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歌一曲-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国虽好,但赵国匪多,而且赵国这时很乱,这种乱是没法子的,这时的赵国还没有进行变法,秦国都没变,哪轮到他们,所以赵国……能不去还是不去了。

秦国,相对来说只有秦国适合,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现在,如果刘羲可以重回到战场,他可不确定自己还会不会向老秦公射出那一箭。没想到,还是秦国啊!

刘羲发出了感叹,在他的感叹中,息虎来报,黑白小哥儿来了。

黑白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来了一个……小白脸,当然,也不能说是小白脸,那个人的眉有点粗,但眼睛很大,嘴唇有点厚,说是丰满吧,一张方正的脸,头发有点乱。个子也有点高,可……刘羲觉得有点脂粉气。是的,就是脂粉气。

不过,刘羲可不认为这是一个女人,一个女人会长成这样?刘羲想了想,又觉得她如果真是一个女的说不定会很漂亮,但这无法证实,因为她的胸是平平的。是不是用布扎的?刘羲想,但他不好意思摸。

“你没杀了它们吧?”一见面,黑白就这样问,他的声音好听,是雅言,但语气却是没有一点的雅,甚至有一点不客气。刘羲不会和他计较,指了一下。

在帐外的三只小熊已经睡了。

冬眠!

“呀————”刘羲大喜,他跑过去,拍拍手,哈哈大笑,不过又不敢大声笑,生怕这三只小熊醒过来。想到了这里,刘羲回向黑白道:“妈呀,我就说嘛,这三个家伙咱不睡觉,感情是吃的不够,把我们的果子啃光了,这才开始睡觉,希望它们这一睡会到春天!”

“那你不需要养蜂人了?黑白问。

“怎么会!蜂蜜好哇,我不仅要给熊喝,也要给我的手下喝才对……”说着他指着那个看上去老实秀气的男人道:“他就是养蜂人?”

黑白道:“她叫王良,是我的朋友……不过……” 刘羲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黑白点头道:“她本事很大,很会养蜂,但问题在于,她的身份不能泄秘,你看呢?”

刘羲看向那人道:“你叫什么?”

那人盯着刘羲看了一下,忙把头低下去,心里狂呼,怎么是这个疯子!他怎么敢到大秦来?但她本人一样不敢把这事说出来,道:“王良……”

刘羲没留意她的异样,道:“你这名字如果不便就改一个好了,叫王梁好了,你觉得如何?”他这样说,就是表示自己不在意王良叫什么,是什么,有什么秘密,只要王良有才能,他就会用,王良也是松了口气,心道:“我认识他,他可不认识我,这回见面,投到他的手下,也算是一桩缘法,只是,他来秦国干什么?莫不是要做坐间?”只是这个问题,纵是她想破了脑袋也不会想出来的。

两下议定,众人皆大欢喜,王梁的东西也一发儿带来了,她的东西本就不多,刘羲也不在意,给她安排了一下,就在于算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上午,但月勾来了。

昨天太晚了,她没看清,今天一看,吃了大大的一惊!

刘羲昨天交给了她三个大大的旗面,让她绣,她昨天不好下针,今天打开了来,准备工作,可是不看还好,一看吓了一跳。刘羲要制三面大旗。

这第一面旗子也就算了,中规中矩的,是一轮太阳里面放个三足鸟,这正是刘羲定下的家徽。这是图腾旗,和后世秦国的黑龙旗是一样的。

但第二面旗子就可笑了,竟然是两只小猫。

“这不是老虎吗?” 刘羲有些不解,这旗面是他画的,由于刘羲从前有过画画的爱好,所以他画得相当不错,不过真画老虎,那也太那个了,刘羲觉得因为童心童趣一点,当然就画得卡通了一点,这样看上去,这两只老虎也就像了两只可爱的小猫。

“可也太可爱了,谁会觉得这两只可爱的小……是老虎?”月勾问。

刘羲老规矩大手一挥:“我说是就是,我决定了,一万年不变,就是这样了,你有意见?保留!只管照这个样子绣!”

