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唐春-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划、扰乱其布署,如断其粮道、斩其敌首、撒发谣言等,在敌人心中,我们不在,但我们又无处不在,这才是扬威成立的本意。”

“此行潜入吐蕃,打探其布署、绘制详细军用地图为主要目的地,这些也是我扬威军成立的初衷、吐蕃人在大唐立威,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理,一定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所以说,不以让吐蕃如此嚣张,何况。”刘远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松赞干布还对我点名道姓,若是我不去,岂不是惹他们笑话?再说这次是一次难得练兵机会,比与程老将军的比试更为真实,也可以检验一下我们真实的水平,战场上学习,那是最快的,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此行非去不可。”

顿了一下,刘远继续说:“我可以跟你们打赌,此行皇上绝对赞同,本将在淞州时,已经写了两封信,吩咐人隔一天用八百里快给皇上送去,第一封是请求允许我等进吐蕃打探索敌情,伺机作乱、刺杀敌军重要将领,若有机会,也把我那尚在腹中的孩儿救出来,第二封是等不及出兵的理由,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之理由,先行出兵,如果我猜得不错,剩下的扬威军,也会陆续抵达,充当我等的后援。”

刘远这番说得合情合理,连自己的一点私心也说了出来,众人一听,心中疑云顿消,一个个点头,以示刘远说得有道理。

“将军,我赵福这一百多斤,早就交给你了,既然将军主意已决,赵某愿为排头兵,助将军旗开得胜。”赵福听完,马上表态,愿意追随刘远。

尉迟宝庆大声说:“什么私事,刘将军的事也就是我们的事,将军在吐蕃立功无数,是大唐英雄,要是将军受人笑话。就是我等,也会感到面上无光,将军没有脸面,那大唐也颜面无存,将军,尉迟某绝对支持你。”

“将军,小的没二话。干了。”

“将军,属下的一百多斤,就交给你了。”

“将军让我向东,绝不走西。”

众人纷纷表态,表示愿意跟随刘远深入虎穴。

刘远扬扬手,示意众人停下。然后郎声地说:“关勇,段将军就在淞州城主持大局,你是他的未来女婿,此事我不敢作主,你一定要经得他同意方可,不然说什么,我也不带你们去。侯军你们四个也是叫段将军为伯父的,也听听他的意见,此事没得商量。”

五人看到刘远说得什么坚决,知道此事没得商量,最后只好点头同事,当然就五人五骑,径直朝淞州城跑去,询问段志玄的意见了。

老实说。要是他们出了问题,刘远还真负责不起。

等五人走后,刘远看了看剩下的四十五人,这些人一看到刘远看着他们,一个个都昂首挺胸,生怕自己没比刘远看上一般,他们也知道。此次只是打探消息为首,刺杀为辅,顺便打探腹中儿子的下落,人少一点。更容易躲藏和行动。

刘远暗暗点头,这些人自己还是比较放心的,从信陵君窃符救赵时挑选精兵得知,要想好的兵,就要没有后顾之忧的士兵,在战场上惜命不要紧,最怕就是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其他士兵,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崩溃,一崩溃逃跑,把后背暴露给敌人,死得更快,而自己的麾下的一千三百人,也像信陵君那样,长子不要,独子不收,即使战场上刀枪无眼,没了性命,他们的家庭也不至于一下子崩塌。

“此交进入吐蕃,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我们没有友军,没有补给,也没有后援,你们虽说是我的部下,但我也不喜欢强迫你们参加此次任务,如果你们参与,朝廷奖励多少,本将一分一毫也不刻扣,所有参与的这次任务的,只要一参加,本将每人先赠予一百两安家银,若是不幸身亡,额外送三百两,交到你们家人手中。”

“若是不参加,也不追究其责任,回到扬威军营,自个打铺盖走人。”

士兵也是人,他们除了想斩获,想获得军功,想升官发财,可是他们也会怕自己倒下后,亲人朝不保夕,自然不敢拼命,刘远干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将军,别说了,我们绝对是不走的。”

