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警之索马里-第5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军方面,是伊朗人第一大发展部队,曾经的第二代主战坦克已经彻底在伊朗人的正规部队中退役,十几年来陆续购买的上千辆主战坦克以及各种陆军好装备,让伊朗的陆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军方面伊朗方面这几年也都重点发展对象,光海蠍伊朗就购买了八艘,这种排水量只有两千吨的全隐身作战舰队。构成了伊朗人海军战略防卫的核心,在特定的条件下。光这八艘海蠍,就足以封锁进入波斯湾的通道。
  而伊朗人购买的多功能驱逐舰虽然只有四艘。但足以组成一支远洋作战力量,组成更加庞大的海上防御圈。配合补给舰以及其他辅助船只,也可以进行远洋作战。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伊朗是第一个得到索马里军事战术援助的国家,伊朗大量聘请索马里伤残军人作为自己部队的教官,培训武器的使用和教授作战战术。
  索马里正规军的战斗力举世瞩目,强大的不但是索马里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那种令世界震惊的战斗意志,也正是这两种品质。是北约最忌惮的地方。
  得到索马里武器和战术继承伊朗,迎来了军事发展的高峰期。
  不过,一直以来伊朗都缺少战略威慑武器。其实伊朗也提出过让索马里暗中支持他们发展起核武器,但在这方面李岚态度十分坚决。
  然而拒绝伊朗的李岚则是换了另外一种决解方案,伊朗核武器发展索马里不支持也不干涉,而索马里则是支持伊朗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太空这方面的科技。
  索马里七年前开始的太空移民计划中,伊朗人就深度参与了该计划,也使得这几年来伊朗在太空领域有着飞速的发展。六年的时间,伊朗先后发射了十三颗卫星,自己的火箭推进技术也基本成熟,伊朗也等于拥有了弹道导弹。
  然而伊朗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印度已经成功接收了美国两艘八万多吨的航母,几年的时间战斗力也成熟了起来,并且还继续向美国购买了最后一艘小鹰级航母。目前正在磨合状态中,加上想俄罗斯购买的航母和已经完成下水的国产航母。印度目前已经拥有五艘航母,其中三艘还是八万吨以上的重型航母。
  并且雄心勃勃的印度在美国的支持下。也陆续开工建造六万五千吨以上的航母,势必要打造一支在印度洋上不输给索马里的海军强国。
  索马里赠送给巴基斯坦的卡林号航母,也标志着巴基斯坦成功进入航母俱乐部,军事排名一时间飞涨。面对航母云集的印度洋局势,伊朗人心中也很着急,虽然索马里和巴基斯坦都是伊朗的朋友,但是美国第五舰队群和印度五支航母战斗群,给伊朗的压力还是太大了。
  而且朋友的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伊朗人也无法完全放宽心,所以伊朗人也迫切希望拥有自己的航母战斗群,在印度洋上也拥有一席之地。
  只是完全出乎哈梅内伊的预料,李岚直接赠送航母的举动,再一次将他装了进去,虽说他是一个老政客,但这时候在他心中,却完全没有政客的想法。
  现在在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伊朗受到李岚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就算将来因为索马里而陷入战争中,自己也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拿着低成本做人情,李岚对此是乐此不疲,依照现在每天的资金收入,一艘常规动力航母,李岚真的没有放在眼中,他也早就有心要送给伊朗,但直到现在开口,把握的就是时机。
  当初把航母送给巴基斯坦,时机是美国和印度达成航母赠送协议,他做的是雪中送炭。现在伊朗深感自己海军的薄弱,李岚也适时候伸出手。
  和巴基斯坦一样,航母赠送之外,组成航母战斗群的其他要素,都需要伊朗出钱购买,这又是一笔庞大的军购收入。要不是美国和印度达成了诸多军事购买协议,现在索马里军事装备的出口额,已经超过美国了。
  只是短短一天的时间,索马里和伊朗就签署完成了大量新的合作协议,当天这些协议的一些关键性内容就出现在白宫总统办公桌上。
  此刻,当初那位黑人总统已经离开了美国的权利中心,取代他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女性——希拉里。克林顿,美国第一个女总统。
  虽然身为女性,希拉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硬派,走的风格完全和奥巴马相反,但美国大体政策上并没有改变。
  索马里的崛起和中俄日趋扩大的国际影响力,美国已经深感压力的巨大。希拉里上台之后,尽管风格和奥巴马完全不同,但最终目的还是一样的。
  三年的时间,希拉里做得最多的就是外交,拉拢一切不属于中索俄三国关系网的一切国家,加强对可拉拢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支持。
  同时还积极和中俄两国展开对话,特别是针对中华,希拉里上任三年,每年都会对中华进行一次国事访问,一改之前对中华的强硬姿态,并且把这种强硬,转向索马里。
  而李岚一切外交活动,都是美国最高的专注目标,还包括李岚在任何公共场合中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小动作一个眼神,都是美国智库那些智囊研究的对象。
  这一切都因为美国人太迫切需要了解自己的对手,在索马里之前,李岚可以说没有任何履历,不像其他领导人那样,从基层做起来的,有足够的资料纪录成长过程。
