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火1906-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伯利恒那样的小公司不同,纽约造船厂很希望得到大部分的中国海军重建计划的订单。

这家海军工厂也具备了极为强大的实力,财大气粗,虽然技术上不如英国与德国的大船厂,但是也是个庞然大物,更加的新式与激进。

国务卿诺克斯也发出了邀请,希望载洵与李安生在造访纽约造船厂之后,尽快到华盛顿一晤。

对于美国方面的热情,载洵倒是没有心理准备。

李安生倒是很清楚,这次载洵给他打了叉,本来应该订造的战舰很多都没有订造,在美国人看来,他们很有希望能够争取到这笔订单,而且,中国在英国与德国订造的战舰,也刺激了他们。

两艘主力战舰将形成一大笔相应的配套订单,那么,这笔订单让美国接下来,不是很好?

李安生没有想到,美国方面居然很是恶搞,真的大规模的释放了烟花,甚至,还用军舰放烟花,坑爹啊。

这美国佬也太恶搞了些。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一十七章 华人资本运作标准石油股票

第三百一十七章 华人资本运作标准石油股票

当初美国国内形成了共识,只要载洵前来美国,那么就大放烟花,大放特放,不但要多放集中放大量放到处放,而且要用军舰来放。

这是在表示对载洵与李安生的礼遇,如此一来,人家面上有光,这订单可是哗哗的来啊。

这美国佬很是搞笑,以为学到了一点对中国人进行公关的诀窍,就奉如至宝,脑子还真是不太好用。

载洵其实已经淡了在美国订造战舰的心思,他甚至对美国的所谓提供配套的造舰工业也不感兴趣,就像李安生说的,提供无抵押无折扣低息贷款,倒是能够考虑。

所以,一行人的反应很是平淡,并不热络,让美国方面很是憋屈,颇有一腔热情贴到了冷屁股上的尴尬。

果不其然,载洵与李安生对于谈判的热情并不高,让纽约造船厂以及美国政府专员感到之前的准备全部成了白费力气。

而李安生也不务正业,他到了美国之后,每天都在干的事情,便是号召华人资本购买标准石油的股份。

目前反垄断到了关键时刻,标准石油面临着拆分,所以,整个股票市场对于标准石油的前景很担忧,股价也在节节下跌。

李安生甚至从国内调集大笔的资金,准备进行一个短期操作。

现在调用超过五千万两银子的资金,几个月的时间,还是没有任何问题,对上海的金融市场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只是前期布局,后期出货,需要大概半年的时间,所以李安生就准备调集五千万两银子左右的资金,并不想大搞特搞。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只是那么一号召,不仅国内的富豪们群起附和,而且南洋华侨以及美洲华侨也大笔的将资金投入到他的账户上来,成打的合同签了出去,短短的一个多月,就有六千多万两银子的资金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李安生手中。

而李安生也开始了对标准石油股票的抄底,逐步购入标准石油的股票。

这些都是柜台交易,他亲自坐镇证券交易所,让整个纽约金融市场为之瞩目。

摩根之前找他谈过话,劝告他不要跟最高法院对抗,标准石油非解散不可。

不过,李安生这次显然有他自己的主意。

洛克菲勒家族倒是很支持李安生的这种行为,也对华人资本力挺标准石油感到无比的赞赏。

“我相信,站在我们这边的善良的人们,他们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那些华人,同样为我所尊重。我致力于整合美国的炼油产业,为大众提供优质的、廉价的、有保证的石油产品,可是,我憎恶反垄断法,这对标准石油不公正。”

老洛克菲勒很是无奈,枪打出头鸟,作为美国首富,他的目标太大了,标准石油也太庞大了。

虽然在海外业务上,标准石油逐步的开始落后于美国之星财团,但是在美国,标准石油永远是大哥大。

20世纪初,美国掀起对垄断企业的声讨浪潮,标准石油公司成为运动的靶心。

而1901年上台的西奥多?罗斯福更发起了对标准石油公司和石油工业的调查。1906年11月,罗斯福政府在圣路易斯联邦巡回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提出起诉,指控这家公司违反了反托拉斯法。1909年,联邦法院判决标准石油公司解散。