月勾气得说不出话来,抖开了第三面旗子。

那上面是三只憨态可掬的小熊。比猫猫更过分,人们看不出猫,但人们会觉得,这老熊的样子未免也太那个了。世上哪有把熊画成这个样子的。

“我并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刘羲一本正经的回答。

月勾再度给气到了,她也不说话了,收了旗,大步向回走,边走边想,好,你就要这样子,我就照原样给你绣出来,看看到最后,丢得是谁的脸,是你的,还是我的!

送走了月勾,刘羲找了一块清静地,要练一会功夫。他打算站个坐势桩。这是形意拳里的一个桩,一脚在后,一脚在前,身后半弯,一手前,一手后,两脚可以前后互换。这一站,刘羲就定住了。直到……树上飞来了。

树上飞是巴武士中可以上树追猴子的那个家伙,刘羲正打算弄一点豆油来吃那猴子脑,这下可是想起了。就见树上飞道:“主人,有人要见您,他是栎阳城里的人,但我们不认识。”

刘羲也觉得奇怪,巴武士不认得人很正常,刘羲本人认识的人也不多。如果是猗涟她们,树上飞他们没理由不会认出来的,看来还真是一个奇人呀。

“让……他进来……几个人?” 刘羲本想直接让人进来,但还是问一下。

“只有一个。”树上飞回答。此时,息虎不在,他在盯着小五扎马。息虎也学扎马,但这东西,没有大毅力,真是一点也钉不下来,所以息虎已经放弃了,他就看着,小五的一双大腿在一点点的变粗,特别是发力的时候,息虎觉得,这样下去,小五的大腿会绷得根铁棒子一样,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

来人是一个剑客,也许说是个士子,一个宽衣大袖的士子,但他无疑会剑术,刘羲只在他的手指上一看,就知道了,这种东西一点也瞒不过刘羲的眼睛。

那人行了一礼,就见刘羲还是那样定定的站着,不由怔了。

树上飞下去了。刘羲道:“你叫什么?”小样,我在杜挚面前得装孙子,你一个无名的没落武士,还不摆摆威风?怎么说,是你来求见我,不是我求见你!

那人一怔,万万没有想到刘羲说话这样不客气,至少寒喧两句,道道礼,互为揖,哪有如此直白的,当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刘羲不耐道:“你说不说,不说走人!”

那人大怒,剑眉一挑,道:“公孙大人说刘羲豪爽过人,勇武无敌,却是诈我了!以吾观之,足下不过一枉自尊大的小人罢了!”

刘羲心中一动,公孙大人?当下道:“你是说公孙鞅么?”

这人沉静一下,道:“公孙大人请问先生,你答应公孙大人的事还办不办了?”

刘羲平静片刻,道:“这件事我正在办,但不是一时可以你,我方才问人的名字,你说不说?我不喜欢和无名无姓的人说话,你不说名姓,走人好了,我想,老鞅一定会再派一个。”

那人气极,忽然身子一侧,表示不屑,再一拱手,道:“卫人卫城!”

刘羲心里好笑,卫国都快不存了,还卫人卫城呢,你卫个屁呀!但他不表露出来,只是淡淡道:“你之所来,不是就说这两句话吧?有话快说。”

卫城大恨,道:“好,我便说了,自你走了之后,公孙大人不放心,再请我……”他强调了个“请”字后道:“请我入秦,打探消息,我打探了连连,可是没见到公孙大人说的刘先生,后来,在昨日,听闻城外东骑部刘氏有两件上好的皮子处理,在下猜这刘氏当是先生了,没想到先生的确是聪明,这会儿,已经落下了这份的家业,在下真是佩服呀!”

他说着佩服,其实暗里讽刺刘羲答应了公孙鞅却是办私事,哪有一点真心做实事的样子。

刘羲岂会和他计较,只道:“这么说来,你是探听出了老公叔的下落,想请我帮忙救人?”

卫城道:“正是……只是……在下觉得。足下怕是舍不得这份基业吧!”

