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烽-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月十五日,大阳城东七十里的巍柱,伤亡惨重的035龙骑师在此休整,而大阳百姓暂时被安置在西北面的山谷密林中。

几天来赵云闷闷不乐,太史慈亦郁闷难受,也难怪他们如此,龙骑兵自从组建以来从未有过如此伤亡,即便对战乌桓也鲜有伤亡过半的情况出现,而三天前,他们开创了这个先河,阵亡将士两千三百余人,其中团长两人、营长六人、连长十一人,轻重伤员合计一千九余人,包括勤务兵在内,剩余作战人员仅有两千余人,箭矢、粮食消耗殆尽,可以说035龙骑师已经打残。面对这种伤亡,普通将领都难以承受,更何况与高勇有姻亲关系的赵云。

眼见曾经并肩作战的部属一个个被烈火炼化成灰,想着他们父母妻儿闻听噩耗的模样,赵云只觉心头阵痛,两天来仅吃一碗饭,却硬挺着到大阳城附近侦察。此刻,赵云面色憔悴思绪烦乱,一双满含怒火的眼睛死死盯着十余里外的大阳城。城墙上,白波军的“郭”字旗仍在插在那里,几名兵卒靠着跺墙嬉笑。城门紧闭,只是偶尔有骑兵进出北门。

郭太攻占大阳城后立刻命令韩暹领兵一万与刘豹的一千匈奴骑兵北略盐池及安邑,打算趁高勇与徐荣混战之际搂些好处。

“报告!”一名传令兵来到赵云身后立正敬礼,“太史将军请赵将军立刻返回,暂编15步兵师押送军需辎重抵达。”赵云额头聚拢的忧愁稍稍缓解,再一次扫视大阳城后骑马赶回巍柱渡口。

此时,大阳城内的郭太受到斥侯禀报,发现城东七十里的巍柱有敌军出现正是三日前逃脱的赵云残部。郭太从靠椅上一跃而起,“快去请于夫罗,这次无论如何不能让赵云跑掉!”

……

奔回营寨的赵云直接走进帅帐,“子义,可有主公消息?”

太史慈拿出命令说道:“主公那里进展顺利,此刻应该开始围攻闻喜了!听说我们这里出现白波军踪影后,主公当即调动暂编11步兵师和河内郡的045机步师赶来支援,最迟将在十八日到达。”

赵云以掌拍桌发泄心头的怒火:“好,终于可以报仇了!上次败得太惨,这回无论如何要争回来!今夜休整,明天杀回大阳!”

太史慈低头看向地图说道:“子龙,依我看等045机步师到达后再行进攻为宜。虽然白波军分兵北略,但其主力尚在大阳,况且暂编步兵师属预备役编制,无论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比机步师差出许多,仅以暂编15步兵师加上剩余龙骑兵未必能够攻下大阳。”

听太史慈这样一说,赵云也逐渐恢复了冷静,双手交叉抱胸思索道:“子义之言在理,只是若两日后北掠的白波军返回,那样一来……”太史慈闻言,也陷入凝思之中。

恰在此时,一名士兵快跑进来:“报告!1团侦察连发现一万五千白波军由大阳城向巍柱渡口赶来,其中五千为匈奴骑兵,速度很快!”

赵云当即骂道:“郭太的鼻子比狗鼻子还厉害!”

太史慈拿起桌上佩剑挂在腰间,并把地图叠好放在怀内,“来而不往非礼也,先敲打一下白波军,正好弩箭齐备,让他们品尝一下暴雨梨花的味道!”

暂编15步兵师分出一个团护送辎重进入山谷,另外四个团拿起弓及龙骑兵剩余的强弩配合龙骑兵展开阻击。

于夫罗与郭太并列走在队伍前列,匈奴骑兵分成小队散入两边树林,“郭兄,小弟还是认为不可冒进,既然高勇敢派五千骑兵偷袭大阳,说明他定然安排有后招,说不定增援的兵马正在路上。”

郭太目光眺望前方说道:“正因如此才要立刻出兵趁敌立足未稳之际给予打击,否则,一旦让赵云缓过气来从后方增兵,只怕大阳城都守不住!”

