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这句公道话,到其他人嘴中性质变了味道。

夏竦机会来了,走出班列说道:“陛下,陕西大旱,民情并没有鼎沸,无他故,一是以工代赈,流民安顿之故,二是三白渠之功,三白渠世人皆以为臣与郑朗、范仲淹之功,错矣,臣等仅是策划之功,主要还是清臣主持之力。清臣自为两浙转运使以来,所过之处,功绩赫赫,然为奸臣所害,政绩埋没。臣为之叹惜也。执中言按惯例,不得迁之谏议大夫,然清臣数年之前便为三司使,按惯例,何当漂泊不定,臣不解也。”

也是一种说法,不是按照惯例吗,叶清臣很早的时候便是三司使了,什么谏议大夫的,也可以为之。不要说谏议大夫,资历,以及政绩,现在不是一个永兴军转运使,即便进入两府担任一个副相也不为过。

郑朗一哆嗦,夏竦还没有说完呢,他就退回班列。

实际朝中有的大臣结怨结得莫明其妙,比如郑朗与欧阳修,再过几百年后,后人便会觉得很不解。

陈执中与叶清臣也是如此。

叶清臣是一个良臣,陈执中担任首相才能是略欠缺了,但也是一个良臣,然两人结怨结得颇让外人不是很明白。郑朗之谏,主要是想叶清臣以后不要再这样漂泊下去,说一句公道话,也不是针对陈执中。然而经过夏竦的添油加醋,马上郑朗很有可能会与陈执中也结下梁子。

得,俺还是退吧。

皮球又踢回给了赵祯。

郑朗也看着赵祯,实际想一想,不要羡慕当皇上,当一个好皇上,很不容易,看看赵祯,这个皇上做得还有什么意思?

赵祯也有赵祯的手段,他的法宝,沉默是金。

风波化解,郑朗又看了看陈执中,不知道陈执中对自己抱有什么样的想法。

乱七八糟的朝堂,朝会散去,郑朗埋首于西府事务,他在等待时机,准备上谏特务营事宜。当初留下私盐通道,是为了便于一些密探奸细潜入西夏,蛊惑西夏一些部族反叛,随后郑朗丁忧,通道留了下来,每年为西夏提供大量私盐流入宋朝,密探的事却没有做好。自己身为枢密使,正好李元昊留恋于没移氏,国政昏庸之机,有可能此时又与野利旺荣的妻子打得火热,机会难得。特务营必须抓紧。

经过契丹一行,郑朗做得越发稳重,这份稳重有优点,成功率高,但有缺陷,速度慢。稳重得都让庞籍感到望而生畏。

仔细地谋划,为了寻求支持,还谦虚地征询庞籍意见。

两人商议大半天,郑朗下值。刚出东华门,一个宦官将他拦住,低声说道:“奴婢乃是梁怀吉。”

名字十分熟悉,郑朗再想,却想不起来。刚刚被夏竦摆了一刀,心思还没有安定呢,狐疑地问:“梁内侍,有何事?”

“殿下于楼上等候郑相公。”梁怀吉向身后一座茶楼努了努嘴。

郑朗又盯着这个内侍,长相十分秀气,气度也好,谈话举止很文静,不过他还不明白,问:“那个殿下?”

“福康……”

郑朗脑门子涔出一些汗,这个小萝莉怎么跑出宫外,还呆在这个茶楼上等自己。左思右想,心里面琢磨着要不要喊侍卫将这个小萝莉捉回宫中,想了想,还是放过福康一马,先上茶楼看看再说。

被梁怀吉带到茶楼二楼上的一间雅房,梁怀吉很自觉的退下。

房间里只剩下郑朗与赵念奴,赵念奴欢呼一声,说道:“郑相公,没有想到我与你能单独相见。”

郑朗快要晕死,这个小家伙,都是什么呀,问:“公主殿下,你为何出宫?”

赵念奴不答,反问:“你是否是我的守护骑士?”

