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手遮香-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因为黄淑妃的傲慢无礼与昌平侯夫人过分的谦恭卑微,整个大殿里正闹得乱哄哄的,的确需要这么一个节目来转移众人的注意力,江姑姑略一沉思便和连太后说了,连太后点头应允。

正文 第360章 丑闻奇闻

(第二更,晚上8点第三更)

“这样好吗?”安怡心情复杂地看向江姑姑。朱侧妃的出身来历见不得光,虽说这样的场合不能不出席,但也不好这样的张扬,不然也是皇室的丑闻一桩。难道连太后就丝毫不顾及皇室的体面吗?

江姑姑小声点拨她道:“热闹多才好,不能让大家总盯着一件事。”

大局要紧。朱侧妃日后会如何,蜀王府日后会如何,都不在连太后的关注之中。连太后看到的是天下,关注的是大局,谁有用,她就用谁。皇室的名声?天下岌岌可危,还谈什么名声?

既然敢做就要敢于承担后果。安怡觉得自己应该感到快意的,可她笑不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官下去传话,然后看到朱侧妃一脸的愕然,蜀王妃笑得一脸得意。

朱侧妃冷冷地瞥了蜀王妃一眼,目中的阴寒之意吓得蜀王妃情不自禁地往后一缩,随即又挺起胸脯来,挑衅地招呼宫人给朱侧妃取来玉笛,并亲手递到朱侧妃手里。

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朱侧妃收了冷厉之色,含笑走出去在人群中站定了,娉娉婷婷地给连太后行了个礼。见连太后点了头便起身奏笛,吸气呼气之间,清越的笛声骤然响起,立刻就压得满场无声。

众人俱都把目光投向这位想要献艺且技艺高超的朱侧妃,待看清楚其人,再听见笛声后,许多人先是惊讶迷惑,后又好奇激动,有那忍不住的甚至于交头接耳起来,更有人频频将目光投向大殿另一边。

安怡顺着看过去,看到了被湮没在勋贵中的安侯老夫人和大夫人唐氏。安侯老夫人阴沉着一张老脸,谁也不看,装模作样地端起酒杯要喝酒,手却抖得厉害。唐氏脸上还带着笑意,只是怎么看怎么假,一脸的心虚,到了后头撑不住,干脆换了一脸的委屈和无辜。

众人看在眼里,再想起从前安侯府三奶奶王氏的暴毙与葬礼上的许多奇怪可疑之处,纵然觉得离奇,却也不得不信了。认识安侯府三奶奶王氏的人太多了。

王氏雅韵出身名门,其父乃是鼎鼎有名的大学士皇子师,她本人年少之时便以才貌双全而闻名于京城,嫁的夫君又是前首辅安归德的幼子,婆家、娘家都是屈指可数的豪门,出嫁之日十里红妆,轰动京城。如此家世才貌,不认识她的人少之又少。

哪怕就是诈死埋名,哪怕就是抛弃了父姓改头换面,该认得她的人也还认得她,就算是有那认不得的,听了这著名的笛声也该记起来了。

京城里纵然不缺热闹,但这样离奇的、具有爆炸性效果的热闹还是不多见。众人犹如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起来,用狼一样的目光死死盯着朱侧妃和安侯府婆媳,又去打量蜀王妃的表情,妄图从中看到点什么。这样一来,黄淑妃母女的风头和关注便直线下降。

蜀王妃收到预期效果,一边欢喜快意,一边还要装了贤惠模样,装作没事一样地去和宗亲贵妇们闲扯:“我就说我们侧妃奏得一手好笛,你们还不信。”

得力于她明里暗里的努力宣传,蜀王府的那点秘密早就不是秘密,宗室贵妇们都面色古怪地表示赞同。也有那笑话她蠢而不自知的,难不成朱氏没脸,蜀王府就有脸了?蜀王府没脸,最不高兴的人就该是蜀王,蜀王不高兴,固然朱氏会被嫌弃迁怒,她却也得不了好,所以这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蠢法子。

众生万相,朱侧妃却充耳不闻周围的动静,面不改色、气定神闲地认真奏了一曲百鸟朝凤,曲终后,娴雅地给连太后行了个礼便悄然退了下去,从始至终没有多看旁人一眼。

连太后仿佛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些异常,神色自若地带头鼓了几下掌,赞道:“果然好技艺,选的曲子也好,赏。”