尽管标准石油公司上诉到最高法院,但目前的情况仍然很糟糕,最高法院很有可能终审判决解散标准石油。

老洛克菲勒在摩根的大型养生馆见到了李安生,他与载洵这段时间一直住在这里,并没有过多的理睬美国的造船厂与钢铁厂,也没有到华盛顿去。

他很是赞赏李安生的态度,也很感激,关键时刻,居然是华人在力挺洛克菲勒财团。

李安生对于洛克菲勒的示好,当然要有所表示,除了狠狠的吹捧了一番标准石油,自然要表达他对标准石油的“深厚”感情,想要从老洛克菲勒财团身上刮点油下来。

“垄断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它能够让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同样的优质管理。优质的产品以及先进的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垄断企业的贡献。试问,要是没有标准石油的大规模开发新技术,哪里有现在的石油产业的繁荣?这些鼠目寸光的人,只知道诬蔑洛克菲勒,也不想想,他们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美国之星石油公司就很承洛克菲勒的情。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饮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实际上,在石油提炼行业的初期,大部分的石油都是给浪费掉的,煤油是主要产品,其他都是废渣而已。

洛克菲勒的确对世界的石油提炼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哪怕是美国之星,的确要感谢洛克菲勒,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俄亥俄州的利马发现了新的油田,但原油含硫量很高。洛克菲勒为了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决定大量买进利马石油。1989年,标准石油公司雇用的德国化学家赫尔曼?弗雷彻研究成功氧化铜去硫法,利马石油的价格立即从标准石油公司购入时的每桶15美分涨到30美分,而且继续爬升。

正是凭借着类似的技术革新,标准石油终于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洛克菲勒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李安生所说的正好切中了洛克菲勒的心软处,老洛克菲勒简直就是太喜欢李安生了,这话说得老家伙差点老泪纵横啊。

美国之星财团这次为了避免同样被反垄断看上的命运,并没有出资购买标准石油的股票,而是向华人资本进行了信用保证,给予了大笔的短期借贷融资。

洛克菲勒对于这种行为自然是赞许的,关键时刻,还是同行兄弟伸出了援手。

诺克斯也搞不明白载洵与李安生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而华人资本大规模的购买标准石油的股票,也成为了一大新闻热点。

美国人民茶余饭后,可是多了个话题。

更多的人还是比较不看好华人资本的抄底,认为这是在异想天开,说不定这次愚蠢的清国人会大吃败仗,狠狠的亏上一笔。

去年华人资本在橡胶股票风潮中并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大有进益,这倒是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可这次,华人们辫子翘到天上了,他们以为,资本运作就是这么简单?

瞎猫撞到死老鼠,只此一次,好运气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

似乎这次华人资本的入场成为了美国人民的笑柄,最高法院已经很明确的释放出信息,标准石油必定会被解散。

许多人都在看跌标准石油,这时忽然有一群人挥舞着大把的钞票,抢着购买节节下跌的标准石油股票,他们越是买,越是跌的厉害。

到了五月初,李安生终于大手笔出手了,手头调集的资金前段时间陆续购买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股票,他开始拼命的吸纳股票。

在经历了6年旷日持久的诉讼之后,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垄断案做了了断。《纽约时报》1911年5月16日的头版使用的标题是“标准石油公司必须在6个月内解体”。

标准石油最终的命运还是解体,这让标准石油黯然**的同时,许多资本集团开始嘲笑起了华人资本集团,这是个大败仗,滑铁卢。

可以预见,华人资本集团将会损失惨重。

不过,李安生紧接着连续出手,将所有的剩余资本全部砸进了股市,他始终呆在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柜台前,成为了中流砥柱。

似乎也有有心人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标准石油的股票价格哪怕在被勒令拆分之后仍然没有迅速的下跌,没有崩盘,只是下跌。

《纽约时报》在那篇著名的文章之后,有个副标题非常值得玩味“——只有不合理的贸易遏制才被禁止”。这实在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副标题。

有律师们认为裁决结果对大公司有利,是因为在此之前大公司及利益相关者担心,对标准石油公司的裁决可能成为一个可效仿的案例,下一步政府将把手伸向所有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公司,如果那样,这将成为一种灾难。

最后裁决的结果,虽然标准石油公司被分拆成37个公司,但判决书中特意强调,垄断规模本身并不构成拆分公司的充分条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价格才构成垄断。

这些都是扑朔迷离的,当局者迷,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看清。

但是,李安生是从后世来的,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就是在后世,有个比较明确的看法,那就是——保守派把持续多年的反垄断称为白痴行为。

而这种白痴行为导致的结果便是,被拆分为37家大公司的标准石油帝国并没有走上不归路,反而更加的辉煌。

6月初,37家大公司的股价纷纷上扬,而且势头还不错。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然挑战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然挑战

6月底的时候,在美国玩够了的载洵终于催着李安生启程回国。

整个股票市场的行情的确不错,华人资本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之后,收获了沉甸甸的礼物。

