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警之索马里-第6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调用,配合中东盟友的一百多万兵力,才拥有反攻的兵力。”
  说到这里,凌梁脸上已经十分的严肃,继续说道:“我认为,必须尽快派遣部队进入沙特,以免北约方面提前动手,致使我们陷入被动。”
  “我已经命令在也门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和两个装甲旅进入沙特了,配合沙特地面部队,对境内的北约军事部队,进行围剿工作。”李岚道。
  “这点兵力不够,一旦北约第二次展开进攻,只凭沙特的部队是无法抵抗的。”
  “马上让准备好的卫戍部队出发,马上前往沙特,同时责令空军,做好各个战区的空中防御工作,目前空军不求他们夺取制空权,但要确保不能被敌人夺取制空权。”
  尽管现代战争早已经不是大兵团的对抗,是信息化的战争,也是精确打击下的战争。
  但是两个超强的军事集团对抗,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依靠的依旧是兵力。
  特别是城市作战,光靠几个人是没有办法夺取城市的控制权的,依旧需要大量的兵力来实现对敌城市的占领。
  当年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也是调集了超过二十万的部队,并且直接动用了十几万的部队。这还是在不对称的战争下。
  而现在不管是北约,还是索马里一方,都没有绝对的军事和科技优势,因为一些装备上的优势,是无法对一场涉及全面的战争有决定性的帮助。
  除非这种优势可以上升到不对称的战争局面,才有可能让一方掌握全面的优势。
  打得敌人毫无反手之力,所以尽管在很多装备上处于落后,但北约依旧拥有优势。
  首先北约的军事科技水平并不差,某一些装备上的落后,可以用数量快速的弥补,并且依旧拥有优势。
  而红警兵团的武器装备虽然先进,但都没有多到可以拥有决定性的优势。
  兵力上劣势也会在实际战争中体现出来,所以也就称不上有什么优势可言。
  当然,局部战争中,索马里一方还是拥有优势的,只是上升到全面战争之后,这种优势被拉平了而已。
  北约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着急发动大规模的攻击,而是积蓄进攻的力量,将战争的平衡进一步朝着优势的一方倾斜。
  与凌梁和最高统帅部的参谋们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意见交流,李岚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
  而此刻,穆罕穆迪和法拉赫两人,已经在这里着急的等待他的到来。
  作为索马里联邦的两位元老,穆罕穆迪和法拉赫,一直都是索马里联邦政府中的代表性人物。
  跟随了李岚也快二十年的时间,除了政治之外,也可以说得上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如今两人虽然已经都快年过六十了,但依旧处于政治和事业的巅峰期。
  只是两人原本一头茂密的黑发,已经成为了皑皑白雪。
  看到李岚进来后,两人立马从等待的沙发上站起来,法拉赫率先开口道:“总统阁下,联邦为何还不进入全面战争状态,我们要马上集合一切资源,才能够打赢这一场战争。”
  穆罕穆迪也接着说道:“目前国家资源还未进入全面的整合阶段,这会大大浪费我们原本的战争资源。”
  感受着两人话语间的浓浓关心之情,李岚心中十分的欣慰。(未完待续。。)


第966章 索马里战争潜力

  ps:新书成绩很不理想,华丽拜托大家去帮忙收藏一下,把推荐票也全给新书。
  华丽在此感激不尽了!
  ————以下正文————
  战争爆发,北约各国全部宣布进入紧急战争状态,索马里联邦外交部也收到了战争公函,几十份宣战书此刻还摆在联邦外交部的桌上。
  可到如今,索马里联邦也只是不停的对他国宣战,并未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而李岚也未正式对联邦公民对战争进行讲话。
  法拉赫和穆罕穆迪的本意的是好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索马里联邦能够打赢这种战争。
  只是李岚有自己的想法,索马里的军事和科技都是依靠基地来支撑,说实话根本不需要索马里联邦做什么,而且至始至终,索马里联邦的国家建设和项目中,也都一直没有军事项目。
  只是纯粹的一直在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可从未真刀真枪的实践过。
  并不是李岚傻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反而这些年来,他都一直在为武器的现实产业化而努力。
  否则他建设那么的军工学校和技术学校是闹着玩的?