稀稀落落的掌声跟着响起来,众人再是兴奋或是鄙夷,终究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和皇家作对。

朱侧妃坦然行礼谢赏,又客气地对着众人优雅地颔首致意。她本就生得极好,如此风度气质就又平添了几分姿色,众人瞧着,乱哄哄的议论声便低了下来。

莫贵妃在这时候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手腕,三言两语就将气氛重新调动起来,果然将这场寿宴妆点成了一场太平盛宴,每个人都欢欣鼓舞,满脸喜庆。

丝竹之声不绝于耳,满眼都是富贵热闹,安怡独立一旁,眼里的泪险些掉落下来。再是恨和怨,她始终是想要娘亲的,薛氏就是再慈爱体贴,也代替不了那缺失的十多年温情。

席上的蜀王妃不甘心地撇撇嘴,一双眼睛四处乱看,突然看到了站在太后身边的安怡,眼睛就亮了起来,一改之前的嫉妒乖戾,和气地朝安怡招手。

安怡本不想理睬,想想又和江姑姑道:“蜀王妃找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事。”

江姑姑觉着连太后此刻精神正处于最佳状态,安怡也去得不远,便允了,叮嘱道:“到底是位亲王正妃,她既然找你,你也不好置之不理。且去罢,有事我会让人过来寻你。”

安怡一步一步地朝着蜀王妃走过去,短短一段距离走了太久,直到整个人都僵硬了才走到,她拼命想要不去看朱侧妃,却又忍不住要去看。朱侧妃若是不奏笛,她倒也没那么多的感触,偏朱侧妃就毫不忌讳地当众奏了,让她想忘记儿时那些画面都不能。

朱侧妃察觉到安怡的目光,抬起头来淡淡地看向她,目光中多有冷芒,更有着绝不退让的决心。安怡骤然生起一股怒气,恨不得立刻就冲上前去质问朱侧妃,既然视她为累赘,当初为何要生下她?管生不管养,这算是什么道理。

斜刺里伸过来一只温热的手拉住她的手,蜀王妃圆白的脸上满是温和,语气又轻又柔:“小安大夫,自从上次在皇后娘娘宫里见过你,我就一直都牵挂着你。这次听说你家里遭了大难,我还很是为你难过了一场,现在看到你好好儿的,真的挺为你高兴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正文 第361章 请教

(第三更送到,明天四更哈)

才见过一次的人,能有多深的交情呢?就算是觉着他们家冤枉,也不过是闲谈之时叹息一声罢了。蜀王妃表演得也太假了。安怡收回思绪,一脸的感激:“多谢王妃牵挂着,今日能见着王妃,安怡也是很高兴的。”

蜀王妃笑吟吟地要拉安怡在自己身边坐下,安怡坚决不肯,蜀王妃便佯作生气:“小安这是看不起我?”

安怡赶紧露出罪臣之女应有的谦卑姿态:“王妃息怒,家父身犯重罪,能得太后娘娘宽容大度,让我随侍一旁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又如何敢坦然坐在这席上?更不要说和王妃平起平坐。”

“你倒是个知礼懂礼的好孩子,不似有些人那样没脸没皮的张狂。”蜀王妃意有所指地叹了口气,不再强迫安怡坐下,压低了声音指着远处的安侯老夫人与安大夫人唐氏道:“你父亲的事儿,你们族里怎么说了?”

安怡淡然道:“君命如山,当然是要以圣意为主。”

蜀王妃见她不肯顺着自己的意思说下去,眼珠子一转,含着笑道:“你也别太担心了,既然太后娘娘肯放你出来并带在身边,指不定好消息就不远啦。”

大概是她们一家子这段日子活得太好,她这个罪臣之女还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中,所以大家都觉得诧异,就想从她这里打听到内幕消息,以便投机倒把沾点好处。安怡思及此,目光热切地看向蜀王妃,激动而希冀地道:“莫非王妃知道了什么?”

