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烽-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里的走出的武将大都身居要职,指挥着高将军麾下的绝大部分兵马。因其师出同门,故而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战力自然强大,否则高将军纵横十余年,可曾有过败绩?”杨修带着淡淡的妒嫉语气讲道。

“呵呵,世事无绝对,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也许,不久之后,高将军就会遭到第一次战败呢?”徐方哈哈笑道,迈步沿街走去。

杨修脸色微变,却迅速恢复正常,紧跟上徐方的脚步,“徐兄,不知这大门是否允许我等进入……”

与这二人悠哉游哉的心境不同,此时的督军府上下已经忙得人影飞奔。高勇推行的精兵简政国策,彻底解决了历代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问题,根据职位确定人员,职责明确,分工清晰。只有领兵作战的将官才有资格配备规定数量的亲兵处理日常军务,其余军内文职及政务院各系统文职官吏,只有够级别才能配备一至五名随员,其他的都得靠自己双腿奔波。用高勇的话讲,既然给了你丰厚俸禄。就要做出对得起这份俸禄的业绩!

批准运送粮秣南下青州的命令在得到高勇签字确认后,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在传讯兵的背囊中向北奔去。

于禁,这位忙于新兵征募训练的将军,已经三四年没能好好休息过了。连续不断的战争除了带来巨大的战争红利以及地盘扩张之外,剩下的恐怕就是自己亲手训练,再一批批送上前线的新兵了。

此时的于禁早已没有了当年的俊朗,代之而来的是严谨,是肃穆,是消瘦。世人皆以为前方作战的将士最辛苦,实际上,支撑大军连续作战的除了政务院高效的辎重补给外,最重要的便是于禁掌握的新兵训练营了。毫不夸张地说,于禁的作用甚至比政务院更加重要。因为他能保证战斗过后的部队战损得到最快补充!

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眼前闪过,于禁的心早已清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何况这些兵将有相当一部分再无法回到家人身边。

“将军,第七十五期新兵营已经整训完毕,可以分派至各师了。”副官拿着厚厚的花名册来到于禁桌前。

“优先补充给第十四军,年前驻扎倭岛的142师已经启程返回,其部伤亡超过一成。另外,刚刚结束休整,赶赴倭岛换防的141、145师也必须保证齐装满员。其余兵员调往凉州,补充进第十一军。此外,立刻拟定一份新名单,将上述两军符合要求的兵士递补进入第六、第二军。安排去吧,这是主公特别叮嘱的。剩下申请补充兵员的部队,必须延后两期。”于禁一边翻阅名册,一边下达命令。眼前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这是不知道今后还能否再见。

“遵令!”

副官立正敬礼转身欲走,却被于禁叫住。“再仔细审查一遍,这批新兵中是否兄弟阵亡的。如果有,暂时补充进并州的第九军吧。”

望着副官背影,于禁陷入沉思。这时,兵丞赵咨在卫兵的引领下进入屋内,“于将军,想何事如此出神?”

“哦,赵兵丞来了。没什么,刚送走一批新兵,心里有些落寞。”于禁笑了笑,示意卫兵准备杯水。

“是啊,他们是我军不败神话的缔造者,却也是承受了最多伤痛的人。看到一封封阵亡通知书,心情很沉重。对了,这是主公的命令,请于将军着手抽调兵将前往长安,务必于八月前组建完毕七十四、七十五两个龙骑师。所需战马可由蓟县马场调拨。余下优良马匹替换各部队的老弱战马。最后按市场价供给民间,保证今年秋收运力充足。”赵咨简单说明来意,并将军令交给于禁。

“这是……”于禁微感惊讶,主公的意图很明显,准备对汉中用兵了!

“呵呵,主公还让在下转告于将军,鉴于奉天周围兵力空虚的情况。可以适当安排各地暂编师,以跨地域行军为目的,分批轮换到奉天周围的辽阳、奉阳等地训练。当然,必须要在农闲期间。”

于禁闻言苦笑,“奉天大营是闲不下来了!”