“是……但你要回宫,外面的世界很危胁,什么都能发生,一个小内侍不能保护你的安危。”

“你还没有行骑士礼呢。”

郑朗让她弄得很狼狈,没有办法,得将她哄回宫中,自己又不能直接出面,会有非议的,不仅是针对自己,对福康也不利。施了一个骑士礼,说:“殿下,你回宫吧。”

他单腿跪下,身高不存在差距,赵念奴来到他身前,看着他。

郑朗更是无语,俺施了骑士礼,你得拿出贵族的风范,牵着俺的手让俺起来,但这个小家伙不说话,然后看着郑朗,越看距离越近,郑朗只好说道:“殿下,守护骑士请殿下回宫。”

说这句话时郑朗自己也无语了。

赵念奴笑盈盈地看着他,忽然做了一个让郑朗意想不到的动作,伸出身体,用嘴唇在郑朗嘴巴上轻轻一吻。这一吻,郑朗直接晕倒,轰的一下子,人躺在地板上。

第五百七十三章 双喜图

赵念奴拍掌大笑,实际在掩饰心中的羞涩。

郑朗好不容易站起来,正色说道:“公主殿下,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若传出去,俺就让你弄死了。

赵念奴嚅嚅说:“郑相公,我来求你替我办一件事。”

“办事不能好好说吗!”郑朗道。若不是来到宋朝很久,看了几十年的儒家书籍,他能将这个俏丽的小丫头抄起来,狠揍屁股。

赵念奴笑靥如花,如今心智已开,知道好歹,别看这个大团脸宰相急得要发吼,不会对自己怎么样的。她踮起脚尖,郑朗往后连忙地退后好几步,说:“有话你好好说,别过来。”

“郑相公,我不想嫁给东头供奉官李玮。”

“什么?你再说一遍。”郑朗惊讶地问。宋朝女子嫁人早,但也要看情况的,最低一般不低于十五岁,有的女子快到二十岁才嫁人,这个小家伙才多大一点。

“父皇昨天在宫中降旨,让那个李玮为左卫将军附马都尉,选尚了我。”

也就是订亲,不是出阁。

可为什么订得这么早?郑朗走来走去,对于这段历史他还是比较清楚的。与历史无关,而是一幅图,崔白的双喜图。

李宸妃选入皇宫,父母去世,李用和也流落到京师,那时李用和岁数并不大,又无其他一技之长,只好在京城凿纸钱谋生。说凿纸钱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卖烧给死人的鬼钱。唐朝用唐三彩陪葬,到宋朝才开始烧纸钱,但不是一道道黄草纸,而是用刀凿凿成一些图案,这才能当成鬼钱烧给死人。李用和青年就是做这个活计的。

刘娥的第一个丈夫刘美派人找到李用和,于是宋朝历史最温情的一幕出现。刘美不是陷害李用和,而是寻访李宸妃的家人。看到他生活如此窘迫,便向刘娥提议,不能让李用和沦落到这地步,好歹他姐姐还生下了皇上。刘娥听从,录为三班奉职,李用和生活这才转变。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是国舅,也大了,草草的娶了一个市井妻子。这才有了儿子李璋与李玮。

郑朗炮打八贤王,也就是这个原因。

刘娥虽做得有些不大好,但对于诡秘的皇家来说,刘娥算是做得很客气。若是那时候让李用和死,刘娥能让赵祯日后有一千个理由不会产生任何怀疑。

不但刘娥,就是郑朗最少也有一百种方法,让李用和很“正常”的死亡。

赵祯知道自己家世,为了弥补生母的愧疚,一再擢升李用的官职。李用和也争气,没有让他失望。但赵祯还是很内疚,这才将长女嫁给李用和的次子李玮。

嫁得有些迟,直到赵念奴二十岁时才出嫁,无他,赵祯很喜爱。先是册封为兖国公主,册封礼规模不亚于册封皇后仪。册封后才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但福康公主婚后生活很不美满。具体原因,众说纷云,有人说是李用和出身低贱,是暴发户,公主才不满。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李玮出生时,李家情况已经在转好,几年后赵祯已经认下李用和,李用和成了国舅,更加青云直上,也就是李玮成长阶段时,家中已跃成权贵之门。他的哥哥也能证明,韩琦性子多傲了,但与李璋共事,如沐春风,对其倍加推崇。