于夫罗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只得轻叹一声继续赶路。

这时,前面十余里外突然升起滚滚浓烟,郭太一望惊叫不好:“赵云小贼要逃,赶快追!”郭太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于夫罗只得带领匈奴兵跟上,此时此刻他还离不开郭太的势力。行不数里,于夫罗猛然发现两边山坡林地有些异常,不禁扫视左右,目光所及除了齐腰深的草丛和林木外再无其它,刚刚还有被马踢声惊起的鸟雀……“郭兄快停下,小心埋伏!”

话音入耳,郭太尚未反应过来,其右前方草丛中突然站起一员白盔小将,手挽强弓蓄力拉满——“嗖”一箭直射郭太面门!

郭太本能向左侧身,利箭穿透右耳带起血液飞溅。郭太低吼一声捂住右耳,同时拨转马头向后奔去。不想,与于夫罗撞个正着,此时于夫罗左臂中箭血涌如注,郭太想也不想直接大吼:“退后!”

此时,两侧林木草丛中站起数千冀州官军,人人弓弩在手肆无忌惮的像路中的匈奴骑兵射击。如此交叉火力令靠在最前的匈奴骑兵损失惨重,分布在一里半官道上的五百余骑全部挂掉。

逃出射程外的郭太、于夫罗立刻收拢兵力,与赵云相隔一里对峙,其后,一万步卒陆续赶到。郭太逐渐恢复镇定,眼中复仇的怒火越烧越旺……

于夫罗担忧道:“郭兄,是不是等查探清楚在进攻,赵云有了箭矢,说明他得到了补充,更有可能是高勇的援兵!”

郭太一愣,这句话提醒了他,眺望前方列阵整齐的四千步卒和两千骑兵,脑中开始了激烈的斗争:“打还是不打?”

第五卷 逐鹿中原 第七章 攻陷河东(中)

“打!”思考小半个时辰后,郭太下定决心打一仗,反正自己这边有一万多人,对面不到己方一半。“于老弟,那两千骑兵交给你了,剩下的官军步卒让给老哥解决!”

于夫罗看到对面官军布阵整齐且以弓弩为武器,对己军占据一定优势,如此进攻损失定然不小,可不等劝说,郭太已然指挥军兵冲杀上去。于夫罗低叹一声,命令匈奴骑兵保护两翼紧随着发起进攻。

赵云冷眼打量,仿佛看着一群狂奔的僵尸,“子义,白波军留给你,匈奴骑兵我去对付!”太史慈提起蟠龙枪来到步兵阵前,枪尖斜指前方大吼道:“弓弩齐射准备!”前三排步兵拉弓举箭瞄向前方,后三排弩兵挺举强弩直指天际。对面白波军已经冲至一百五十丈处,太史慈与赵云对视一眼,同时发出命令:“射击!”

弓箭与弩箭沿着各自的轨迹射出,黑白相间扑向白波军。郭太望见箭雨射来,立即下令举盾护体散开间距。于夫罗已经冲至两翼靠前位置,看到官军弓弩齐射,立刻举盾护头伏于马背,身后跟随的匈奴骑兵大多身经百战,各有各的躲避方式。

第一轮箭雨仅杀伤二百余人,太史慈微皱眉头,指挥继续射出两轮箭矢后,一声令下率领前三排步兵弃弓执刀盾列绞杀阵迎击白波军。同时赵云一马冲出直奔于夫罗杀去,两千龙骑兵呐喊着发起冲锋,用自己的马刀为死去的战友复仇。

于夫罗听刘豹说起过赵云的厉害,不敢大意,凝神戒备舞刀迎战。赵云浑身杀气骤显,迅速笼罩方圆两丈,于夫罗只觉身体顿寒,双手竟不由自主地微微抖动起来,“喝!”一刀飞挑架住赵云刺来的亮银枪,“嗨!”借助两马对冲时的高速,单刀变为横削沿枪身砍向赵云双手……赵云眼露杀机,亮银枪去势不减,却改直刺为下压,跟着急速旋转将于夫罗的单刀甩开,随后撤枪尖探枪尾重重击在于夫罗肋下。

于夫罗耳边“咔嚓”一声脆响,剧痛由肋下传来,不用摸也知道肯定断了两根肋骨。豆大汗珠涌出额头随风滚落,于夫罗避开两名龙骑兵的马刀后紧咬牙关拨马转身再战。另一头,赵云趁这段时间斩杀三名匈奴骑兵。于夫罗看的心痛,大喝一声夹马再战。赵云已经清楚其实力,准备一击必杀除掉这个祸害。

