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闲在清朝-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府里,欧阳自去书房工作,芷云则去看了家里几个小孩子,拉着他们玩了一会儿游戏,讲了几个童话故事,期间,李侧福晋也不招自来,而且赖在芷云屋里就是不肯走了,也难怪,芷云抱着她的宝贝儿子呢,她哪里敢离开?

芷云觉得一阵好笑,索性干脆把府里其他的格格和侍妾全叫来,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地坐了一屋子,围着说说笑笑,别说,虽然胤禛家里的女人不多,质量却不差,李氏柔媚,耿格格娇憨,宋格格文静,还有那些侍妾们,也各有出众的地方。

一直热闹到小孩子们犯了困,芷云才把人打发走。

之后的日子里,芷云不用说,她乐呵呵地窝在半位面里,变着花样儿编写教材,又制作了大批物美价廉的魔导器,虽然只教最基础的魔法就够了,魔导器又是流水线机器作业,还有智能电脑帮忙,可是,芷云非常忙碌的。

欧阳的事情也多——忙着暗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忙着在康熙面前扮演孝子纯臣,忙着应付其他阿哥的试探拉拢,虽然他本身也乐在其中,但确实辛苦了些。

不过,效果不错,欧阳本身就是那种智高近妖的人物,还时不时地用魔法作弊,又有着对后世的了解,以至于他明面上稍稍亲近的那些青年官员和武将们,都是地位很低,一点儿不惹眼,根本不受皇上和阿哥的重视,但个个有能力有本事,性格低调符合要求,不知不觉间,欧阳表面上还是一个根本没有争夺皇位的打算,一心向佛的皇子,但是实际上,已经不显山不露水的发展了自己的班底。

除了这些,大清朝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魔法学院,也在紧张的筹措中,两夫妇有条不紊地做着各自想做的事情,打算着他们共同的未来,很自然的,后宅的事儿就顾不上,也不想顾上了。

欧阳和芷云干脆给后宅里所有的女人都分配了上好的院子,布置豪华且舒服,而且吃穿用度,都是上等的,库房里存着的那些珠宝玉器和绸缎,大把大把地赏赐出去……闲来无事,还让崔嬷嬷组织着一众小姑娘们看看戏,听听曲子,打打牌……

芷云还想着,以后可以大批量生产‘电脑’的时候,给后宅的女人们人手一台,为了后院的安定和谐,务必要丰富她们的精神生活……说不定,大清朝第一批宅女,就是自己给培养出来的。

至于管家的权力嘛,其实芷云根本不想要,也不在乎,她哪有闲工夫管后院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务,不过,为了以后少一点儿麻烦,让那李侧福晋别有太多的花花肠子,她还是把权力收了回来,然后扔给崔嬷嬷,七月和十月。

总之,四贝勒府后院的女人们的生活档次,一下子提高了好多……只是,她们似乎不太像贝勒爷的女人了。

这样的生活,那些安分守己,只想生活得优渥舒服的,当然开心,但是,像李侧福晋这样有野心的,心里恐怕不大是滋味吧。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一章 寻仙日(上)

第一章 寻仙日(上)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今年的春天出奇的冷,前几日还飘了一场雪,京城银装素裹,到是给这座古老的城池,平添了几分肃然大气。

芷云倚在暖阁的美人榻上,端着一碗乌鸡花胶汤,身前的炕桌上摆放了一个紫檀木的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满了银质的法杖。

她悠闲地一边儿喝汤,一边儿拿着一颗拇指大小的幽蓝晶石,一根根给法杖做测试,把光泽黯淡的法杖挑出来,扔进地上的藤箱内,准备回炉再造。

不过片刻工夫,手里的乌鸡汤还冒着热气,活儿就做完了,芷云笑眯眯地合上紫檀木的箱子,眉宇间流露出由衷的愉悦来——地上藤箱内,只有一根残次品孤零零地躺着,绝大部分的法杖完全合格。很显然,她手下那一批可爱的学徒们已经能派上用场了。

