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响马乱-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操完成后他给在济南的军队主官讲了下形势,其中含糊提到有可能跟列强国家的军队干仗,对此众人劝说无效后纷纷表示一切听从大帅吩咐,坚决跟随大帅步伐,消灭一切胆敢染指山东的外*队—下发的毒气弹让他们信心爆棚。
  六月中旬总统府发来斥责电报,要求其对近期所做之事作出解释,王子安给回了份“大总统钧鉴职部有不得已之苦衷三月内自有分晓事毕自当北上请罪”云云的话打发掉。这会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要敢撸掉兄弟咱就敢宣布山东**,反正毒气弹跟防护器具都已下发各部,真要调动军队围剿那就打场毒气战,他可没不在国内使用化武的思想。
  当初调动部队时他还想着保密,可仔细调查后发现基本没可能,山东被袁世凯治理很长时间,短时间内想清除其势力跟情报系统压根办不到,而且现在运兵要走铁路,德国人也没那好心帮他掩盖此事,最后也只能光膀子上阵。
  不过担心最终没有变成事实,王子安没接到被去职的电报,究竟是上缴税款还是段祺瑞从中起了作用不得而知—不过老段这会儿能起的作用有限,他处在被袁世凯边缘化的阶段。
  后来的事情让王子安发现,不是袁大总统良心发现,而是人现在暂时顾不上他,民国三年六月三十号,袁世凯正式下令裁撤各地都督,在京师特设将军府,以后督理各省军务的就成了将军,还送了王子安一顶泰武将军帽子。此外民政上他又把省民政长一职改成巡按使,道观察使改回道尹。
  这些事情除了表明袁世凯要回收各督抚兵权外还代表他的称帝计划加快了步伐,而且现在市面已经在流传他想称帝的消息,连冯国璋面见时都专门提及此事,不过被袁世凯矢口否认。
  只是这些王子安暂时顾不得了,等各部调派完毕军火运抵,再加乱七八糟诸如部队训练化武等事完成后已是到了七月中旬,这会儿离大战开打不到半个月。
  此时威海卫的英国人传来消息,他们虽将王子安提供的史里芬计划部分情报上报国内,但傲慢的英国人直接无视了他—他们不认为这位远在远东地区的王子安提供的情报有多少准确性,只对照片和药品感兴趣,打算用英镑买下,所以,他的情报只能等待战争应验。
  不过好在日本人打到山东得到九月初,时间上虽紧可还有缓冲余地,因此他加快了同美国人的谈判,就算将油田位置白送也得拖他们下水,好打乱英国人的部署,至于为什么不送给英国人—他们肯定会更加在乎自个的补给线。
  战争在七月二十八日拉开了帷幕,当天中午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并在夜间炮轰了贝尔格莱德,七月三十日,俄国宣布了总动员,相继德国人在八月一日总动员并同俄国、卢森堡宣战,八月三日向法国宣战。
  “大帅,英国驻济南总领事馆向我方通报,他们已正式同德国宣战。”陈陆山蹬蹬跑到屋里,叫醒正在假寐的王子安,焦急的说道。
  “哦。”王子安猛地惊醒,终于来了:“走,去潍县。”
  潍县也就是后来的潍坊,只是这会儿人们还习惯叫他莱州府,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物资中转站,以前北洋陆军第五师便驻扎此地。他们走后王子安派王长贵接手防区,不过王长贵同时负责鲁西北一带,所以这边儿人不多,后来聂宪藩组建第二旅后便派驻此地驻扎。
  ……
  八月六日,北洋政府宣布对欧洲战事保持中立,请参战各国切勿在中国领土上发生作战行为。不过这一举动遭到了日本反对,驻华代办小幡西吉根据国内指示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抗议,相对德国政府则让驻华代办马尔参照会外交部,请求禁止交战*队通过中国领土。同时德国人还加紧了在青岛的战备行为,收缩派驻到中国各地的军队,并宣布青岛戒严。
