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美人谋-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就处于劣势。兵将再不一心,想要打赢这一仗,难啊!

潇潇雨歇。

宋初一从汾城赶回平周,待吩咐几位将军把军队安顿下来,便立刻去找司马错商议攻城之策。

魏国西部地区以平原、山地、丘陵为主,北边是太原盆地。南接汾水平原,与秦国咸阳所在的渭水平原相连,土壤肥沃,人口也十分密集。而中都,就在太原盆地之中,地势平坦,并无天然的地势屏障。

这里曾是春秋时一个小国的都城,周围城墙比一般的城墙高大坚固,利于防守。

“没想到闵子缓真能把那五万人马带到中都。”司马错叹道,“我以为此人仅有些小人之道,原来竟是一直小瞧他了。”

司马错久历兵事,很明白仅凭小人手段根本不能控制五万人马。

“能带来不见得能战,能战不见得能胜。”宋初一盯着地图,跳过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大将军觉得,公子嗣登上魏王之位,会怎样对待这五万人马?”

“这些人是他亲兵旧部,若是此战之后能够回得大梁,公子嗣会委以重任吧。”司马错道。

这是正常的想法,如今是看拳头说话,谁的拳头硬谁就能掌权,公子嗣弑兄即位,名不正言不顺,必然会遭到反对势力的抵抗,需要自己的亲兵来巩固政权。

宋初一摇头,“有亲兵助力,自然事半功倍。不过公子嗣虽是兵变即位,但所遇到的抵抗寥寥,一者,魏赫做太子时,手里兵权有限,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是效忠于魏王,只要魏国朝内能成气候的大臣不兵变另拥新君,公子嗣稳坐王位;二者,如今外患大于内忧,在处理外患的同时,正利于他收拢兵权,实乃天赐良机。”

别人打到家门口,再不一条心反抗连国都灭了,谁还有闲心去计较内乱!

再说,一般情形下低级将领和兵卒对君主是谁并不十分在意,能够影响他们的是朝中掌权的大臣和高级将领,眼下公孙衍被俘,惠施弃官,晋鄙在外作战,公子卬重病,魏国宗族之中其余公子大都无实权,正等着一个能管事的呢!

“国尉的意思是……”司马错猜不到她说这些话的原因。

宋初一道,“闵迟是魏赫的人,公子嗣手下的这些兵,竟然乖乖听从了他的调遣!公子嗣岂能不怒?”

这怒,定然是要发泄到将领身上。

司马错不解道,“可是君令如山,也怨不得那些人吧?”

宋初一眯着眼睛笑道,“公子嗣被圈禁期间,只有徐长宁带领不足五百人助他脱出牢笼,那些亲兵居然龟缩不见丝毫动静,之后还乖乖听从魏赫调遣,岂不是有归顺之意?”

司马错想到徐长宁的身份,猛然明白过来,“原来国尉早已未雨绸缪。”

第353章 清野困中都

公子嗣被圈禁,他的人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之所以没有动作,皆是因为宋初一从中作梗。

徐长宁当初在长社为官,常敞过守城将领向公子嗣献谋,让那将领得了不少好处,两人关系自是不必说,后来徐长宁成为公子嗣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又娶了公子嗣一母同胞的妹子,由他来谋划营救公子嗣,毫无异议。

而徐长宁的谋划,也就等于宋初一的谋划。

她先让封地的军队按兵不动,下令秦国早已在魏埋下的暗线,影响容巨等太子旧部,使他们提出调长社兵力而后令徐长宁为营救公子嗣奔走,待时机成熟,带着原公子嗣府内养的护卫和死士去救其脱出牢笼。

如此可逐步分离公子嗣和他的旧部。

一旦公子嗣失去亲兵的支持,即便坐上王位,也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巩固权力。

宋初一所谋主要是为了让徐长宁成为公子嗣的心腹,挑拨离间是顺势而为,并未抱着十分把握,不过眼下看来,第一步已经成功。

“国尉的意思是,我们最好能给闵迟收拢人心的时间?”司马错问道。

“那倒没有必要,想办法阻断中都与大梁的联系,那边再有徐长宁做内应,瞒住魏嗣不成问题,就算最终暴露,最多折了徐长宁,咱们手里还有公孙衍做人质。”宋初一道。

相较长远谋划,眼下这场仗输赢并不紧要,司马错点头,“我一个粗人,不懂邦交国事,此事全听国尉的。”