  答案很显然是否的,他非但没有把索马里联邦排除在外,反而一直都十分在意联邦内人才和潜力的培养,说句不客气的,未来的全面战争,也不是基地可以单独支撑的起的。
  就以武器装备来说,分基地车修建的战车工厂。只能生产非红警装备,就是最大的浪费,虽然可以生产所有非红警单位的武器装备。
  大量的中华制式装备。正在快速的武装起大量的卫戍部队,基地每天消耗的资金将近一亿,其中有一半就是被分基地生产的中华制式武器分摊走了。
  可是,红警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依旧是主要的战斗力,而且光凭基地的资金,也无法对付北约那庞大的财力以及战争潜力。
  素来都重视索马里发展的李岚,经过的将近二十年的努力。可不是为了让索马里联邦上下座山观海。
  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索马里联邦全部加入到战争的队伍中,用举国之力,配合基地的生产和科技。彻底打败北约。
  到现在,李岚依旧没有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不是他不希望,而是因为目前的局势。还不至于立即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基地的生产和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爆发期,足够满足所有的需要,这时候索马里联邦上下,应该紧握财政,准备好战争的资源。
  而不是一口气就进入全面战争模式,这不利益国家长期保持高压的环境。
  战争还没有开始,他可不想早早就把国家拖垮了。
  因为索马里联邦毕竟还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各种资金和资源。都没有进入到发达行列。
  而且各行各业都还在建设中,新加入联邦的国家也处于救济状态。需要大量的基础设备和工业支持。
  从人力和物力资源来考虑,此刻的索马里都不适合立即进入国家战争状态。
  “现在还不到时候。”李岚很干脆的说道。
  他的这个回答,和每次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对下面人的交代。
  无论是面对越南,以色列还是印度,他对下面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因为现在的索马里,还是把发展放在的第一位,这场战争不可能很快结束,甚至有可能持续很多年,所以李岚真心不希望从现在开始就消耗战争潜力。
  不是他看不起索马里联邦的战争潜力,事实恰恰相反的,索马里联邦目前拥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拥有好几亿的人口和数亿的劳动人口。
  近二十年的建设,轻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完善,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常年累月,大规模培养下来的技术人才,让索马里拥有上千万的熟练技术工人。
  尽管这些工人做不到如德国人的严谨,但也可以胜任所有的技术岗位。
  要知道,这将近二十年的时候,李岚最近的十五年来,在索马里联邦境内修建了不下百所的专业技术学院,里面涵盖从最基本到最顶尖的工业学科。
  而李岚征召的所有工程师,有三分之一是直接进入这些学院任职,每一个学院中,都有最少两个战车工厂或者造船厂作为学员的实践学习的地方。每年培养出上百万的高级技术工人。
  为了能够广纳人才,李岚为联邦内每一个技术岗位,规定出可以令人疯狂的工薪,每一个技术工人的工资,都和德国技术工人一样的水平。
  在待遇方面,更是超过大部分的白领。也正是因为李岚在这方面不计成本的投入。使得每一个非洲人,都将工业学院当成了天堂。
  凡是认字的非洲人,最少有一半的人选择了技术学院,就算是那些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学习那些简单的组装工作,或者进入基础技术学院,从小开始培养。
  所以,每年的技术学院招生,都会吸引大量的报名者。
  可以这么说,进入技术学院的人,只是比希望进入军事学院的人少一点。
  而进入普通大学的人,反而是最少的,哪怕是那些高级的学府,报名人数也都远远少于技术学院。
  这就是李岚重视技术人才培养的局面,因为每一个技术学院的学生,一毕业后就可以拿到令人满意的工资,当然也存在很大的岗位竞争力。
  也正是因为这种奇怪的培养模式,现在的索马里联邦,在技术工人领域,拥有的高级人才,完全不输给任何国家。
  拿到高级或者顶级技术工人证明的人数。也超过任何一个国家,而且每一个还都是在世界顶级认真机构的认证下,才晋升的职称。丝毫没有作假。
  如此庞大的技术工人,再加上十二座分基地车的建造速度,索马里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战争潜力。
  只是这股力量和潜力,都被李岚隐藏得好好的,一直都没有路面而已。
  这虽然不能算是后手,但也可以称得上的精心谋划出的王牌。
  一旦红警装备通过人工在分基地车的战车工厂生产,那效率也会翻好几倍。
  再有索马里年财政将近十万美元的支撑。完全可以爆发出极强的国家战争潜力。
  只是,目前就索马里工业环境来说,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原材料积累。
  因为分基地战车工厂生产的红警武器装备。不是由资金转换的,而是由现实中的原材料才进行生产的。
  就好像一辆坦克的零件,就需要从很多工业中获得材料,然后将这些原材料集中起来。生产为零件。最后进行组装。