另一面,高勇躺在自家院中的藤椅上闭目养神。徐州战事虽然规模不小,却并不能吸引太多关注的目光。高勇相信凭借张颌、乐进、孙仲、高览诸将联手,无论刘备还是曹操,都难以讨到好处。更何况,此次预计动用兖、青、徐、扬四州兵马,仅靠一个残破的豫州。绝对无法撼动己军巨大的优势。

“夫君,又在想着前线战事?”苏雪莲轻轻来到高勇身旁,将薄毯盖在高勇身上,神情的目光凝视着高勇明显憔悴的脸庞。“整日操心国事,身体都照顾不周。姐妹们看着心疼,等青儿身体恢复了,就让她在出征时多陪陪夫君。”

“谢谢,有你们在夫君身后支撑,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倒是这几个孩子,越来越顽皮,可把你们累坏了。尤其是你……”说着轻轻搂过苏雪莲的柔肩,“不要太宠惯他们,等这群小家伙们长大后就有的你累了。还有阿,这段时间夫君不会离开奉天,留在家里好好陪陪你们。顺便努努力,也怀上我们的孩子。”

“夫君……真坏!”羞赧的粉红色脸颊,更衬托出苏雪莲的淡雅。

高勇用力紧拥,“你亲属的事还没有消息吗?是不是马成他们不够用心?”

“看你……小马他们几乎快要将整个幽州翻过来了,可还是没有一点眉目。似乎……”

“似乎什么?”

“唉,天意使然,不去多想了。还是珍惜眼前的你,珍惜现在的幸福最重要。而且,即便找到亲人,他们也未必认得出雪莲了。”一丝淡淡的忧伤闪过明亮的双眸,看得高勇心中微痛。

“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只要将你寻找失散亲人的事公告天下,相信前来相认的人绝对会挤满奉天城的大街小巷!”高勇笑道,伸手拨开苏雪莲额头的秀发,“知道吗?现在的你已经是万千少女的偶像了!”

“去,没正经!”

“呵呵,等青州境内的运河修好后,夫君带领你们沿河游览一番,比之大海之上航行别有一番风味。”高勇满怀憧憬,“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没有苛捐杂税,没有严刑峻法。没有横征暴敛,没有破坏经济,没有天灾人祸,高勇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不影响国计民生的情况下,完成这一旷古盛事。

“好啊,雪莲也早想去青州、徐州游玩呢。还有扬州,还有南洋……夫君!?”

“咳咳,如此良辰美景,何不入屋研究一下人生乐事呢?”

两只喜鹊追逐嬉戏着来到将军府内,叽叽喳喳欢快的鸣叫,带来了春的气息,也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惊喜……

三月二十五日,高览率部抵达广陵郡城。同时,北上的吕峻部已经攻占无人驻守的曲阳,并开始四散斥候,主动联系南下的孙仲所部。

“老张,这一次你的反应平淡的有些过分,说,是不是在谋划大战役?”高览一边卸甲,一边笑谈。

“瞒不过你啊,想来你也发现刘备的反常了吧。不声不响的撤兵,让出了几乎整个东海国,恐怕此时孙将军也是一头雾水呢。不过,埋伏在下邳的细作终于在昨日送回来一份至关重要的密报。你猜猜看是什么?”张颌一脸懊恼,却难掩点滴兴奋。

高览摸摸下巴,思索片刻,猛然惊醒道:“乖乖,难道刘备准备跳出徐州?这可是大手笔,魄力不小。”

“哦?英雄所见略同!颌也觉得刘备要离开徐州,细作送回的消息显示年初时,刘备就已经着手调集精兵、储备钱粮,我方安插的人起初只以为他在备战,谁知就在你们抵达的那一天,这些精兵竟然悄悄的向豫州分散转移!”

“兵力多少?”

“两万左右,但是钱粮却不少。我倒奇怪,他怎么避开曹操的耳目。”张颌冷笑道。

高览摇摇头,问道:“岑壁那边怎么样了?还在与夏侯渊对峙?”