  对此王子安没啥好说的,他也说不出啥,除了在全省范围内发布动员令征派民兵入伍还大肆宣传日本人准备进攻山东,号召大家伙以行动保卫山东,此外还在境内散发大批关于孙文与日本有染的传单,不求收买国民党人心,但求兄弟们别给惹麻烦。
  八月十五日,日本政府以英日同盟及确保东亚和平为借口,向德国政府发出措辞强烈的最后通牒,要求对方立即解除在中日海面上的军舰武装,并于九月十五日之前将胶州湾租借地交予日本,限期八月二十三日之前答复,否则双方就在山东开片。
  同日,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与中国外交部非正式接触,提议立即交还青岛,但日本必须交还台湾与中国,此项提议以袁世凯有求于日本人而被放弃。
  这会儿王子安不止有话说了,他还炸了毛,通电要求政府阻止此事,并扬言山东问题是为历史遗留问题,大家伙理应坐下来讨论,而不是大动干戈,但若日本政府强意派兵进入山东,那他只能拼死一搏,并喊出了一句明言“山东人民爱好和平,但从不惧怕战争”。
  他这封通电发出,不仅总统府、陆军部、外交部等麻了爪,发电斥责其胡言乱语,有意挑起国际争端,还晃瞎了一众打算搬板凳看战争大片的看客的狗眼,感情这位受了什么刺激,大总统都不急你急个屁。
  紧跟斥责电文的是总统府发电撤销其山东将军调任京城将军府,并立即北上就此事作出解释,这一番动作迅捷无比,日本人都没来得及抗议。不过王子安也随即发出通电,拒绝接受调令,只是言语中明显缓和,说道此间事了当卸甲归田,从此再不理军务。
  王子安又一次晃瞎了一众看客狗眼,他这近似于反叛的举动让人们十分不解:到底是何原因让他如此激动不已,还真拿山东当自个的了?这位以前还是很听袁大总统话的,各省拖缴部款时他可上赶着给人们做榜样上缴。因此看客们也就趁机加入热闹,西南边陲省份通电支持其爱国举动,他们无比乐意这边起乱子,多数北洋将领则通电要求其领命北上,当然,对其反对日本率兵进入山东大多没什么意见—纵使认为无所谓也不愿说出啥认同日本的话语,否则名声还要不要了。
  同美国人的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王子安付出包括两大一小的油田位置、大量山东权益甚至包括铁路后对方同意对英日两国进行约束,当然,他们也舍不得放弃已在山东取得的各种利益,为此只是漫天要价而已。
  跟英国的交涉还在进行,不过对方还是没将他放到眼里—虽然他的部分情报被战争所应验……也就不顾他的反对于八月十八日宣布支持日本之行动,跟后世日期一模一样。对此王子安通过威海卫向英国政府反应了他的愤怒,并将法军的十七号计划跟英国远征军进入比利时的情报、俄国人的军事部署给传递过去。
  英国人对王子安情报的不信任酿成的苦果只能吞咽下去,他们无比紧张的比利时列日要塞被德军所攻破,而盟友法国人还在重复原时空老路,估计离被左翼德军击败也没几天了。
  这下麻爪的不光袁大总统,还得加上个大英帝国,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一个远在东方的土著将军是如何得知这些绝密消息的,而且他们也不知道王子安手中到底有多少消息,看样他应该在西欧各国有个无比庞大的情报组织,若真把他逼急了,一撒手全送给德国人那大家就都玩儿完。王子安自是不知道英国人脑子里想什么,若被他知道了,他会再一次感叹的来一句“有德棍就是好,特别是要电脑不要命的”。
