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火1906-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开出了赌局,赌文莱共和国什么时候倒台。

没想到,这个自身摇摇欲坠的国家,还狮子大开口般的要向美国争菲律宾的土地。

真是可笑,那个海盗出身的劫掠者真是愚蠢之极,没有将自己的内政稳定下来,居然想要对外扩张?他以为这是海盗的时代来临?

文莱共和国目前由于人口问题——土著虽然也被承认为共和国公民,但是显然土著们自身并没有将自己视为文莱共和国的一员。

文莱想要将国家建设起来,不是一般的困难。

虽然文莱共和国目前总共有一百二十多万的土著与华人,还有各国侨民,但是这么大的地方要治理起来,很成问题。

麦克是一个外来者,没有土著基础,根本就不会给认同,华人对于西方殖民者,尤其是麦克这样的海盗只会避之不及,光是靠那帮海盗手下与雇佣军,这个国家简直就是一盘散沙。

文莱共和国成立的当天,就宣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包括鼓励移民开发,吸引外国资本,以及帮助本地土著进行独立自主的种植、养殖,建立橡胶园与棕榈树园。

在这之前,所有外国殖民者的财产全部被没收,由文莱官方掌握,哪怕是英国资本家的产业同样如此,外国殖民者不被允许对文莱的人民进行殖民掠夺。

自治领是一个国家,不是殖民地,少拿过去的那套来对待文莱。

这些没收的产业都由国家经营,利润纳入国家福利体系,所有文莱共和国的公民都能够享受到福利。

政府也积极扶持土著的农业生产,包括扶持民间橡胶园、木材加工厂以及棕榈油加工产业。

几个华人家族以及文莱土著头领给扶持了起来,并且接收了过去外国资本家留下的产业。

这让文莱人欣喜若狂,他们期盼已久的终于实现了,他们成为了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不被压迫不被剥削不被掠夺。

当然,李安生可不屑于剥削这百多万文莱人,他甚至要拉拢这些文莱人,将来为了统治东南亚上亿人而打下基础。

文莱共和国地广人稀,如果进行有效开发,必然能够使得文莱人摆脱贫困,关键是启动资金以及现代开发经验,当然,资金并不是问题,只要拉拢南洋的无数华人富商,移民文莱,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为此,麦克首先宣布,在文莱的诗里亚地区发现了油田,并且成立了国有的文莱石油公司。

麦克利用自己手头带出来的资金,其中的大约百万英镑成立了一家文莱银行,还联合了几个英国人以及华人股东,将所有从文莱苏丹那里抢来的大肆贩卖,换得了30多万英镑资金,以及原有的价值40多万英镑的黄金,作为文莱国有资本,总计两百万英镑的股本。

这家银行成立的第一个业务,便是向文莱石油公司贷款,并且控股。

北部婆罗洲本来就是一条石油带,后世马来西亚的石油资源基本上都来源于此,二战时更是引起了日本的贪欲,导致日本入侵。

原本的历史上,后世诗里亚地区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不但给英国殖民者带来巨额利润,也为文莱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财政基础。

不仅文莱成为了富国,连马来西亚也实现了经济腾飞,一度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都是拜石油所赐。

将来文莱石油公司的前景可想而知,故而一定要对这家石油公司实行控股。

当然,文莱石油公司并没有在沙捞越与沙巴大肆勘探石油,以免过度刺激英国。

诗里亚地区的石油储量,根据估算,少说也价值十多亿美元,这让英国当局后悔莫及,看来,他们的确是没有石油运。

本来壳牌公司在沙捞越是拥有十来口油井的,但是文莱共和国政府将这些油井全部收归国有,这也得到了英国政府的默许,作为麦克提供美国之星石油公司股份的补偿。

现在壳牌公司也懊恼无比,很是责怪英国政府当初的选择,说不定沙捞越地下同样有大油田,只是没有能够勘探到而已。

现在当世顶尖的石油勘探技术在美国,洛克菲勒与美国之星都是此道高手,英国已经远远落在后面,而且石油提炼技术也是无比落后,他们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的当打产品依然是煤油。