有人说是辈份,这大约会有一些因素,李玮是仁宗的表弟,公主的表叔。乱了一些。

有人说是年龄,说李玮比赵念奴大了几十岁,错矣,赵祯之所以现在订亲,大约正是李玮到了及冠之年,仅比赵念奴大十岁,并不算大许多,夫妻沟通起来不算太困难。

有人说李玮生性粗鄙,却是很虚伪,喜欢附庸风雅,多练飞白体,还喜欢一掷千金购买字画。但史书却记载此人善作水墨竹石,平日寓兴则写,兴阑则弃去,不欲人知,传世作品很少。但还有数幅图画传下来,《水墨蒹葭图》《湖石图》《竹林幽居图》,不算顶尖,绝对不算差的,颇有收藏价值。因此,对这个说法郑朗颇有些怀疑。

另一个说法,便是李玮的母亲,赵念奴与内侍梁怀吉,这时郑朗才想到楼外面那个眉目清秀的宦官,恐怕彼梁怀吉,就是此梁怀吉,公主身边的贴身内侍,喝一杯小酒不算什么。正好让李玮母亲看到,她本身出身市井愚妇,不顾身份,悄悄监视。正好让公主看到她鬼鬼祟祟的举动,心中不悦,说了几句,李母不省事,胡乱指责公主。公主哪里是一个市井妇人的对手,一顿痛骂之下,深夜扣禁门,要赵祯让她与李玮离婚。

本来就是家里面的一些事,但传扬开来,以司马光为首的大臣,先后上书,司马光自己连上两个札子,要求以祖宗家法严惩公主。赵祯迫于压力,夺公主封号,李玮出知卫州,李母归李玮大哥李璋奉养,梁怀吉发配到西京扫皇陵。受此打击,公主精神崩溃,几次要自杀,一次焚烧宫殿。赵祯这时有些后悔也迟了,将梁怀吉召回,公主狂疾没有全好。

宫中人多喜欢小公主的机敏孝顺,懂礼,心中愤恨李玮一家人,甚至有宫人对苗贵妃说,用密旨杀李玮替公主出气。但因赵祯心怀舅家,此事作罢。宫廷画家崔白知道真相,但他不敢说,于是作《双喜图》,寄托对公主与梁怀吉的同情,又在图画上用笔墨描摹野兔,嘲笑敌对者李玮的惊惶。

最后赵祯同意他们离婚,可是小公主疯狂没有好,李玮同样很苦逼。爱人张贵妃死了,最爱的女儿变到这种地步,赵祯在此双重打击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病死。

郑朗对这个小公主顶多当成一个晚辈看待,也谈不上什么感情。现在有了一点,毕竟成了守护骑士,但还是晚辈。主要是赵祯,想阻止之门亲事,还是因为赵祯。

本来是一门亲上加亲的喜事,结果如此,何必之!

但没有想到订亲订得这么早。

自己疏忽了,前世胡说八道,说李玮长得丑,所以岁数很大,还没有老婆。瞎扯。以李玮的家世,不要说李玮长得丑,就是他象猪八戒,也能娶到貌如天仙的女子为妻。

之所以成亲晚,是等小公主成年。而李玮今年才及冠,不订下亲事,李玮会娶别的人家女子。

郑朗汗了,早知道如此,回京时,将其他事务放一放,宁肯人家说自己一些闲话,托崔娴出面,先让李玮订下一门亲事,让崔娴做红娘。李玮名草有主,又何来这场婚约?

后悔已迟,还好,有十年操作时间。难就难在李用和的身份。昔日少年时,自己没有做官,怎么交往都没有事。自己做了官,并且官越做越大,千家人的幸福往往在自己笔一挥之间。但避讳也越多。

自己是宰相,还是西府首相,有可能论前程,整个大宋也没有一人能及得自己的前程,因此做事更要小心。若是现在自己与国舅家来往,会让言臣唾沫淹死的。

看着赵念奴。弯下腰问:“他是你的表叔,你嫁给他,是亲上加亲,为什么不同意?”