“就是,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一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哈哈哈,我们正规营八百人,想去的不知有多少,这次我们不用费劲,直接拿到这资格,真是太好了。”

“就当到吐蕃郊游好了。”

“将军,直接说什么时候出发好了。”

一众将士纷纷表态,几十人,竟然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这让刘远非常欣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上次李二大赏镇蕃军,那封赏之厚,不知让多少妒忌,现在刘远又异常大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众将军也拼了。

现在那些开国功臣,享受着高官厚禄,可是当然他们哪个不是把脑袋系在腰带上拼出来的?在这个时代,可想过得别人好,那就得比别人更努力、更狠。

看着众将军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的,刘远笑着说:“好了,此事不急在一朝一夕,吐蕃是高原,你们平日都生活在平原,突然冲上去,会有高原反应,也就是吐蕃所说的诅咒,我们得一步步来,逐步适应,今天就到此为止吧,趁现在还没出发兼有空,所有人都写家书,不会写的,找会写帮忙。”

“是,将军。”

“是。”

众人闻言,没有好说的,和刘远告别后,各自回营,开始写信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一早,关勇等人就在一个名副将的护送下回来了,走的是五人,不过回来的时候,只有四人。

少了程老魔王家的程怀亮。

刘远转眼一想,马上明白了:长乐公主的未婚夫婿长孙冲,就是在突袭吐蕃时被利箭射中要害,为国捐躯,以致长乐公主未婚先丧夫,白白背了一个克夫的罪名。而清河公主李敬,准备和老程家的程怀亮在今年完婚,如果程怀亮再出事,那对皇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只怕会让别人说公主是克夫,若是得了这罪名。就是皇帝女也愁嫁了。

“吕将军好。”

“刘将军,别来无恙。”

有人护送回来,还是一个副将,刘远也不敢怠慢,笑着和他打招呼道。

吕副将抱拳说:“我家将军怕刘将军不相信,特命属下前来作证。程家贤任,年内就要与清河公主完婚,打仗一事,三五天有之,三五年也不稀奇,不如先完婚,再作打算。所以程家侄子就先退出了,其实的,怎么都无所谓。”

刘远笑着说:“那,那关校尉呢?”

“我家将军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有机会自然不能过去,刘将军不必再为此事而烦恼,该怎么吩咐就怎么吩咐。不要客气。”吕副将继续说:“我家将军说了,若是表现得好,搏出一个富贵荣华,也好封妻荫子,段家的女儿也好得益,若是身遭遇不测,他那未过门的妻子。也会为他守贞,终身不嫁。”

寒一个,这样的也说得出口,这些老家伙。那魄力还真是大。

“将军,我未来的岳父大人也没意见,你这下没意见了吧?”关勇一脸兴奋地说。

侯军也一下崩了起来,大声说:“对,我也是。”

刘远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点点头说:“你们回来得刚刚好,正想找你们呢。”

“找我们?”关勇吃惊地说:“将军,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

“就是,刀山来,火海里,绝对不会受到影响。”

“刀山火海不至于,要是有,也是本将跑在前面”刘远笑着说:“军中很多兄弟是不识字的,你们四人来了刚刚好,帮兄弟们写家信,去吧。”

关勇的脸面抽了抽,最后还是认真帮忙兄弟写家书,毕竟是自己兄弟,可是,等关勇、侯军等人一坐下,很快就发现了一件事:刘远一早就转身进了帅帐,而那个吕副将跑得更快……

一个个都成精了。

……

“该死的松赞干布,竟然连朕都敢欺骗,可恨,太可恨了。”李二一看完奏折,一下子把它摔倒在地,那脸都气得铁青了。

向来只是他占别人便宜,没想到吐蕃打着和亲的幌子,欺骗了大唐所有的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仅攻下了淞州城,还一举攻陷了神锋营、破虏营还有锐金营,让自己的心血完全白费,经此一战,大唐的对吐蕃的威胁大幅下降,吐蕃内乱积下的那点优势,一下子荡然无存,近六万军民在这次动荡中失去性命或沦为奴隶。

本想借这次成亲,好让大唐的威名更好,吐蕃的公主只配嫁给一个武将,说明大唐有多富饶强大,和亲后,两个交好,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练兵,等到新兵一训练好,就可以收拾吐蕃,没想到,松赞干布也不是吃素的,将计就计,麻痹了大唐的上上下下,借护送之名运兵,最后一击得手,李二能不气吗?