  这一切李岚都没有,且一直以来美国情报部门在索马里的情报工作都不顺利,只能获得一些不是很神秘的消息,就好像前阵子,索马里测试电磁炮的事情,直到第二天美国情报局这才知道。而且还是索马里官方公布的这个消息。
  当然,没有人是真正的饭桶,这几年美国情报局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至少他们建立起了一个不小的数据库,吸纳了索马里高层人员的各种资料,其中李岚的资料库是最大的。
  然而,不管有多少人在研究,李岚依旧给很多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搞不清楚李岚麾下那支庞大的研究团体到底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就好像一张巨大的面纱,罩在李岚和索马里身上,成为全世界最感兴趣的问题。
  只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对美国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已经逐渐丧失全世界军事优势的美国,对过去的问题已经不再感兴趣了。与其把精力放在满足好奇心上,还不如多关心一点索马里接下来要做什么来得更加实际。
  当索伊两国达成航母赠送协议的文件放在希拉里面前的时候,这位女总统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
  当初索马里将航母送给巴基斯坦,就已经让美国够不爽的,现在又有一个和美国不对路的国家即将拥有航母,这叫她如何高兴得起来。
  这几年的时间中,伊朗的军事发展已经让美国人感觉到棘手,曾经美国一直垄断的重型航母,现在也有变成遍地都是趋势,意味着美国的世界军事优势,再一次受到了挑战。
  要不是现在美印关系无比的**,美国几乎可以说失去了对印度洋的掌控,美军第五舰队群,随时都是别人的盘中餐。
  幸好,目前印度洋上印度的五个航母战斗群,让美国在印度洋上还拥有最大的控制权,否则美国将会丧失对印度洋的控制。
  但是这种形式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索马里一年一支航母战斗群的入役,不需要两年的时间,索马里就会在印度洋上拥有五个超级航母这战斗群,在大西洋上拥有两个超级航母战斗群,再加上巴基斯坦和伊朗航母,印度和美军第五舰队群的航母加起来,便会处于劣势。
  所以,看到这份情报的第一时间,希拉里想到的是如何去结束这种仿佛无止境的军备竞赛。(未完待续。。)


第879章 美国唯一的选择

  对待新的技术和经济转变点,美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主流经济学家们已经做出的应对集中体现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减税加投资军事、投资基础设施、新技术
  当年里根政府为了培养企业发展的自身动力,第一次在美国历史上大规模地开展减税行动,取消了对企业的诸多严格管制,保证企业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并通过增加国防开支、实施星球大战计划,来带动国内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相比之下,奥巴马政府的举措目标更为明确,在减税的同时,更多的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的研发。
  到了现在的希拉里政府,主要精力开始集中在后两个方面。
  其中一个方面需要美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处在转变期的美国,国外投资发挥着两重关键作用。
  一是若想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就意味着要有大量资金接盘已经相对落后的产业,促进社会就业,使得新解放的资源可以布局到新兴产业当中,为新技术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是在经济衰退时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导致财政赤字的不断攀升,如果要避免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带动作用,必须以出售国债的方式弥补赤字,外国资金无疑是主要购买力量。
  在里根时代,美国吸引的投资方主要是日本,一方面出台法案鼓励外商投资,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手段。鼓励日本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到美国投资。比如1981年美国要求日本自动限制对美国汽车出口后,导致日本各大汽车公司为绕开限额。都必须选择到美国投资工厂以维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到了奥巴马政府,中*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奥巴马政府的目光自然转向了中*。一方面,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从根本上造成中*只有美国国债一个方向可投的局面,另一方面,提高中*商品对美出口的贸易壁垒,这都将最终导致中*对美国投资金额的大幅上升,以保障美国产业升级的完成。
  这方面希拉里只需要继续延续奥巴马政府的政策,便可继续完成美国重要的转型工作,但这也需要希拉里政府上心去维持与中华的关系。
