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泥土的封闭,压强也不及那次,郑朗只能在里面又裹了一层铁皮子。再次慢悠悠地飘了过去。李日同又在外面大叫起来,是吩咐他手下注意这两个棺材,掉下来时离它远一点。不然身边这个提点刑狱使不会这么紧张,威力一定很大。

两个棺材砸了下来。

郑朗喝道:“捂耳朵。”

围观百姓一起学着郑朗将耳朵用手塞上。

棺材落到地面,两声巨响传出,惊天地动一般,就象世界要毁灭了,虽站在外围,都感到大地在震动,身体在颤抖。许多百姓先是震蒙了头,后是跪在地上喃喃祈祷。然后看到那片矮林,林子似乎象刮起一阵超级的龙卷风,无数树木棘刺草皮子,接二连三地被抛向空中,然后狠狠地落在地面。又腾起一阵阵烟尘,仿佛升起两朵蘑菇云。

所有人吓呆了,特别是那些心中有鬼的蛮人酋首们,跪在地上呆若木鸡。他们在心中想像着若是宋军驾驶着几十艘这种巨大的天上飞船,飘到自己村寨上空,将这个武器投下来,会出现什么结果?想到这里,一个个额头上直冒冷汗。

飞艇又飘回来,再次将一个个箱子吊上去,重新飘回林子上空,烟尘才略略散去,隔着一层层灰霭,能看到林中出现两个巨大的白窟窿。有没有炸死交趾人,没人知道了,估计就是炸死了,当时也听不到惨叫声。

李日同脸上已经堆上一层层乌云,他同样也在想,若是这玩意儿往交趾飞,会是如何?

又是一连串爆炸声响声,不过与刚才那两声爆炸声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随着毒烟又在林中蔓延,飞艇又飞了回来,往天上吊棺材。

林子里传来几声哇啦啦地叫声,三十一道人影满身狼籍窜了出来。

好笑的一面出现,大多数兵士逃出林子后,张弓搭箭,准备反抗,但有几个兵士却将手中的刀与弓箭一丢,伏在地上用结结巴巴的汉语喊投降。

郑肃举起手中的弯刀,喝道:“杀。”

箭在飞,马在奔。

果然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兵士,如此狼狈了,虽是南方马,毕竟是马,在高速奔跑中,仅是两波箭雨,不到六十支箭矢,居然射中两名蕃骑。一名蕃骑箭伤不严重,发出一声大吼,连着箭头生生从肉里拽出来。胳膊肘儿上还在喷血,继续使着弯刀骑马向交趾兵士奔去。狂悍之气再次让这些蛮人汗颜。不仅是高科技了,兵士也凶悍哪。

另一名蕃骑情况有些不妙,一箭正中胸口,掉下马来,因为脚还在马蹬里,让马拖了很远。

这些蕃骑跟了郑朗很长时间,看到他牺牲,郑朗不由地攥紧拳头,愤怒地低吼一声:“杀。”

仿佛听到他的话,马的速度更快,扬起阵阵尘灰,马蹄声踩在地面上,发出一首急促的进行曲。已经冲到交趾兵士面前,有的交趾兵士吓得向林中逃去,可哪里来得及?有的交趾兵士仍然勇敢地放下弓箭,拨出腰刀,想要拼命。

“杀。”几乎同时,三十几名蕃骑举起大刀挥砍下去,马还在跑,刀却在一次次地挥舞,虽有人在反抗,但几无一合之敌,中刀必亡。郑朗眼睛却睐了起来,短暂的一刹那时间,让郑朗看到一个秘密,不是交趾这几十名兵士不勇敢,在敌境深处,经此乍变,依然还有一半人在反抗,算是不错了。换普通的宋军前来,表现会远比他们更差。不过也不能当作常例,毕竟是精挑细选过来的勇士,与普通兵士是不同的。与勇敢无关,而是纪律,自林中逃出来,有的兵士伏地投降,有的负隅顽抗,有的想要逃命,就连射箭时也不是很整齐,尽管有可能个个是射箭手。