长孙无忌捡起奏折,拿在手上一看,脸色也变了,想说什么,然后摇摇头说:“这个松赞干布,果然是一个人物,做事还真果敢。”

“砰”一声,李二一拳敲在案几上,愤愤不同地说:“朕与松赞干布这贼誓不两立,他日兵临城下,看他怎么哭着求饶。”

“我们知道了吐蕃诅咒的秘密,而吐蕃也知道了我们破解的方法,这样一来,主要的焦点,就集在地势高地方相互争夺了,好在,大唐虽说被破了一城,但实力还在,可惜新兵全军覆没,吐蕃也经历内乱,我们守有余而攻不足,吐蕃也无力发动袭击,这样一来,双方就只能处于相持阶段了。”长孙无忌有些无聊地说。

李二的眼睛转了转,突然问道:“国舅,你知哪里有地方,地势一定要高,起码也得有刘卿家嘴里所说要产生高原反应的,有吗?”

长孙无忌想了好一会,最后还是摇摇头说:“实在想不出,不过吐蕃的环境比较特殊,只怕别的地方也不适合,也就这样,吐蕃在内忧外患下,毅然和我大唐撕破脸皮,就是仗着有地利的优势。”

李二深以为然点点头。

“幸好段将军一向谨慎,一收到峰火传警,马上火速驰援,也就是这样,松赞干布才会只夺了一城,就匆匆忙忙地败退,只可惜段将军及其手下,并没高原作战的能力,段将军勇冠三军,兵多将广,皆是我大唐的精锐,真是太可惜了。”长孙无忌小声说道。

“不怕”李二突然笑着说:“其实,朕还有一张底牌还没用。”

“底牌?”

“对,扬威将军刘远,朕想,他可以给这场持久战增加多一点变数。”

长孙无忌淡淡地说:“刘远?”

第659章 无忌三策

“不然以他手下那几百人,能干些什么?”李二淡淡地说。

扬威营只有几百人,在李二的心中,也就是充当搅局的角色,当然,这搅局也有大有小的,像上次刘远在吐蕃搅得翻天覆地,引起吐蕃内乱,那作用,堪比十万大军。

长孙无忌有点感慨地说:“没想到松赞干布竟然下这么大的决心,我们真是低估他了,不过战端一开,两国的百姓又得遭殃了。”

“如果他没这份果敢,以一个小小的吐蕃哪能四面征战,把苏毗、羊同、白兰、党项等诸羌一一吞并,换作是朕,也会这样做的,大唐和吐蕃开战,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现在只是提前了,不过”李二话锋一转,傲然地说:“当战争进行到最后,所有阴谋诡计都不是正道,双方拼的,就是底蕴和忍受能力。”

“吐蕃新败,赔偿甚多,而这笔赔偿我们大唐的也接收了,而吐蕃内乱,松赞干布的实力增加了不假,但无阻吐蕃削弱的事实,我们暂且攻不上吐蕃,而吐蕃同样也无力进攻据城而守的我们,到时我们一边练兵,一边对付他,就跟吐蕃耗了,朕就不信,大唐有三百六个州,国强民强,还怕吐蕃不成,朕一定要替那三大营的将士还有淞州的军民报仇。”李二脸色铁青地说。

李二现在最后悔的,就是那三个大营的人数太少了,毕竟刚刚和亲,关系缓和,若是突然大量陈兵于边境,会引起吐蕃的不安,就想以通过少量轮换的方法,慢慢积累,三个军营合计不足一万,结果一夜之间,让松赞干布包了“饺子”。几千大唐的精锐啊,真是一想起就心痛。

“吐蕃不过是明日黄花,而大唐正如日中天,现在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皇上一定能开疆拓土,建立万世不朽之功业。”长孙无忌适时恭维一句。

“呵呵,国舅也喜欢说这恭维的话了。不过现在大唐和吐蕃绝无和解的之可能,不知国舅可有良策?”