为此,海军大臣费舍尔向内阁提出,要保障文莱石油公司的利益,扶持文莱石油公司,毕竟,这是除了英波石油公司之外,英国资本占得最多的石油公司。

那位海盗再怎么说也是英国人,自然会为母国的利益考虑。

澳大利亚当年的移民都是罪犯、名誉不良者以及冒险分子,也有海盗之类,总之,现在已经没有人诟病这些。

这不是英国的传统,只要能够获得利益,什么都是次要的。

海军正在考虑促成对文莱石油公司出产石油的优先购买权,一旦得到实现,那么又是一项保证,确保大英帝国在远东与太平洋有充足的原油保障。

内阁普遍担忧文莱共和国的政权不会长久,以及英国人在文莱共和国的比例也太少,担心以后英国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

对于内阁的担心,费舍尔认为太过保守,似乎多余。

今年5月英国将开普省、德兰士瓦省、纳塔尔省和奥兰治自由邦合并成南非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

白人在南非的比例也没有超过10,其中有英国血统的白人在4左右。

南非自治领已经是一个先例,什么条件决定英国的利益被保证?大英帝国强大的实力,巨舰大炮。

而人口比例,根本不是问题。

文莱共和国目前一百二十万人口,其中土著一百零几万,华人十多万,亚洲其他国家侨民五千多人,英国人不过两千多人。

英国过去一直没有吞并北部加里曼丹岛,而是逐步渗透,也是因为怕步伐太大,导致损失过重。

最好是能够不动用武力,或者少动无力,毕竟陆军登陆作战也好,战舰调动也好,都是要军费的。

费舍尔的意思,既然文莱有石油,那么就要保证麦克这个海盗头子在文莱的统治权,苏丹的时代已经过去。

而10月7日从海峡殖民地发来的一封电报,则加重了费舍尔的疑虑。

文莱苏丹残余势力统合了沙捞越与沙巴的几个部族,以文莱共和国政权完全沦为西方殖民者以及华人家族的工具而发起叛乱。

这次叛乱涉及人数超过二十万人,其中掌握武器的有六万人,他们不甘心北婆三邦沦为西方殖民地,也不满勤劳的华人再次轻松赚取比他们多的财富。

“这些黄皮猴子,简直就是找死。他们懒惰无比,脑子又愚蠢,不会各种技艺,自然只能暂时落后于华人与西方人,难道,他们真以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就是要跟他们一样,躺在果树下等着果子自己掉进嘴里吗?”

金翰圣简直要气疯了,在叛军的口号中,他成为了奸相,首相麦克反而因为西方人的身份,没有给过多的作践。

他成为了众矢之的,叛军们宣称要打到斯里巴加湾,擒杀祸害文莱的权奸金翰圣,重新改选政权。

在叛军们看来,华人家族的迅速崛起,以及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北婆三邦,都是这位华人奸相促成的,要是让华人源源不断的涌进来,只怕将来土著们的日子更加难过。

在南洋,华人历来是财富的象征,北婆三邦的华人虽然不多,也没有富得流油的华人大家族,但是许多华人还是凭借着橡胶园与种植园拥有着远比土著舒适的生活。

北婆三邦华人与土著的矛盾其实并不尖锐,这些都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推动的。

麦克这些日子忙着文莱石油公司的事情,将大小政务都交给了金翰圣,本来这小子终于大权在手,得意洋洋的准备一展抱负,谁知道遇到了叛乱,真是扫兴。

其实叛乱分子并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而是跟随着苏丹残余势力想要抢上一笔,他们眼红了,油田、种植园,还有许多加工厂的建立,似乎会涌现一大批富豪,他们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