岂是是不错?李安生清楚的知道,在被拆分为37家大公司之后,股票的价值很快就超过了原来没有拆分前。

标准石油公司虽然被肢解,但悬而未决的“另一只鞋子”总算落地了——大公司可以继续他们的扩张,只要守规矩。

李安生所购买的股票不仅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还将使得他拥有了部分的优质资产。

100年之后——在李安生穿越前的那个时代,被肢解为众多小公司的标准石油的血脉依然在世界最著名石油公司的血统中流淌。印第安纳标准石油改名为阿莫科石油,现为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的一部分;纽约标准石油改名为美孚石油,纽泽西标准石油改名为埃克森石油,二者均是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一部分;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改名为雪佛龙石油,为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的一部分。

经历了100年的分分合合,如今30多家标准石油的分支公司,还是顽固的回到了几家巨头的名下,石油行业依然是后世垄断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这,便是李安生的胜利。

在载洵与李安生他们踏上上海码头的时候,他们得到了更加振奋的消息,37家大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李安生让美国方面开始出货,在高位出掉一部分,用盈利部分作为股票的形式继续在美国存在。

等于是华人资本跟着李安生在美国玩了几个月,而本钱回来了,还有些利息,多出了些什么呢?石油公司的股票。

被更换的股票主要还是集中到了主要的几家大公司之中,这些股票也是最为优质的。

这次的大获全胜,不仅使得华人资本界获得了上千万两银子的流动资金,还获得了在美国的优质资产,可以想象,将来分红也很客观。

不过,李安生再次的给了他们个惊喜,从标准石油帝国拆分出来的股票高位出货后,陆续的购买了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的股票。

到8月底的时候,美国之星石油公司宣布了拆分计划,同样拆分成为七家公司,避免了反垄断反到它的头上。

而这七家公司的股价经过一个下跌期之后,也迅速上扬,有了一波小行情。

这自然是后话,而如今李安生回到上海,简直就是给当成了财神爷一般给隆重的接待。

载洵这次也沾了光,小小的获利了十余万两银子,这让他更加对李安生敬佩有加。

更加让他佩服的是,美国人给反复的忽悠了一大圈,不但没有不耐烦,反而派出了纽约造船厂的设计师与技师,不仅准备帮助江南造船厂设计新战舰提供参考,而且他们还将为船厂工人提供指导。

有了德国与英国的技术,还有德国技术人员的指导,现在美国人也来锦上添花,这次全新战列舰的设计基本不成任何问题。

李安生要的是德国支持的设计理念,任何不合理的地方,只要经过胖叮当的扫描分析,然后得出最佳的修改方案,交给德国设计师重审,然后不断的进行改动,至于从日德兰海战中得到的许多借鉴,李安生也全部应用,得到了德国设计师的支持。

载洵已经与梁敦彦迅速的赶往京城,兴许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毕竟出来了大半年,也的确是太久了些。

李安生一开始没多想,但是几天之后,也就是1911年7月20日,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下令裁撤旧设内阁及军机处,成立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的新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下设外务部、学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十部,以梁敦彦、善耆、载泽、唐景崇、荫昌、载洵、绍昌、溥伦、盛宣怀、寿耆分任各部大臣。

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李安生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载洵与梁敦彦赶去京城是因为这么一档子事,历史的惯性依然无比巨大,当然他这只蝴蝶也阻挡了一下,将皇族内阁延后了两个多月。

大概是在英国与德国相继订造战列巡洋舰之后,清廷觉得威望大增,又有东北的大丰收,所以有些飘飘然了。

皇族内阁的成立表明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

载洵居然在李安生跟前屁都没放一个,看来,还是不相信李安生。

那倒好,既然你们做的出,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

李安生亲自坐镇上海,立即暗中通知潜伏出去的特工们,不断的制造事端,这辛亥**也该发生了。

本来中国推动立宪已经是水到渠成,可是,清廷丝毫不顾民间的意愿——主要是载沣太没有主见,强行逆时代潮流,这一步是走错了,大错特错。

这招臭棋可是将大部分的政治力量都推动到了**党人那边,即便没有铁路国有没有财政危机,今年发生**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最迟也拖不过明年。

比如立宪派本有两个要求,一个是速开国会,一个是责任内阁,但速开国会的要求被打了折扣,而皇族内阁就更是让那些立宪派至为的失望。因为在这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上,清廷在不经意间犯下的巨大错误,这等于是证明了**党人反清排满和实行种族**主张的正确性,这等于是在给**党人加分助力的愚蠢之举。

程德全与李安生两个都没有得到任何的风声,想必其他的地方督抚大员也没有被信任,这让整个地方上的离心离德更加的显著。

“皇族内阁”剥夺了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