刘羲淡淡道:“你说对了!”

卫城几欲跳了起来:“你……你……人说什么……老丞相对你有……”他话犹未完,就见到刘羲脸上突然出现的狞笑,心中一急,伸手拔剑。

“呛啷——”“吱……”前一声是拔剑,后一声是收剑。

第六十三章:初生之虎

卫城觉得刘羲是要杀他,的确,刘羲是要杀他,但……至少不是现在。

因为刘羲的身体还没煅练完,而且,如果杀了这个人,会让刘羲暴露他空手甚至比有兵器还强的局面。当然,做为一个武术传家的人,刘羲渴望有一条大枪,但问题是,他现在还没有法子,唯一一只秦铍,但刘羲不敢拿出来满地的用。只能当短削使。

在卫城拔剑快出来时,刘羲出手,一把抓着卫城的手,用他训练过的,比卫城力气大得多得多的手劲将卫城的剑按了回去,一下子就给推归回鞘了。

这个动作让卫城知道了刘羲的力量,也让他明白刘羲似不是要杀他,有这样的力量,刘羲会怕他么,刘羲的剑就在他的身后,在卫城拔剑时,刘羲就可以退后拿起他的剑,到时,两人都拿着剑,就力量上来说,谁会嬴?这是不用想的事。

卫城松手,他用这个动作说明自己不会再拔剑。

刘羲也松手,人也后退开来,身子一挫,又站回原先的桩位。

卫城顿了一顿道:“那么,足下不打算救老丞相了?如果足下不杀我,也不想救丞相,就请放在下离去,还是说,足下另有算计?也请明言!卫城不是肚子里打转弯的人!”

“那个老头暂时不会出事……” 刘羲说着,忽然道:“对了,你说你打探出那老儿的位置,是哪里?”

卫城本不想说,但犹豫了一下,道:“足下不是不想救人么?”

刘羲道:“救人是救人,但我可不想去送死,公叔老头也是个人物,哪有不被重兵看管的道理,如果我们不管,也许老头子自己给放出来也不定的,但你乱来,却反而会害他去死!现在我再问你,那老头在哪儿?”

卫城道:“这……这……”

刘羲冷笑一声,道:“你一介白丁布衣,当然不好光明正大的去见那个老头,但我现在已经在秦国注册为官,芝麻再小也是官!凭我曾经魏商的身份,见见魏国的老丞相,这个理由说得过去吧!”

卫城一怔,喜道:“原来如此,卫某真是无智之人,不知大人算计……”他心中一喜,连大人也叫出来了,诚如刘羲所说,芝麻再小也是官,刘羲的定戎令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官儿了,如果有胡人入侵,那么刘羲就要组织边民抵抗,这是秦国这个身处戎狄之中的国家的定性习俗。刘羲也是知道了这好事才会坚定要在秦国发展的。其它,哪怕赵国都没有这个条件。

刘羲道:“还不说老头身在何处吗?”

至此,卫城放心道:“在下三人入秦,韩申兄为了打探这条消息,已经丧命,是以这条消息贵重非常,大人回头可勿要忘了我兄弟之功。”

刘羲不耐烦道:“你说还是不说?”

“骊山大营的山根石屋里……”卫城道:“此是秦人安置在栎阳边上的一座驻军大营,同时也安放一些粮草,不过现在大营中空,主力兵马尤在外围,对抗我大魏,事实上,秦人已经中空无比,只要我大魏奋起二十万师,就可一举灭秦……”

秦国——已经弱到了如此地步!

刘羲在心中感叹,他忽然对卫城满意起来了,这人能看出这一点,也算是人才,但人就是这样的,往往只看见了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身上。

你就不看看魏国现在处在了什么境地吗?魏国给韩赵挤压成了东西魏,得来的西魏对于魏来说有时甚至反而是一个包袱!因为魏人已经在这里积下了二十万以上的兵马,魏东的二十万兵也给调动了,换句话说,魏国此时如果要兴兵,最多只有二十万不足的兵力。

以区区二十万兵打别人,是能灭一国,还是能做别的什么?