“福晋,今年有资格参加选拔的一共是一千一百二十六人,比去年可是多了不少……”

十月随手合上手中的名单,皱眉道,“今年圣上允许汉人百姓也参加选拔,里面肯定有家境贫困的,要是按照以往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标准,恐怕……”

“若真有人资质好,又出不起学费,那就酌情减免,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差额全从贵族子弟头上找补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对了,我上个月出门儿,就碰上一个小伙子挺合心意,不过,看起来家世不怎么样,到可以照顾照顾……”芷云抬了抬头,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句,就挥挥手打发了已经汇报完的七月。

她这几日总是懒懒的,老犯困,连实验室都不愿意去,处理起这些杂事,多少也有点儿懈怠,偏偏欧阳因为公务去了扬州,这一年一度的学徒选拔,也只好搭一把手,幸亏现在一切已经进入正轨,身边的几个丫头也早就能独当一面,到用不着她太操心。

不过,康熙居然肯让汉人也参加选拔,这到有些奇怪,芷云挑了挑眉,眯眼一笑,大概是感受到各种魔法道具的奇妙之处,有些心急吧。这些年,除了‘顺风耳’与‘传递阵’之外,芷云可没少将学徒们做出来的物美价廉又实用的小道具呈现给当今天子,尝到了甜头儿,估量到了价值,估计康熙再也舍不得放弃那些方便的魔法道具了。

嗯,现在这样的局面,芷云和欧阳都还算满意。

说起来,康熙四十四年,芷云和欧阳在康熙帝的支持下,第一次打出‘皇家常青藤法术学院’的名号时,满京城的贵族子弟们都是心怀疑虑,恨不得躲得远远的,若是有哪一家儿的孩子被挑中了,大部分都是苦着脸上上下下打点跑门路,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还有人用家族里不上进的庶出的子女代替,甚至是用下人顶替……各种各样的花招层出不穷

不过也难怪,满洲贵族们,谁舍得放自家的宝贝疙瘩去什么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学院,更别说,这一去最少就是三年,年纪小的还好说,有那本身已经十七八的,等到三年后,恐怕是事业、婚姻,什么都给耽误了。

当时见了这般场面,芷云是哭笑不得,索性也不管,由着他们蹦跶,反正她本身在乎的是人才,并不是家世出身,在乎出身的,只有康熙皇帝一个人而已。

结果,一开始被挑中的那六十名少男少女,一年之内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光是行为举止大为不同,气质上也全变得自信、优雅,和其他家族子弟一比,高下立现,并且还真真实实地学会了一些神奇的仙术。

毕竟,这些人都是签了魔法契约的,忠诚方面绝对可以放心,以后全是芷云和欧阳自己的班底,培养起来哪会不尽心尽力?

学习魔法之余,欧阳还从半位面的图书馆里挑选出一些不犯忌讳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来,让他们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学习。什么记忆药水,提神剂之类的魔药,也是毫不吝惜,需要多少就提供多少,再加上各种专注法阵的应用,这些本来就资质不错的少男少女们学习的速度着实不慢,一年工夫,估计能顶一般人学上十年八年。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加上被浮空城上密集的魔法元素滋养,那些人又是被从千百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资质绝对不凡,如果还不能脱胎换骨,那芷云和欧阳就应该赶紧找块儿豆腐一头撞死,省得丢人现眼。

一群脱胎换骨的孩子们一亮相,那些本来以为又是哪一个人弄了‘邪门歪道’来哄骗圣上,对此大为不屑的所谓英明家主,简直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了,再加上康熙对所有入选的人家大力提拔笼络,对那些入选的少男少女更是异常关注恩宠。

于是——那些耍小聪明蒙混过关换了人的家主,一个个是叫苦不迭,后悔莫及,却也只好叹着气开始关心起本来不受重视的庶子庶女,好歹也是自家人,骨肉至亲,虽然比不上嫡亲的儿女尊贵,眼看着有出息了,到也能帮衬帮衬家里。而那些遵守规则,没有换人的,当然是扬眉吐气,对自个儿的先见之明大为得意。