“大将军实在过谦了。”宋初一直身施礼司马错官职爵位皆高于她,又是秦魏之战的主将,此时此刻能对她说出此番话,其胸襟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对她的信任。

“国尉对人心真是掌控自如。”司马错笑着起身,“此战便由我全权指挥,其他事就交给你了!”

“喏。”对这个评价,宋初一不置可否的一笑,跟着起身送他出去。

宋初一从来不敢说自己懂人心,更不能自信掌控人心,她只是知道什么样的人最想要什么,这就足够了。

徐长宁救出公子嗣扶他上位,成为魏国肱骨之臣,原本这是个脱离宋初一掌控的好时机,可是宋初一又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惑——帮他除去公子嗣以往最信任的旧部。

令公子嗣亲兵按兵不动的时候宋初一刻意卖了一点点破绽,让安陵大将军吕纪对徐长宁有所怀疑。

徐长宁心虚,怕自己是秦国奸细的事情被拆穿,绝对比任何人都想除掉吕纪等人,不用宋初一教,他都会伺机卖力挑拨离间。

徐长宁知道已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唯有孤注一掷的走下去,才能薄今日来之不易的地位。

“亡羊补牢,”宋初一的手慢慢攥紧,自嘲一笑,“这仇报的也不怎么样!”

报仇,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而绝不是杀一个人那么简单。宋初一要报复闵迟,就是要将他摧毁的彻底!以前的所有“放过”,都是为了今日。

宋初一入秦为官时,闵迟无权无势,杀了他有什么难?但是那样杀了他有什么意义?

对闵迟一次次的放过中宋初一从不怕在争斗中吃亏,哪怕在卫国时他将她逼到死巷,她心里有的是佩服而不是恨,但是后来致使庄子断指就不是她能够容忍的了!

诚然,是宋初一失算,她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一向不问世事的庄子竟然会跑去咸阳凑热闹,更没有料到今生仅仅一面之缘,庄子竟肯代她受过!

她自责报仇把自己师傅都搭进去,是她的错,是她无能,但始作俑者更不可放过。

生死之仇可以放开,背后放冷箭可以作罢,伤师之恨至死不休!

还有她的孩子……她不相信这件事情里闵迟没有掺一脚。

“先生。”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大帐门口。

从身形和声音,宋初一辨出是谷寒,“近前说。”

谷寒道,“赵将军率兵追击魏军,杀敌三万余人,已经安全返回汾城。”

“知道了。”宋初一看见他浑身被雨水浸湿,顿了一下,道,“你去洗个热水澡,换换衣物,别染了风寒。”

“嗨!”谷寒把她的话当做命令一般。

一丝痛楚涌上心头,宋初一端起茶壶,以倒水的动作掩饰情绪。

谷寒以前尚有一丝人情味,自从谷京死后,他就彻底的成了一个影子,办事一丝不苟,没有要事从不出现在人前。

宋初一知道,谷寒心里排斥见到她,谷京为救她而死,是大义,是忠勇,她没有错,谷寒也许不恨,但定然不能释怀。

谷寒离开,宋初一默默放下茶壶,起身踱步到门口秋雨夜幕,连火光都显得分外黯淡,她望着远处眺望台上的光亮,陷入沉思。

兵贵神速。

司马错先派人控制中都周围的道路驿站,严密监控城中出入,一旦有人出城,立即抓捕。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本就容易生病,大军寒夜冒雨出行十分不利,万一大批将士染上风寒,战斗会力急剧下降,所以他并没有忙着大动作。