  商谈需要时间,来回发电报也需要时间,特别是这种长篇大论的电文,为了不让敌方所俘获还得先加密,因此虽然威海卫的英国人告诉王子安,他们国内正在商讨此事并已派出专员赶往潍县同其谈判,但时间还是到了八月二十三日。
  期间对王子安不屑一顾的换成了日本人,他们除了嘲笑其不自量力外就是有条不紊的调遣军队与战舰,顺便再跟袁大总统抗议下。为此袁大总统也头疼,王子安拒不接受调令那就相当于反叛,调兵镇压是肯定的,但这节骨眼上一众看官可都瞧着呢,这人最大问题在于不同外*队所妥协,换言之就是爱国啊,这打吧挨骂,不打日子又没法过,因此也在左右为难着。
  
   
  


第123章 反应

  民国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本借口德国未回复最后通牒向其宣战。
  日本人从欧战开打之刻便做起了战争准备,八月三日,由四艘军舰组成的第二舰队在日本佐世保做好准备,同时还在长崎、函馆、釜山等地布置舰艇,陆军参谋本部也对进攻青岛做出预案。
  原时空日本共动员了**第十八师团,加强一个**旅团,两个野炮兵联队,四个攻城重炮大队,两个**工兵大队,海军舰艇七十二艘并重炮队一个,跟英国人联合起来共五万人,只是这些人有不少是在十月份才到达中国,所以他们起先用于作战的部队大概有两万多人。
  相比王子安在这一地区部署有正规军十四旅、四十七旅、骑兵旅、第一旅、第二旅、陆军第一混成旅、青州骑兵团并特种兵部队共计两万五千余人,地方部队包括扩编的烟台巡防营共计五千多人,合计约三万来人。下属民兵则动员有近六万人,当然,说他们是壮丁也行,因为他们的职责是后勤,不过正规军伤亡太惨拉其上阵也是有可能的。
  经过今年的扩兵山东总计不到八万兵马,但王子安可不敢一股脑全拉到胶东半岛,否则让北洋趁机灭掉就窝心了。而且那些人的担子更重,虽不用面对战力强悍的日本军人,可其周围省份有庞大驻军,其中直隶六万多人,河南四万,江苏七万,少点的安徽不到两万,总计有二十余万,不过袁世凯也不可能一窝蜂把人全弄来,真要围剿不计他省援军估计能有十多万人,靠着手中毒气弹把他们打怕不敢上前还是很有可能的。
  ……
  “大帅,大帅。”殷恭先一路大呼小叫的跑到张勋屋里,“山东又发通电了。”他现在窝徐州整天介没事儿干蹲电报房等着各路牛鬼蛇神的电报,一有什么重大消息就跑来跟张勋分享。
  “拿来我看看。”张勋一把抄过他手里的电文,一旁张文生也伸直了脖子听他念叨:“大总统、政事堂、外交部、参政院、社会各界公鉴:日人与我本一衣带水之关系,唇齿之邦,同种相亲,总恐不怠,奥塞惨剧岂宜再现,惜其自明治年间国力日盛,视吾中华软弱可欺,多有****。前清无能,甲午战败、庚子国变皆由日人所赐,其后与俄国交战于东北,然满清对此束手无策,宣布局外中立,使国民流离失散,此乃奇耻大辱。”
  “现今日人再挑事端,要我划出黄河以南为中立区域,以便同德国交战,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更有其国内诸多政要言论为证…日人公然违反海牙第五公约之不得在中立国区域交战规定,此作为与德意志攻取比国列日要塞无有任何区别。”
  “我山东军人生于斯长于斯,就食山东父老,任由他国交战于此,岂有面目存活…山东一省军力虽不足,然我等皆有必死之心以对他国侵略,山东各界扣,印。”
  “霍。”张勋牙疼般的呲了呲牙:“你看这一串附属人名,王子安、李玉楷、王子柱、王朝俊、王长贵…聂宪藩?看来为了他爹的仇顾不得袁大总统了。”聂宪藩父亲聂士成战死于庚子国变,而八国联军主力是日本人,因此也可以将这事儿怪日本人头上。
  张文生在一旁有些幸灾乐祸:“这下咱看大总统怎么办,人反正相当于叛乱了。”他们跟着张勋为袁世凯立下功劳结果给一脚踢开,现在还都憋着气呢,所以说话也就不太检点。
