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烽-第6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先诧异道:“可是两个月来北方一直很稳定啊,未见任何异常?”

“呵呵,那是你不了解高勇。此人不动则已,动必雷霆万钧”程昱笑道,神色中不乏钦佩之情。“两月来,荆州、豫州、扬州的商品价格明显上涨,高勇军对偷运的缉捕越来越凶狠,仅仅八月,豫州即折损了二百余人。这些尚不算如何,最恨的还是对马匹的严控。以前还能买到一些驽马,如今连病马都买不到了。放眼江南,只剩丞相麾下的虎豹骑这最后一支骑军。”

“这……有大江天堑在,高勇的骑兵也无用武之地吧”刘先有些天真道。

曹操不禁大笑起来,“扬州尚在高勇手中,他不需要渡江,只需西进即可”

这时,蒋干快步走了进来,“丞相,长安细作密报。”

“哦?莫非高勇要出兵益州?”程昱惊道。

蒋干急忙摆手,“非也,乃是长安组建了一支庞大商队,并派军队护卫,向西域贩卖物品。”

“这有何奇怪?自从高勇占据凉州,每个月不是都要派出商队?”刘先奇怪道。

蒋干看了一眼刘先,微微躬深施礼,“刘别驾,这次的商队非同小可,仅货运马车就超过八千辆,随行护卫的军队是一个加强步师,兵力高达两万”

“这是……”曹操面色一变,震惊道:“高勇这是要对西域动手派兵护送不过是探路罢了。难怪豫、荆、扬的物价上涨,有了西域,高勇不必担心货物卖不出去。仲德、始宗,看来自力更生才是唯一出路啊你们立即拟定一份计划,调兵遣将,一个月内必须遏制百姓逃离。”

九月中,南方的暴雨总算告一段落,北方的旱情也在冷空气光顾后得到缓解。

九月二十日,曹操、刘备联合出兵五万南下,三战三捷,迫使袁绍放弃武陵郡,收缩兵力坚守长沙、零陵一线。若非孙策的主要兵力都用来防备交州、扬州,只怕袁绍都可能被打得逃入南荒。

此时,北方大漠也传来了消息,惨败而回的左匈奴果然利用时间差,抢先对鲜卑下手,半个月内吞灭西部鲜卑百余个中小部落。其后,鲜卑主力返回,双方激战数场,鲜卑略占优势,却也难以击溃匈奴主力。

九月底,北方大漠普降大雪,鲜卑、匈奴罢战。

十月,幽州、冀州、青州、司州迎来丰收,尤其是河套地区,即使受到旱情影响,仍然创造了超出预期的产量,凉州、兖州、徐州、汉中也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农业、商业取得大发展。受益于西域商路的开通以及全新农具的全地域推广,政务院预测本年全年税收有望突破二百八十亿,粮食总产量更是创纪录的一百零八亿石,仅仅农税一项就接近二千二百万石

连续五年财政盈余,让高勇底气充足,有了向西域伸手的本钱。于是,十月一日这一天,高勇下令统帅部抽调精兵强将,根据西域商队搜集的资料,制定攻击计划,第一步就是要将国境延伸至安息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章 隔江相望(2)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章 隔江相望(2)

建安二年年末,连续数年的天灾人祸,已经让大汉百姓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只要能活下去,哪怕再苦再累,也没怨言。

北方数州丰收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遍了东南西北,各州郡都自发的组织起庆祝活动,政务院及时发布公告,规定官府最低收购价格,并开始通过期货市场交割粮食。有了两方面保证,北方粮价的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粮商的收益虽然受到影响,但在官府的统一调度引导下,也算是劳有所得。

今年的丰收虽然无法装满所有的储备粮库,但也足以维持正常的国民开销。政务院仍然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划稳步前进,工商业相对发达的州郡继续推进农转非进程,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的同时,增加工商业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质量,为即将到来的西域拓荒备足物资。