“给我杀,既然给他们好日子过,他们不需要,我们就送他们到西天去见真主阿拉吧。”

解冷刚刚押送了两船的军火以及一千余名雇佣军过来,将来以文莱为跳板,向棉兰老岛等地进行扩张,需要早做准备。

这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文莱国防军立即出动,对叛军进行阻击。[517z小说网·。517z。]

虽然国防军不过三千多人,但是,对付那6万多使用落后武器,大部分只是拿着大刀长矛的部族武装,似乎有些欺负人的感觉。

目前文莱共和国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对文莱全境建立各级政权,只是在石油公司、几个繁华的城镇以及首都斯里巴加湾有驻军防卫,而叛军的兵锋直指斯里巴加湾。

海峡殖民地总督安德逊爵士第一时间组织了四千多人的殖民地军队,从海路增援斯里巴加湾。

不过,等到殖民军抵达斯里巴加湾的时候,他们得到了一个不敢置信的消息,叛乱平息了。

在数十门火炮以及一百多挺重机枪的轰击下,在如此强大的火力面前,叛军很快就溃败了,经受过丛林作战训练的雇佣军追击叛军的决心很强烈,丛林曾经帮助摩洛人坑害了不少美国大兵,但是文莱国防军却完全没有这些顾虑。

金翰圣信奉的是斩草除根,除恶务尽,要一战打出上百年的太平来,让土著们从此不敢生出反抗的念头。

叛军成建制的被打散之后,撒出去的四千余名雇佣军便成为了四千多个死神,收割生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雇佣军训练营永远是以华人为主要对象的,当然也有一些白人亡命之徒,以及部分土著。

这些人对于屠杀来说,并没有什么概念,现在他们属于文莱国防军编制,那么,国家需要他们进行杀戮,他们当然无条件执行。

10月11日,沙巴的山打根地区,文莱国防军屠杀叛乱分子以及支持者4万人。

10月13日,沙捞越的古晋地区,文莱国防军击杀了苏丹残余势力,消灭了负隅顽抗的叛军三万多人,坑杀叛乱分子六万人。

叛乱分子大部分得到了应有的教训,虽说文莱国防军的手段过于残忍血腥,但是西方殖民者向来就是这么干的,金翰圣不介意模仿一回。

本来金翰圣没有下达屠杀的命令,但是有十余家迁移而来的华人移民,在沙巴的山打根遭受了虐杀,这让他立即陷入了疯狂。

华人是来做这片土地的主人的,结果还没有享到福,就飞来横祸,这让金翰圣如何向华人移民交代。

一个字,杀,唯有杀戮才能够让这些土著从此以后不敢再轻易的杀害华人。

其实屠杀的土著远远不止这么多,许多什么黑暗森林的吃人部族之类的生蛮野倒了大霉,还有其他之前有些不太肯听从号令的土著也一并给杀了,许多村镇给屠了个干净。

这次屠杀维持了十天,在这十天之内,超过三十万的土著死于非命,血流成河,无比血腥,当年西班牙对菲律宾华人以及荷兰殖民者对华人的杀戮仿佛都给宣泄了出来,雇佣军之中,有接近半数的华人是从南洋各地招募的,心中自然有着强烈的复仇欲望。

在雇佣军训练营的教程里,有专门针对华人的,那就是华人在南洋遭受的西方殖民者以及土著的双重迫害。

将来华人要在东南亚开疆辟土,必须要通过无比血腥的杀戮来实现,土著是最大的敌人,他们有庞大的人口基数。

种族灭绝是对待他们最好的办法,李安生曾经估算过,起码要在南洋灭绝一亿以上的土著,然后移民三五千万的华人,才能够在南洋打下坚实的根基。

屠杀,将是将来文莱共和国的主旋律。

海峡殖民地总督隐约得到了屠杀的消息,立即封锁了这个消息,笑话,作为大英帝国的自治领,大英帝国也是需要为此承担代价的。

文莱共和国或许不介意声名狼藉,但是大英帝国的脸面还是要的。

安德逊爵士颇为无奈,前去增援的英国殖民军居然同样参与了屠杀,沙巴州的屠杀他们便是主力。

英国殖民军这次劳师远征,好歹也是增援来的,金翰圣自然要让他们分一杯羹,在某些大家都懂的明的暗的示意下,殖民军参与了对土著的屠杀,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土著虽然穷,但是矿产丰富,也有些金银,铜器之类。