“顶着呢,互相偷袭了几次,都没成功。夏侯渊的确不简单,靠着一座残破的东阳县城,防守得滴水不漏,很是让岑壁挠头。”张颌调侃道,“另外,高邮一带也不太平,刘繇的小动作越来越多。虽说其智囊董袭明确表示反对,可刘繇仍一意孤行。最有趣的是,孙策竟撤回了驻扎吴郡西边的兵马。”

“嗯……看来这潭水很深啊。临来时,主公秘密叮嘱,要秘密监控陈登及其麾下的广陵郡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如果一切正常最好不过,待徐州安定后,以广陵郡兵为基础,张将军拟定一份名单,并着手组建徐州警备队。”

“主公还是一样小心,算无遗策。说实话,陈登此人性格谨慎,自从决意归属主公后,一直谨守本分,不行差踏错。即使广陵郡兵,也始终交给我军派来的教官指挥。”张颌中肯道,“而且,在作战上也十分配合。特别是在七十二师和七十一师抵达后,即使有其它想法,也该消失了吧。”

高览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曹军试探进攻后便一直处于隐忍不发的状态,刘备又在秘密撤兵,那我的七十一师该部署到哪里?”

“暂时不动,作为战略预备队。”张颌皱眉道,“颌有种感觉,曹操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他如此隐忍,一定是有巨大阴谋。不过,相比曹操,颌更担心吴郡那位,天知道这老家伙抽起风来会发什么颠!”

“吴郡?刘繇不动则已,一动,只怕会后悔终生的!”

张颌看了看天色,“去我那喝杯水酒,再仔细讲讲北疆之战,邸报上看到的太过简略。虽说错过了如此旷世大战,却不想连细节也不知道。”

“好,把酒言欢,回味北疆之战!”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三章 瞒天过海(6)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三章 瞒天过海(6)

三月二十六日,晴。广陵郡凌县与下邳下相县的交界处,两支斥候小队冷冷的对峙着,这种情形不是第一次出现,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双方士卒冷眼相对,刘备军卒中只有一人骑马,还是那种老弱战马,毛色灰暗,体态疲惫,余者皆为步行。高勇军则恰恰相反,清一色膘肥体健的高头战马,马背上的骑士轻甲挂身,弩、弓、马刀齐备,还有四个箭壶。仅仅这套装备,就羡煞了敌人。

只有对比才能分出优劣,单靠装备,刘备军卒的士气就为之一滞。好在,虽然曹操挑起了纷争,青州孙仲也已挥军南下,可在这里,双方仍然保持着适度的克制。刘备也好,张颌也罢。都没有点燃战火的意思。

原本刚从厚丘撤退回来的部将刘琰还打算试探一番,却不想遭到刘备严令禁止。一肚子怒火无处发泄,只好找到曹豹诉苦。谁知,为当年站错队列懊恼万分的曹豹,比他的火气更盛。区区一介校尉,手下五千老弱病残,怎比得上当年混迹自己手下,如今掌握广陵一万五千郡兵的几人。陈茂不过与陈登有族亲,便直领中军校尉。廖弘,当年不过是看管辎重的无名小官,如今也已坐到左军校尉。最令人愤恨的还是皇甫宬,想起当初三番五次寻衅滋事羞辱之人,竟也成了右军校尉!曹豹毫不怀疑,这三人只要不出意外,将来必定能够成为高勇军中的师将,运气好的话……

“唉,一步错,步步错!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轻信了刘备。结果……”

“曹校尉在吗?”刘琰尖细的声音响起。

“原来是刘校尉,你这是……”曹豹诧异道。

“还能怎么回事?心理有些不痛快,找兄弟喝喝酒。”刘琰苦笑,“唉,主公、军师再度下令不许挑衅,难道就只能眼看着高勇、张颌、孙仲之流在头上拉屎拉尿?”