闲庭信步于久违的奉天街头,打量人来人往的热闹集市,高勇顿感欣慰。十几年的奋斗才有今日成就,放眼古今,虽不说堪比三皇五帝,也足以与秦皇汉武比肩。陈群、赵胜跟在左右,同样是笑容满面。以前都以为农业是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然而经过这些年的亲身实践,他们才慢慢领悟到高勇真知灼见,农业仅仅是国家基石,是稳定的关键。工商业才是国家强大的核心。仅仅占比一项就能清晰的看出来,从初平三年到建安二年,农税占比从12逐年下滑到7而商税则从65上升到76此消彼长的背后,是年税收总额从46亿攀升至294亿,其中变化可想而知

几人闲逛一阵,便来到王记老号的茶楼包间内品茗。

等到第一壶清茶端上来后,陈群终于按耐不住开口道:“主公,截止今年底,官府储备的黄金已达四百万斤,白金为七百万斤,且随着倭岛、青州、兖州、凉州、并州陆续发现新的金银矿脉,明年的储备增长可能会创出历史新高。政务院内部为此商议数次,希望能得到批准,提前推行主公制定的金融改制方案。先有幽州、冀州试点,逐步回收金银铜币,代之以纸钞;同时推广大宗交易的信用化,减少实物货币的使用,代之以汇票、本票等信用替代支付方式。”言罢,偷偷向赵胜、荀攸等人暗示。

几人心领神会,纷纷出言附和。荀攸主抓官吏,自然从薪俸角度阐述观点。无非是金银铜币的发放必然牵扯到转运,耗时耗力不说,还增加一块额外开支。如果采用纸钞,转运费可以节省九成九,还能起到带头作用。

赵胜的想法则先进许多,轻泯一口清茶后说道:“主公,通过胜这几年的研究发现,用经济手段掠夺敌人资源、消耗敌人潜力,其结果未必比战争差。倾销商品打压敌人的生产能力是核心,它能慢慢击溃敌人的战争潜力,而如果采用纸钞,不但能悄无声息的换取敌人的金银,还能无形中掌控敌人的经济命脉。试想,敌人使用我们发行的纸币,虽然平时显不出什么来,可一旦爆发战争,我方细作就可以大量使用伪钞假币,让敌人物价迅速飞涨、经济崩溃,从而失去战争能力”

“哦?”高勇惊讶了,想不到赵胜居然能想到这一层,虽然比起后世的经济理论浅显,但也足以领先这个时代。货币是掠夺手段,特别是现在这个经济理论贫乏的时期。舞动经济大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想法很新颖,赵兄要继续深入研究。用商品打压,用纸钞掠夺……只可惜,这样的手段只能用一次,否则敌人就会有防备。不过,哪怕只能使用一次,也足以消灭任何强大的敌人既然政务院内部已经有了决议,相信也有了实施细则,那么我也就顺水推舟,执行吧,只要利国利民”

“诺”几人欢欣鼓舞,看得出来,他们对于发行纸钞信心十足。

陈群看到高勇心情大好,微微沉吟后说道:“主公,还有一事,右军师请求增加翰林院(科研院的正式名称)的科研经费。目前每年费用大约是十五亿。”

高勇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提升到二十亿科研方面不能节省,该花多少花多少。这些花出去的钱会在不久的将来成倍的返还回来,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说着说着,高勇突然愣了一下,旋即大笑道:“看看,明明是出来散心的,结果又讨论起公务了。你们啊,新年的时候要注意休养,否则都累垮了,谁来主持工作?”