下半夜雨势渐小,天明便停了。昨夜的雨没入干燥的土地之后并未留下多少痕迹,只是天气越发冷了。

秦军立即开始对中都附近进行清野,将大批庶民都往离石方向驱赶。

司马错早已派人传信到离石,每日可放百人入秦,由秦军帮助安顿。

离石附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魏国领土,且距离此地不远,人们生活习性差距不算太大,魏人对清野的抵触会小一些,再者,眼下没有多久就要入冬了,这些人背井离乡,若找不到安身之处,说不准就要被冻死,此时秦国河西有准备好的落脚处,许诺分予田地,一般极少有庶民能够抵抗这种诱惑。

宋初一令人传口讯,告诉徐长宁接下来该如何行事,便带上白刃和几个黑卫亲自去中都附近查看。

一路上能看见四处都是搬迁的庶民,这些人带着大包小包的行囊,由秦军赶送,井然有序。

第354章 是报应不爽

官道易行,宋初一一行策马北上,很快便到达了中都附近。

先行探路的黑卫返回,“先生,附近村落都已被清空,前方四里左右有一个空置驿馆,靠近中都南门处,属让人暂时保留下来,今晚可去那里落脚。”

所谓清野,不仅仅是驱赶居民,沿途可供敌军联络消息的驿馆、村落等等,都要一并摧毁。

越靠近中都的地方,清的越发干净。

那驿站周围的房屋全部都被拆的七零八,只剩下孤零零的两间屋子矗立荒野,远处就能看见中都土夯的城墙。

随行黑卫见宋初一面色微白,连忙将廊上擦干净,“先生歇歇吧。”

宋初一随意盘膝坐下。

她发觉自己的身体比以往要差了许多,一路走来并不算急行,竟然有些吃不消,若是以往,不到二十里路,哪怕步行也能走完。这次行军,让她有种豁出命的感觉。

阳光大好,宋初一靠着柱子闭上眼睛,“可有君上的消息?”

身旁的黑卫愣了一下,道,“无。”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赢驷隐瞒病情,就算会有所泄露也不会传到这里。

黑卫在附近的林子里打到一头幼野猪,在河边洗净分块带到驿馆。

谷寒寻了一只铁罐子架在火上,把野猪肉切成一片片放在铁罐上炙烤,随身携带的干馍一并烤热。

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宋初一歇了两刻,忍不住凑过去,“你这手艺不错呀!”

“国尉过誉。”谷寒淡淡道。

谷京喜欢吃肉,他长年累月的练着,自然不错。

谷寒的生活很枯燥,所有有意思的回忆全都与谷京有关,宋初一意识到这一点,讪讪不再说话。

肉烤熟。宋初一用馍包了两块,一块喂给白刃,一块自己吃。

一头幼野猪完全够喂饱十几个人,白刃与金戈在一起厮混久了,也渐渐喜欢上吃活物,它在这里吃了一点塞牙缝,便自己跑去林子里猎食。

宋初一从袖袋中掏出一张帛书交给一名黑卫,“把这个绑在弩上,射到魏军将领吕纪帐内!”

“属下请求领此差事!”谷寒忽然道。

那黑卫接帛书的动作顿住,转头不解的看向谷寒。

孤身入敌营,真正的九死一生。

宋初一微微抿唇,颌首,把帛书递过去。

谷寒双手接过帛书塞入怀中,背上一把劲弩,转身离开。

宋初一目送他的背影迅速消失在密林里,旋即带人去勘察附近地形。

对于谷寒性情日渐沉默,宋初一从来没有感到内疚,她极少对谁付诸感情,同情心更是薄的不值一提,何况人活在这世上,真正的支撑是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遇到生死别离,都会悲痛欲绝,但有些人能够出伤痛,有些人沉沦其中,感情只是掩饰内心软弱的借口。

她和谷寒的性子本就不合,再加上谷京之死横在中间,两人永远都不可能推心置腹,只要谷寒还忠于秦国就行,她不会浪费时间去做无谓的努力。

阳光大好,宋初一带人骑马在距离中都七八里的外围转悠。

查看地形这种事情一般都有斥候去做,但宋初一抱着只许胜不许败的决心,亲自出马才能保证做决策的时候不出偏差。

秦军包围中都,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清野,宋初一在这期间,将中都方圆二十里的地形大致都观察了一遍。