这个漏洞在自己手中无所谓,若是放在狄青这样的名将手中,会将它无限地放大。

战马还在狂奔,虽是三十几人,还是不习惯的南马,然而三十几人穿插纵横,进退自如,让人看得赏心悦目。但这个赏心悦目的背后却包含着一个巨大的意味,那就是训练有素!这才是最可怕的。

仅是几次穿插,三十一名交趾人全部倒在血泊里。

“你,你……”李日同气得直哆嗦,用手指着郑朗,气得说不出话。

“别急,李日同,你既然来了,某还有一件事没有与你谈呢。”郑朗说着“挽起”他的手,往城中拉。别以为郑朗是文官,更不会什么武艺,不过自幼家庭情况良好,对自己也不吝啬,身体远比普通人更强壮。说不定练一练,还是一个好战士呢。李日同精瘦的身体让他就象拎小鸡一样,几乎是提着,提向城里。

人群还没有散,在观看气艇降落,打扫战场。

郑朗一行人却进了城。

对郑朗做法李日同十分愤怒,可忽然想到自己四十名侍卫全部牺牲,仅剩下一些无用的下杂与文吏,而这个宰相心狠手辣,让人难以想像,变得老实了。

让郑朗强行拉到州衙,郑朗说道:“坐吧。”

“我不服气。”

“没有关系,总有一天,某会让你们交趾人从上到下一起彻底服气老实的。”

“你!”

“我的做人宗旨便是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刀枪。瞎毡原来对我朝有敌意,后来真心归顺我朝,就是朋友,某同样很善待他。但他不老实,某就会让他变得老实。”

瞎毡的事也算是一件大事,李日同或多或少听闻一些,闭嘴不语。

“我们说说正事,侬智高算是你们交趾人还是我们宋人?”

“有何区别?”李日同问道。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侬智高是交趾人吗,似乎也不是,是宋人吗,似乎也不是。天知道这头白眼狼是那一个国家的人。

“若你们交趾认为侬智高是我们宋人,侬智兵革便是一场叛乱,是我们宋朝内部的事,与你们交趾并无关系。若是你们交趾人,那就是你们交趾人入侵我朝。某既然来到南方,并且带着我朝最勇敢的狄青将军南下,以及其他诸位勇将,就想让南方一劳永逸。某的意思你明白吗?”

也就是若是你们交趾人,交趾入侵大宋,我必然要报复。李日同想都没有想就答道:“当然,他是你们宋朝的人,出生在你们宋朝,长在你们宋朝。”

“那么好,既然他是我们宋人,我们两国边境问题就好谈了。”

“什么边境?”

“我们两国边境难道你不想划分清楚吗?”

“郑相公,你要说什么?”

“我说的话你听不懂吗?若侬智高是宋人,他治下的七源州、门州、广源州就是我们宋朝的领土,以此清楚地划分两国边境,从此互不侵犯。若是你们有任何借口来侵犯我朝,我朝必派大军进入你们国家进行报复。或者你们说当地蛮部入侵,然而你们约束不了他们,我们宋朝替你们治理去。”

“这是什么理儿,若那样,侬智高以前侵犯我国怎么算?”

“所以我朝默视你们交趾教训侬智高哪。”郑朗一摊手,十分写意地说:“当然,你们交趾也可以不同意。请你回去带一句话,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以广源州、门州、七源州、禄州南方边境线为两国边境线,以后约束各自蛮部不得入侵对方,你们交趾还是我们大宋最友好的蕃国。第二个选择,你们认为七源州、门州与广源州是你们交趾领土,那么侬智高便是你们交趾的人,就算你不承认,但此次参战战士最主要的便是来自这三州壮士。你们无法辨解,这又有两个选择。请你们交趾偿还我们两广几万百姓死亡以及无数家庐焚烧,妇女被奸淫的损失。或者你们交趾认为你们交趾很强大了,所做的一切,包括以前多次入侵我朝,都是理所当然的,那么,结果某也不想多说了,你懂的。”

第六百七十三章 幽兰操(上)

看着外面的雨珠,周沆抹了额头上汗水。这才是五月份,若到了六月,天会热得成什么样子?