“这……”曹豹立刻明白过来,刘琰估计是气恼未放一箭撤出厚丘的事。遂拍了拍刘琰肩膀,示意他坐下,劝慰道:“敌军势大。暂时避让也是无奈之举。高勇可是掌控北方六州之人,随便调动些兵马都不是区区半个徐州能够抗衡的。”

“心里憋屈啊,早知如此,当初何不南下扬州,有大江阻隔,高勇也只能望江兴叹。”斟满酒,刘琰一饮而尽。

“话不能这样讲,中原毕竟富庶,人丁兴旺,是扬州比不了的。更何况,谁能想到强盛至极的匈奴、鲜卑居然都被高勇打的元气大伤败回草原。否则,张颌、孙仲又怎敢轻启战端?”曹豹想起了陈到无意中讲起的话。

“主公还是仁慈,年初之际,真当挥军杀入广陵,也不至如今窘境。听说高勇又从北边幽州调了一万多步卒过来,区区一个广陵已经聚集了五六万兵马,啃不动了!”刘琰再满饮一杯,似乎恼恨自己的生不逢时。

“想必军师已经有了全盘谋划,否则也不至于让我等暗中迁徙家眷族人。虽说心有不甘,可也只能跟着主公继续打拼了。”牢骚的话,听起来更容易令人产生共鸣。

“咋?还不想离开?也是。故土难离啊。”刘琰双眼眯起,隐约可见闪烁的泪光。“今天巡视,又撞见敌军斥候了,那装备……眼馋啊!要是咱能搞上一套,即便面对千军万马也不会怕。”

“呵呵,别做梦了,曹操跟高勇打了几年,大小战斗无数,也才不过积攒下来百十套甲胄,那些可都是用命换来的,你舍得?就算你舍得,仁慈的主公也舍不得呢!”曹豹有意无意的讲到,对于仁慈,好像隐藏着些许不满。可惜晕晕乎乎的刘琰没能注意到,这个微妙的细节。

二人把酒言欢大半个时辰,才在刘琰醉醺醺的酒气中结束。坐在案前,冷视鼾声如雷的刘琰,曹豹嘴角微微抽搐,目光闪烁不定。一会往往窗外,一会查看蜡烛……

三月二十七,北上的吕峻部斥候与孙仲部四十五机步师先锋相遇,至此,东海国东部,即丘、厚丘一线悉数收复,徐州、青州的陆上交通打开。不须张颌提请,孙仲便即下令四十五师进驻厚丘,与曲阳、凌县遥相呼应。青州别驾孔融一边督促转运粮草,恢复东海国新占之地的民生吏治,一边调动武安国的青州郡兵协助清理刘备残余及山贼路匪。并尽起三千路工,全力改扩建青徐官道,为下一步行动打好基础。

青徐畅通,张颌没了最大的束缚,当即命令高览率部进驻凌县,待时机成熟后立即兵发下邳。

同日,东阳城西,又一支曹军兵马抵达。夏侯惇,曹操深为倚重的另一员大将,在得知兄弟夏侯渊初战不利的消息后,便即昼夜兼程。虽然他不太赞同选择此时攻打广陵,可看到粮草即将告罄的窘境后,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打上这胜率不高之仗。

“城外敌兵有何动作?”来不及寒暄,夏侯惇直接了当问道。

“老样子,不停袭扰,主力却躲在营寨内不露头。不过,兄弟这一来,怕是对面的岑壁要出来遛遛了。”夏侯渊很是无奈的说道。

“岑壁?什么来历?”夏侯惇皱起眉头,这名字听都没听过,八成又是无甚名气之人。

“没什么名气,似乎当年跟过袁绍,战败后投降高勇,很是蛰伏一段时间。如今。其与高览均被高勇启用,委任为七十一、七十二两师师将。”夏侯渊撇撇嘴,投降是最被人鄙视的行为,而投降后能受到重用的概率更小的可怜。谁知,高勇竟然一反常态,对于投降之将多有宽赦,甚而委以重任。比如说掌握一军的孙仲,曾跟自己打对台的赵弘,还有名扬长安的潘凤。甚至袁术旧部,也在兖州就地整编,原以为会打散重整。不成想竟然直接编为一个军又四个警备师。

“又是降将?高勇难道没一点担心?倘若有一个怀有二心,拐跑上万兵马,保叫他欲哭无泪。”夏侯惇嘟囔诅咒。

夏侯渊微笑摇头,脸色微黯道:“难啊!几年前,其部兵马大约来自同一地方,互相之间多少有些联系。可如今……等明日交手,你便会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