什么也做不到,灭国,至少要三至五十万的大军!

比如韩国,魏国可以灭韩,但是赵国会同意吗?如果赵国一出兵,楚国也会出兵,到时齐国也必然出动!燕国根本不会管这事,最后,魏国就会陷入窘迫之境!三家分晋会再度重现,只是那时,分的不再是晋了,而是魏国!

攻打一个小小的近在自己身边的韩国尚且如此,何况秦国,因为秦国更远,更在西面。

假如老魏这边打得开开心心的,那打呗!可那一回头,韩赵出兵,中间一个卡死,不要说秦国之地了,就是整个魏西国土,也将荡然无存,三十万以上的大军会烟消云散,这是这个剑手能想到的吗?只是一个剑手而已,想问题没有一点的大局观!

事实上,很多人会觉得纵横策士是说客,其实,如若是没有大局观,谁能当得了说客?

苏秦身死,各国何以大恸?不是别的,说客也不是好当的,有苏秦那样的口才和大局观,当世者有几?也因为有了苏秦,世才有张仪,两个胸怀天下的人才能一展口才,但如果他们本身没有大局观没有本事,能做到吗?

卫城有自己的看法,他看明了秦国的穷弱,举国无兵,这种种的现象,但他看不到,大魏国的伸展也已经到了它国力的极致了,如果魏国想要有一定的成就,只有两条路,一者,放弃河西,把它分出去,给秦人,让秦人和韩赵对掐,而他可以齐中全部兵马一举灭齐,让自己的国土统一连接,再兵发攻越,其后,成就半一统的天下,顶替楚国,再行灭楚伐燕的大计,最后天下两分,魏国可以有一半统一的希望。一者是放弃魏东,全部入西,以魏西之地全谋秦人之地,这个计划太过于危险,可一旦成功,魏人就可以代替秦人得到这天时地利,最后,将由魏代秦,行统一大计。

可是,这放在棋盘上的弃子太多了,东一块,西一块,是两难之局,国事难为在此,目前,魏国上上下下都没有哪一个人有这般的雄心,所以,魏国注定了要一点点的没落下去。

看出了此点的,将来还会有一个人,事实上,那个人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他就是公孙鞅,但问题在于,公孙鞅仍对自己在魏国的伸展抱有希望,因为魏国的资本太雄厚了,所以目前的公孙鞅还不打算放弃。

历史上,正是因为了公叔痤的死,使公孙鞅断绝了在魏国的发展前途,他才会毅然入秦。

因为秦与魏是世仇,公孙鞅觉得是魏国对不起他,这是肯定的,公孙鞅帮公叔痤处理国事多年,大魏国的功绩有他的一份,但公叔一死,他立时就给排挤在外了,最后不得以,离魏入秦,这便是一种报复!

结果,他成功了。

“骊山大营吗?” 刘羲在心里算着这个地方。

自秦国迁都栎阳后,为了方便,秦国主力大军的营地就设在了骊山。这也是秦国累次出兵的集结地,当发出了大行召令后,各地的秦民就会自备兵器向栎阳而来,然后给带着出发,他们和骊山的军队是分开的,战斗时,这些秦民是主力,而秦军的真正主力,一般是不动的。老秦人动不起呀,这些军队是用国府的兵器提供给养的,现在的秦国越来越穷,就是军队,也有一大半的人是在用旧损兵器,今次,秦国又做了一件不地道的事情,来参战的秦民的武器全给扣下了,也许这不多,但也是一笔,却无疑的伤了老秦民的心了。

但没有办法,经过了一场大战,秦人要有一批新武器,这批武器要新的,新武器和旧武器是大大的不同的。旧的武器刃口大伤,已经不是打磨就可以的了,非要重铸不可。

傻子也是知道,拿旧武器和新武器战斗的区别。

不打仗不知道,一打仗才知道,战争,就是这么一个花钱的玩意!

秦国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