恰在此时,旁边混战的步卒中突然传出一声惨烈无比的嘶喊,赵云、于夫罗一齐扭头望去,只见郭太肩膀少了一块甲胄和肉,正血流如注摇晃倒退,手中长剑不知掉落何处。他的对面,太史慈挺枪直追,左右出来拦阻的白波军尽皆毙命。本已处于劣势的高勇军在这声嘶喊后士气大振,再次将防线稳住。而后面的士兵举起弓弩向战场后方进行隔山打牛式攻击,杀伤后方聚拢的白波贼。

于夫罗暗叫不好,再不敢与迎面冲来的赵云对战,直接拨马借助亲兵掩护绕路逃开。赵云大骂:“于夫罗胆小鼠辈,今日定要取你狗命!”怒吼着挑杀围来的匈奴骑兵。于夫罗可不管这些,逃命比死重要的多。那边郭太也是一样想法,拼着死伤十余亲兵的代价退出主战场向后逃去。然而他的厄运并未完结,在他以为逃离危险的时候,一支弩箭混杂在战场混乱的喊杀声中破空而至,不偏不倚正中缺少甲胄防护的大腿内侧,又一处血流如注!郭太只觉眼前一黑扑通跌倒,亲兵大惊抬着他向大阳跑去……

太史慈发现郭太扑倒后立即大吼:“白波贼首郭太已死,弟兄们,这仗我们赢定了!”说着蟠龙枪舞动如飞,不再急于追击的太史慈立刻大杀四方,所过之处非死即伤,白波军看到太史慈如见阎王,恐惧惊叫着败退溃散。另一侧的赵云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杆亮银枪舞出两条银龙,左右呼啸怒吼将附近敌人杀得干干净净。两员主将败逃,白波贼再难抵抗跟着溃散,赵云、太史慈领兵追杀三五里才收兵返回。

路上,太史慈担忧道:“想不到白波贼逃的这么快,这次打草惊蛇,等045机步师赶到怕是来不及了!”诚然这是白波贼最后逃离的机会,却因郭太意外陷入昏迷而耽搁……至于那支要命的弩箭却是有人刻意为之。

同日,绛邑城外,孙仲瞪着城上熊熊大火、城下数百具军兵尸体恼怒的全身发抖,嘴角竟咬出血来。一个时辰前,孙仲吃了败仗,而且败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昨日来到绛邑城外时天色已晚,孙仲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命人劝降。谁知守军不理不答,还以箭矢还击,令孙仲气恼的很。遂于第二日天亮后派出一个机步师和一个弓弩师发起猛攻,作战策略仍为箭雨压制、轻重步兵协同登城。经东恒实战锻炼后,041机步师对该种方法驾轻就熟,推进迅速果断。守军遭到箭雨压制后损失颇重,城墙上站立反击的兵卒寥寥无几。看到这种情况,孙仲以为大局已定,准备入城受降去了。

然而,变故突然发生,城墙上不知何时出现许多高举门板的百姓,他们掩护着守城兵卒将一坛坛的油搬运上城并全部倾倒在城外登城的高勇军士兵头上。重步兵厚重的铠甲此时反而成为负担,士兵在泼满油的云梯上攀爬困难,稍不留神便会打滑掉落,沉重的身躯往往将云梯下协助的轻步兵压伤。

看到此处,孙仲略感吃惊,虽然油的润滑加大了攀登的难度,但真正因此掉落的士兵并不多,可是,孙仲反而感到不安,那是一种似曾相识的不安!突然,孙仲大吼:“鸣金、吹号,让士兵赶快撤回来!”话音未落,孙仲惊恐的发现对面城头抛出十余支火把,已经泼满油污的城墙、云梯以及士兵顿时燃起熊熊大火,惨叫声、哀嚎声随即响起……

孙仲睁目欲裂,急步上前吼叫道:“弓弩兵前进,全力压制射击,一定要将机步师的弟兄接应回来!命令勤务兵赶快准备布单、泥土竭力救治伤员!”

弓弩兵闻令骤然加快攻击速度,漫天箭矢连绵不断的射上城头,将守军的后续攻击延阻。趁此机会,机步兵陆续撤回。许多士兵身上仍在烧着大火,勤务兵不顾危险将布单、泥土一个一个的盖上火焰中的士兵……

待统计战报,孙仲暴跳如雷,一次进攻还没登上城墙竟阵亡一百余、受伤五百余,其中一多半为重步兵,损失不可谓不大!本想继续进攻,怎奈云梯基本毁于大火,无奈之下只好暂且休息,加快打造云梯,等待来日猛攻!

