲部队。
  所以,在柏培拉的问题上,李岚现在还是毫无办法,除非国际上有人出面,帮助他。这并不一定需要国家机构才能帮助他,像一些国际人道组织,就可以胜任。
  而现在,李岚想要得到国际人道组织的帮助,也依然毫无头绪。
  目前李岚就比较担心,博萨索的政府军会借此大做文章,在大义下,他们或许不敢拦截运粮的队伍,但是给法拉赫制造点麻烦还是没有问题的。
  加之,博萨索政府军已经和各放势力停止了冲突,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
  此前,李岚派遣军士去帮助法拉赫,就是担心政府军会为难。所幸,到现在李岚还没有得到有关于这方面的汇报,可这也不等于说,可以高枕无忧了。港口在政府军的控制之下,阿威尔要是想要搞鬼,不一定要采取会导致骂名的武力手段。
  再加上最近法拉赫传来消息,有不少国际势力在接触博萨索政府军,这就不得不让李岚为之警惕。在他还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主动权难以掌控。


第九十二章 理想有先后

  “屈辱,我们认了。而灾难,只会使我们更加坚强。
  ……
  是谁制造了恐惧,是谁把你们从恐惧中拯救出来。
  ……
  和平安详的未来,需要大家的共同创造,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民族共同的任务。看在真主的份上,别把灾难和恐惧留给子孙,让一切困苦远离孩子们。
  ……
  记住,能够保护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民强则国强。而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拿起工具,重建自己的家园。
  ……
  我们挥洒着汗血,只是想要一片和平的天空。我们为富强而努力,只是为了不让后代饿肚子。
  醒醒吧!努力吧!用自己的辛劳,用自己的鲜血,捍卫我们的生存权利。
  你们记住,真主的怜爱从来不会设施给懒人,也不会施舍给懦夫。
  …………”
  领地西面的第一居民区,整个居民区恍如工地,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一旁竖起的长杆上,高高悬挂的喇叭不停的向忙碌的人群喊话着,存在的索马里口音下,时不时穿插着索马里民族歌曲,偶尔也可以听到圣歌。
  远处,法拉赫和穆罕穆迪两人同样站在烈日下,看着忙碌的施工现场。
  “铛!铛!”几声钟声响起,所有正在忙碌的索马里人都放下了手上的活,走到一旁遮阳布下,休息乘凉。
  为了照顾他们的身体,烈日下,每过两个小时就会休息十五分钟,喝点凉水和绿豆汤。
  汗水从他们斗笠下的额头不断的垂落,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湿透,每个人都散发着浓浓的汗味,一个早上的忙碌,所有人的脸上已经布满的疲惫,但是疲惫中,却饱含了无数的喜悦。
  活是很累,但没有一个人喊出来,因为身体的劳累,换来的是心灵的满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