一场到来的大雨,并没有将外面的炎热浇灭。空气到处洋溢着潮湿闷热的气息。到了夜晚,蚊子又烦得不行。周沆又看了郑朗一眼,郑朗一样,与他都是北方人出身,怎能不热?额头上也在掉汗珠。

周沆正襟危坐。

都热,但为朝廷办事得忍住,喝了一口凉茶,说:“交趾使者怒气冲冲地走了,我担心哪。”

“周抚使,汉唐会不会担心交趾?”

“……”

“我不喜欢开疆拓土,若有一天将西夏这个祸害拿下,顺便能使朝廷得到一大块养马之地,再收复幽云十六州,将长城修葺起来,我就心满意足了。但是我们宋朝的疆域,我会一寸不让,今天让了一寸,明天就会让一尺,后天让一丈,再让一里,让百里,千里……”

长城作用不可放大,也不可忽视。

西汉之初,长城多荒芜,北方又让匈奴人借机占有,长城失去作用。但汉朝将匈奴拿下后,立即修葺长城,并且又从阴山开始,一直到辽东,在长城北方修葺一道新的长城,将南北河套一起笼罩在其中。不过收留了太多的匈奴人,又没有将他们打散,更没有汉化,继续让他们保持着游牧习惯,于是有了西晋之患。这道新长城严格来说,反而成了这些胡人的保护墙,不受更北方更凶悍胡人侵袭,十六国南北朝的祸害便有了。

唐朝胡汉一家,人家本来一半是汉人,一半是胡人,根本就不考虑修长城。

明朝修了,鞑靼人还能多次南下,长城在其中依然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若不是为了一个陈圆圆妹子,吴三桂不献山海关,国家正处于混乱时期,满朝当真能入关,一统天下?

在北宋,若长城在手中,威力更大,宋军善长守城,守得元蒙都望而生畏,宋军多,有充分地兵力驻扎在长城各处,宋朝人口多,而且火药的出现,使得筑长城成本下降,也有劳力修筑长城。宋朝富裕,有充分的财力修葺长城,至少不会出现孟姜女那样的悲剧。一道长城建造起来,当抵十万雄兵。若是还有成吉思法的故事,让他们祸害中亚与欧洲去吧。

“郑相公,可是……”

“我知道,狄青继续率兵扑向西南,战事未结束,两广开发又需要大量钱帛。一旦交趾与我朝开战,那是一国战争,远比侬智高更难对付。这时候,至少这两年内没有必要得罪交趾。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敢挑衅我?又为什么要挑衅我?交趾这几年扩张速度很快,往哪里扩张,往东是大海,往西是真腊的腹地,高地,山多林茂,人烟稀少,不值,因此只有往西南的真腊人烟密集地区,往占城,以及向北扩张。就是他们不想对两广下手,也不想两广变得团结一致,富裕强大。我继续忍让,有可能真的动兵了。”

“交趾……”

“不要不信,你听话夜郎自大这个故事么?而我朝表现得一直很软弱,也是因为北方与西北拖累了,胆子很大的。我吓了一吓,至少他们暂时不敢动弹,得派人摸清楚我们的情况,才能做决定。”

“那会不会……”

“不知道,我做了,做了就有对有错,对错未来才能做判断,谁敢预料未来呢?”郑朗说完开始写奏折,马上钱帛会陆续运到广南东路,大规模开发要开始了。郑朗发现一件浪费严重的事,火药。

修道路炸山劈岭是免不了的,特别是石质坚硬的所在,反而最适宜修道路,那些石质松软之所,开凿容易,却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石质坚硬,人工开凿,成本太高,用工也多,必须用火药代替。凿下来的石头既能铺道路的洼地,也能利用水路,运向广州或者各处陂堰,当作海堤、陂堤、河堤与堰堤。仅是凿路凿下来的石材远远不够的,想要修海堤,必须要大量的石头,这更要火药。