这个世界也不知道有多少大屠杀给掩盖在了历史的尘埃下,世人无从得知,比如弱势的华人群体,或许也是受害者之一。

在英国的刻意封锁之下,屠杀的消息并没有流传到外面去,只是这次文莱共和国铁血镇压叛乱的形象,已经进入到了世人的视线之内。

金翰圣迅速的委任华人与白人,甚至是之前表现恭顺的土著家族,让他们掌控文莱各州市的政权。

目前文莱一分为三,沙捞越州、沙巴州以及斯里巴加湾首都,而州的下面为市,市的下面是一些繁华的小村镇。

有大量华人的地方,永远都能够轻松建立起各级政权来,也能迅速的稳定局势,这就跟当年西方殖民者重用华人来管理殖民地是一样的,不过,跟殖民者拿华人当成背黑锅的替罪羊不同,华人将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一十一章 德国需要战略储备

第三百一十一章 德国需要战略储备

美国对于菲

律宾的利用,是作为它对远东的前进基地的,以菲律宾为跳板,美国可以轻松进入中国、东南洋甚至印度。

菲律宾并没有太多的矿产资源,美国的殖民方针,同西班牙截然不同。

西班牙是一个经济上落后、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国家,它对菲律宾的剥削主要是采取贡税和徭役的形式,进行赤luo裸的掠夺,它的殖民体制完全是封建的、专制主义的。

美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菲律宾统治的目的,是要迅速变菲律宾为它的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而美国军队多年未能进入南部菲律宾,自然对于这个毒瘤心生厌弃。

南部菲律宾又没有市场,投资也没有保证,进行矿产开采的话根本就不可行,只能凭借着吕宋等地的菲律宾人南下,让菲律宾人自相残杀。

这招很是毒辣,后世菲律宾独立后,南部菲律宾的摩洛人没少遭受屠杀与虐待。

英国正式向美国递交了照会,代文莱自治领提出对棉兰老岛的主权要求,表示愿意出钱购买棉兰老岛。

棉兰老岛大概有八十万左右的人口,是一片完全没有得到开发的土地,只在沿海有几个城镇,作为小型港口之用。

这些人口也全都是摩洛人,桀骜不驯的穆斯林。

棉兰老岛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个鸡肋,始终无法染指这个大岛,而且这个岛简直就是生蛮之地,想不明白文莱共和国为何执意要这块土地,还不惜出钱购买?

美国只是名义上拥有棉兰老岛,实质上棉兰老岛始终处于摩洛人的控制之中,这意味着,即便将棉兰老岛的主权出让,文莱共和国也没有办法真正拥有棉兰老岛,相反,它只会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美国无法办到的事情,就凭一个弱小的可笑的文莱,简直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美国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这个要求,甚至不屑于去玩什么手段,让文莱共和国的军队去跟摩洛人玩玩捉迷藏。

在他们看来,文莱共和国根本就不具备攻占棉兰老岛的能力。

其实,美国人完全想错了,他们与西班牙人一样的愚蠢。

极端的宗教歧视与种族歧视,只能让这些穆斯林忍无可忍的起来反抗,一个民族的信仰无法被强行剥夺。

如果说个人或者一批人的生命容易剥夺,但是要想剥夺整个族群的信仰,那么将会使得整个族群为了信仰而战,不惜生死的苦战。

要想解决南部菲律宾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