如此一来,局面算是彻底打开,到了四十五年第二次选拔的日子,还没等旨意下来,京城里的满洲贵族们就开始把家族子弟收拾得光鲜亮丽,翘首以盼。

那一次,芷云一共选了百多人,不过,男女比例却有了一些变化,男孩子有七十六人,女孩子只有三十四人,这也没办法,谁让这一次合乎要求的人里面,男孩子比女孩子多得多呢,看来,虽然满洲姑奶奶的地位不低,但是,重男轻女依旧是社会主流。

选中的自然是张灯结彩,大摆筵席庆贺,没选中的垂头丧气之余,又把希望放在来年。

这可要比科举划算得多,考科举那得头悬梁锥刺股,辛辛苦苦地拼命读书,熬坏了身体,熬到满头白发,也不一定能榜上有名,但这样的选拔,可不管你肚子里有多少经书,只要是年龄合适,身体健康,家世清白的,都能参加,出来之后,前途也是一派光明,心里明白的人,哪会不知道该怎么做?

满汉之争在大清朝一直存在,如今这件大事中,只有满人得了好处,汉人怎么可能甘心?四十五年一年,朝廷上下,满汉双方,在康熙面前打了一整年的官司,再加上欧阳直接跟康熙说,满洲八旗子弟里根骨好的都挑选得差不多了,要想增加人选,恐怕要扩大选拔范围才行……

于是,今年的选拔,满汉蒙八旗,包衣和汉人中家世清白的,全可参加,当然,还是满洲八旗优先。不过,想必康熙对那些入选的汉人也会给抬旗,或者用其它的法子笼络住。

芷云喝完汤,伸了个懒腰,随手拥住透着青草香气的棉被,歪在榻上睡去。

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寻仙日。

虽然是春寒料峭,可京城里的气氛却极为火热,不光是满洲勋贵家的适龄男女满心期待紧张,连平民老百姓家里的孩子们,都指望着这个难得的一步登天的机会。

女孩子们拿出自己最好的衣衫,天没亮就打扮了起来,男孩子们也乖乖地由着父母把自个儿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这一天,不知道多少心怀梦想的少男少女们满心期待,又忐忑不安着。

京城,大槐树胡同,这里住的大多都是来京城讨生活的穷苦人,最里面的一户人家姓何,是一年前从山东来京里投亲的,不过,在路上的时候,何家老两口就不幸病逝,只留下何青,何红兄妹两个。

两兄妹骤然失去双亲,自然是悲痛欲绝,可是,也只能勉强振作,从不多的积蓄里拿出一大部分安葬了爹娘,哥哥带着妹子,辛辛苦苦来到京城,却发现亲戚早就搬了家……

幸好,何清虽然小,可也有十五岁,算成年了,又长得清清秀秀,还识得几个字,在京里一个小饭馆中找了个差事,妹妹何红也乖巧听话,平日里能绣一些荷包拿出去贩卖,两兄妹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苦,到也不是过不下去。

再加上街坊邻居大多是老实厚道的人,看他们兄妹两个年纪小小就没了爹娘,自然心生怜悯,对他们多有照顾,这一年多来,两个人到是在京城站住脚了。

清晨,天刚蒙蒙亮,何红就早早从床上爬了起来,轻手轻脚地踱到厨房里生了火,又把家里仅有的,吊在屋檐下保存着的半斤猪肉摘下。

看着油汪汪的肥肉,何红吞了口口水,终于还是咬咬牙,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案板上。

何青隐约听见点儿动静,睁开了眼,刚一清醒,就本能地伸手摸向枕头底下,直到他真真切切地摸到了一张精美的绘了青藤纹路的纸笺,才松了口气,先是在破旧的棉被上擦了擦手,把纸笺拿出来,搁在眼前,聚精会神地看了半天,脸上隐约浮现出一抹夹杂了欣喜的惶恐……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二章 寻仙日(下)

第二章 寻仙日(下)

算起来,何家搬来到京城有一年多了,何清对于那鼎鼎大名的‘寻仙日传说’,自然是已经如雷贯耳,但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居然也能接到这么一封足以改变寻常百姓命运的‘邀请函’。

何清叹了口气,自从接到这封信函,他欣喜之余,却也满心的不安,听说能去那座天空之上的仙岛学习的,无一不是天之骄子,无论家世还是本身的才干,全非一般人能比……自己一个幼年失怙的穷小子,在那地方,能呆得下去吗?