几人嘿嘿笑了起来,倒是陈群仍不悔改,追着高勇继续请示:“主公,甘将军请求增加造舰预算,以保证联合舰队维持在二十艘战舰的规模。”

“二十艘?”赵胜吃惊了一把,“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艘造价都要一千三四百万,维持在二十艘,乖乖,这可就是两个多亿啊换成金子,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

高勇无奈的笑了笑:“海军水师就是吞金窟,多少钱都不够砸的。但也没办法,孙策占据了交州之后,必然大力发展水师,甘宁的压力增加了很多。二十艘船的确不多,而且南洋的探索还要继续……这样吧,让甘宁拟订一份详单报上来,再让刘晔把新型舰船的研究情况汇报一下。政务院要继续大力鼓励民间探索海洋、移民南洋,还要组织官府的探索队深入大洋。正好今年国库充足……”

陈群一听,脸色顿时苦了下来,“主公,打一场仗都要二三十亿甚至更多,国库这百亿盈余真不算多”

“哈哈,长文啊,钱就是要花的,无论是百姓储蓄还是国库盈余,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花,不要吝啬,大胆的花”高勇打趣道,“当然,适当的留下一部分还是必要的,虽然明年动兵的可能性不大,但有备无患嘛。”

这时,屋门轻轻打开,秦风迈步而入,“秦风拜见主公”

“坐吧,今日难得清闲,畅谈畅谈”高勇挥手示意秦风落座。

秦风整理衣襟,随即端坐下来,“主公,刚才听闻今年要鼓励开销?”

陈群闻言立刻向秦风挤眉弄眼,可惜没有针线,否则他真敢上去把秦风的嘴给缝上。

“怎么?你那一摊也需要提高预算?”

“嗯,近两年幽州、冀州的城池扩建的厉害,新建的村镇也多如雨后春笋,现有编制的警备队已经无法满足治安需要,而且还要时刻准备协助作战,压力很大。”秦风诚挚道,声音略带沙哑,更显辛劳。

高勇沉思片刻,“这个问题还需要再等等,我这里有个制度改进方案,准备年后拿出来,让诸位讨论增减,然后取代现有的行政制度,以期更加合理高效。警备队也是其中重要一环,并且职责也将改变,不再负责军队作战的辅助任务。”

“这样啊,呵呵,那就没事了。”秦风嘿嘿笑了笑。

此时的窗外飘起了雪花,落雪纷飞,辅以清茶一杯,说不出的舒服惬意。

新年依旧热闹非凡,张灯结彩的大街上到处是欢歌笑语的人群,不在乎寒冷,不在乎夜风。孩童们嬉笑着奔跑追逐,青年男女牵手而行,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则坐在院门口,笑呵呵的看着儿孙们嬉戏。

高勇也没能闲着,几个孩子正是淘气的年纪,搂住这个跑了那个,一家人闹得不亦乐乎。

此时此刻,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焉耆国,也因为一支庞大商队的到来,掀起了滚滚热潮。焉耆并不大,方圆也就几百里,只不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城池修建的有模有样,手工业、商业很是发达。

拿过属下递来的文卷,苏由慢慢翻阅,帐篷内只有油灯静静的燃烧。焉耆国面积不算大,但是人口却是不少,约有一万四五千户,人口超过了五万,拥兵一千。除了主城,还有三个卫城,在这一带算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然而,与城外驻扎的商队及护卫军队相比,实在是不够看。

微微摇了摇头,苏由放下文卷,回想起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心中很是感慨。西域这条路比西凉还要难走,除了环境恶劣外,水源匮乏、良田稀少也是关键。至少,在苏由看来,如果没有充足的物资保障,或者后路被断,来多少兵马都是一个死。

焉耆国主是个五十来岁的矮胖子,名为拓哒。此人热情好客,对于往来客商都是照顾备至。当然,他之所以能养活一千军兵,也要仰赖客商的奉献。只不过,自西汉以来,西域诸国就知晓了汉朝的强大,轻易不敢对汉朝来的商人动粗,故此才有了好客之名。况且,面对城外驻扎的将近两万大军,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咋刺。

“师将,粮草大约三天后运抵,按照目前情况,最好在这里多停留几日。”军司马吴渊禀道。

苏由点点头:“天气寒冷,也不适宜赶路,既然这样就耽搁几日。不过,你和杨长史要商量一下,约束将士不得滋扰地方。当然,有些人心怀鬼胎主动挑衅的除外。”

“遵令。”吴渊领命,“师将,最近巡逻队总能发现可疑人等围绕着军营打转,是不是清一清?”