吐蕃的地位太特别,不仅威胁着大唐的商路、妨碍大唐的西进,还时刻威胁着大唐的京都长安,以致大唐干什么都要束手束脚,就怕吐蕃在背后捅一刀。其实,听完刘远那番世界观,李二一早就暗暗下决心,把吐蕃视作自己第一个要征服的目标,现在就是松赞干布想和,李二也绝不肯和了。

长孙无忌一早就想到了对策,闻言朗声地说:“臣有三策。可助皇上平吐蕃。”

“哦,国舅请说,朕洗耳恭听。”李二闻言大喜,连忙催促道。

“大唐暂无进攻吐蕃的能力,而吐蕃的兵锋,却随时可以冲击大唐的边境进行骚扰和掠夺,姚州、会川、嘉州、雅州、淞州、岷州、河州等,有二十多个与吐蕃接近的州有可能受到吐蕃的攻击。这样一来,我们的战线无限拉长,估计这也是松赞干布的倚仗,通过掠夺来扰乱我们的计划,甚至连陇右地区和过往的商队,也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这里就要检验大唐的情报能力和防御能力了。”

李二连连点头。高兴地说:“国舅说得很有道理,请继续说。”

长孙无忌面带喜色地说:“若是往日,我们只能被动应对,不过天佑大唐。我们有了水泥,不瞒皇上,前些日子,臣也到现场亲自到长洛高速看过那些水泥,亲眼见识到他的神奇之处,可塑任何形状,初时软如泥,凝固后坚如石,如果我们把水泥运到相关的州,用于修筑城墙或建造堡垒,特别是交通要道或险要之处,修筑大量这样的据点,水淹不进,火烧无效,吐蕃人一来,即躲到里面,利用秘孔投枪射箭,一边抵抗杀敌一边等待援军,吐蕃的机动性和震慑力必会大打扣折,我们逐步推进,就能把他们困死在高原之上。”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盟友,吐谷浑和吐蕃有领土的冲突,而吐谷浑国王娶的,正是我大唐的公主,是姻亲关系,臣建议加强对吐谷浑的帮助,让它充当我大唐的先锋,好好消耗吐蕃的实力,也可以让吐蕃分心,大大减轻前线的压力,必要时直接派兵协助,而那西部诸羌,也可以通过笼络,许以高官厚禄,赠送兵器等,尽可能利用,让吐蕃顾头不顾腚。”

“其三,我们可效妨二晋时的杀胡令,设个灭蕃令。”长孙无忌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冷得犹如寒冬腊月。

李二的眼皮一跳,失声地叫道:“灭胡令?”

两晋时期,五胡乱华,胡人视汉人为猪狗,称汉人为“羊”,不仅大肆杀戮,还烤而食之。冉闵在汉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颁布了惊世的杀胡令,激起幸存汉族志士的热血,从而一呼百应,把胡人赶出中原大地,保住了汉族的血脉,不过那杀胡令实在太残暴,只要是胡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一律击杀,一篇不足百字的杀胡令,把数以百万计的入侵者赶出中原,据记载当时入侵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当时可以用尸横遍野,白骨累累来形容,日日有战斗,月月有激战,中原大地到处都是腥风血雨,惨不忍睹。

当战争打到一定程度,人口就成了最重要的财富,李二征战多年,并没有下令屠杀平民百姓的残暴之举,所以很得百姓拥护,现在听到长孙无忌提出效仿杀胡令时,当场就大吃一惊。

“国舅果然是智计百出,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