蜀王妃不过是想引着她说话透消息而已,哪有什么内幕可以说的?不由讪讪一笑:“我也是猜的。”

安怡不信地道:“王妃若是知道什么,可一定要告诉我。我一准儿不会出去乱说。”俨然就要缠上去问个清楚的样子。

蜀王妃见周围许多双眼睛看过来,座上的连太后也似是关注到了她,不由得慌了,摆着手赌咒发誓地道:“我哪儿知道什么?不过是关心你罢了。”

安怡就哭丧了脸:“承王妃吉言。也不知我父亲怎么样了,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

京中许多人都已经收到安保良畏罪自杀的消息,安家女眷被一直关着,不知道也是有可能的。父丧而不知,不能披麻戴孝哭灵,还穿着吉服站在这样热闹的宴会场所,实在是可怜。有些暗里同情安家的人忍不住想要让安怡知道真相,却又顾忌到自身利益,不敢做那出头鸟,便撺掇蜀王妃:“你消息灵通,若是知道便告诉她吧。”

连太后之前身体不适是大家都有数的,既然召了安怡来,并未告之安保良的现状,那就是要安怡心无旁骛地治病保驾。她若是说破此事,岂不是自找上去招连太后的恨?这些坏心肠的东西!蜀王妃心中骂着,面上半点不显:“我和你们一样日日坐在后院里,知道的哪能比你们多?你们要是知道,倒是不要藏着掖着。”

安怡可怜兮兮地站在一旁看一群贵妇扯皮,庆幸终于没有人再来骚扰她了。忽觉一旁有目光袭来,回眸一瞧,正是朱侧妃。

朱侧妃大约是酒意上头,一张脸艳若桃李,双目氤氲欲滴,看上去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这种经历岁月洗礼累积而成的美丽,是年轻女子所没有的。安怡就是心中再怨恨她,也不能否认她的确很美,拥有颠倒众生的本事。

朱侧妃朝她不明意味地笑了笑,仿佛是在笑蜀王妃蠢,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又仿佛是在笑她耍花枪玩手段顺利摆脱麻烦。安怡心情很不好地回了朱侧妃一个凶狠的笑。

朱侧妃一愣,心里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想来想去不得法,便端起酒杯朝安怡敬了敬。

安怡直视着朱侧妃,一字一顿地道:“今日有幸得闻侧妃奏笛,心中倾慕不已。安怡也擅笛,可惜没有好师父指点,若是侧妃不嫌弃,日后当请侧妃指点一二。”

从前倒也不必说了,不知道的人也会来奉承她。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又是安怡这样的人,这样不避讳地当着众人的面表示要请她指点如何奏笛,真是让人讶异。朱侧妃侧着头,一双黑幽幽的眼睛静静地打量着安怡,想要看出安怡究竟是真的想要讨教,还是别有用心。

安怡只管直勾勾地看着朱侧妃。

这样的情形在旁人看来已经有些失礼了,朱侧妃却粲然一笑,朗声道:“行。待你将来事了便来蜀王府找我,我当倾囊相授。”

安怡也不道谢,转身昂首挺胸地走了回去,一路衣带生风,极有气势。她知道朱侧妃在背后看着她,于是腰背挺得更直,仿佛这样就可以让她更强大。

江姑姑微笑道:“这是和谁生气呢?脸都气红了。莫非蜀王妃对你无礼?”

这么明显吗?安怡抚了抚脸,用力将一直紧绷着的脸皮扯松,可惜嘟着的嘴怎么也收不回来。她总要问清楚的,那个人可以做到心安理得,她却不能让那个人过得这么舒坦。

江姑姑看得好笑,叹息道:“你呀,之前一直觉着你少年老成,此刻才觉得终究是个孩子。你且放心,总不会让你白白吃亏的。”

安怡从江姑姑眼里看到一抹真切的关心和笑意,便突然很想哭,皱着鼻子低声道:“姑姑您不知道我的伤心处。”

江姑姑爱怜地抚抚她的鬓角,低声道:“你这些日子吃的苦头我都知道。”

江姑姑作为太后身边的第一红人,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江姑姑自来稳重,便是真心疼她同情她,也不至于就这样当众表露出来,何况她此刻还是个名符其实的犯官之女。哪怕是因为太后之病而不得不让她随侍左右,也不能得到如此温柔的对待。

安怡心有所感,往周边看去,果然看到黄淑妃眼里似要喷出火来,黄夫人则一脸的疑虑和不确定。见她看过去,黄夫人便佯作不认识她一般地朝她和善地笑了笑。

安怡不知那些看不见的角落里此刻在上演着什么戏码,但可以想象得到的惊心动魄。黄夫人此番入京,断不能独自一人,肯定有男丁陪同,那会是谁?