  而真正需要希拉里政府去完成的工作是最后一个。那便是强硬的对外政策,希拉里之所以当选美国新总统,与她一贯的对外强硬作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国内经济疲软、国际格局急剧变动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仍要维护美元霸权,利用一切手段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依仗军事上的强硬。冷战时期美国政府为了遏制苏联不断崛起的势头,不惜与西欧盟国关系恶劣,他们认定苏联不会采取激烈手段反应,肆无忌惮地对其实行军事上和经济上的高压制裁。造成苏联国内经济情况的不断恶化。
  不过,面对崛起的索马里,当年对付苏联的那套办法是无法复制的,希拉里政府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继续保持美元霸主的地位。那就是拉拢更多的国家,用美元和经济捆绑这些国家,再辅以军事上的强大。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离不开美国。
  就目前来说,希拉里政府的这种手段无疑是成功的。印度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便成为美国最坚实的伙伴国。美国将大量的美元投放在印度,帮助印度完成工业和基础建设,而印度购买大量的美国国债,承担着美国经济风险。
  并且在军事上,印度也开始依赖于美国,虽然印度现在已经拥有自己的造船工业,但依然有太多的技术和设备需要从美国进口,就算是让印度洋骄傲的计算机产业,也需要美国人的支持。
  一旦美国停止了对印度的技术支援,那现在印度所谓成长起来的军事工业,将会彻底熄火,印度海军的五个航母战斗群,三艘小鹰级恐怕就要用拖船拖回印度。
  当年奥巴马之所以放心的把技术和航母都送给印度,就是对准了印度人的命脉,牢牢掌握所有技术的关键点,让印度人不得不依赖美国,否则印度的工业就是没有办法运转,航母也只能待在港口生锈。
  而渐渐习惯了强大起来的印度人,也自然不可能愿意回到当初那种全部都要依靠世界的地步,虽然现在依然要依赖美国,但其他大部分的东西,印度都可以完成自己生产。
  也正是有了印度,再加上北约,美国才能够继续保持现在世界霸主的地位,当然,这也离不开美国自身的快速发展,对外强硬离不开军事支持,拉拢其他国家只是外力,强大的自身才是一切的保障。
  六年的时间,索马里有三艘超级航母加入海军战斗序列,并且第四艘超级航母即将下水,而美国也不输多少,六年的时间,三艘福特级也都完成了下水工作,并且开始了下一阶段三艘航母的建造准备工作,第四艘福特级航母的舰身模块已经生产完毕,正在组装阶段。
  可以说,光海军方面的发展美国只是比索马里慢一点,而且这还是在非战争期间的建造效率,一旦美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完全有能力一年打造一支福特级航母战斗群,甚至会更快。
  可是为了寻求对索马里的军事优势,如今美**事支出已经达到了上万亿美元,除了研究费用之外,用以直接采购军事装备的费用,就达到每年四千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军事支出,让希拉里政府也面临国内巨大的压力,虽然经济和技术转型过程中是成功的,提高了就业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依旧保持世界最大军事集团和经济体的头衔。但上万亿的军事支出,也让这个超级强国感受无比庞大的压力。
  就现在美国国内的矛盾。已经达到十分危险的境地,就业矛盾。贫富差距矛盾,税收矛盾,种族矛盾,日趋减少的福利……等一系列美国政府体制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让希拉里政府不得不考虑军备竞赛进一步会带来的恶劣后果。
  不得不说索马里的经济和军事发展的极端不对称,让美国看到彻底拖垮索马里的可能性,但事实却进一步的告诉美国,索马里军事发展迅速,但却与国内经济没有冲突。在李岚的身后有一个小金库,正是这个神秘无比的小金库支撑索马里那支庞大的军队。
  美国一再估计李岚承受的极限,但结果一次次让美国失算,以至于发展到,美国逐渐成为这场军备竞赛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国家。
  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当初依靠军备竞赛美国成功拖垮的了苏联,现在美国却面临被拖垮的窘境,希拉里麾下的智囊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索马里曾经一次次的对外战争中。并未根本损伤到索马里军队的元气,反而一次次战争令其壮大。还有一点,他们更不知道李岚承受的极限,如此盲目的进行军备发展。实为不智。
  论起军备竞赛,美国人经验自然无比的丰富,美国和苏联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冷战过程。终于以苏联的解体出局而告终。苏联的解体是不是被越来越高调的军备竞赛拖垮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对比现在的索马里,当年的苏联其实更加不好对付。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苏联经济出现了上升的势头。石油和钢铁的产量一度超过了美国。但勃列日涅夫于是高估了形势。利用美国的战略收缩之际,在中东,中美洲和非洲进行渗透,甚至出兵阿富汗。美国忍无可忍,终于很快又抡起了经济大棒,在1979年对苏联进行一轮严厉的制裁,包括冻结约1。55亿元对苏高级技术出口的申请,终结对苏联的谷物出口,等等。在军事和政治不占压倒优势的情况下,经济优势就是打破平衡的砝码。而苏联因为战线太广,经济困难过大,尤其是小小的阿富汗战争,更使苏联经济失血过多,四百多亿扔在了阿富汗,伤的不轻。、
  军事输出和扩张行动从来都是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