……

七月十六日黎明,高勇早早起身来到帐外,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农田庄稼,竟感慨人类的伟大,几群麻雀时起时落纵横田间,早晨是鸟儿最欢快的时刻。这时贾诩从帐内走出,看到高勇立足远眺,笑问:“主公可是感叹河东郡的美景?”

高勇笑答:“是呀,以前一直以为河东郡是黄土遍地、沟壑纵横,没想到却是如此美景,造物弄人啊!”

贾诩奇道:“黄土遍地?沟壑纵横?主公由哪里听得?河东土地平易,四面环山林木众多,更有黄河、汾河、涑水、浍水、沁水等围绕,可谓肥腴之地,若不是吏治败坏黄巾战乱只怕早已富甲天下了!”

听到贾诩介绍,高勇缓缓点头,无限感慨道:“是呀,如此富美之地绝不可再陷入战乱!”说着扭头望向闻喜城,“今天只等徐荣的答复了!”

贾诩嘿嘿笑道:“主公放心,徐荣识大体通谋略,一定会给出满意的答复!”

这时一名士兵小跑过来:“报告,徐将军、卫校尉求见!”

高勇望向贾诩道:“徐荣胆识过人,真乃难得的将帅!”

帅帐,徐荣安坐,目光略显惊讶的扫视帐内陈设,几把座椅,一张长方型木桌,兵器架靠右放立,除此之外空荡荡再无其他,干干净净唯有“简朴”二字可以形容。卫固侍立身后,警惕的聆听帐外动静。

“徐兄,三日不见想煞文和了!”贾诩人未到声先到,随后帐帘掀开,高勇率先入内,对徐荣一抱拳返回正座。贾诩紧随而入,脸上带着平静而自信的微笑,竟让人生出和蔼可亲的感觉。

徐荣赶紧起身施礼:“徐荣拜见征北高将军、贾右军师!”

高勇伸手想请:“徐将军不必客气,请坐!三日之期已到,不知徐将军是否考虑清楚?”

徐荣第一次近距离打量高勇,年轻、自信、洒脱与一股刚正不阿的率直结合在一起,其中还夹杂一丝狡诈、一丝诡秘与一丝圆滑。徐荣搞不清楚高勇这样一位年轻人为何能拥有如此众多特征鲜明的气息,稍定心神平静道:“荣心中已有答案,但仍有几点疑虑未曾打消,还请征北将军明示!”

高勇与贾诩对望,立即笑答:“但讲无妨!”

徐荣缓慢合上双眼,调匀呼吸后问道:“方今天下已乱,各地盗匪蜂起,天子更陷于恶人之手。民不聊生、灾祸双至。征北将军奋起辽东,定周边、安幽冀、富黎民,此皆古今未有之旷世奇功。然,擅改官制、屠戮世族、私铸币钱无一不是叛逆犯上之举,徐荣想知征北将军究竟如何想法?”说罢目光锐利凝视高勇。

高勇听罢,心中竟有一种怪异感觉:“眼前的徐荣怎么看都不像东恒城外好色莽撞之徒,难道他是……”欠欠身,取下腰间佩剑放于桌上。卫固看到高勇摘下佩剑本能的靠近徐荣。高勇露出赞赏的微笑,转而对徐荣道:“是非功过如缥缈云烟,高勇所愿唯百姓安泰国家富强而已,唯老有所终、幼有所长而已,唯兵甲天下、吏治清明而已,唯开疆扩土、一统环宇而已!”

听到这徐荣眉梢微挑,竟有些许敌意。

高勇没有理会继续道:“国者,万民之家也;君者,万民之长也。民拥君亦可弃君,民爱国亦可弃国,此例古今多有不胜枚举,何也?”

徐荣一愣,旋即陷入沉思。卫固也凝神静听,虽知此番言语有悖纲常,却也暗合天道。

高勇望向贾诩,看到他也在仔细聆听,“君不爱民,故民弃之;吏不护民,故民恨之;国不惜民,故民怨之。长此以往则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其后杀吏、弃君、毁国,遂致天下大乱更替轮回!天下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高勇所为上对天地、下合百姓,唯求国富民强傲视环宇!千秋功过,只需后人评说,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徐荣震惊,思绪竟于瞬间停滞,呆望高勇久久不发一语。卫固身体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