  “这位才叫爷,以前有人说他性格有些二愣子我还不信。”殷恭先接过电报又看了下附属人名,心疼的叫道:“全中国可都等着接他电报,这么些机构人名得花多少钱,你看你看,这山东妇女联合会的名都加上了,她们有屁用,真拿钱不当钱使了。”
  这会儿的电报不是接收方拿钱,而是发报方拿钱,按字计价,还死贵,有多少人接就得拿多少钱,可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看大戏,因此王子安这封通电一出损失不小。
  “山东本来就有钱,加上他这几年开矿建厂卖地抄家的少不了,再说人背后还有美国人当主子。”张勋摸了摸后脑勺上的辫子:“我估计他这肯定跟美国人商量好的,要不让他仨胆都不敢。”
  “那他说的还这么义正言辞。”殷恭先叫道:“把日本人弄走换来美国人,他不白忙活么。”
  “想远交近攻?”张文生疑惑的来了句:“咱先别管他了,大帅,大总统让咱集结队伍这是要北上啊。别看他那些主力旅全调鲁西胶东,可他那儿巡防营也不差,甚至他捣鼓的什么民兵训练都比咱好,而且数量庞大,听说有几十万人,鲁南又是他起家之地,真要开打咱可讨不了好。”
  “咱手里这两万弟兄可是费了老大劲才攒起来的。”他继续说着话,反正屋里就三人不虞隔墙有耳:“可不能就这样败光,反正袁大总统也不待见咱们…”
  “行了,说这些话有屁用。”张勋训斥道:“大总统发令能不去?这不成给王子安火中取粟了,那更麻烦;而且别看他那儿民兵说是几十万人,能有几杆枪,山东再富也养不起几十万人枪。”
  “还有平时把队伍好好练练,连人民兵都比不过早干啥了,对了,给总统府和陆军部发报,徐州虽大然养兵不易,军械粮饷皆不足,叫叫苦准备多要点开拨费。”
  “还真打啊。”张文生大惊失色,不应该啊,张勋愚忠那是对清廷,对袁世凯这欺负孤儿寡母的家伙不甚感冒。
  “笨。”张勋有点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不是跟兖州镇那伙人关系不错么,到时候跟他们明言朝天开枪,让他们稍微退下做做样子,再说也不一定打起来,怕个屁。”
  ……
  “靖中,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怎么想的?”段祺瑞一脸严肃的看着王子安:“平日里你虽做些不着调的事儿但不该这么冲动,你不是不知道咱们跟日本实力上的差距,还是说美国人答应了你什么条件。”他在王子安发出通电拒绝北上后便被袁世凯派了过来,以陆军部总长的身份跟其交涉,探探其人口风。
  “没这么复杂。”王子安轻笑的帮他茶杯里斟满水:“我就是看不惯日本人,也不想他们进入山东。说到实力,若不是怕大总统调兵趁虚而入我都打算把人全给弄过来,就日本人先期那点部队能翻得起什么大浪。至于美国人那边,现在无所谓保密不保密,过几天舰队就会开到,他们没给外交部照会?”
  “没有。”段祺瑞斩钉截铁的回道,大惊的同时心说这叫什么事儿,总统府外交部都没接到消息你这儿先知道,难不成你比大总统都要牛:“若有了消息又铮肯定会通知我,只是为何政府提议让他们接手青岛被拒绝,到你这儿他们又同意了?”
  “我没说让他们接手青岛,也没这打算,而且美国人不可能真为了我跟别人开干,只是在我个人邀请下过来帮忙撑场面,青岛问题我想自个解决。”王子安这话也不算假,要不是他的油田光靠几个合作打动不了美国人,就这也只是合作,当然也得加上他们已在山东取得的利益:“主要是给日本人压力别做的太过分,反正他们也没跟日本人刀兵相向的打算。不过这些肯定不够,所以我也在和英国人谈判,对方国内正在对此进行紧急磋商,并已对我保证约束日人行动。”
  段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