昨夜,何清辗转反侧,迟迟不能入睡,直到天快亮了,才略闭了会儿眼……哪怕到了此时此刻,何清依旧有些迷惘,不知道束脩多不多?在天上的衣食住行,是不是要花许多的钱,虽然邀请函特别注明了,如果能够通过考核,即使应为家境的原因,付不出‘学费’,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助学贷款?何清眨了眨眼,他虽然不大明白,但当初听官府的人解说,大概的意思就是穷人可以不交或者少交束脩吧。

但是,自己毕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万一即使减免之后,家里也负担不起的话,自己失望就算了,妹妹她,恐怕会比自家更加难过……

这时,厚厚的门帘处,隐约传来一股子浓郁的肉香,何清鼻子一阵抽动,顿时吞了口口水,再也顾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捂着肚子,随意地登上布鞋,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一出门,就见妹子趴在灰扑扑的灶台边,一张小脸儿板得很严肃,神情也专注认真,她那一双略显得粗糙的手,正拿着个柄儿上缺少了一大块儿黑漆的木勺子,用力的搅着一锅肉粥……想是何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起来,便这么一直熬着,也不知道熬了多久了……

如今,那锅肉粥已经被煮得香气扑鼻,锅里的米粒颗颗饱满,上面飘着的几片野菜,也绿油油的极勾引人的食欲。

何清正年少,胃口大得很,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平日里哪怕有邻里接济,最多也只能吃个三分饱,此时,他穿着件儿洗得发白的旧袍子,袍子显然是改自他父亲的,可能为着他的身高还在长的原因,故意做得略有些大,这会儿更加衬出他瘦弱的身板儿,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似的。

站在不大的厨房门口儿,先被锅里米饭中那过足的肉量一惊,又听见妹子肚子里咕咕叫,还紧紧地抿着嘴唇,咽喉处也是不停地在吞口水,登时大为心疼,他妹妹长得极好,和他的娘亲一样,五官清秀漂亮,可是那枯黄的头发,粗糙的肌肤,却无一不证明了他这个做哥哥的无能,不但照顾不好妹子,平日还要妹妹省下口粮给自己吃……

何红听到声音回过头来,见大哥醒了,立即露出了八颗白花花的牙齿,手脚麻利的舀了满满一大碗粥,塞到他手里:“哥哥起来啦?喏,快吃。”。

何清见她一眼都不往锅里看,只催着自己吃,眼睛一酸:“好妹子,你也吃,来,坐下一起吃。”

“我起来的早,已经吃过了,大哥快吃吧。”何红眯着眼睛,忽然想起什么,大跨步地跑进屋里,捧出一件儿崭新的蓝色衣袍,上面还扣着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哥,这是我新做的衣裳,等吃完饭看看合不合身儿,呵呵,你去参加考核,怎么也要打扮得整齐些才行啊。”

何清强忍着眼泪,面上露出笑意,装作自己没看见藏在锅盖下面的,破黑罐子里的一点儿米汤和野菜,只拉着妹妹的手:“好妹子,哥哥知道你手巧,来,哪怕吃饱了也要喝一碗粥,你煮了这么多,哥哪儿喝得完,这又不能放着,万一坏了,岂不是浪费了。”

何红一张小脸上顿时露出犹豫的神情来,终于也捧了碗过去,紧紧挨着何清坐下。

兄妹两个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饭,并肩坐在门槛上下了一会儿食儿,就到了时辰。

何红整理了一下蓝布的包袱,往里面塞了一些干粮,还有点儿牛肉干,一路送着大哥上了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