苏由侧过头想了想,“挑几名铁鹰锐士暗地里解决,别留下痕迹。我师此行可是彰显国威,必然会让一些人感觉到害怕,小国小邦的肯定没有想法,但是一些大国,比如说安息、康居、大月氏、大宛等就会有不该有的心思,他们可不希望我们出现在边境。而匈奴则是希望我们与西域诸国展开大战,借以消耗实力。”

吴渊冷哼:“秦王已经准备西征了,康居、大月氏、大宛等国迟早要臣服在我军铁蹄之下。至于安息,从商人那里得到的消息看,他们目前的境况也不乐观,据说正在遭受更西边的国家入侵。匈奴,哼,稳定西域后,就能三路出击远征匈奴”

“是啊,所以秦王才要提早西征。匈奴虽然再度受到重创,但仍有拼死一战的实力。”苏由轻叹,“到外面走走,西域风情也算别有味道。”

吴渊嘿嘿笑道:“腰够细倒是真的”

拓哒满头大汗的坐在自己的王宫内,脸色微微发白的他刚刚从城外返回,亲眼目睹了汉军的日常操练,仅仅是呐喊的声音就震的鼓膜发疼,更不用说一千骑兵纵横驰骋的壮观景象了。想到自己手里的一千兵马,拓哒只感觉到脊背发凉。以前或许还能蔑视汉朝的强大,毕竟山高皇帝远,想必也不会为了点小事千里迢迢的跑到这边。然而,现在这个想法灰了,传言中的秦王既然能派出两万兵马跑到这边溜达,也同样能派五万、十万大军前来游玩……擦了擦汗,拓哒抬起头来对外面伺候的人吼道:“立即通知城内所有人,绝对不能惹汉人,绝对不能”

这声咆哮传出了很远,却还是没能传进一些二世祖的耳中。

城南一处小庄园内,一个满脸横肉的二世祖正在色迷迷的打量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汉家少女,虽然穿着不像西域女子那般暴露,但也别有味道,似乎很能勾起男人的欲望。这位二世祖以前也曾打过汉家女子的主意,可因为有老爹管着,一直没什么机会,就算偶尔偷摸干了一票,也是姿色平平那种,根本无法与眼前的美人相比。

“嘿嘿,汉家美人,快过来,咱们一起乐乐哦,这边还有享乐丹,可是高价从你们汉人商户手里买的,用在你身上也算是物归原主啊”二世祖晃着手里的药丸,笑嘻嘻的凑上前去……精虫上脑的他却不知少女的老爹已经冲进了汉军大营,正跪在苏由跟前痛哭流涕……

苏由的脸色越来越黑,吴渊双拳紧握,反倒是杨长史露出一丝冷笑。等到老商人陈述完了经过,方才目露寒光道:“集合,出兵”

号声骤然响起,王宫内的拓哒闻声一愣,脸色立时一变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章 隔江相望(3)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章 隔江相望(3)

西域诸国,仔细追溯起来,虽然历史也算悠久,但并未经历过真正的大战,充其量万人规模已经能够铭记史书了。比如说这焉耆国,拥兵一千已经可以横行方圆千里,甚至乌孙、龟兹、车师等国都要给些面子。所谓国强民旺,也由此养出了一批目空一切的二世祖。当然,这样的情况古今中外皆有,谁也杜绝不了。亦由此,历时往往因这些小人物走上了另一条路。

六千兵马仅用一刻钟就开出兵营,随后在吴渊的调度下迅速控制焉耆国都的四个城门,弓弩兵抢占制高点,步兵冲入城内封锁街巷。与此同时,城内外的商人们第一时间聚集起来,按照一路以来反复演练那般做好自保的准备。

苏由率领骑兵径直冲入城中,焉耆国都的城门兵丁不知深浅的上来拦阻,结果被苏由一刀砍了个身首分离,其余军兵顿时吓得纷纷后退躲在一旁。一路狂奔,扬起数丈高的尘土,声势骇人。

“汉军戒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