中都三面平原一面靠湖,从北门到翠湖之间大约还有五六里的距离。

翠湖地势高于中都城,中都建城时似乎考虑到这一点,城墙周围的护城河足足有三丈宽,从翠湖中引水注入,而后又挖了十几条河沟接入汾水。使得护城河成为活水,城中亦有许多排水沟,无论从上游放多少水都能汇入汾水。

从上游下毒不太现实,一是城中人畜未必会吃河水,二是这么庞大的水量得投放多少毒才能起到一星半点的作用!

宋初一站在一条排水河附近,查看周围地形。

这条排水河是城周最宽的一条,是主要排水通道,因为挖的宽,当年挖出的土壤在河道两侧堆积成小丘,上面长满荒草。

“先生!”一名黑卫站在丘下。

宋初一微微旋首。

“谷寒得手了,但是出城的时候被魏军发现……自刎了。”他们的归宿多半便是为秦尽忠,但听到同伴死讯,心中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儿,实在不算意外,但消息来得太快,让人一时反应不过来。

半晌,宋初一才道,“尸体呢?”

河风有些大,将她声音吹的破碎。

黑卫喉头发紧,“吊在南门。”

宋初一转回头,闭上眼睛,压下心头悲痛,缓缓道,“回营,向所有将士传我口信,城楼上吊着的尸体是大秦男儿,为国尽忠!”

魏军把尸体挂出来,经宋初一这么特别的扩散,立即就变成了对秦军、对秦人的严重挑衅。

相处七年,谷寒死了,她连利用他尸体的机会都不放过。

宋初一抬手揉了揉刺痛的眉心,指头触到眉心的伤口,不禁一顿。她这样凉薄,是报应不爽,合该没有福气得到那个孩子吧!

也正是因为谋者一生难得有真情,所她以对闵迟的背叛那么耿耿于啊!

“回营。”宋初一走下土坡。

“嗨!”

白刃似乎感觉到气氛不对,探着脑袋在宋初一手上蹭蹭,躬身将驮了起来。

宋初一摸摸它的脑袋。

白刃甩下黑卫,箭簇似的在林中穿梭,抄近道只花了两刻便回到营内。白刃行动如风,落脚轻盈,宋初一坐在它身上比骑马要舒服百倍,除了脸上被风吹的发疼。

戒备的秦军见是宋初一纷纷放松下来。

宋初一进入大帐时,司马错正召集众将在布置战略。

司马错顿了一下,众将齐齐叉手施礼,“见过国尉!”

宋初一微微抬手,到司马错身边的空位坐下。

司马错继续分配兵力。

待布置完所有,司马错转向宋初一,“国尉可有异议?”

宋初一道,“无,但有个建议。”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宋初一身上,她道,“我们可以水淹中都。”

立即有将领道,“之前我们研究水攻的可行性,觉得不妥,大水冲下来,我们中军大帐也难幸免。”

宋初一摇摇头,“汛期已过,想要有大水并不容易,但是倘若我们把下游的排水河先堵起来,整个中都都会泡在水里,水量淹不死人,却能将土夯的城墙根泡软,我们土攻之时事半功倍。我亲自去查探过,河道两侧大约都高出地面近一丈,控制好时间,水并不会漫出来,我军安全无虞。”

“哈,好法子啊!”那将领赞道,“那城墙是土夯成,历经几代加固,打洞很慢,倘若下面被泡松软就好快多了!”

“我们可以用蚁附!”宋初一道。

司马错眼睛一亮。

有人问到,“何谓蚁附?”

“当年齐鲁之战时,鲁国便用的此物。所谓蚁附,就是在云梯下面设置龛,里面藏人,待云梯靠城墙时,可以靠龛阻挡箭雨,里面的人安心打洞。”司马错看向宋初一,“国尉知道蚁附构造?”

蚁附,说起来很简单,但难就难在它下面的龛,既不能够重到搬运不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