“我不喜欢。”赵念奴说着,深情的看着郑朗,只可惜郑朗扭头看窗外,没有看到她深情的眼光。是外戚,李玮也时常进宫,禀程着李用和的性格,唯唯诺诺。

赵念奴生性活泼,而且很聪明,宫中正常的男人只有父亲一个,因此在她心中的男子标准必须象她父亲,温和,智慧,待人儒雅,有才华,还有那种隐隐的权威。

温和智慧有之,还要有赵祯那种隐隐的权威,这天底下有几人有之。就连那个自小被抱到皇宫收养的堂哥哥赵宗实,也多了一份灰暗阴柔,少了赵祯身上特有的阳光气质。

可怜的李玮让赵念奴用来与赵祯比,这一比,差距有多大?

但还有一人。

小时候不懂,渐渐大了,多次看到郑朗,这个与自己命运有着莫大关连的大臣,这个为了自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出使契丹的大臣!郑朗长相也不大好,还不及赵祯。可那种气质,却是无几人能及。

小公主心动了,但不知道怎么表达,主要还是太小,父亲订下亲事,小公主又用郑朗与李玮比,至少郑朗每次进皇宫十分坦然,连赵祯都屡屡称其有魏晋风范,况且小公主。李玮的唯唯诺诺与郑朗的举止一比,小公主晕了。

然后找亲信梁怀吉,得找一个理由,带俺出宫,让俺见郑朗密谈一次。梁怀吉也才二十不到,是一个小太监,懂得不多,是自己主子要求,不顾后果,将小公主带出来。

赵念奴本想说:“我喜欢的是你。”

但说不出口,只好说我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却没有说。又说道:“你说过,要守护我一生的幸福。”

郑朗凝视着她,你还赖上我啦!不过不用她说,郑朗也打算将这门亲事阻拦。可是怎么阻拦,难不成对赵祯说,你不能将女儿嫁给李用和的儿子。只要说出,即便赵祯对自己再信任,也会悖然大怒。

走了走,来到赵念奴身前,对她说道:“你是公主殿下,我是大臣,这样见面不好的,你先回宫,我替你问一问,若是驸马不错,你就听从你父皇的意见。若是不好,我会守护你的幸福。快点回宫吧。”

将赵念奴推出去。

然后象做贼一样跑出来,省怕被别人看见。

回到家中,没有对崔娴说,而是对樊月儿说的,樊家在京城交际圈子很大。且樊月儿出面,不会引起多少人注意。将樊月儿悄悄喊到一边,说道:“月儿,陛下替福康公主订下一门亲事,是国舅李用和的次子李玮。”

“陛下对国舅一家真好。”

“他就一个舅舅,因此不想舅家委屈,也是对太后的一种寄思。但小公主不喜欢这个新驸马,偷偷溜出宫,央请我帮忙。”

“官人,这可是皇家亲事,你怎么插手?”

“没有办法,昔日时,我说过做她的守护骑士,要守护她的幸福,当时不想她出嫁契丹,有辱国体才说的,偏不想她记住了我这句话,我也没有答应。你想办法替我访一访,此人究竟如何,还有他母亲品德怎么样?”

“为什么要访她母亲?”

“不出嫁便罢,一出嫁便是一家人,若是婆婆不好,媳妇便会受委屈。”

“但小公主是公主唉。”

郑朗也无言了,对啊,这可是公主,这个妇人怎么想起来大骂公主的。说道:“不大好说,郭子仪的儿子还醉打金枝呢,况且我朝公主远不及唐朝时的贵。”

樊月儿不相信。

“不管啦,你顺便问一问。我心中好有一个数,若好,我会替皇上劝一劝公主殿下。若不好……”郑朗摇头。不是不好摇头,肯定是不好,关健亲事已订,怎么让皇上反悔?

这TMD的太难了,郑朗都想骂人。

“好来。”

“此事不要让别人知道,否则言臣会将我骂死的。”

“妾知道。”

郑朗拼命的喝茶,今天真不顺,先是让夏竦摆了一刀,后又是出来这件事。

至于小公主那一吻,郑朗根本就不去想,刻意地遗忘。

乱蓬蓬的一天,第二天来枢密院。正事重要,继续处理政务。但没有多久,进来太监,将西府几个大佬喊到都堂。

来到都堂坐下,除了西府几个大佬,还有东府的几个大佬,但一眼就看出来气氛不对,陈执中、宋庠、夏竦、文彦博皆是生人勿近,只有丁度还好一点,可是他资历太浅,不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