可朝廷管控严密,从京城运到两广,就是石头也变成黄金,因此希望朝廷破例,调一批工人来广州,临时设一个火药分作,就在广州分工制造火药。虽派驻兵士防止技术泄漏,成本也会下降了八成以上。这是临时所设的,仅三年,两广大模样出来了,火药分作随即撤销。

写完这份奏折,第二天将一些琐碎的事务处理完了,再次出发。

首先去了循虔道。

两条道路重要无比,将拉动整个广南东路北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毕竟现在江南西路乃是南方除了两浙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一个小小的江南西路,拥挤了一百五十万户,唐初全国户数才两百余万。但还不是最高的,史上江南西路在绍兴时达到一百九十万户,若是加上无法统计的蛮户与隐户,可能会达到两百五十万户。

因此,江南西路在两广与荆湖南路开发中起的隐性作用,无可替代。

再次到了那个码头,短短两个月,面貌焕然一新,许多建筑物竖立起来。仅客栈就有三四家,船只也多了起来,不仅是盐船,还有一些商船,上下搬运货物。自循虔道运向安远,再从安远将货物运回循州。

进入山林,许多人在修道路了。

一部分是循州与虔州组织的劳力,一部分是截留的逃户。

元绦与田瑜将从江南西路的逃户截留下来,集中到了循虔道,建龙道,一工每天给米一斗,钱二十,布一尺,满一月工给肉六斤,绢五尺。每天早晚劳作四个时辰,中午太热了,只能休息。又派官员巡视,防止官吏克扣劳力薪酬。对于南方来说,工薪算是比较丰厚的,不过天气越来越热,此时做工很辛苦的,这样算也不算太丰厚,只能说比以前朝廷无偿或者仅提供伙食用工要好得多。

为了照顾外来户,允他们回去吃饭,免费提供一些生活用具与工具。又听从郑朗建议,用山道中原来私盐贩子休息所在,开拓一些营地,将工人分散,盖了一些吊脚楼,提供蚊帐,派专人烧茶水,防止疟疾产生。

郑朗进入山道时,十分热闹,人来人往,加上做工的百姓,看上去,一路到头都是人群。不过时不时地受阻,想扩大道路,必须用火药炸山,炸下来的石块用铁锤子敲碎,与砂泥混在一起,将道路铺实。不然这条山道太过崎岖,不利于车辆往来。荆湖南路那几十条山道上同样也是采取了这种措施。然后再从安远水运来细沙,铺在路面上。一旦修成,一条很漂亮的道路就出现了。

再将广南西路通向荆湖南路的几条道路扩大,这个意义不能说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有可能到了后世的清代,都不会投入这么多钱帛,大修这么多道路。

但会起到什么作用,最少得过好几年才能看到。

出了循虔道,便是安远城。这是郑朗第一次踏上江南西路的地界。至此,宋朝十几个路,仅是夔峡四路与福建路,他没有去过。未做停留,他可以请求江南西路的官员与自己配合,却没有权利插手江南西路的事务。迅速来到龙南,从龙南又进入建龙道。建龙道地位也许不及循虔道,但同样安排得井井有条。

“资忠乃是良吏啊。”周沆叹道。

“你也是。”郑朗微微一笑。广南东路自身条件较好,主要就是私盐之乱,将这个隐患铲除,只要政策得当,官员不胡来,就能迅速进入轨道。但广南西路情况要恶劣得多。带着周沆来,就是让他观摩学习。

出了建龙道,开始正常巡视。这一行将巡视南雄州、韶州、英州、连州、贺州、封州、康州、封州与端州、广州,六月底赶到广州城,将水利计划拍板下来。最后才顺海滨,看一看春州与新州,做一些小小的补充。进入高、廉、化、雷、钦、横,返回桂州。

但天气炎热,中午不得不停下来休息,郑朗能吃得消,周沆身体吃不消了。又在循州因为案子耽搁了许多时间,时间紧,这一行比较仓促。

而且这一行十分“危险”,许多州县都赫赫有名的大小杀场。郑朗有意这样做的,什么瘴气,不用怕,只要避过那少数环境凶恶的地区,注意好卫生,不让自己得了疟疾,就会平安无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