  这道工序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工业的完善中,李岚还需要进行统合的生产调配,因为就一架战机来说,组成这架战机可以升空作战的所有零件,需要来至数百条流水线,一百多个零件生产加工工厂。然后才能够把合格的零件运送到组装工厂,最后战机才会出现。
  现在。整个国家的生产布局,并未完成,因为给他的时间太短了。
  这又是一个庞大的工作,他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紧紧的衔接起来,最主要的是,所有的原材料都必须通过分基地车的矿石精炼厂获得。
  分基地车的矿石精练厂无法把矿石回收成为资金,但可以回收成为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一直以来都是索马里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原矿石,有八成都是分解成为各种珍惜的原材料。
  其中有一部分成为产品畅销国内外,更多则是被分类储藏起来,这些原材料都可以在战车工厂内进行人工化的生产。
  换个说法,其实这些原材料就相当于基地的资金,只是原材料是可以看得到的,而基地的资金,只是控制台内的一组数字。
  拥有核心权限后,李岚也知道了很多事情,也清楚所谓的基地资金就是原材料的数字化结果。
  那些被主基地矿石精练厂回收的矿石,其实并不是真的没了,而是进入到主基地,然后变成数字显示出来。
  而生产消耗的资金,只不过是主基地储存的原材料,因为生产而消耗的关系。
  分基地没有主基地储藏的能力,所以分基地的矿石精练厂就无法转化为数字形式。
  但是分基地的建筑单位,也是可以利用这些分解后的原材料,进行红警武器装备的生产,只是少了那些自动的工序,很多环节也都需要人工来进行。
  而人工生产工作也不复杂,只要将红警武器装备的生产技术从主基地中复制出来,然后人工输入到战车工厂的数控生产线。
  然后把原材料放入大型的3d打印机上面,然后由数字化的生产来控制打印的设备。
  接下来就是组装工作了,但是一个分基地的战车工厂,只有一个3d打印机,所以也只能生产某一个部位的模块。
  而生产的流水线上,因为只有一个零件,也就自然无法自动组装了。
  如果是主基地的战车工厂,那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在主基地的控制下,源头的3d打印机是可以生产出武器的组成模块,然后通过流水线自动组装完成的。
  换成分基地车,李岚就需要把每一个工厂生产的模块总汇到一起,然后进行生产线的组装,这个组装工作,就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来配合了。
  因为武器工业的复杂远超普通的汽车以及任何的产品,就算是再自动化的组装工作,在没有主基地车的控制,就需要人工来代替。
  就好像一辆最普通的多功能步兵战车,车身上的模块组装工作不需要人工。上迷彩也不需要人工,但是车轮的安装调试,就需要人工来进行。里面的电子设备也需要人工来进行。
  甚至从一开始生产模块下来的时候,就需要事先有工人安装好电子设备。
  要不是因为这些离不开技术工人的工序,李岚也不需要培养那么的技术工人。
  目前每一座分基地都组建了十分庞大的原材料,而李岚在各地区都事先准备好了工业园区。
  并且正在一步步的完善整个工业转向军事工业的规划,并且产业规模的潜力,还在继续扩大着。
  目前,整个工作还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他也就不会马上开启全国紧急状态。
  不过他的用心,法拉赫和穆罕穆迪并不了解,两人一听到李岚的话。都很无法理解。
  如果说当初在面对越南、以色列、印度的时候,军方有能力满足战争需求他们是相信的,可这一次面对的是北约。
  说句实在话的,近二十年来。军队一直都在为索马里付出。而索马里联邦给军队却是极少,甚至是没有。
  人家军事支出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可索马里联邦的军事之初,除了津贴外,根本不需要政府财政的任何帮助。
  索马里联邦也一直被称之为全世界最幸福的政府,军政彻底分离。
  但这对所有的政府官员来说,本就是一种否定。因为一直让李岚一个人默默承担,他们很担心会支撑不住。
  曾经索马里财政的微薄收入。李岚支撑军队还是情有可原,但现在索马里联邦的经济状况。早已经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国行列。
  又恰逢战争爆发,面对的还是北约这样的超强军事集团,索马里联邦还能够独善其身吗?
  答应是否的。
  “一直以来,政府的工作除了发展就是发展,所有的收入都是投入到更大的建设中,从前年开始,我们的年财政总收入已经超过五十万亿索马里先令,尽管去年的财政支出也达到了全额的收入。
  而从今年开始,所有必须上马的建设项目中,使用的金额还不到今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也就是说,除了必须要进行的建设项目外,我们今年还可以富余三十万亿索马里先令的资金。原本这些资金,也会像往年一样,为其他附加的建设项目做准备,或者进一步救援非洲其他国家已经扩大原本项目计划。
  但是战争爆发,作为负责全联邦的财政收支的副总统,我已经决定把这批资金全部留下来,作为战争的后备资金,我自知无法改变你的计划和想法,但我相信,你早晚会需要这笔钱,就算用不上,我也会把这笔钱,分给每一个士兵,加大阵亡的抚恤,甚至是分配每一个公民。”法拉赫一脸认真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留着,钱不怕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