正文 第362章 更衣

(今天四更,第二更下午五点,第三更晚上八点,第四更晚上十一点,继续翻滚求票求订阅)

宴会进行到一半,黄淑妃起身更衣。更衣本是寻常事,安怡却看到黄淑妃才刚起身,簇拥在她身边的一群宫人就全都动了起来,每个人都显得很紧张谨慎。

大家都注意到黄淑妃身边伺候的宫人多了点,原本今日大宴,场地有限,人又多,故而每个人身边伺候的宫人都是有限的,偏黄淑妃身边就簇拥了七八个宫人……再是受宠也未免多了,今上是个孝顺明君,最是讲究规矩,不可能让黄淑妃越过莫贵妃和太后去,除非是另有隐情。

这宫中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所以黄淑妃很可能是行动不能自专,且已经知道了某些事才会破罐子破摔地如此猖狂。有那比较敏感聪明的夫人们目光闪烁,行止越发谨慎小心。

安怡看向黄夫人,黄夫人身为直接关系人理应更清楚,但她在黄夫人的脸上看不到任何不满和心疼。一脸疲态的黄夫人十分谨慎地端坐在席上,面对每个人都很谦恭小心,甚至于讨好,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黄淑妃离席。

一切如常。但安怡就是本能地觉得紧张,接下来的发展果然证实了她的猜想,两柱香过后,黄淑妃还没有回来,一个宫人急匆匆地进来,凑在江姑姑的耳边轻声道:“淑妃娘娘腹痛,先行回宫去了,请姑姑替她在太后娘娘面前告罪。”

江姑姑眼皮一跳,急忙上前禀告连太后,连太后颇不以为然:“既然不舒服,理应歇着,让人去宣值班的太医进来给她瞧瞧吧。”

又过了一曲歌舞,终于有人注意到黄淑妃的离席不归,黄夫人总算是露出了些焦虑,使人过来询问情况。江姑姑下去亲自和黄夫人说明情况,还和气地问黄夫人:“夫人与淑妃娘娘母女多年未见,太后娘娘有旨,若是夫人想趁这个机会见一见淑妃,那便安排下去。”

黄夫人犹豫片刻,感激地道:“太后娘娘仁慈。只是臣妾入京本就是为太后娘娘祝寿而来,怎能因为母女私情而不忠不孝呢?”

这话似是意有所指,江姑姑只作听不出来,照旧笑吟吟地道:“夫人的忠心太后娘娘都是看在眼里的。淑妃娘娘就在离此不远的暖阁里头歇着,夫人去一趟耽搁不了多久。”

黄夫人想了又想,终于站了起来。

江姑姑示意一个宫人领着黄夫人去见淑妃,转过身来照旧插科打诨,引得连太后欢笑不停。安怡端了连太后赏下的一碟子干果在一旁磨牙打发时间,一个宫人过来讨好地和她搭讪道:“小安大夫,好吃么?”

安怡见她眼生,本不想在这敏感时刻多招是非,却又怀疑她可能是谢满棠派来的人,便将碟子推过去:“你尝尝。”

宫人哪里敢要,堆着笑道:“安侯府的老夫人托婢子过来给您捎句话,不知您是否有空过去一趟?她有话要和您说。”

安怡扫了眼安侯老夫人和唐氏,前者目光灼灼,后者微皱着眉头,似是十分不赞同安侯老夫人的行为。看见她能再次出席连太后的寿宴便又想贴上来了?安怡很干脆地拒绝:“没空。”

宫人不敢多言,原路退回去和安侯老夫人说了。安侯老夫人面色不虞,唐氏微露喜色,安侯老夫人心中不爽,便沉声骂道:“没眼光的东西!好好的侯府就是败在你手里的。”

唐氏顿时好生冤枉,安侯府从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